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4)考查范围:2.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01 生物的基本特征1.(2024秋 杭州月考)2024年8月21日,备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现在的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等。但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A.与人对话 B.向前运动 C.繁殖后代 D.自动充电【答案】C【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现在的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与主人对话,目前的机器人虽然能发出声音、运动、自动充电,但是它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不能繁殖后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C。2.(2024秋 拱墅区期末)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蜗牛具有的特征是( )A.能生长B.能繁殖C.能呼吸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D【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蜗牛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2024秋 北仑区期末)下列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符的是( )A.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长大了,这是生物的繁殖现象B.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C.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D.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答案】A【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长大了,这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A符合题意。B、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B不符合题意。C、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C不符合题意。D、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即应激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不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A.雌性水滴鱼能产卵 B.可自主生长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D.能从海底浮起【答案】D【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雌性水滴鱼能产卵、水滴鱼可自主生长、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等属于生物的特征,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一些非生物也能从海底浮起,因此,不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能从海底浮起,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024秋 慈溪市期末)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水稻具有生物的什么特征?( )A.生长和发育 B.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遗传和变异【答案】D【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生长和发育:虽然水稻从种植到成熟确实经历了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但题目中强调的是从5000年前到现在水稻的种植,以及新品种的培育,这与生长和发育的直接过程关系不大,A选项不符合题意。B、繁殖:水稻的种植确实涉及到了繁殖,但题目中更侧重于水稻品种的变化和多样性,而不仅仅是繁殖本身,B选项也不符合题意。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题目中并没有提到水稻对外界刺激的具体反应,而是强调了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和变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D、遗传和变异:从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到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这体现了水稻的遗传稳定性,即其基本特征和性状能够稳定地传递给后代。同时,不断培育的新品种则体现了水稻的变异性,即其后代在遗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产生新的性状和特征,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2024秋 嵊州市期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著名诗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所展现的生物特征有哪些。(填“繁殖”、“生长”、“呼吸”、“遗传”、“变异”或“应激性”)(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 应激性 的特征。(2)红杏出墙,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繁殖 的特征。(3)“红杏出墙”,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 生长 的特征。【答案】(1)应激性;(2)繁殖;(3)生长。【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1)红杏伸出墙外,是由外界阳光刺激影响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2)红杏伸出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够繁殖。(3)红杏能够由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说明红杏能够生长发育。故答案为:(1)应激性;(2)繁殖;(3)生长。02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2024秋 慈溪市期末)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细胞核 C.细胞壁 D.叶绿体【答案】A【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B.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答案】B【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在19世纪提出的,是在总结他们自己和其他科学家研究基础上归纳而成的科学理论,A正确;B、细胞学说确立的时候,主要是认为动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并不涵盖所有生物,例如病毒等非细胞结构的生物,B错误;C、细胞学说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指出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细胞的功能,C正确;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这个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D正确。故选:B。3.(2024秋 慈溪市期末)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 。(填选项,下同)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2)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C 。(可多选)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3)继胡克自制显微镜后至今,显微镜技术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其中包括:A.光学显微镜;B.激光扫描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对此,请按照显微镜发展先后顺序排序: A、C、B 。(用字母代号表示)【答案】(1)A;(2)AC;(3)A、C、B。【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1)不属于“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A选项,细胞学说并没有包括所有生物,如病毒就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故选:C。(2)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例如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就促进了细胞学的进步,A正确。B、胡克虽然将细胞壁误认为是细胞,但他的发现为后来的细胞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B错误。C、细胞学说的形成是基于相关科学家的研究,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的结论,C正确。D、任何科学理论都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细胞学说也不例外,D错误。故选:AC。(3)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先后顺序为A、C、B,即首先是光学显微镜,然后是电子显微镜,最后是激光扫描显微镜。故答案为:(1)A;(2)AC;(3)A、C、B。1.(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关于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D.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答案】C【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解答】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A正确。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C、细胞学说主要揭示的是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而不包括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C错误。D、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软木塞中的细胞,D正确。故选:C。2.(2024秋 临平区期中)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生物界统一了起来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的C.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答案】C【分析】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A正确;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B正确;C、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故选:C。03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1.(2024秋 余姚市期末)余姚杨梅历来以果实肉质细而柔软、汁液多、口味酸甜俱佳而闻名。制作成杨梅干以后更是风味俱佳。杨梅干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液泡中【答案】D【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其中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杨梅干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液泡中,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2.(2022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课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展示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的研究——跳动的心肌细胞,如图所示,该细胞一定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细胞膜、液泡、细胞【答案】C【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等结构。【解答】解:心肌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心肌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故选:C。3.(2024 宁波模拟)如图是小金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其中哪一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答案】B【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A、黑色橡皮泥模拟的是细胞壁,具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红色橡皮泥模拟的是细胞膜,起到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符合题意。C、蓝色橡皮泥模拟的是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C不符合题意。D、绿色橡皮泥模拟的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4秋 绍兴期末)如图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没有结构①B.细胞中的结构③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C.相比于动物细胞模型,该模型特有的结构是①④⑥D.在制作模型时,为了美观和方便,可自主调整各结构的位置和大小【答案】A【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解:A、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没有结构①叶绿体,只有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里才有叶绿体,A正确。B、③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错误。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相比于动物细胞模型,该模型特有的结构是①叶绿体、④液泡、③细胞壁,C错误。D、在制作模型时,不可自主调整各结构的位置和大小,D错误。故选:A。1.(2024秋 钱塘区期末)如图甲和乙是表示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表示洋葱根尖细胞B.乙可以表示菠菜叶肉细胞C.a可以表示叶绿体D.b可以表示细胞核【答案】B【分析】图中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a细胞核、b叶绿体。【解答】解:A、甲无细胞壁、液泡,表示动物细胞,不能表示洋葱根尖细胞,错误。B、乙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表示植物细胞,可以表示菠菜叶肉细胞,正确。CD、动植物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所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a可以表示细胞核,b可以表示叶绿体,正确。故选:B。2.(2024秋 温州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巨型稻平均高度2m,实验样株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巨型稻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中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答案】D【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A.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层结构,能提供支撑并保持细胞的形态,A正确。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B正确。C.根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其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帮助植物吸收必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C正确。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D错误。故选:D。3.(2023秋 义乌市期中)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小科制作的是 植物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良好 。【答案】(1)植物。(2)良好。【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1)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小科制作的是植物细胞。(2)由于该组同学设计的是植物细胞模型,模型中有细胞壁和叶绿体,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液泡,因此根据指标评价标准,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故答案为:(1)植物。(2)良好。4.(2024秋 金华期末)金华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请用所学知识填空。(1)佛手属于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图甲和乙两种细胞中属于佛手细胞的是 图甲 。(2)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 细胞液 。(3)金华名猪“两头乌”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④ 。(填序号)【答案】(1)图甲。(2)细胞液。(3)④。【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解答】解:(1)图甲中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属于植物细胞,佛手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因此,图甲表示佛手细胞。(2)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细胞液。(3)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④细胞核。故答案为:(1)图甲。(2)细胞液。(3)④。5.(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中秋佳节,石榴是餐桌上的最常见的水果,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入肺、肾、大肠经: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石榴果皮煮水可以治疗肠胃不适、腹泻等;(括号中填图中数字、横线上填名称)(1)甲、乙两图中可以表示石榴叶肉细胞的是图 甲 。(2)石榴果肉晶莹剔透,宛如珍珠,用手轻轻一掐就会流出很多汁液,手被染成红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 液泡 。(3)石榴皮煮水后,汤汁呈黄色,是因为控制细胞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 2 】 细胞膜 被破坏。【答案】(1)甲(2)液泡(3)2 细胞膜【分析】(1)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2)图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叶绿体、4是细胞核、5是液泡、6是细胞质。【解答】解:(1)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图甲细胞具有1细胞壁、3叶绿体和5液泡,为植物细胞,可以表示石榴叶肉细胞。(2)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石榴果肉晶莹剔透,宛如珍珠,用手轻轻一掐就会流出很多汁液,手被染成红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3)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因此,石榴皮煮水后,汤汁呈黄色,是因为有控制细胞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2细胞膜被破坏。故答案为:(1)甲(2)液泡(3)2 细胞膜04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1.(2025 温州模拟)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之后,他转动物镜转换器,其目的是( )A.将视野调亮 B.将细胞居中C.使细胞放大 D.使细胞清晰【答案】C【分析】光学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光学显微镜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解答】解:转动物镜转换器,能够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因此,他转动物镜转换器,其目的是使细胞放大。故选:C。2.(2024秋 钱塘区期末)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目镜、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的自述正确的是( )A.B.C.D.【答案】D【分析】观图可知: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解答即可。【解答】解:A、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A错误。B、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B错误。C、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作用是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C错误。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变暗,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D正确。故选:D。3.(2024秋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小动物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经,则此动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经应为( )A. B. C. D.【答案】B【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解答】解: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显微镜成倒像,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故选:B。4.(2024秋 德清县期末)小德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1)放大镜B相当于图乙中的 ④ (填结构序号)。(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 凹面镜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到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 盖玻片时 环节出现了问题。(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增加镜筒、物镜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 。(一点即可)【答案】(1)④。(2)凹面镜。(3)盖玻片时。(4)增加镜筒、物镜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写出一种即给分)。【分析】观图可知:图乙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是物镜,⑤是反光镜【解答】解:(1)放大镜A远离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目镜,放大B离放置玻片的位置较近,相当于④物镜。(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会使视野变亮。(3)图甲中有边缘较深的透明圆圈,是有气泡,观察效果不好,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4)简易显微镜中缺少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聚光,应换成反光镜。故答案为:(1)④。(2)凹面镜。(3)盖玻片时。(4)增加镜筒、物镜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写出一种即给分)。1.(2025 西湖区模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答案】C【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包括取拿和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其中的观察时要先目视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再注视目镜缓慢提升镜筒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如果不太清晰,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解:A、甲的视野一片黑暗,这是对光的不准确造成的。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B、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乙视野中细胞位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错误;C、丙视野物像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正确;D、丁视野中的黑圈是气泡,这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调用大光圈,也不能使黑圈消失,D错误。故选:C。2.(2024秋 苍南县校级月考)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B.(2)×(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1)×(4);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2)×(3);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答案】C【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2、图甲中:(1)(2)有螺纹,是物镜;(3)(4)无螺纹是目镜。【解答】解: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则(1)40×和(2)10×;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则(3)5×和(4)16×。故欲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应选择物镜(1)和目镜(4)=40×16=640(倍)。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将乙图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上方移动装片,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显微镜观察时,图甲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5×)与物镜(40×、4×),图乙是放大4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图乙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B.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③C.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答案】D【分析】甲图中:①②无螺纹,是目镜;③④有螺纹,是物镜。【解答】解:A、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A正确。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由题干可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物镜③放大倍数更大,即40×。因此放大400倍观察时,应 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③,B正确。C、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故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会变得模糊,这时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C正确。D、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以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或反光镜换成凹面镜,D错误。故选:D。4.(2024秋 上城区月考)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想放大图乙细胞内的结构,可转动图甲中的②B.若将玻片向上方移动,图乙中气泡也向上移出视野C.图乙中小黑点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D.图乙中气泡是细胞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形成的【答案】B【分析】图甲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遮光器、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解答】解:A、若想放大图乙细胞内的结构,可转动图甲中的②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不符合题意。B、通过显微镜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若将玻片向上方移动,图乙中气泡向下移到视野中央,B符合题意。C、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故图乙中小黑点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D、图乙中气泡是细胞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因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05 制作临时装片1.(2025 鄞州区一模)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A.重新制作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C.转动反光镜 D.转动物镜转换器【答案】A【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解答】解:A、观图可知,视野中出现气泡,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导致,应该重新制作装片,符合题意。B、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物像更清晰,不符合题意。C、转动反光镜能调节光线强弱,不符合题意。D、转动转换器能更物镜,调节图像大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4秋 嵊州市期末)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A.B.C.D.【答案】A【分析】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操作不当会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倾斜着而且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解答】解:A、操作过程中,倾斜的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可以防止出现气泡,A正确。B、操作中从上向下盖盖玻片,会造成气泡出现,B错误。C、操作中盖玻片距离水滴太远,也会造成出现气泡,C错误。D、操作中盖玻片接触水滴的中央,会使液体外溢,D错误。故选:A。3.(2024秋 浙江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观察物像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重叠的大细胞【答案】B【分析】1、图甲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2、图乙中:①低倍物镜、②高倍物镜。【解答】解:A、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故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调节②粗准焦螺旋,应调节①细准焦螺旋观察物像,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内的细胞数目越多。图乙中物镜①比②短,则放大倍数比②小,故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B正确。C、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错误。D、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故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D错误。故选:B。4.(2024秋 鄞州区期中)如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1)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为 BDCAEF 。(2)步骤D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步骤E中若操作不当则会导致装片中出现 气泡 ,影响实验观察。(4)步骤F中需要用 碘液 进行染色。【答案】(1)BDCAEF(2)维持细胞正常形态(3)气泡(4)碘液【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解答】解:(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一块;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盖:盖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即:擦→滴→撕→展→盖→染→吸。如图可知:A是展、B是擦、C是取材、D是滴清水、E是盖盖玻片、F是染色,因此正确顺序为:BDCAEF。(2)步骤D是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图中,步骤E盖盖玻片操作不当,装片易产生气泡,影响观察。为避免该现象出现,应采用图乙中的方式B来盖盖玻片,即先将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4)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其目的是染色,便于观察。故答案为:(1)BDCAEF (2)维持细胞正常形态(3)气泡(4)碘液5.(2020秋 台州期末)小妍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D 。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2)图甲的④中,滴加的液体是 清水 。(3)用显微镜进行临时装片的观察。在调焦时,先让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从侧面注视(如图乙),是为了 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4)正确操作后,他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如图丙,要使视野中出现如图丁所示物像,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玻片向 左方 移动,使待观察目标出现在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动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5)小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说看不到。为了看到物像,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重新对光 。【答案】(1)④③①②。(2)清水。(3)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4)左方;细准焦螺旋。(5)重新对光。【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解答即可。【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中①是盖盖玻片、②是染色、③是放置表皮、④滴加液体,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故选:D。(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3)寻找物像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地下降,此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丙图物像偏左,应向左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侧移动到视野中央变成丁图。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到物像,所以为了看到物像,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重新对光。故答案为:(1)④③①②。(2)清水。(3)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4)左方;细准焦螺旋。(5)重新对光。1.(2024秋 新昌县期末)下列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图甲中镜筒下降时,眼睛朝目镜内注视B.图乙中②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①多C.图丙中为使视野中细胞a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图丁中细胞叠加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答案】C【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色。【解答】解:A、图甲中镜筒下降时,为防止物镜压碎玻片,眼睛应从侧面注射物镜,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则越多。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离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②上方的物镜放大倍数较大。故图乙中,①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②多,B错误。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图丙中为使视野中细胞a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正确。D、图丁中细胞叠加的原因是没有涂抹均匀,与细胞是否经过染色处理无关,D错误。故选:C。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B.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生理盐水C.为了观察更加明显,在e步骤之后应当用碘液进行染色D.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薄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答案】A【分析】图中:a擦、b滴、c取材、d展或涂、e盖。【解答】解:A、在准备制作临时装片时,使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可以确保载玻片的清洁;吸水纸的作用是辅助染色,A错误。B、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滴)操作中应当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状态,B正确。C、为了清楚的观察细胞的结构,在e盖盖玻片步骤之后应当用碘液进行染色,C正确。D、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对象。故在c步骤中,要撕下一块较薄的洋葱内表皮细胞,便于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D正确。故选:A。3.(2024秋 长兴县校级期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答案】B【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抹、盖、染、吸。【解答】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形态;“刮”: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抹”: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产生;“染、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故选:B。4.(2024秋 拱墅区期末)小乐开展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探究实践活动。回答问题:(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甲所示为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③②⑤④ (填写图中序号)。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的规范操作为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乙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④①③②。 (填写图中序号)。(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丙所示为细胞模型制作方案,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 ①④⑤ (填写图中序号)。【答案】(1)①③②⑤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2)④①③②。(3)①④⑤。【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解答】解:(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①滴、③刮、②涂、⑤盖、④染、吸。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②⑤④。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盖的规范操作为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④对光→①放玻片标本→③向下转动镜筒→②用眼观察物镜向上转动镜筒。所以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3)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①④⑤。故答案为:(1)①③②⑤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2)④①③②。(3)①④⑤。5.(2024秋 温州校级期末)小乐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回答问题:(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在给如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应将亚甲基蓝溶液 B (选填字母)。A.滴在a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a处,吸水纸放置在b处C.滴在a和b处,将装片左右晃动(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 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写出1点)。②若视野中的物像从图丙转为图丁所示,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c、f (按序填写字母)。a.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答案】(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B。(2)①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a、c、f。【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解答】解:(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给如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选:B。(2)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用反光镜的平面镜、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图丙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图丁的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且物像变大。若视野中的物像从图丙转为图丁所示,a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c、f。故答案为:(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B。(2)①用反光镜的平面镜,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a、c、f。1.(2024秋 鄞州区期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一枝红杏越过墙头向阳而生的情景。此情景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A.能进行呼吸B.能繁殖后代C.能遗传和变异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现象,这是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2024秋 江北区期末)智能微型机器人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下列特征能判断它属于非生物的是( )A.能自主行走 B.不能生长发育C.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 D.能折叠改变形状【答案】B【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智能微型机器人虽然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能折叠改变形状等,但是智能微型机器人属于非生物,不能生长发育,所以“不能生长发育”可以判断智能微型机器人不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故选:B。3.(2025 杭州三模)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细胞质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D.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答案】B【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正确。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液泡,B错误。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正确。故选:B。4.(2024秋 新昌县期末)从细胞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如图甲所示是胡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等人在认识细胞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胡克观察到的是活的植物细胞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魏尔肖提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图乙中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答案】D【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图乙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解答】解:A、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是植物死细胞,A错误。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认为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C、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C错误。D、②是细胞核,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D。5.(2024秋 宁波期末)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都含有结构③C.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D.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答案】B【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解:A.①是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A正确。B.③叶绿体,植物只有绿色部分才含有叶绿体结构,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B错误。C.④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C正确。D.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无机盐、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液泡。D正确。故选:B。6.(2025 拱墅区二模)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其中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B.乙图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视野中的亮度会变暗,观察细胞的数量较少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能观察到丁图中的叶绿体结构【答案】C【分析】(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我们可用一个字来概括:擦→滴→撕→展→盖→染。【解答】解: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避免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A正确;B、镜头M、N有螺旋,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N 的放大倍数大于 M,当转换成 N 时,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会变暗,观察的细胞数量会变少,B正确;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即旋转180度后的物像。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旋转180度后观察,细胞质仍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因此,细胞质实际运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C错误。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叶的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D正确。故答案为:C。7.(2024秋 东阳市期末)小科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选用目镜②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B.图乙的物镜由①换为②后,视野会变暗C.向左上方移动可将图丙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针对图丁的现象,使用大光圈可使气泡消失【答案】B【分析】1、图甲中:①和②无螺纹,是目镜。2、图乙中:①低倍物镜、②高倍物镜。【解答】解: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图甲中,选用目镜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A错误。B、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图乙的物镜由①换为②后,视野会变暗,B正确。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向右下方移动可将图丙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C错误。D、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图丁视野中出现气泡,主要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导致的,移动玻片标本可将气泡移出视野,D错误。故选:B。8.(2024秋 镇海区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对光后,眼睛注视目镜,先调节结构①使镜筒下降B.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可选用物镜③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亮D.若在甲视野中看到清晰的像,则调节转换器改换成乙视野后,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像【答案】B【分析】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高倍物镜、④低倍物镜。【解答】解:A、对光后,眼睛注视目镜,先调节结构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错误。B、视野乙的物像比视野甲的物像大,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可选用物镜③高倍物镜,正确。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暗,错误。D、若在甲视野中看到清晰的像,则调节转换器改换成乙视野后,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看到清晰的像,错误。故选:B。9.(2024 浙江模拟)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参照图甲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物镜和目镜B.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丙图中②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口腔上皮细胞,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D.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答案】C【分析】(1)显微镜视野中污点存在的位置只能是目镜、物镜和玻片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动,说明污点只能在物镜上了。图甲中①装片;②目镜;③物镜。(2)图丙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3)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解答】解:A、可参照图甲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A错误;B、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先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动,把A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丙图中①细准焦螺旋,B错误;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口腔上皮细胞,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步骤。C正确;D、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仍为逆时针,D错误。故选:C。10.(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科学观察和测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技能。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在视野丁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答案】D【分析】1.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2.观图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解答】解:A.杉叶藻虽然名字中有“藻”,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A错误。B.视野中的黑色圆圈是气泡,一般是由于盖盖玻片是操作不当造成的,B错误。C.在显微镜操作中,当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眼睛应该从侧面注视③物镜,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①目镜,C错误。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图戊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旋转180°,流动方向仍然是顺时针,D正确。故选:D。11.(2024秋 永康市期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1)图中可能是“绿叶海天牛”细胞的是图 A (填“A”或“B”)。(2)“绿叶海天牛”摄取藻类后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内有了[ 5 ] 叶绿体 。(3)俗语云“秋冬甘蔗赛过参”,气候干燥,正值吃甘蔗的季节。温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主要存在甘蔗细胞的[ 4 ] 液泡 中。(4)将藻类浸泡在凉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藻类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藻类细胞的[ 1 ] 细胞膜 。【答案】(1)A。(2)5叶绿体。(3)4液泡。(4)1细胞膜。【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图中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液泡,5叶绿体,6细胞壁。【解答】解:(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故绿叶海天牛的细胞是图甲A。(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绿叶海天牛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内有了叶绿体.(3)4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甘甜的甘蔗汁主要是从甘蔗细胞的E液泡中榨取出来的。(4)1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用开水浸泡藻类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藻类细胞的细胞膜。故答案为:(1)A。(2)5叶绿体。(3)4液泡。(4)1细胞膜。12.(2024秋 柯桥区期中)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甲 图。(2)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的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的作用。(3)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④细胞核 (填序号和名称)指挥和控制下进行。【答案】(1)甲;(2)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3)④细胞核。【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解:(1)甲、乙两图中,甲图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属于植物细胞。(2)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④细胞核指挥和控制下进行。故答案为:(1)甲;(2)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3)④细胞核。13.(2024秋 杭州月考)小科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③②④ (填序号)。(2)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 (填字母编号)。A.B.C.D.(3)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了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接下来要观察细胞。他首先进行对光和放片,然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当他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时,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C (填字母编号)。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慢慢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最低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慢慢寻找物像【答案】(1)①③②④;(2)D;(3)C。【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撕→展→盖→染色。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收纳。【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③“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②“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④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④。(2)染色的正确操作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寻找物像时,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眼睛必须从侧面注视物镜,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以免镜头压碎玻片标本,然后一面用左眼注视目镜,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若没有找到物像,应重复此操作直到找到物像为止。故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最低,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①③②④;(2)D;(3)C。14.(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三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② (填序号)。(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物像,则可能是图乙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C (填字母)。(3)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则目镜和物镜可分别使用图丙中的 ④、① (填序号)。(4)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像往左上方移动,则载玻片实际上在往哪个方向移动? 右下方 。【答案】(1)②;(2)C;(3)④、①;(4)右下方。【分析】图丙中,①②有螺纹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④没有螺纹为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解答】解:(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图甲中视野内出现气泡,说明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3)丙中①②有螺纹为物镜,物镜镜头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小,故物镜中①放大倍数较小;③④没有螺纹为目镜,目镜镜头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大,故目镜中④放大倍数较小。因此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则目镜和物镜可使用物镜①和目镜④。(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故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像往左上方移动,则玻片实际向右下方移动。故答案为:(1)②;(2)C;(3)④、①;(4)右下方。15.(2024秋 金华校级期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且能选择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或错误,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匹配度一般 结构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不匹配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1)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模型的最外层添加上缺少的细胞壁,并且去掉叶绿体 。(2)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请你选择材料并说明理由 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细纱网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答案】(1)模型的最外层添加上缺少的细胞壁,并且去掉叶绿体。(2)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细纱网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解:(1)由于该组同学设计的模型中有液泡,可以判定制作的是植物细胞模型,而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因此该模型缺少的细胞结构是1处细胞壁,故在模型的最外层添加上缺少的细胞壁。而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故还需去掉叶绿体结构,(2)细胞膜是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能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用网眼很小细纱网代表细胞膜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答案为:(1)模型的最外层添加上缺少的细胞壁,并且去掉叶绿体。(2)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细纱网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4)考查范围:2.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01 生物的基本特征[典例1](2024秋 杭州月考)2024年8月21日,备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现在的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等。但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A.与人对话 B.向前运动 C.繁殖后代 D.自动充电[典例2](2024秋 拱墅区期末)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蜗牛具有的特征是( )A.能生长 B.能繁殖 C.能呼吸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典例3](2024秋 北仑区期末)下列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符的是( )A.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长大了,这是生物的繁殖现象B.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C.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D.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跟踪1](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不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A.雌性水滴鱼能产卵 B.可自主生长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D.能从海底浮起[跟踪2](2024秋 慈溪市期末)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水稻具有生物的什么特征?( )A.生长和发育 B.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遗传和变异[跟踪3](2024秋 嵊州市期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著名诗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所展现的生物特征有哪些。(填“繁殖”、“生长”、“呼吸”、“遗传”、“变异”或“应激性”)(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红杏出墙,枝条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3)“红杏出墙”,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02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典例1](2024秋 慈溪市期末)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细胞核 C.细胞壁 D.叶绿体[典例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B.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典例3](2024秋 慈溪市期末)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填选项,下同)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2)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可多选)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3)继胡克自制显微镜后至今,显微镜技术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其中包括:A.光学显微镜;B.激光扫描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对此,请按照显微镜发展先后顺序排序: 。(用字母代号表示)[跟踪1](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关于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D.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跟踪2](2024秋 临平区期中)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生物界统一了起来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的C.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的03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典例1](2024秋 余姚市期末)余姚杨梅历来以果实肉质细而柔软、汁液多、口味酸甜俱佳而闻名。制作成杨梅干以后更是风味俱佳。杨梅干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液泡中[典例2]“天宫课堂”开课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展示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的研究——跳动的心肌细胞,如图所示,该细胞一定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液泡、细胞[典例3](2024 宁波模拟)如图是小金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其中哪一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典例4](2024秋 绍兴期末)如图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没有结构①B.细胞中的结构③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C.相比于动物细胞模型,该模型特有的结构是①④⑥D.在制作模型时,为了美观和方便,可自主调整各结构的位置和大小[跟踪1]如图甲和乙是表示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表示洋葱根尖细胞B.乙可以表示菠菜叶肉细胞C.a可以表示叶绿体D.b可以表示细胞核[跟踪2](2024秋 温州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巨型稻平均高度2m,实验样株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巨型稻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中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跟踪3](2023秋 义乌市期中)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小科制作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跟踪4](2024秋 金华期末)金华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请用所学知识填空。(1)佛手属于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图甲和乙两种细胞中属于佛手细胞的是 。(2)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 。(3)金华名猪“两头乌”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序号)[跟踪5](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中秋佳节,石榴是餐桌上的最常见的水果,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入肺、肾、大肠经: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石榴果皮煮水可以治疗肠胃不适、腹泻等;(括号中填图中数字、横线上填名称)(1)甲、乙两图中可以表示石榴叶肉细胞的是图 。(2)石榴果肉晶莹剔透,宛如珍珠,用手轻轻一掐就会流出很多汁液,手被染成红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 。(3)石榴皮煮水后,汤汁呈黄色,是因为控制细胞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 】 被破坏。04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典例1](2025 温州模拟)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之后,他转动物镜转换器,其目的是( )A.将视野调亮 B.将细胞居中C.使细胞放大 D.使细胞清晰[典例2](2024秋 钱塘区期末)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目镜、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的自述正确的是( )A. B.C.D.[典例3](2024秋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小动物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经,则此动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经应为( )A. B. C. D.[典例4](2024秋 德清县期末)小德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1)放大镜B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序号)。(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到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 环节出现了问题。(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一点即可)[跟踪1](2025 西湖区模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跟踪2](2024秋 苍南县校级月考)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是( )A.(1)×(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B.(2)×(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1)×(4);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2)×(3);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跟踪3](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显微镜观察时,图甲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5×)与物镜(40×、4×),图乙是放大4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图乙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B.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③C.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跟踪4](2024秋 上城区月考)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想放大图乙细胞内的结构,可转动图甲中的②B.若将玻片向上方移动,图乙中气泡也向上移出视野C.图乙中小黑点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D.图乙中气泡是细胞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形成的05 制作临时装片[典例1](2025 鄞州区一模)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A.重新制作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C.转动反光镜 D.转动物镜转换器[典例2](2024秋 嵊州市期末)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典例3](2024秋 浙江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观察物像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重叠的大细胞[典例4](2024秋 鄞州区期中)如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1)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为 。(2)步骤D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3)步骤E中若操作不当则会导致装片中出现 ,影响实验观察。(4)步骤F中需要用 进行染色。[典例5](2020秋 台州期末)小妍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2)图甲的④中,滴加的液体是 。(3)用显微镜进行临时装片的观察。在调焦时,先让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从侧面注视(如图乙),是为了 。(4)正确操作后,他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如图丙,要使视野中出现如图丁所示物像,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玻片向 移动,使待观察目标出现在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动 ,使物像清晰。(5)小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说看不到。为了看到物像,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跟踪1](2024秋 新昌县期末)下列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图甲中镜筒下降时,眼睛朝目镜内注视B.图乙中②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①多C.图丙中为使视野中细胞a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图丁中细胞叠加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跟踪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B.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生理盐水C.为了观察更加明显,在e步骤之后应当用碘液进行染色D.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薄的洋葱内表皮细胞[跟踪3](2024秋 长兴县校级期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 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跟踪4](2024秋 拱墅区期末)小乐开展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探究实践活动。回答问题:(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甲所示为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图中序号)。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的规范操作为 。(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乙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图中序号)。(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丙所示为细胞模型制作方案,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 (填写图中序号)。[跟踪5](2024秋 温州校级期末)小乐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回答问题:(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在给如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应将亚甲基蓝溶液 (选填字母)。A.滴在a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a处,吸水纸放置在b处C.滴在a和b处,将装片左右晃动(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 (写出1点)。②若视野中的物像从图丙转为图丁所示,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按序填写字母)。a.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1.(2024秋 鄞州区期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一枝红杏越过墙头向阳而生的情景。此情景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A.能进行呼吸 B.能繁殖后代C.能遗传和变异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2024秋 江北区期末)智能微型机器人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下列特征能判断它属于非生物的是( )A.能自主行走 B.不能生长发育C.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 D.能折叠改变形状3.(2025 杭州三模)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细胞质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D.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4.(2024秋 新昌县期末)从细胞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如图甲所示是胡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等人在认识细胞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胡克观察到的是活的植物细胞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魏尔肖提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图乙中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5.(2024秋 宁波期末)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都含有结构③C.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D.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6.(2025 拱墅区二模)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其中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B.乙图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视野中的亮度会变暗,观察细胞的数量较少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能观察到丁图中的叶绿体结构7.(2024秋 东阳市期末)小科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选用目镜②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B.图乙的物镜由①换为②后,视野会变暗C.向左上方移动可将图丙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针对图丁的现象,使用大光圈可使气泡消失8.(2024秋 镇海区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对光后,眼睛注视目镜,先调节结构①使镜筒下降B.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可选用物镜③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亮D.若在甲视野中看到清晰的像,则调节转换器改换成乙视野后,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像9.(2024 浙江模拟)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参照图甲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物镜和目镜B.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丙图中②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口腔上皮细胞,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D.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10.(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科学观察和测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技能。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在视野丁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11.(2024秋 永康市期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1)图中可能是“绿叶海天牛”细胞的是图 (填“A”或“B”)。(2)“绿叶海天牛”摄取藻类后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内有了[ ] 。(3)俗语云“秋冬甘蔗赛过参”,气候干燥,正值吃甘蔗的季节。温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主要存在甘蔗细胞的[ ] 中。(4)将藻类浸泡在凉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藻类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藻类细胞的[ ] 。12.(2024秋 柯桥区期中)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2)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的 的作用。(3)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填序号和名称)指挥和控制下进行。13.(2024秋 杭州月考)小科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 B. C. D.(3)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了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接下来要观察细胞。他首先进行对光和放片,然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当他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时,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填字母编号)。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慢慢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最低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慢慢寻找物像14.(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三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物像,则可能是图乙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填字母)。(3)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则目镜和物镜可分别使用图丙中的 (填序号)。(4)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像往左上方移动,则载玻片实际上在往哪个方向移动? 。15.(2024秋 金华校级期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且能选择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或错误,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匹配度一般 结构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不匹配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1)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请你选择材料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自主高效练】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高效培优练(原卷版).docx 【自主高效练】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高效培优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