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粤教2024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活动规划+评价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粤教2024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活动规划+评价表

资源简介

大单元整体教学达成评价表(100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等级(分) 得分(分)
A B C D
单元前期分析(15分) 单元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 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分析清晰、正确。单元教学任务分析正确。 6 5 4 3
学习者学情分析 学习者学情的起点水平、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分析正确。 5 4 3 2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正确。 4 3 2 1
单元教学目标阐明(15分) 单元内容目标确定 单元内容目标全面、均衡,领域区分正确。 7 6 5 4
单元学业目标阐明 单元目标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8 7 6 5
单元教学过程设计(60分) 单元教学环节 单元教学情境创设有新意,正确体现目标,内容充实、适当,环节清晰,过渡自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呈现方式合理。 20 16 12 8
单元学习方式 单元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适当、正确。 10 8 6 4
单元教学方法 单元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符合学习者特征。 10 8 6 4
单元教学设计对媒体运用和教学资源开发 单元教学的媒体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的实施、目标的实现,能开发教学资源。 10 8 6 4
单元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 单元教学课堂小结完整、精炼。作业量适当。课堂时间分配合理。 10 8 6 4
文档规范(10分) 内容 内容完整,语言清晰、简洁,图表运用得当。 5 4 3 2
排版 格式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5 4 3 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授课人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单元是初中地理 “人地关系” 主线的核心载体,通过系统整合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及土地、水、矿产、海洋资源等具体类型,构建起 “认知特征 — 分析问题 — 探寻对策” 的逻辑链条。 开篇从自然资源的定义切入,结合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偏低的具体数据,辅以世界各国资源对比图表,直观呈现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的总体特征,为后续学习奠定认知基础。同时,通过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的分类辨析,渗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土地资源部分,以 “类型多样 — 区域差异显著” 为脉络,借助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典型地区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规律。教材特别突出 “耕地保护” 主题,通过耕地减少的案例分析和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基本国策的解读,强化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水资源章节聚焦 “时空分布不均” 的核心问题,运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差异图、南北水资源供需对比数据,阐释水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影响。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等实例,展现人类应对资源分布不均的智慧,同时通过 “节水标志”“家庭节水方案” 等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部分,侧重资源类型与分布的介绍,强调矿产资源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及海洋资源开发的潜力与挑战。教材通过 “稀土资源保护”“海洋污染防治” 等热点话题,将资源利用与国家发展、生态保护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 整体而言,本单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实践性,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活动设计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资源问题,树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发展理念,为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提供有力支撑。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 1.本单元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探究活动一:通过案例学习,了解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探究活动二:通过问题讨论分析,认识我国服装原料的变化与自然资源的利用。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探究活动三:通过案例学习,了解福州市斗门公交场站的立体改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探究活动四:通过探究讨论,了解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探究活动五:通过案例探究,认识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与解决措施。 探究活动六:案例学习,认识南水北调工程 探究活动七:通过探究活动,调查家庭用水情况。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探究活动八: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了解我国稀土资源的主要特点及保护措施。 探究活动九:通过案例学习,了解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通道。 探究活动十:通过案例学习,认识我国舟山渔场。 探究活动十一:通过问题探究活动,认识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2. 本单元教学资源有互联网、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本单元教学重点: 1.理解自然资源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的总体特征; 2.掌握土地、水、矿产、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问题; 3.明确资源保护的基本国策与具体措施,树立可持续利用理念,学会从地理视角分析资源问题。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本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资源分布不均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差异; 3.将资源保护措施与实际问题结合; 4.建立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联认知。
2022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单元学情 初中生对自然资源已有一定生活感知,如日常用水、土地种植等,能说出常见资源名称,但缺乏系统分类与特征认知。他们对资源分布的空间概念较模糊,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等特征的理解多停留在数据表面,难以结合人口、地域等因素深入分析。 在认知能力上,学生抽象思维仍在发展,对资源分布成因(如水资源时空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联)、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差异等抽象内容理解困难。但他们对与生活关联紧密的案例(如南水北调、耕地保护)兴趣较高,对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接受度强。 此外,部分学生存在 “资源取之不尽” 的错误认知,环保意识薄弱。且不同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大,城市学生对土地、矿产资源的接触较少,农村学生对海洋资源了解有限,需结合多样化案例弥合认知差距,引导他们从生活体验上升到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认知。 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单元目标 学业目标: 1.能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我国自然资源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的总体特征; 2.掌握土地、水、矿产、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主要利用问题; 3.记住相关资源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关键措施,能举例说明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做法。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通过分析各类资源的分布差异,认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理解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关联。 综合思维: 结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分析资源利用问题的成因,辩证看待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3.地理实践力: 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认同可持续发展理念。 4.人地协调观: 通过图表分析、案例探究等,提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资源利用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
达成评价表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第1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自然资源总体特征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及分类,知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 2.能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分析资源特征形成原因。 3.树立节约资源意识,认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总量可观,但为什么还会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的分布特点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又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生活实例,说说我们能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些什么?”
学习活动 任务1:类型多样,分布不均
任务2:总量丰富,人均量少
案例分析1: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案例分析2:认识我国服装原料的变化与自然资源的利用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三章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大单元教学(第2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多种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及难以利用的土地等,能说出不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即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且分布不均。 3.明确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晓保护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的具体措施,如立法保护、开源节流、加强建设保护等。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假设你是家乡土地规划小组成员,发现城郊优质耕地正被违规改建成厂房,而远方山区却有大片荒地闲置。结合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你会如何说服企业停建、推动荒地合理利用?又能提出哪些兼顾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具体方案?
学习活动 任务1:土地资源特征
任务2: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任务3:保护耕地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案例分析1:福州市斗门公交场站的立体改造
案例分析2:了解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三章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大单元教学(第3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水资源与节约用水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学生能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了解南水北调、水库等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作用;掌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区分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节水方式。 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2.通过分析图表数据,培养归纳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能力;结合案例讨论,理解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学会从实际出发提出节水方案。 3.认识水资源短缺的紧迫性,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认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小区物业计划将公共绿化灌溉方式从滴灌改为成本更低的漫灌,还打算减少居民生活用水的月度免费额度。作为社区 “节水小卫士”,结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技术原理,你会用哪些数据或案例说服物业放弃该计划?又能设计出哪些适合小区的节水方案,平衡绿化需求与居民用水权益?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学习活动 任务1:水资源特征
任务2:水资源配置
任务3: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案例分析1:认识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与解决措施
案例分析2:南水北调工程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案例分析3:调查家庭用水情况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三章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大单元教学(第4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矿产资源与绿色发展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学生能说出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种类及分布特点,知道北方与南方矿产资源的差异;了解绿色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 2.通过分析矿产资源分布图,培养归纳分布特征的能力;结合案例讨论,理解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3.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同绿色发展理念。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家乡计划引进一家大型铁矿开采企业,企业承诺能带动就业却未明确污染治理方案,周边村民担心山林被毁、水源受污染。作为家乡环保调研小组成员,结合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与绿色发展要求,你会用哪些地理知识分析开采可能的生态危害?又能提出哪些兼顾资源利用、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的建议?
学习活动 任务1:矿产资源特征
任务2:绿色转型发展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案例分析1:了解我国稀土资源的主要特点及保护措施
案例分析2: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通道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三章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大单元教学(第5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说出 “蓝色粮仓”“资源宝库” 的内涵,知道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分合理利用与破坏海洋资源的行为。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3.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认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家乡沿海渔村为增收,计划扩大近海养殖规模,还准备在海岸建简易海产品加工厂,却未规划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海洋生态观察小组成员,结合海洋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条件、海洋污染的危害,你会用哪些地理知识说明该计划的隐患?又能设计哪些方案,让渔村在利用海洋资源时守护好蓝色家园?
学习活动 任务1:“蓝色粮仓”
任务2:“资源宝库”
任务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案例分析1:舟山渔场
案例分析2:认识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及时性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粤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单元主题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学习准备 (10分) 思想准备 (5分) 思想准备充分,主动提前预习,按时按质完成导学案, 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保持安静
学具准备(5分) 有提前准备学习用具的意识,提前拿出本节课所需教材、导学案、笔记本、草稿纸、文具等。
兴趣态度 (20分) 学习兴趣 (10分) 对本堂课的内容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态度(10分)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认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跟上老师的思维。
合作交流(20分) 与人合作(10分)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求同学的帮助。
与人交流(10分)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交流遇到的问题。
思维状态 (30分) 思维条理(15分) 能发现问题,条理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解决问题思路清楚,做事有步骤计划。
思维创新(15分)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效果 (20分) 课堂练习成果(10分) 积极主动,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 (10分) 实现预定任务与学习目标。
备注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5课时)
章节 课时 内容 活动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体特征
第1课时 1.类型多样,分布不均
2.总量丰富,人均量少
讨论:
1.如何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如何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第2课时 1.土地资源特征
2.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3.保护耕地 讨论:
如何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如何保护我国耕地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与节约用水 第3课时 1.水资源特征
2.水资源配置
3.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讨论:
如何描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四节
矿产资源与绿色发展 第4课时 1.矿产资源特征
2.绿色转型发展
讨论:
如何描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
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第5课时 1.“蓝色粮仓”
2.“资源宝库”
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讨论:
如何描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