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我这是在哪?欢迎来到孔子学院!教师招聘你想做中国文化的推介人吗?快来参加孔子学院的教师招聘吧!孔子学院介绍本次招聘围绕“古人谈读书”内容设笔试、面试两个考试流程,最终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计算总成绩,成绩最高者入职孔子学院。招聘简章招聘简章古人读书五年级公开课系列谈《论语》《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考试大纲《童蒙须知》《童蒙须知》,是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收录在《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目。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考试大纲考官一号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师表万世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有请第一位考官!活动一博览群书,熟读论语笔试考官将给出六句关于读书的论语经典,大家有10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笔试开始时将随机抽取一句完成默写,并完成对重点字词和句意的解释、翻译,写写从中受到的启发。笔试题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赶紧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的资料进行备考吧!倒计时10分钟笔试开始!!START考题一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是知也。不知为不知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zhì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4.翻译句子;5.获得的启示:知:同“智”,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求真求实的态度。考题二敏而好学,不____下问。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4.翻译句子;5.获得的启示:敏:聪敏;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对待学习,我们要有虚心求学的态度。耻hào好: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考题三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4.翻译句子;5.获得的启示:默:默默地;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zhì识:记住;厌:满足悔:教诲学而不厌识zhìshí默而识之博闻强识记住认识知识考题四我非_____________,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4.翻译句子;5.获得的启示:古:古代文化我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取知识的人。hào敏:勤勉生而知之者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才能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考题五学如不及,________。1.将句子补充完整;2.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3.翻译句子;4.获得的启示:及:追赶上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丢失掉。勤奋学习,不断接触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犹恐失之考题六吾尝终日不食,__________,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将句子补充完整;2.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3.翻译句子;4.获得的启示:尝:曾经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终夜不寝寝:睡觉、休息以:用来考官二号朱熹(1130-1200)字元晦,别号紫阳,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朱文公,是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突出成就: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主要作品:《四书章句集注》《楚辞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易学启蒙》等。诗词有《观书有感》《春日》《菩萨蛮》《水调歌头》等。有请第二位考官!活动二畅所欲言,共谈“三到”面试认真阅读《童蒙须知》选文,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先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选文,回答考官的提问,再谈一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面试开始!!START请朗读选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你读对了吗?提问一:尝:曾经谓:说漫浪:随意急:要紧,重要岂:难道请解释以下字词意思提问二:哪一句是全文中心句?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提问三:你是如何理解读书“三到”的?“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认真地去看。多读,读熟。心 到口 到眼 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提问四:读书有三到,为何心到最急?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记漫浪诵读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提问五:结合选文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尤其要做到心到,读书要用心,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平常急于完成作业出去玩,急匆匆地阅读,效果并不好,以后要静下心来读书。恭喜你!恭喜你!成功入职孔子学院!成功入职孔子学院!聘用书尊敬的 [姓名] 同学: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孔子学院的兴趣与热爱!经过我们学院的严格考核与面试,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您已成功加入孔子学院,成为我们的一员!我们相信,在您的努力与智慧下,您将帮助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成为文化交流的小小使者。结语结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孔子学院的老师,我们一定会将中华文化传授给每一位学生,让世界爱上中国!《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情境任务——教师招聘你想作中国文化的推介人吗?快来参加孔子学院的教师招聘吧!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你想作中国文化的推介人吗?快来参加孔子学院的教师招聘吧!本次招聘围绕“古人谈读书”内容设笔试、面试两个考试流程,最终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计算总成绩,成绩最高者入职孔子学院。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考前复习: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1.《论语》《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2.《童蒙须知》《童蒙须知》,是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收录在《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目。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3.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活动一:博览群书,熟读论语(一)笔试要求考官将给出六句关于读书的论语经典,大家有10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笔试开始时将随机抽取一句完成默写,并完成对重点字词和句意的解释、翻译,写写从中受到的启发。(二)笔试题目1.出示论语经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的资料进行学习。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三)精研细读1.检查学生背诵情况2.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知:同“智”,智慧4.翻译句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5.获得的启示: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求真求实的态度。敏而好学,不 耻 下问。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敏: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4.翻译句子;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5.获得的启示:对待学习,我们要有虚心求学的态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默:默默地; 识:记住; 厌:满足 悔:教诲4.翻译句子;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5.获得的启示: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将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注音;3.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古:古代文化 敏:勤勉4.翻译句子;我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取知识的人。5.获得的启示: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才能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将句子补充完整;2.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及:追赶上3.翻译句子;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丢失掉。4.获得的启示:勤奋学习,不断接触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将句子补充完整;2.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尝:曾经寝:睡觉、休息以:用来3.翻译句子;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4.获得的启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结:恭喜同学们已经顺利通过了笔试,现在让我们进入面试环节。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第二位面试考官——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别号紫阳,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朱文公,是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突出成就: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主要作品:《四书章句集注》《楚辞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易学启蒙》等。诗词有《观书有感》《春日》《菩萨蛮》《水调歌头》等。活动二:畅所欲言,共谈“三到”(一)面试要求认真阅读《童蒙须知》选文,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先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选文,回答考官的提问,再谈一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如: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解释意思。(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1.请解释以下字词意思尝:曾经 谓:说 漫浪:随意 急:要紧,重要 岂:难道2.哪一句是全文中心句?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2)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3.你是如何理解读书“三到”的?“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1)“三到”心 到——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眼 到——认真地去看。口 到——多读,读熟。(2)“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4.读书有三到,为何心到最急?心不在此导致眼不看仔细,眼不看仔细导致心眼既不专一,心眼既不专一会导致决不能记、漫浪诵读,因此三到之中心到最急。5.引导学生结合选文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尤其要做到心到,读书要用心,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平常急于完成作业出去玩,急匆匆地阅读,效果并不好,以后要静下心来读书。小结:恭喜同学们已经顺利通过了面试,成功入职孔子学院,让我们来领取聘用书吧!观看视频,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结语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孔子学院的老师,我们一定会将中华文化传授给每一位学生,让世界爱上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古人谈读书 教学设计.docx 24.古人谈读书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