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暑期作业质量检测(开学)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暑期作业质量检测(开学)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豫西地区自仰韶晚期开始,文化遗址数量显著增多,居住地建设与多重环壕聚落构筑同步进行。至龙山晚期,这一地区分布有数个城址和规模较大的环壕聚落群。这一变化反映了龙山时期( )
A.原始氏族社会终结 B.社会复杂程度加深
C.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中原文明程度较高
2.春秋时期每一次重大的争霸战争结束后,取得军事胜利的诸侯都要通过会盟这种传统的礼制形式,把自己的军事胜利转化为政治成果,确立公认的霸主地位。这说明春秋时期( )
A.新兴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 B.社会转型迹象进一步加快
C.礼制仍保留着相当大作用 D.争霸战争瓦解了宗法制度
3.学界普遍认为,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货币。但也有学者通过研究考古成果,发现秦半两钱相对集中于今陕西、四川等秦故地,且重量不一,成色各异。还有学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当时各地还存在地域性的等价物,东北边地则一直在使用刀币。这体现了( )
A.学者阅历影响历史结论 B.史学研究须文献与实物互证
C.多元史料丰富历史认知 D.年代久远难以复原历史真相
4.“单于天降”瓦当,直径17.1厘米,四扇格十字当面,1955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湾汉墓出土多枚,全国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据学者考证,这些瓦当应该不晚于西汉元帝、成帝时期。这类瓦当的使用意在( )
A.推动匈奴少数民族汉化 B.传播中原特色建筑技术
C.宣扬窦宪北击匈奴功绩 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南齐时期,北方寒人王泰宝贿赂谱牒学家贾渊,将其家族伪托为头等士族琅琊王氏后裔。琅琊王氏子孙、尚书令王晏得知后,向朝廷举报,齐明帝依士林清议将贾渊下狱论罪。此事表明当时( )
A.士族利用门第等级维护特权 B.商品经济加速士庶身份流动
C.君主专制削弱门阀政治影响 D.司法实践渗透礼法结合原则
6.在唐朝前期,与祥瑞动物相关的年号共有龙朔、麟德、仪凤、神龙、景龙五个,而到了后期,仅有龙纪一个。据《旧唐书》记载,在顺宗至武宗统治时期(805~846年),祥瑞现象仅出现一次,而灾异事件则多达九次。这一变化揭示了( )
A.传统的信仰体系渐进瓦解消亡 B.政权动荡催生治理方式革新
C.社会政治危机削弱统治合法性 D.年号命名依据侧重现实考量
7.808年,唐宪宗告谕天下限制商贾蓄钱。后仍“见钱渐少,皆缘所在壅塞”,他又颁布救令,强调蓄钱过量者须限时“市别物收贮”,违者“重科处分”。830年,唐文宗重申了这些政策。上述政策旨在( )
A.打击民间私铸钱币的行为 B.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C.助推两税法的进一步实行 D.削弱藩镇的经济实力
8.唐太宗曾言:“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年间,朝廷诏令“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又命高僧玄奘译佛经,并亲撰《道德经义疏》。上述现象反映( )
A.三教合归儒的思想潮流 B.中华文化对崇德尚贤的推崇
C.意识形态的工具化特征 D.社会发展对文化统一的诉求
9.宋代都市举办宴席时,有张挂书画的习俗,一些商铺酒肆也“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南方“杭城茶肆亦如之”。上述现象反映出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崇文的社会氛围 C.印刷技术的改良 D.士族阶层的衰落
10.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政府颁布立社法令,将农村中自发出现的社组织加以统一推广,以自然村为单位,原则上每50家立为一社,由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家有兼丁者”担任社长。社长免服兵役,专门负责劝农、组织农民在生产上协作互助。据此可知,元朝政府( )
A.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B.加强对民间的赋役征发
C.积极推动农牧生产的融合 D.完善基层社会保障制度
11.宋代史书种类多样。“童蒙类”选取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及其典型事迹,以韵语、对偶形式写成,“易以览诵”;“形象生动类”有意补配插图,图文并茂,日受追捧;“综合实用类”有对正史诸家注本附加题评、批注等,以适应科举应试。这些宋代史书编传形式( )
A.顺应了现实社会的需要 B.推动了活字印刷的迅速发展
C.加强了崇文国策的推行 D.展示了史书编撰体例的质变
12.明朝时期,朝廷在云南交通便利的地区设置府、州、县,由中央直接委派流官统治;在其他地区则实施“土流合治”政策,即由中央委派流官与地方土司共同治理。这些措施旨在( )
A.完善地方行政体系 B.稳定边疆政治秩序 C.促进边疆经济开发 D.削弱土司世袭权力
13.清朝皇帝特别重视《春秋》的编纂释义工作,自康熙至乾隆朝持续纂修了《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日讲春秋解义》《御纂春秋直解》等释经之作。乾隆还直接改写了《春秋》纪年规则,把周王的年号置于鲁王年号之上。清朝前期的这些举措旨在( )
A.弘扬儒家伦理 B.塑造新正统观 C.整理经典文献 D.强化中央集权
14.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载明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西藏僧俗官员“事无大小,均禀驻藏大臣办理”。魏源评价说:“自元、明以来,未有以齐民治番僧如今日者。”这一举措( )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印证了金瓶掣签的制度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范围
15.明代正德年间,江苏松江府方志记载,当地“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当地农户“植棉十亩,可抵稻粱二十亩”,但仍需向官府缴纳漕粮,“卖布籴米,补完国课”。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全国统一的商业大市场逐渐形成 B.封建赋役制约地方经济升级转型
C.市镇经济推动全国经济区域分工 D.江南农业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6.1897年,时人对江南乡试策题第五道“向天算之学”评论说:“料试官必已许为时务之真谛,而不知仍纸上之陈”,且疑题中有错字,“题既误矣,岂有佳文哉……举一以概其余,知各省之发策问时务者大都不过尔尔也”。这可以印证( )
A.学堂选官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变革
C.废止八股遭到保守势力反对 D.讲求新知成为社会风尚
二、材料题
17.[中国古代休闲与假期]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休闲生活及假期发展简况
时期 简况
先秦 祭祀、射礼等活动是贵族重要的休闲方式。《礼记》记载,祭祀活动礼仪繁琐,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 出现了角抵、百戏等大众娱乐活动。汉代画像石上留存有大量角抵表演的场景。官员休假制度逐渐形成,官员每五日一休。
唐宋 唐代城市中出现了夜市,市民娱乐活动丰富,如听戏、观舞等。宋代瓦舍勾栏兴起,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官员假期增多,除了常规休假,还有各种节日假,如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
元明清 元代杂剧兴盛,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明清时期小说流行,茶馆、戏楼成为人们休闲聚会的场所。官员假期有所调整,明代官员每月休假三天,加上春节、冬至等节日假 。
——据《汉官旧仪》《后汉书 礼仪志》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宋代东京城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东京城的瓦舍勾栏内,每天都有杂剧、傀儡戏、杂技等各类表演,吸引着不同阶层的民众前来观看。《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舍勾栏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交流,许多民间艺人在瓦舍中崭露头角,推动了宋词、杂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同时,休闲生活的繁荣也带动了商业的发展,瓦舍周边商铺林立,饮食、商品交易等活动十分活跃,展现出宋代城市经济的蓬勃生机。
——据《东京梦华录》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休闲生活及假期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东京城休闲生活发展对社会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医政基本承袭两汉,置太医令、丞等职。北魏还设置太医博士等,他们“掌以医术教授诸生”,并承担整理研究医籍的任务。魏宣武帝曾下诏:“经方浩博,流传处广……更令有司,集诸医工,寻篇推简。”官方医者多为世家大族等上层人士服务,但世家大族为行孝道和保持家业隆盛,也需掌握一些消灾防病的医学知识。当时,还活跃着不少为民众服务的医者。晋代范汪“性仁爱,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病,不限责贱,皆为治之”。北魏李亮在“徐、克之间,多所救恤,四方疾苦,不远千里,竟往从之”。该时期也是医药典籍整理和编撰的重要阶段。晋代王叔和搜集前代脉诊知识编著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梁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对后来药典的修撰影响深远。随着对外交通的拓展,医学不断传播。梁武帝应百济请求,派医师传医送药。6世纪中叶,智聪携带《明堂图》等医书到达日本。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发展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春秋时代华夏意识的产生,汉民族开始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为诸子百家的诸文化被创造出来,又逐渐在秦汉时代被统合为华夏的文化。秦汉对前代的继承方式,带有将原本来源各异的民族与其诸种文化整合为汉民族、中国文化的特质,统一的文化意味着“中国”的形成。
——摘编自【日】石见清裕《秦汉VS隋唐,历史为何总是惊人的相似》
材料二 隋唐对前代的继承之处,是汉民族向南方扩张,同时从北方新来的诸民族不断涌入中原。北方民族带到中原来的还有接受波斯文化形成的希腊风伊朗文化和接受印度文化形成的中国佛教文化,以及道教文化。隋唐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混乱,带来久违的和平与繁荣的唐代。
——摘编自【日】宫崎市定《在素朴主义的民族和文明中的东洋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汉文化与隋唐文化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秦汉与隋唐文化差异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清朝历史地位的探讨,一直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问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始终未断,在不同时代、不同视角、不同思潮影响下,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区分,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研究从近代史、革命史的视角出发,或是与西欧国家历史发展历程相对比的情况下,把清朝视为一个专制、落后、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大兴文字狱,窒息了中国人的思想进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另一类研究则认为,清朝统治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在版图奠定、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也就是说“康乾盛世”是存在的。
——摘编自刘文鹏《论清代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学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A
6.C
7.B
8.C
9.B
10.A
11.A
12.B
13.B
14.A
15.B
16.D
17.(1)特点:休闲方式多样化;休闲活动逐渐平民化;假期制度逐渐完善。(任答2点)
原因: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利于社会休闲生活的发展;文化的不断发展为休闲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使得大众休闲娱乐需求增加,推动了休闲生活平民化的发展。(任答2点)
(2)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带动商业繁荣,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丰富市民生活,满足了不同阶层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任答3点)
18.(1)特点:医政制度承袭中有创新;政府对医学进行系统化管理;医学服务呈现阶层分化;医药典籍整理成就突出出现里程碑式著作;对外医学交流活跃;医学知识传播途径多元,官方组织和民间医者共同推动。
(2)意义: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提升社会医疗救助能力;促进东亚医学文化圈形成,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强化医学教育与社会伦理结合;为隋唐医学繁荣奠定基础。
19.(1)差异:秦汉文化整合华夏各族文化,隋唐文化在此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与秦汉文化相比,唐文化更加开放、包容、多元。
(2)原因:秦汉是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阶段,隋唐是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程度较高;隋唐实行开放多元的文化政策;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20.观点选择: 清朝是一个专制、落后、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评述:这一观点主要从近代史和革命史的视角出发,强调清朝统治的消极影响,尤其关注其专制统治、思想禁锢和对外封闭政策,认为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并最终陷入半殖民地的困境。以下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政治专制与思想禁锢 清朝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设立军机处,使皇权达到顶峰。同时,为压制反清思想,清朝大兴文字狱,对文人进行残酷迫害。例如,康熙时期的“明史案”和乾隆时期的“徐述夔诗案”,导致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议论时政,思想领域趋于僵化。这种高压政策窒息了创新活力,使中国未能像同时期的欧洲那样经历启蒙运动的洗礼,间接阻碍了社会进步。经济政策的保守性 清朝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将农业视为经济基础,而对工商业发展限制较多。虽然康乾时期人口增长和经济总量达到传统社会的顶峰,但生产方式未能突破小农经济的框架。与此同时,欧洲正经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效率飞速提升。清朝未能及时回应这一变局,导致中国经济逐渐落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仅保留广州一口通商,并通过行商制度对外国商人加以管控。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安全,但也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例如,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带来的西方科技和工业成果未被清朝统治者重视,错失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机会。最终,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因技术和社会制度的落后而惨败,被迫打开国门。近代落后的历史责任 清朝统治后期,内忧外患不断,虽然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试图改革,但专制体制和保守思想的束缚使这些努力未能根本改变落后局面。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被推翻,中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长期积累的落后问题依然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发展。结论:从近代史和革命史的视角看,清朝的专制统治、思想禁锢和闭关政策确实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使中国未能及时应对工业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挑战,最终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然而,历史评价需避免简单化——清朝在疆域拓展、民族融合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但其统治模式的确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开放、创新和制度改革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