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材解读1. 单元定位与语文要素:本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这是全套教材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专项学习单元。其核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夜间飞行的秘密》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承担着示范、指导“如何从不同角度提问” 的方法性功能。教学重心不应仅仅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更要放在学习提问的策略上。2. 文体特点: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讲述了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科学原理,与蝙蝠夜间探路的原理相似。文章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平实,但又兼具趣味性。它通过“现象—问题—实验—发现—应用”的经典科学探究顺序,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并由此引出雷达的工作原理。第一课时:聚焦内容,学习提问教学目标:1. 认识“蝙、蝠、漆”等生字,理解“横七竖八、超声波”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 学习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学流程:(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视频导入:播放蝙蝠夜间飞行和捕食的短视频或飞机夜航的图片。2. 提问:“漆黑的夜里,飞机能安全航行,科学家是从谁身上得到了启示?”(蝙蝠)3. 揭示课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秘密是什么?怎么发现的?)(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检查字词: 重点指导“蝙、蝠、漆、锐、铛、蝇、证、揭、障、荧、屏”的读音和书写。利用图片或动作理解“横七竖八”。3.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实验,揭开了蝙蝠……的秘密,并由此发明了雷达”的句式概括。)(三) 示范引导,学习提问1. 明确任务: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本领——提问。提问不能乱提,要有角度。出示古诗《题西林壁》看看这首诗从几个角度来欣赏庐山的美丽风景的?(七个角度)2. 聚焦内容提问:示范: 教师以第3自然段为例示范提问。“读到‘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想问:科学家是怎么研究的呢?这个过程是怎样的?”(这是一个针对内容的问题)方法小结: 针对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来提问,是最基本的一种提问角度。3. 小组合作,实践提问: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尤其是3-7自然段),从内容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清单上。分小组交流: 组内分享问题,并尝试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判断哪些问题是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好问题”。全班分享:教师收集典型问题,板书并引导学生解答。可能的问题: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怎么做?结果怎样?蝙蝠到底靠什么飞行?雷达是怎么工作的?4. 梳理内容,巩固理解:通过解答问题,师生共同梳理三次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完成一个简单的表格填空。实验次数 实验方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第一次 蒙上眼睛 飞行自如 不靠眼睛第二次 塞上耳朵 到处乱撞 靠耳朵第三次 封住嘴巴 到处乱撞 靠嘴巴(四)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提问角度——针对内容提问,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时多用这种方法。第二课时:多角度提问,深化理解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课文内容。2. 学习从写法、启示、联系生活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3. 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从写法、启示、联系生活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教学流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回顾课文:通过表格快速复习三次实验的内容和结论。2. 导入:上节课我们从“内容”角度提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从更多角度来提问。(二) 学习多角度提问1. 从文章写法上提问:示范: “作者为什么要把三次实验写得这么详细?为什么不直接写结论?”(这是一个针对写法的问题,涉及详略安排)引导发现: 这样写让人感觉实验过程非常真实、科学、有说服力。学生实践: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写法问题。如:“题目为什么用‘秘密’这个词?”“开头为什么先写飞机?”2. 从得到的启示上提问:示范: “从科学家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严谨、坚持不懈)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仿生学)学生实践:提出启示类问题。如:“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来自动物的启示?”3. 联系生活实际提问:示范:“除了雷达,超声波还在哪些地方为我们服务?”(B超、声呐、超声波清洗)学生实践: 提出联系生活的问题。4. 对比与梳理:将学生提出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分类(内容、写法、启示、生活),板书呈现。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答案在文中?哪些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哪些可以引发更深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角度的问题有不同的价值。(三)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 介绍“仿生学”: 简要介绍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灵感(如:鸟→飞机,猪鼻→防毒面具,苍耳→尼龙搭扣)。2. 畅谈感悟: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奇妙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3.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神奇的仿生学》等科普书籍。三、 板书设计夜间飞行的秘密飞机夜行 → 蝙蝠夜飞(设疑)蝙蝠 → 雷达 (仿生学)提问角度:1. 内容:写什么?(实验过程?)2. 写法:怎么写?(为何详写?)3. 启示:学到了什么?(科学精神?)4. 生活:还有什么?(超声波应用?)教学反思1. 牢记本单元核心目标:本课首要任务是学习提问策略,切忌上成纯粹的科学常识课。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练习提问。2. 保护提问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再引导其进行分类和筛选,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3. 处理好“问题”与“理解”的关系: 提问是为了更深地理解课文,两者要有机结合。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内容性问题来理解文意,通过提出写法、启示类问题来深化思考。4. 教师示范是关键:对于初次系统学习提问的四年级学生,教师的示范引领至关重要。要通过清晰的例子展示不同角度的提问是什么样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