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上3.2营造晴朗空间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统编版)八年级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国家净化网络环境的政策,认同网络空间治理的必要性2.道德修养:培育网络空间的责任意识与公德心3.法治观念:树立“网络非法外之地”的法律意识4.健全人格:发展信息甄别能力与理性表达素养教学重点:怎样营造清朗空间教学难点:网络信息的无限和信息茧房3自主预习1.营造清朗空间的原因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教材P19-224总议题:如何在数字迷雾中守护心灵晴空?子议题一: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数字囚徒"?子议题二:面对网络暗礁,怎样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子议题三:平凡网民如何成为“清朗空间”的建造者?5知识回顾网络怎样改变世界(网络的积极影响)(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4)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请思考:网络带来的全都是积极影响吗?不是,网络也可能衍生一些社会问题。6子议题一: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数字囚徒"?7新知探究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说互联网可能会衍生哪些社会问题?①健康问题:视力下降、颈椎病、肥胖、情绪不稳定等②社交障碍:面对面沟通能力下降③海量信息,消耗精力,上网成瘾、影响学习工作生活。④学习传播乱象:虚假、不良信息误导公众。⑤侵犯隐私、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8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1.营造清朗空间的原因网络是把双刃剑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媒 介 素 养媒 介微信Q Q微博电视报刊……抖音快手相关链接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知探究●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无限的,你记录过你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吗?你主要用互联网干什么呢?是不是使用互联网后,你的视野就得到拓展了?●结合视频说说我们该如何对待海量的网络信息?学会选择网络信息。①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②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9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同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他们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上网时间或停止上网,他们就表現出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长、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相关链接作为中学生,你平时玩手机多吗?你能带手机进学校吗?学生禁带手机入校园: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11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12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13虚假信息谣言信息暴力信息诈骗信息色情信息不良信息怎么做?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14如何辨别网络谣言①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②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夸大其词的内容往往不可靠。⑤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方法与技能15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1)学会选择网络信息。议题小结: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数字囚徒"?总: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子议题二:面对网络暗礁,怎样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17新知探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结合视频和教材说说,我们该如何正确上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拓展空间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0102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030405……密码要有差异。慎重填写问卷。不随意留联系方式。电脑要安装防火墙。18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议题小结:面对网络暗礁,怎样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1)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子议题三:平凡网民如何成为“清朗空间”的建造者?20新知探究网络传递的声音有的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有的是消极悲观甚至是反动的。你平时关注的是那种呢?你有想过把有力量的向上的声音传递给他人吗?怎么做呢?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网上精神家园。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网络爱心接力,走失老人终回家2024 年 11 月,南京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李大爷走失,家人报警后在小区业主群发布含外貌特征、时间地点及照片的寻人启事。消息迅速在业主群传开,被转发至周边社区群、本地平台。同城博主 “南京新鲜事” 制短视频发于抖音、微博,附寻人信息及应对提示,1 小时播放量破 10 万,互动量激增。外卖小哥送餐时发现疑似老人,报警并传照片至寻人群。警方联系家属确认,5 小时内助老人回家。传播网络正能量21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1)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总议题小结:如何在数字迷雾中守护心灵晴空?总: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自觉抵制不良信息。(3)恪守道德,遵守法律(4)传播网络正能量22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强国使命心头记,时代新人笃于行。向上向善共营造,上网用网要文明。善恶美丑知明辨,诚信友好永传承。传播中国好故事,抒写青春爱国情。个人信息防泄露,谣言蜚语莫轻听。适度上网防沉迷,饭圈乱象请绕行。远离污秽不炫富,谨防诈骗常提醒。与人为善拒网暴,守好底线不欺凌。线上新知勤学习,数字素养常提升。网络安全靠你我,共筑清朗好环境。启思导行请你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争做中国好网民”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答案示例:亲爱的同学们:网络改变了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也要全面认识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我倡议:1、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不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2、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3、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4、传播网络正能量。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中国好网民!倡议人:XXX2025年年9月XX日课堂总结营造清朗空间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选择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为什么网络可能衍生一些社会问题怎么做传播网络正能量241.「2024山东滨州中考」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涉青少年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花样翻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等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谋取不正当利益。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网络无限,自由无界②辨析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③拒绝网络,预防诈骗④提高媒介素养,培育健康网络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25课堂练习2.「2024广东中考」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突出问题。此项行动有利于( )A.杜绝网络乱象,提升公民网络素养B.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公民网络行为C.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D.完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治国进程B263.(2025·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当下,AI(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它既是学习帮手、生活助理,又是“电子好友”。但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生成内容不准确,让人过度依赖、思维能力弱化等问题。面对AI,我们应该( )①辩证看待,适度适切使用②及时享乐,感受科技福利③理性思考,避免盲信盲从④提升技能,增强数字素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练习C4.(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2月,网民陈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张未成年人图片,并配音称“xxx失踪且被害”,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经警方调查核实,陈某为博取关注,编发相关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陈某处以行政处罚。警方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希望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课堂练习【答案】①树立法治意识,要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依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陈某编发谣言信息受到行政处罚,警示我们不能在网络上造谣、传谣。②增强责任意识,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不随意发布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学理性分析和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发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3.2营造晴朗空间【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国家净化网络环境的政策,认同网络空间治理的必要性2.道德修养:培育网络空间的责任意识与公德心3.法治观念:树立“网络非法外之地”的法律意识4.健全人格:发展信息甄别能力与理性表达素养【重难点】教学重点:怎样营造清朗空间教学难点:网络信息的无限和信息茧房【自主预习】教材P19-221.营造清朗空间的原因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议题式教学】总议题:如何在数字迷雾中守护心灵晴空?子议题一: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数字囚徒"?子议题二:面对网络暗礁,怎样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子议题三:平凡网民如何成为“清朗空间”的建造者?【教学过程】●(知识回顾)网络怎样改变世界(网络的积极影响)(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4)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请思考:网络带来的全都是积极影响吗?总结:不是,网络也可能衍生一些社会问题。子议题一: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数字囚徒"?【新知探究】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说互联网可能会衍生哪些社会问题?总结:①健康问题:视力下降、颈椎病、肥胖、情绪不稳定等②社交障碍:面对面沟通能力下降③海量信息,消耗精力,上网成瘾、影响学习工作生活。④虚假、不良信息误导公众。⑤侵犯隐私、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1.营造清朗空间的原因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网络是把双刃剑●(补充)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相关链接】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同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他们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上网时间或停止上网,他们就表現出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长、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无限的,你记录过你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吗?你主要用互联网干什么呢?是不是使用互联网后,你的视野就得到拓展了?●(观看视频)结合视频说说我们该如何对待海量的网络信息?总结:学会选择网络信息。①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②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图片展示)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谣言信息、不良信息、暴力信息、色情信息总结: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①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②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夸大其词的内容往往不可靠。⑤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议题小结: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数字囚徒"?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1)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子议题二:面对网络暗礁,怎样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观看视频)结合视频和教材说说,我们该如何正确上网?总结: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议题小结:面对网络暗礁,怎样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1)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子议题三:平凡网民如何成为“清朗空间”的建造者?●网络传递的声音有的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有的是消极悲观甚至是反动的。你平时关注的是那种呢?你有想过把有力量的向上的声音传递给他人吗?怎么做呢?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③要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④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总议题小结:如何在数字迷雾中守护心灵晴空?2.怎样营造清朗空间(1)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传播网络正能量【启思导行】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强国使命心头记,时代新人笃于行。向上向善共营造,上网用网要文明。善恶美丑知明辨,诚信友好永传承。传播中国好故事,抒写青春爱国情。个人信息防泄露,谣言蜚语莫轻听。适度上网防沉迷,饭圈乱象请绕行。远离污秽不炫富,谨防诈骗常提醒。与人为善拒网暴,守好底线不欺凌。线上新知勤学习,数字素养常提升。网络安全靠你我,共筑清朗好环境。请你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争做中国好网民”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课堂总结】营造清朗空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议题式教学】3.2营造清朗空间课件+教案+素材.pptx 【议题式教学】3.2营造清朗空间(教案).docx 互联网带来的弊端.mp4 什么是信息茧房?.mp4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你知道吗?.mp4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