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基础知识综合(24分)
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话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人眼中,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书中记载的诚信故
事比比皆是。在现代社会,诚信被视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就是要以诚待人、以信
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要将“讲诚信”ing()记于心,代代相传。
一个人如果背信弃义,投机取巧,让“诚信”离开自己,即使一时得到好处,最终也还是会让
人不屑一顾。
(二)护诚信
民无信不立。契约不仅是一种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更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近年来,
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信守承诺、以诚立身的榜样。药店店主豆碧珍,30多年弹精竭虑,
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言必信,行必果”,退伍军人马盈安,为了一句
约定,替牺牲战友尽孝22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罕有惊天壮举,却能拒绝社会的喧置,
以内心朴素的道德自觉,托举起良知善行,彰显出品格担当。他们真可谓“,。”
1.阅读语段(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记载()
(2)ming()记
2.语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分)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二)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弹精竭虑
(2)喧嚣
4.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文段(二)横线处,使语段内容连贯,
上下联顺序正确。(2分)
①诚信至上使命长②和普诚信处世风③善良为本初心在④童叟无欺言有信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眼中,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书中记载的诚信故事比比皆是。
B.契约不仅是一种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更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
C.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信守承诺、以诚立身的榜样。
D.药店店主豆碧珍,30多年殚精竭虑,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
6.请按要求填空。(13分)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从诗作的字里行间,我们隐约可见万物的仪态和诗人的悲欢
喜乐。从曹操笔下的“①—,②—”(《观沧海》中,我们可以尽情领
略大海的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从杜甫笔下的“③一,
④”(《望
岳》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山的神奇秀丽、雄伟高峻。《木兰诗》中的“⑤一,
⑥一”,让我们看到了木兰奔赴战场时的矫健英姿:《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一
⑦。”,让我们看到了刘禹锡的高洁情操:《登幽州台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
⑧”,仿佛让我们瞥见陈子昂置身广表宇宙的孤独之情。
崔颢站在《黄鹅楼》上,望着“日暮乡关何处是,⑨
”的暮江景色,
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融入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曹操在《龟虽寿》中以“⑩
志在千里”抒发老当益壮的豪情,展现生命不息的壮志:王维行至边塞,在《使至塞上》
中用“大漠孤烟直,①”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
象雄浑;李白乘舟东行,在《渡荆门送别》中用“②,云生结海楼”描绘
试卷第1页,共6页2025 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开学综合素质提升 语文学科
参考答案
1.zǎi 铭
2.代代相传 比比皆是 背信弃义 投机取巧 不屑一顾
3.(1)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2)吵闹、喧哗。这里指社会上的各种浮躁的、诱惑的、不诚信的
东西。
4.③① 依据“药店店主豆碧珍,30 多年殚精竭虑,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可
知,这说明药店店主豆碧珍善良的本性;依据“退伍军人马盈安,为了一句约定,替牺牲战友尽 22 年……”
可知,这表明了退伍军人马盈安诚信的本性。据此可知,应选①和③。再依据对联内容可知,显然③
“善良为本初心”在前,①“诚信至上使命长”在后,与前文内容形成照应关系。
5.B 语序颠倒,应改为:契约不仅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更是一种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这样,由表
及里,符合认识规律。
6.①水何澹澹 ②山岛竦峙 ③造化钟神秀 ④阴阳割昏晓
⑤万里赴戎机 ⑥关山度若飞 ⑦濯清涟而不妖 ⑧独怆然而涕下
⑨烟波江上使人愁 ⑩老骥伏枥 长河落日圆 月下飞天镜 铜雀春深锁二乔
7. A.根据材料一“在 2024 年国庆假期,多个热门博物馆门票在预约开放首日便全部约满,全国博物
馆接待观众 7488 万人次,假期日均超 1000 万人次前往博物馆参观”可知,假期日均超过 1000 万人次
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选项中“假期约 1000 万人次前往博物馆参观”有误;故选 A。
8.从材料三第②段“这个时候,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的冰箱贴,就能轻松载回‘诗与远方’,在家中一
隅,静静收纳四时景绪、雕刻山水足迹。如赠与亲友或互相交换,还有机会触发一次记忆重燃,共享
一段旅途故事”可知,冰箱贴小巧玲珑、造型别致,承载着美景与记忆,由此可概括出:承载着情感
与记忆;从材料三第③段“文创冰箱贴装点家居环境,是其最基本的审美功能”可知,冰箱贴装点家
居环境是最基本的审美功能,由此可概括出:具备审美功能;从材料三第③段“旅游归来用冰箱贴做
‘伴手礼’,传递情谊间实现社交功能”可知,冰箱贴还可以作为旅行归来的“伴手礼”,传递情谊。
由此可概括出:具备社交功能;从材料三第③段“为了俘获追求更高性价比的年轻消费群体,文创冰
箱贴的功能越发突破想象力。中部镂空、设计创意图案,冰箱贴就成为一个即拿即用、方便归位的开
瓶器;能充电、会发光,冰箱贴还能‘兼职’小夜灯;做成小巧花瓶样式,注水后便可插上一两束花
枝静静生养……”可知,冰箱贴除了美化冰箱外,还能够拓展其它多样的功能。由此可概括出:实用
功能多样;(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9.首先明确观点:不认同。结合材料一,2023 年博物馆接待观众 12.9 亿人次、2024 年国庆假期日
均超 1000 万人次参观,庞大的观众基础为文创提供了市场支撑;结合材料三,文创不仅有创意设计,
还承载文化记忆,且兼具审美、社交、实用等多元价值。可见火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并非仅依赖单
品创意。
10.(1) 毅然决然 父亲午睡,被母亲一瓢水泼被窝 父亲参加春联比赛获巨额奖金 自豪满
足、高兴喜悦
11.第一句中的电影指的是电影院中放映的片子;第二句的电影指的是月夜田地的美景,孩子们在父亲的影
响下,所寻找到的生活中的美。
12. A 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写字动作的娴熟,突显父亲在贫困的现实生活中仍坚持自己的爱好,
追求精神生活的形象。
B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用赢来的奖金请孩子们看电影时的满足,突显父亲在贫困的现实生活中,
仍注重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熏陶与引领的形象。
13.示例:我认为守望精神最能体现。父亲在贫苦的晦暗岁月中,一直坚持着“追光”行为,练毛笔字、看电
影。面对世俗的不解,不仅独自守望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引领孩子们发现美、追求美,给孩子们的人生
带去了深远的影响。父亲就是“我们”的“光”,文章既有对父亲卓尔人格的赞美,也有对父亲的深沉追思。
示例一:我认为“风木之悲”最能体现。父亲曾是家庭中独特的“光”,他用练字的坚持、看电影的浪漫为贫困
生活注入暖意。而当他离世后,年年盛开的荞麦花再也映不出那晚的银光月色,那些与他相关的平凡瞬间
——悬臂写字的姿态、电影院里含笑的眼神,都成了无法复刻的记忆。文章在追忆中反复流露“再也看不到”
的怅惘,字里行间满是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与阴阳相隔的痛惜,深刻传递出失去至亲后难以释怀的悲伤。
示例二:我认为“凡人小事”最能体现。文章聚焦父亲一生中的细碎片段:从供销社辞工的抉择,到被母亲泼
水仍坚持午睡的固执;从用河水练字的窘迫坚守,到赢了奖金请家人看电影的浪漫。这些事没有惊天动地
的壮阔,却如拼图般拼出一个普通农民的鲜活形象——他有缺点,却在平凡中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
的坚守。正是这些凡人小事,于细微处见真情,展现了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示例三:我认为“岁月印记”最能体现。文章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是时光刻下的印记:父亲辞工后带回的“毛病”,
是特定年代生活压力的留痕;毛笔字的奔马之势、电影院里的光影闪烁、荞麦地交织的月光与花海,是父
亲用独特方式在岁月中留下的温暖符号。这些印记串联起过往的苦与甜,既承载着对父亲的回忆,也记录
着一家人在困顿中彼此陪伴的时光,成为岁月馈赠的珍贵纪念,永远镌刻在记忆深处。
14.B
15.甲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不舍。乙诗中的“闲”,则表现了一种长久未等到客人
赴约的无奈(寂寞怅惘),以及因独享雨夜诗意而生发的一种闲情逸致。(解说出其“闲”的内在情感之一,
意思对即可。)
16.B A. 副词,更加 / 名词,好处;B. 均是:连词,表转折,却;C. 助词,的 / 代词,指陈尧咨;D. 副
词,平时 / 形容词,平整;故选 B。
17.(1)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2)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
气芬芳,远近皆知(如果在内室,香气就充满内室;如果在正屋,香气就会充满正屋),这就是所说的藏善
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重点词:(1)出,长出;淤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清水;妖,妖艳。(2)蔼然,
香气芬芳的样子;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8.兰甚似乎君子 /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 / 不为无人而不芳
19.君子洁身自好;君子正直不苟,不趋炎附势;君子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君子身
临逆境能安贫守贱、泰然处之;君子坚韧顽强、坚守节操。(答出任意两点给 2 分,再结合两则材料具体内
容 2 分)
20.示例一:一 红岩 成岗 抓紧时间印刷《挺进报》,被捕后,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扔保护同志们保
护组织。 意志顽强、无所畏惧、有革命热情、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示例:我选择选段二进行分享,该片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片段讲述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论持
久战》,强调人民群众在战争中重要作用的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心系人民的
精神品质。
21. “红岩”表面指齐晓轩脚下被鲜血染红的岩石。深层意义上,“红岩”象征着革命烈士坚定如岩石般的意志,
他们面对敌人残酷迫害毫不动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革命理想,红色代表烈士们的热血,“红岩”就是他们伟
大精神的化身,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奋勇向前。
22.【答案】例文:
遇见
巷口的梧桐又落了一层叶,我蹲下身系鞋带时,指尖触到鞋侧开裂的胶边,忽然想起那个修鞋摊。
那是去年梅雨季的傍晚,我攥着湿透的帆布鞋冲进巷口。雨帘里支着盏昏黄的灯,穿蓝布衫的老人正
往机器上套线。“丫头,进来避避雨?”他掀开塑料布的手沾着黑油,指节却分得很开。我才发现鞋跟的钉子
已经磨穿,在湿漉漉的裤脚蹭出铁锈色的印子。
老人把鞋夹在木架上,转动摇柄的动作像在演奏某种乐器。“这鞋跟得换个铜钉,”他眯眼打量着,“你这
鞋帮子挺结实,扔了可惜。”我盯着他膝头的帆布围裙,补丁摞着补丁,却洗得发白。机器嗡鸣里,雨珠顺
着遮阳棚的边缘串成帘子,他忽然说:“我孙女也爱穿这种鞋,跑起来后跟总磨偏。”
铜钉敲进去时发出清脆的响,他用砂纸打磨边角的样子格外认真,仿佛在雕琢什么珍贵的物件。“好了。”
他把鞋递过来,鞋跟处多了圈细密的线脚,像给鞋子镶了道银边。我要多付钱,他却摆手:“下次鞋坏了再
来,给你算便宜点。”雨停时,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鞋摊的铁皮柜上,几双修好的鞋并排站着,像列
队的士兵。
后来每个周末,我都能看见那个鞋摊。老人总在埋头缝线,蓝布衫上的油点像缀着片星空。有次我看
见他把修好的童鞋放进纸袋子,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原来有些遇见就像雨落进泥土,悄无声息,却
在心里长出根来。
如今那双帆布鞋还在穿,鞋跟的铜钉被磨得发亮。每次走过巷口,总会下意识张望——或许生命里所
有的遇见,都在教会我们珍惜。就像那个雨天的修鞋摊,用一针一线,缝补了时光里的匆忙。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材料中董卿对“遇见”的阐释,揭示了“遇见”是万物关联的源头,冷与暖的遇见造就了雨,
春与冬的遇见成就了岁月,这些自然的遇见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而人生中的“遇见”,则伴随着或喜或悲、或
苦或涩的情感,这暗示着我们要写的“遇见”并非平淡无奇的相逢,而是能在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相遇。题
目“遇见”,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我们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意义。立意时,可从“遇见”带来的成长切入,比如一
次与陌生人的遇见,让自己学会了善良与信任;也可围绕“遇见”带来的温暖展开,像与一位老者的相遇,其
智慧的话语温暖了自己迷茫的心灵;还能从“遇见”带来的启迪下笔,例如与一株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相
遇,让自己明白了生命的坚韧。关键是要融入真情实感,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遇见”的重
量,以及它对自己人生轨迹产生的影响,不能只是泛泛而谈“遇见很美好”,要让“遇见”成为情感的载体和成
长的见证。
其次,构思选材。选材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让“遇见”的内涵更加丰富。其一,遇见一个特别的人,比如在
一次独自旅行的途中,遇见一位坚守在山区的支教老师,看到他用微薄的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
空,他的执着与奉献让自己深受震撼,那次相遇让自己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其二,遇见一件有故
事的物品,像在老家阁楼里发现的一支旧钢笔,笔身上刻着模糊的字迹,通过询问长辈得知,这是爷爷年
轻时用攒了很久的钱买的,陪伴他度过了艰难的求学时光,与这支钢笔的遇见,让自己感受到了家族传承
的力量和先辈的不易。其三,遇见一个难忘的场景,例如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看到一群环卫工人冒着
风雪清扫街道,他们脸上的笑容和手中不停歇的动作,让自己体会到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伟大,那次相遇
让自己学会了尊重每一份劳动。在构思上,采用插叙的手法或许不错,先从现在的某个场景入手,比如看
到书桌上的旧钢笔,引出对与它相遇过程的回忆。主体部分详细描写相遇的经过,运用细腻的细节描写,
如支教老师布满粉笔灰的双手、环卫工人冻得通红的脸颊、旧钢笔上磨损的痕迹等,同时穿插自己当时的
心理活动,从最初的不经意到后来的触动与感悟。结尾部分将回忆拉回现实,点明这些“遇见”对自己现在生
活的影响,比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想起支教老师的坚持;在抱怨生活时,会想起环卫工人的乐观。
语言上,要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在描述场景和人物时,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让文章既具有故事的
吸引力,又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