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九年级开学定时练习
语 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8分)(1-4小题各3分,5小题6分,5小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眼眶(kuàng) 挑拨离间(jiàn)
B.凋零(diāo) 追溯(sù) 分崩离析(bōng)
C.斡旋(wò) 卑劣(liè) 不知所措(cuò)
D.瞭望(liào) 驰骋(chěng) 纷至沓来(t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堕落 枷琐 分崩离析
B.狩猎 诬蔑 怒不可遏
C.枯躁 驰骋 轻歌曼舞
D.翡翠 赋予 振耳欲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有色泽光润、图案精美、构思精巧的特点。
B.客厅墙上挂着的大合照尽管有些褪色,但家人温馨和美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
C.登上山顶后可以目空一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人的胸襟也变得博大了。
D.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一样成全了苏轼,苏轼和黄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的习惯。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
D.“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5.按课文原文默写填空
(1)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是故谋闭而不兴,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
(3)在《礼记·学记·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是故 , 。”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抒写急盼雨停、渴望天亮的万分凄哀心境的诗句是: , 。
6.据各媒体报道,2025年春开学季,各式各样的“哪吒”立于校门,迎接学生归来。借着这波热潮,语文老师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读材料 涨知识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成绩
《哪吒之魔童闹海》于2025年春节档上映后掀起观影热潮。截至2月10日18时57分,票房突破85亿元,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30名,创亚洲电影票房新纪录。媒体报道称:“该片凭借精良制作与精彩剧情,成为春节档现象级作品。”
材料二:
哪吒形象的解读
哪吒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不断演变:从佛教护法神,到当代影视中勇敢坚韧、反抗命运的代表。在《魔童降世》《魔童闹海》中,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展现出不屈于命运的抗争精神;他对亲人的守护、对友情的珍视及成长中的自我突破,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活动二】提信息 升能力
(1)请根据以上材料在表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高 票房的原因 ① ;哪吒形象的精神内涵引发观众共鸣;经典神话的创新演绎具有持续吸引力
哪吒的形象特点 ② ;珍视亲情与友情;在突破自我中实现价值
【活动三】汲力量 践行动
(2)新学期,学校为了迎接同学们到校,激励大家在新学期奋发向上,特意编写了对联的上联,请你协助完成下联。(3分)
横批:状元门开
上联:哪吒携风破万难;
下联: 。
(3)班会课上,老师要大家谈谈《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影启示,你准备怎么谈?请先确定一个关键词,再进行阐述。(3分)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9题(10分)
《苏州园林》(节选)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 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恋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7.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3分)
8.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4分)
9.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3分)
(二)阅读《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13分)
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
①膨化食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后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口感酥脆,咀嚼起来“咔哧”作响,味道或香甜、或咸香、或香辣,令众多消费者追捧的爆米花、薯片、果蔬片等膨化食品,是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者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国外又称其为挤压食品、喷爆、轻便食品等。其实,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原粮的外形,又能提高原粮的口感,让人们在食用时,不会像食用原粮那样难以下咽。而且经膨化工艺制成的食品具有不易回生、营养成分损失少、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可是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虽然可口,但一直被贴着“不健康零食”标签,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②首先,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与四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是强制要求标出的项目,几乎全部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会导致血栓、引发冠心病、肥胖、影响记忆力的不健康脂肪,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③其次,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以鲜虾条的蛋白质为例,吃30克虾条会摄入2.1克蛋白质,占人体全天所需蛋白质总量的4﹪。鲜虾条和芝士味玉米片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以“份”来标示的(一份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按照鲜虾条净含量80克、芝士味玉米片净含量140克,我们可以计算出吃一袋膨化食品所获取的营养素占人体全天所需营养的百分比。由膨化食品营养参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吃下一袋鲜虾条或一袋芝士味玉米片,人体所摄入的能量(进入人体转化为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盐的主要元素)接近甚至超过一顿正餐。为了保证口味香浓,膨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大量的油和盐,再加上原料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导致了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
④另外,从配料表中我们得知,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单硬脂酸甘油酯如果被长期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些含铝元素的膨化剂也是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儿童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导致神经系统被侵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现在,含铝元素的膨松剂已经被禁用,但膨化食品中依然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铝元素,其可能的来源包括储存原料的容器、加工设备的输送管道、包装袋等。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膨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果能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⑤最后,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10.文章的开头段有什么作用?(3分)
11.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3.小明同学特别喜欢吃膨化食品,为了他的健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劝说他。(4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阅读杜甫《中宵》,完成后面的14-15题。(7分)
中宵①
杜甫
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②。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公元766年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雕花的窗户。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在高至百寻的西阁中夜不能寐,半夜独自漫步于雕花的窗户之下观景。
B.颔联描写了从西阁窗前看到的景象:飘飞而过的流星在水面留下一掠而过的白影,月亮落下,水边的沙地也变得虚幻而浮动。
C.颈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委婉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者重用。
D.尾联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亲朋流落在天下,因为战争,却很少能收到他们的书信的现实。
15.细读全诗,联系《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7-19小题。(15分)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裳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①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步出城东,鬻③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④瓜李。遂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丛橘⑤,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选文有删减)
【注】①参(cān)寥(liáo)禅师:僧人道潜,钱塘人,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之交游。 培治:修饰整治。③鬻(yù):卖,这里可作买讲。④瀹(yuè):浸渍。⑤丛(cóng)橘:一丛橘树。
16.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汉语词典中,“既”有“既然”“已经”等义项,“既饮”中“既”应选择“已经”。
B.“意非人间”中的“意”解释为“意境”“气氛”,与“意暇甚”的“意”释义不同。
C.“遂缘小沟”中的“缘”和“缘溪行”的“缘”意义相同,释义为“沿着”“顺着”。
D.联系成语“莫名其妙”,可以推知出“其名为甚酥”中“名”的意思为“说出”。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B.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C.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D.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山上海棠长势繁茂,苏轼五次被吸引去欣赏,他和朋友饮酒赋诗不亦乐乎。
B.苏轼乐于在尚氏家休息赏花,并且很享受在睡醒后听崔成老弹琴的超然感觉。
C.苏轼去买大木盆浸渍瓜李,随后带上瓜李,步行前往朋友的竹园,受邀饮酒。
D.苏轼品尝美味,取道小园,移种丛橘,做客朋友家中,受友之托,以文记之。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2)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四、名著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儒林外史》选段(有删减),完成下面小题。(7分)
候着丈夫入过殓,出来拜公婆和父亲,三姑娘道:“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了!”公婆两个听见这句话,惊得泪下加雨,说道:“快不要如此!”三姑娘道:“只是我死还有几天工夫,要求父亲到家替母亲说了,请母亲到这里来,我当面别一别,这是要紧的。”王玉辉道:“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因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亲家再三不肯。王玉辉执意,一径来到家里,把这话向老孺人说了。老孺人听见,痛哭流涕,连忙叫了轿子,去劝女儿,到亲家家去了。王玉辉在家,依旧看书写字,候女儿的信息。又过了三日,二更天气,几个火把,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老孺人听见,哭死了过去,灌醒回来,大哭不止。王玉辉走到床面前说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
(1).选段中三姑娘绝食“殉夫”,结合选文中划线文段作为父亲王玉辉的言行分析王玉辉的思想性格。(4分)
(2).结合全书内容探究造成王玉辉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分)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村上春树说:“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是的,在时间的旅途中,总有一个人值得铭记于心,就像史铁生眷恋于他的母亲;总有一个物品值得反复赏玩,就像迅哥儿痴迷于他的《山海经》;总有一种梦想值得不断追寻,就像居里夫人念念于寻觅镭……“值得”,也许是回望过去的感慨,也许是展望未来的信念;也许是珍贵的情感记忆,也许是厚重的责任担当……
要求:(1)以“值得 ”为题写一篇文章。(2)立意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第1页,共2页2025年秋期九年级开学定时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分崩离析(bōng)——bēng;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枷琐——枷锁;
C.枯躁——枯燥;
D.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原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后多用来形容事物或文章等非常出色,令人赞叹不已。此处用来形容扬州漆器的精美,使用恰当;
B.历历在目:形容景象或事物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就像亲眼看到一样。此处用来形容照片上的画面依然清晰可见,使用恰当;
C.目空一切:原指眼睛里除了自己,就什么也没有,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这是一个贬义词,而句子中描述的是登上山顶后的开阔视野和博大胸襟,是褒义语境,因此“目空一切”使用不恰当;
D.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此处用来形容苏轼和黄州之间的相互成就关系,使用恰当;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
B.搭配不当,可将“习惯”改为“意识”或“能力”等;
C.语序不当,应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改为“了解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故选D。
5.(1)气蒸云梦泽 (2)盗窃乱贼而不作 (3)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4)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6.(1) 情剧精彩、制作精良; 不屈服于命运安排或具有抗争精神。
(2)示例:学子逐梦登金榜。
(3)关键词可选热爱、坚持、付出等。
例如,关键词:成长。哪吒的成长,是一场与自我、与偏见的较量。最初,他因“魔丸”身份叛逆、孤独,用恶作剧对抗世界的误解;但在父母的爱、敖丙的友情,以及对“责任”的领悟中,他逐渐挣脱“魔童”枷锁,学会用爱与担当守护他人。这像极了我们的青春蜕变。小时候,我们或许会因别人的眼光任性、迷茫,用叛逆包裹脆弱;但随着经历增加,在家人的包容、朋友的陪伴里,慢慢明白“成长不是对抗世界,而是与自己和解,为他人发光”。哪吒的成长告诉我们:青春的珍贵,在于能不断打破旧我、重塑新我。遇到失败时,不再逃避哭闹,而是复盘改进;面对分歧时,不再固执争吵,而是理解包容。每一次自我突破,都是向“更好的自己”靠近一步,让青春在成长中愈发闪耀。
7.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画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8.不好。“往往”是“一般情况”“大多是”的意思,原句说的是“一般情况(大多是)会安排桥梁,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举例子、打比方,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10.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11.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了鲜虾条的蛋白质的例子和具体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了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
12.不能删去,“几乎”起限制作用,说明大部分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去掉以后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3.示例:小明,膨化食品是不健康的零食。因为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膨化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所以,我们应该少吃或不吃膨化食品。
14.C 15.表达了作者对流落四方的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16.D 17.B 18.C 19.(1)今年又和参寥禅师以及其他几个好友去寻访那个园子,然而那个园子已经换了主人。
(2)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
20.(1)迷信科举八股,笃信封建礼教;愚昧、迂腐、执迷不悟、灵魂扭曲、丧失亲情等,只要答出以上2个以上方面内容即可。 (2).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22.省略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