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能 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章 内能 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13章 内能 练习题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大雪纷飞 B.桂花香飘满园
C.工业生产过程中,烟囱中浓烟滚滚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2、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水与玻璃间的摩擦力
B .是玻璃上的水分子与水里的水分子分子引力
C .是由于大气压力
D .是玻璃分子与水分子的分子引力
3、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而将手放到暖气片上也会感到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做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B.两种做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C.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4、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
5、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6、炎炎夏日,烈日下池塘边的石块热得烫脚而池塘里的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石块凉了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石块和水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质量 C.热量 D.比热容
7、在0 ℃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 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 无法判断
8、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80~90 ℃之间,王师傅要给汽车加冷却液。请你依据表格中数据,帮王师傅做出正确的选择(  )
物质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比热容/[J·(kg·℃)-1]
水 100 4.2×103
甘油 290 2.4×103
A.应加甘油,因为甘油的沸点比水高
B.应加甘油,因为甘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C.应加冷水,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甘油大
D.应加沸水,因为水沸腾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9、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B.“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炙手可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0、小红和小兰同学分别住荣湾湖和万福来(城市中心)附近,暑假期间她们俩对一天的气温分别进行了测量并将温度记录如图中,由图可以判断(  )
A.小红住在荣湾湖
B.小兰住在荣湾湖
C.小红、小兰都住在荣湾湖
D.小红、小兰都住在万福来
11、下面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荷花飘香 B.雪花飞扬 C.落叶纷飞 D.柳絮飘舞
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 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
D. 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13、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1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15、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4.2×103J/(kg·℃),。下列说法中(  )
①甲物质是水②0~12min乙温度降低了40℃
③0~12min甲放出了4.2×104J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1×103J/(kg·℃)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6、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气中吸食花蜜,该现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 )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17、甲、乙两杯水温度分别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二、填空题。
18、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柱,使它们紧密接触并压紧后,居然可以在它们下面吊起一盏台灯而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 ;往盛有一半水的氧化长玻璃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甲丙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 ;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碳>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两瓶中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 ______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 _______ 图放置最不合理。
19、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翻炒使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过程中的“杀青”,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茶叶内能的,用开水冲泡后茶香四溢,人能闻到茶香,说明________ 。
20、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较大。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2×107 kg,若水温升高4 ℃所需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21、某液体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质量为0.2 kg,前4 min吸收的热量是6.72×104 J,则此液体的沸点为________,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
22、街上炸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油炸后,温度升高   ,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    有关。
23、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度是60 ℃,流出的水温度是56 ℃,则每天需要______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24、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   (变长/不变/变短)。
三、实验题。
25、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______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乙可知,烧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c水=4.2×103 J/(kg·℃)]
四、计算题。
26、质量为1㎏的铁锅中放有2㎏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
27、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C水=4.2×103J/(kg·℃)
28、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流出的水温是56,则每天需要多少质量的水流经散热器.[]
第13章 内能 练习题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大雪纷飞 B.桂花香飘满园
C.工业生产过程中,烟囱中浓烟滚滚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答案】B
2、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水与玻璃间的摩擦力
B .是玻璃上的水分子与水里的水分子分子引力
C .是由于大气压力
D .是玻璃分子与水分子的分子引力
【答案】D
3、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而将手放到暖气片上也会感到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做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B.两种做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C.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答案】C
4、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
【答案】B
5、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答案】C
6、炎炎夏日,烈日下池塘边的石块热得烫脚而池塘里的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石块凉了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石块和水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质量 C.热量 D.比热容
【答案】D
7、在0 ℃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 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 无法判断
【答案】B
8、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80~90 ℃之间,王师傅要给汽车加冷却液。请你依据表格中数据,帮王师傅做出正确的选择(  )
物质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比热容/[J·(kg·℃)-1]
水 100 4.2×103
甘油 290 2.4×103
A.应加甘油,因为甘油的沸点比水高
B.应加甘油,因为甘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C.应加冷水,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甘油大
D.应加沸水,因为水沸腾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C
9、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B.“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炙手可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C
10、小红和小兰同学分别住荣湾湖和万福来(城市中心)附近,暑假期间她们俩对一天的气温分别进行了测量并将温度记录如图中,由图可以判断(  )
A.小红住在荣湾湖
B.小兰住在荣湾湖
C.小红、小兰都住在荣湾湖
D.小红、小兰都住在万福来
【答案】A
11、下面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荷花飘香 B.雪花飞扬 C.落叶纷飞 D.柳絮飘舞
【答案】A
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 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
D. 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答案】D
13、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答案】B
1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答案】B
15、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4.2×103J/(kg·℃),。下列说法中(  )
①甲物质是水②0~12min乙温度降低了40℃
③0~12min甲放出了4.2×104J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1×103J/(kg·℃)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16、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气中吸食花蜜,该现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 )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答案】A
17、甲、乙两杯水温度分别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答案】C
二、填空题。
18、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柱,使它们紧密接触并压紧后,居然可以在它们下面吊起一盏台灯而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 ;往盛有一半水的氧化长玻璃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甲丙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 ;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碳>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两瓶中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 ______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 _______ 图放置最不合理。
【答案】引力 分子间有空隙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状态 乙
19、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翻炒使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过程中的“杀青”,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茶叶内能的,用开水冲泡后茶香四溢,人能闻到茶香,说明________ 。
【答案】汽化 热传递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较大。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2×107 kg,若水温升高4 ℃所需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答案】比热容 大于
21、某液体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质量为0.2 kg,前4 min吸收的热量是6.72×104 J,则此液体的沸点为________,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300 ℃  2.1×103 J/(kg·℃)
22、街上炸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油炸后,温度升高   ,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    有关。
【答案】无规则运动;扩散;温度。
23、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度是60 ℃,流出的水温度是56 ℃,则每天需要______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答案】2500
24、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   (变长/不变/变短)。
【答案】引力;变短。
三、实验题。
25、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______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乙可知,烧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c水=4.2×103 J/(kg·℃)]
【答案】质量 不相同 2.1×103
四、计算题。
26、质量为1㎏的铁锅中放有2㎏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
【答案】(1)5.04×105J; (2)5.316×105J
27、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C水=4.2×103J/(kg·℃)
【答案】由题知,Q吸=50%×2.52×107J=1.26×107J,
由Q吸=c水mΔt可得:
Δt===30 ℃
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0 ℃。
28、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流出的水温是56,则每天需要多少质量的水流经散热器.[]
【答案】2500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