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合花》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百合花》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回顾旧识
探究新知
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
茹志鹃
一曲青春与生命的挽歌
百合花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理清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把握情感,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祖籍浙江杭州。
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1998年10月7日逝世。
作者介绍
【写作风格】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勇于攀登的人,总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茹志鹃就是一个不畏险阻,在崎岖的小路上顽强攀登的人。
作者介绍
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青春正芳华。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青春应该如何绽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文章脉络。
任务一 初读文本,感知内容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1-23)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去包扎所。
(24-43)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44-57)通讯员为救人而牺牲。
(58-59)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
带路
借被
牺牲
献被




故事梗概





这是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件故事:我是个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我的是一个小通讯员,他腼腆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
小通讯员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她不借,因此,小通讯员两次受羞,且挂破上衣。新媳妇心存内疚,执意寻找弥合的机会。
后来,小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了这位年轻的战士。
任务二 再读文本,探究主任务
寻找百合花(被子)出现的语段,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被子?对新媳妇意味着什么?
百合花
1、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33段)
2、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百合花的新被......(44段)
3、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59段)
百合花被子对新媳妇而言是对未来的念想、
希望、期待,是诸多美好寓意的汇集......
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烘托
人物衬托
其他
对比、抑扬结合、细节描写
人物对比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细节描写
娴静羞涩
善解人意
尊敬军人、
品质高洁
动作、心理描写
神态、动作描写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30)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低头咬着嘴唇”(30)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30)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58)
与百合花关系密切的人物——新媳妇
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与百合花关系密切的人物——通讯员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
“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纯洁质朴
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腼腆羞涩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为救战友而牺牲
语言描写
勇敢无畏
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体贴
动作、神态描写
人物形象探究
一朵馨香动人的百合花,你会送给文中的谁?为什么?
献给小通讯员,是因为他腼腆淳朴、勇敢无畏、热爱生活、善解人意。青春应当如小通讯员一样,勇于奉献!
献给新媳妇,是因为她美丽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有着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青春应当如新媳妇一样,纯真高洁!
拓展思考:
文中除了小通讯员、新媳妇,谁还在小说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个角色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叙述者“我” (叙述人称、视角)
1、如果叙述者换成“男性排长”,会对小说情节、人物塑造、风格特点产生怎样的影响?
叙述视角,以女性的眼光来看“战争”,发现了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之外,普通人温馨的生活情景以及展现出的美丽人情,使作品充满抒情的色彩。
叙事上,女性视角更加细腻,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人物上,女性视角能体现小通讯员羞涩忸怩的性格特点,展现出真实而平凡的英雄形象。
女性视角
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次要人物作为人物本身具备形象特点)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的人物,也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
作品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和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情节
人物
主题
第一人称




鉴赏细节描写





文章除了表现人物,还抓住哪些细节描写?请大家试着找出来,并鉴赏其作用。
请大家试着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并鉴赏其作用。
树枝
馒头
破洞
——两个馒头(42、57)
借助动作、心理描写,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具体生动刻画出通讯员肯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形象。体现了“我”痛失战友的悲痛之情。【人物】
在通讯员身上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感动和敬佩的人格力量,同时也昭示出战火也毁不掉崇高人性美、情操美的真理。【主题】
——通讯员衣服“破洞”(4处)
34段: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新媳妇的友善、关切
43段:对“我”的惦念、关怀;通讯员的天真质朴
53段:愧疚,痛惜
57段:崇敬,新媳妇感情的升华
四处细节,前后呼应,反复聚焦,寄寓丰富。
四处细节描写包含感情和思想,以小见大,带给读者真挚的感动,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鉴赏标题与主题
文章以《百合花》为题有怎样的意蕴?
百合花作为本文的意象象征什么?
本文主题是什么?
小说题目的意蕴
在情节上,百合花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前后相呼应
在人物上,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朴实、纯洁的人格
在主题上,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
在读者上,文章给读者以百合花般纯洁美好的印象,增强小说的感染力
分析标题作用答题思路
人物方面:
交代或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如《装在套子里的人》
情节方面: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贯穿情节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祝福》
环境方面: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如《在烈日和暴雨下》
主题方面: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如《祝福》
手法效果:
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变色龙》
读者方面: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 引发读者思考。如问题式标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的主旨在于“主人公的焦点故事”
核心故事——焦点故事——核心思想
小说主旨是?
小说以百合花被子为线索,刻画了通讯员的质朴勇敢与新媳妇的善良坚韧,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军民之间的真挚情感(鱼水情深),以及普通人身上闪耀的人性美,歌颂了纯洁无瑕的心灵与牺牲精神。









悟主题,传精神
作业:阅读分享我来写
请你为文章选择合适的的标签,并拟写阅读分享文案。
战争?
爱情?
历史?
青春?
我选择的标签是:
青春
战争
印象中的战争题材电影:
宏大的战斗场面
较少的环境描写
重点刻画英雄的伟大事迹及牺牲
《百合花》
人物:身处战争年代,善良美好;刻画的人物只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残酷,自然环境美好。
主题:青春的奉献,绽放的生命以及军民情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