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 2 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等难懂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前置学习 思考: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秋雨过后几个美丽的镜头,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领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二、学习第5-7自然段,理解词语,想象朗读 1.提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水泥道的美?圈画相关词句,想象作者所描写的画面。2.教师指导点拨。(1)金黄落叶图(第5自然段)。①引导学生围绕“一片片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紧紧地粘”等词语想象落叶的特点,了解作者对落叶的初步印象。②指名学生朗读,提示可以读得舒缓一些。(板书:发现——水泥道上布满落叶)(2)水泥道全景图(第6自然段)①引导学生围绕“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句想象水泥道的美景,了解第6自然段是描写整条铺满落叶的水泥道,作者把水泥道上铺满的落叶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写出了水泥道的色彩美,形状美,使普通的水泥道增添了美感。(板书:比喻 水泥道——地毯)(3)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第7自然段)①引导学生围绕“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象水泥道上的每片树叶。(板书:落叶——小巴掌)②提问:这里的“熨帖”“凌乱”是什么意思?③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理解“明朗”的方法,试着理解“熨帖”和“凌乱”的意思。联系上文,可知“熨帖”指的是紧紧地粘着。看课文插图:梧桐树叶紧紧地粘在地面上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联系生活实际,由凌乱的房间来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凌乱”是什么意思呢?预设:联系上文可知在本句指的是排列得不规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凌乱”的落叶反而“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预设:因为这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之美。 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2.指学生带着想象读好语段,提示语速要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3.引导学生朗读第5-7自然段,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三、学习第8、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1.提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说一说: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围绕第8自然段中“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想象作者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3.引导交流:你觉得这个画面中最美的是什么?我的心情怎样?预设:把小雨靴比作小鸟,增添画面的动感美。“蹦跳着”“歌唱着”表现出“我”走在水泥道上愉悦的心情。(板书:小雨靴——小鸟)4.启发朗读:我们应该怎么读好8、9自然段呢?提示第8自然段要读得轻快一些,读出“我”愉悦的心情;第9自然段朗读的语气可以强烈一些,以强调“我”对这美景的喜爱。 想象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2.学生朗读8、9自然段。四、学习第10、11自然段,引导发现美 1.提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章结尾为什么又写秋风、秋雨?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水泥道“真美啊”?(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的“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觉得水泥道“真美啊”?预设:因为作者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这才能发现普通事物的美。(板书:水泥道真美 发现美 感受美)2.指导学生朗读第10、11自然段。3.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特别是描写水泥道及落叶的词句,富有新鲜感,适合积累。学完了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吧。提示:抄写的句子要注意格式,句子开头空两格,标点占格要规范。抄写时也不能看一个字抄一个字。五、借助“阅读链接”,比较阅读,完成小练笔 1.请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段,用学习的方法理解词语。(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錾、筢”等字,了解“作坊、錾、筢子”等字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看图,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如“酱缸”“染坊”。2.请学生对比《自报家门》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1)引导学生圈一圈课文和《自报家门》中描写的不同景物,从中发现: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细致的描写;汪曾祺《自报家门》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2)教师相机出示表格,明确两种描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小练笔。(1)教师引导: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2)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及“阅读链接”中的方法:①使用鲜活的词语;②写看到景物;③写景物的特点;④运用比喻。(3)范文赏析:秋天来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会经过那条铺满银杏叶的小路。路边那一棵棵挺拔的银杏树像一把把火炬。每一片银杏叶都像一把张开的小扇子。突然,一阵风吹过,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 1.思考发现两篇课文的两种描写。小练笔: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教学设计尾页作业设计 1.基础题:书写《硬笔习字册》本课的字词句,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练习。提高题:形近字组词:铺( ) 泥( ) 院( )葡( ) 尼( ) 完( )列( ) 则( ) 排( )例( ) 测( ) 非( )加上合适的标点: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 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 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 愉快地蹦跳着 歌唱着 3拓展题:仿写句子。(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2)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发现美 感受美水泥道真美网络资源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