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与朱元思书第三单元吴 均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 “吴均体”。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文章,本文是骈体文。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便是他融合其情后,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绘了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译一译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把握文章内容。与同伴交流,弄懂不明白的语句。1.听读课文。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都。同样的颜色。跟、随。向东或向西。表示约数。到。独一无二。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浅青色。急流。比箭还快。甚,超过。飞奔的马。【译文】江水都是浅青色的,千丈深的地方也能望到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两岸。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筹划、治理。指平息名利之心。看。同“返”,返回。横斜的树枝。白天。互相掩映。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互相和鸣。鸟鸣声。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冲击,撞击。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同“返”,返回。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乖张。猿则百叫无绝( )天下独绝(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动词,穷尽、断绝形容词,绝妙动词,向上名词作状语,上,在上绝上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数词,指十个十数词,众多百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望峰息心(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轩,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急湍甚(于)箭。(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省略句,省略主语“吾”。定语后置句,应为“飞戾天鸢者,望峰息心”。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动态听觉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答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请简要概括第1段的内容。答案 (1)总—分—总。(2)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1段除了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还写了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作者行舟的路线在第1段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的词?找一找。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一段从江水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写了水的清澈和湍急,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江水清澈(静态)江流湍急、气势磅礴(动态)在这段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的词?找一找。猛浪若奔在这段中,有没有特殊句式?找一找。急湍甚箭省略句,“甚于箭”省略了“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作者是如何来写“奇山”的?直接写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中之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听觉(对偶)视觉(拟人)面对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慨的?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恬美和谐、幽静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作者为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变得更高尚,境界也超出世俗的追求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的观感,体现的志趣与“知其不可而为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遁世隐居情怀有何不同?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又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的态度,而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和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一份严肃,多了一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一份悲观,多了一份开朗,更具常人心态,更使人感到亲切。《与朱元思书》通过描绘自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奇山异水,展现了山水之美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生动体现了对山水的惊叹与欣赏 。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渴望寄情山水、追求自由宁静生活和高洁志趣的情怀。学习了《与朱元思书》,深深感受到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在那奇山异水间,仿佛看到作者于不得志中寻得一方宁静。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美景之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富春江的秀丽风光,以此来寄托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中不得志的无奈与感慨。我们在欣赏这篇美文时,也能从中体悟到人生的起伏,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寄情山水意欲归隐总写分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