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7(范围: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5BBDDC 6-10 BAABD 11-15 BCDD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受力面积17.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 惯性18.压强 =19.300 不变 不变21.10;10;>22.(1)同种液体,相同深度,压强相等 (2)相同深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酒精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3.(1)静止 相等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C24.(1)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做匀速直线运动(4)不需要25.(1)转换法 (2)不变 (3)等于 (4)没有控制压力相等26.(1)形状; (2)相同条件下,纸杯质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 (3)纸杯重力越大,其最大速度越大;纸杯匀速运动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等于重力,因此下落的纸杯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27.(1)正比 (2)16 8 (3)B A四、综合题(共30分)28.(1)燃气 (2)竖直向下 (3)减小29.(1)甲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个数 相等 相反 (3)摩擦力 (4) 同一直线上 (5)用剪刀将硬纸片剪开 (6)错误 30.(1)不漏气 (2)= (3)浅31.(1)水;(2)时间;(3)变速直线运动;水火箭在相同时间内竖直通过的距离不同;(4)该水火箭优秀,理由是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等于8秒,符合优秀的评价指标。32.(1)探测器喷出燃气的反作用力;(2)该物体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0.3008N;(3)“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为3.76×104P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7(范围: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综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估测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N B.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1NC.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00Pa D.人步行的速度是10m/s2.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人 B.水 C.桨 D.船3.如图所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不同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人对跳板的压力 C.手对弓的拉力 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4.下列有关图示弹簧测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0.1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1NC.测量前,应在水平方向调零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大5.参加奥运会的部分游泳运动员身着新型紧身运动衣-鲨鱼衣,请你猜测穿这种运动衣的目的是( )A.保暖 B.增大摩擦 C.减小摩擦 D.减小水对人体压强6.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的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铁轨下铺设枕木 B.斧头的刃做的很锋利 C.刀刃磨的很薄 D.图钉的头做的很尖锐8.如图所示,小金同学为了取出两头均空的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采用了手拿球筒中部竖直向下敲击桌面的方法。对这一情境分析合理的是( )A.羽毛球卡在球筒中,是因为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B.敲击桌子时,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C.击打的速度越快,羽毛球具有的惯性越大D.击打球筒时,球筒没有惯性9.一个蹲着的人如果突然站起来,会由于脑部暂时缺血而感到头晕。能用来解释头晕现象的科学知识是( )A.压强 B.惯性 C.密度 D.力的作用效果10.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放在地面上的箱子,使其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箱子的作用力小于箱子对人的作用力B.人对箱子的作用力大于箱子对人的作用力C.箱子受到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箱子受到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12.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开启“蟾宫挖宝” 。如图,若在月面看到火箭一直竖直向下喷气,且其作用力大小始终与重力相同,相同时间内火箭在空中依次经过了1、2、3三个位置。相对于月面,这三个位置分布不可能是( )A.水平运动 B.向右上运动 C.向下运动 D.向右下运动13.在科学实验研究中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B.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的大小C.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D.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4.如下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15.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圆柱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M甲大于M乙,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圆柱体上都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余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小于P乙 B.P甲大于P乙 C.P甲等于P乙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们可以利用气球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科学知识。(1)如图甲:轻推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 。(2)如图乙:左球挤右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 。(3)如图丙:用手掌和手指同时挤压气球的两端,出现了不一样的形变效果,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 有关。17.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我们学过的力学的知识:要使自行车立即停住,应紧握刹把,这是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在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这是为了 ;停止蹬车后车仍能继续向前,是由于人和车有 。18.滑雪是冬季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________;当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力F1 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__F2。19.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如图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Pa。若沿虚线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木块N相对于地面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当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F1=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现将水平拉力增大到15N,此时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N;如果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物体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 F1(选填“>”“<”或“=”)。22.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1)对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2)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________(填液体的名称)取代容器中的食盐水。液体名称 酒精 水 饱和食盐水 硫酸铜溶液密度(千克/米3) 0.8×103 1.0×103 1.1×103 1.2×103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23.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1)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让钩码保持 状态,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 。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24.如右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3)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 。(4)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25.在学习了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1)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使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法。(2)小明将自己的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直线运动,则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3)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出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第一次匀速拉动橡胶垫,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第二次加速拉出橡胶垫,示数为F2,则F1__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小华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________。26.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远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地。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个,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m 0.5 0.8 1.0 1.1 1.2 1.2 1.2 1.2 1.2 1.22m 0.6 1.0 1.3 1.5 1.6 1.7 1.7 1.7 1.7 1.73m 0.8 1.3 1.6 1.9 2.0 2.1 2.2 2.2 2.2 2.24m 0.9 1.5 1.8 2.0 2.2 2.4 2.5 2.6 2.6 2.6(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条件尽可能相同?______。(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由图乙可知,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3)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四、综合题(共30分)28.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嫦娥四号是用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图甲所示。甲 乙 丙(1)火箭上升的作用力来自于 (选填“燃气”或“空气”)。(2)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 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3)如图丙,月球车的车轮做得宽大,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2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小海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1)比较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案, (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原因是: 。(2)实验中,通过调整左右两个托盘中砝码的 来改变力F1和F2的大小,小海发现当左盘和右盘加入的砝码相同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大小 、方向 的条件。(3)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 的影响。(4)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 。(5)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 。(6)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0.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图1 图2(1)图1所示压强计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师告诉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2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水。老师指出小明的实验过程是错误的,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使h′甲 h′乙(选填“<”、“=”或“>”),则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大的一定是水。(3)小敏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使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h乙,金属盒浸得 (填“深”或“浅)的是水。31.某校项目化实验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使水火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2)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秒曝光一次,从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判断水火箭运动情况 (从“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选择),并说明理由 。(4)以下是水火箭的部分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或不能升空图丁是小组同学实验时水火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请结合评价量表的功能性指标,对该水火箭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32.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1)探测器软着陆需要经历减速、悬停、着陆等阶段,期间探测器不断向下喷气,在9min内从超高速减速到零。如图为探测器悬停阶段,它受到的与其重力相平衡的力来自于 。(2)跟地球上一样,在其他星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星球对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作用。如表所示为不同星球上g的大小。如果将体积为100cm3,密度为0.8g/cm3的物体带到火星上,则它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列式计算)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g 值大小/(N/kg) 1.63 3.70 8.87 9.80 3.71星球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g 值大小/(N/kg) 24.79 10.44 8.87 11.15(3)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从着陆器中驶出。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共有6个车轮,若每个车轮与火星表面的接触面积为4.0X10-3m2.求火星车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列式计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7(范围: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综合)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1) ; (2) (3) 。17. ; 。18. ; 。19. ; 。20. 。21. ; ; 。22.(1) ;(2) 。三、实验探究题(共 5 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3.(1) ; (2) 。24.(1) ; (2) ;(3) (4) 。25.(1) (2) (3) (4) 。26.(1) ;(2) ;(3) 。27.(1) ;(2) ;(3) 。四、解答题(共30分)28.(1) ;(2) (3) 。29.(1) ;(2) ;(3) (4) ;(5) (6) 。30.(1) ;(2) (3) 。31.(1) (2) ;(3) ;(4) 。32.(1) ;(2)(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7 (范围: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综合).docx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7 参考答案.docx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7 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