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课时固基练(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C D B C A A D D C10.(1)Ⅱ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D (3)NaHCO312.(1)置换反应 盐 (2)AB (3)使食盐反应更充分,并加快反应速率 (4)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1.B [A.相同的温度下,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故A错误;B.NaHCO3与盐酸反应较Na2CO3剧烈,但都能反应生成CO2,故B正确;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不易分解,则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C错误;D.Na2CO3可与H2O和CO2反应生成NaHCO3,而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则不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转化,故D错误。]2.C [A.碳酸钠俗称苏打,故A错误;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B错误;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3.D [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OH、Na2CO3、NaHCO3能溶于水,但是和水不反应,故A错误;B.NaHCO3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错误;C.NaOH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故C错误;D.Na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过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以及氧气,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故D正确。]4.B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反应④说明Na2CO3的稳定性强于NaHCO3,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⑤⑥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故C正确;D.④是分解反应、①是化合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则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故D正确。]5.C [A.二者分别含有钾元素、钠元素,焰色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B.热稳定性和水中的溶解度都是Na2CO3>NaHCO3,故B正确;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C错误;D.氧化钠中Na+与O2-个数比、过氧化钠中Na+与个数比都为2∶1,故D正确。]6.A [根据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可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A正确;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反应火焰都为黄色,不能区别二者,B错误;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区别二者,C错误;碳酸钠稳定,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也有固体残留物,所以不能区分二者,D错误。]7.A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小苏打可与HCl发生反应,减小胃酸的浓度,因此可用于治疗胃病,A正确;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是碱,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Na2O2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最后的溶液为无色,B错误;Na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引力小,容易失去,所以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是由于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二者没有关系,C错误;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是由于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二者有关系,D错误。]8.D [A.Na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若石灰水不足,则生成Na2CO3,若石灰水过量,则生成NaOH,故A错误;B.NaOH溶液与CO2反应,若二氧化碳不足,则生成Na2CO3,若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NaHCO3,故B错误;C.Na2CO3与盐酸反应,若盐酸不足,生成NaHCO3、NaCl,若盐酸过量,则只生成NaCl,故C错误;D.Na2O2与CO2反应只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为Na2CO3,故D正确。]9.D [氨气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则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故A正确;氨气能与稀硫酸反应,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故B正确;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为NaCl,还含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故C正确;先通入NH3,可增大CO2的溶解度,后通入CO2,故D错误。]10.(1)图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作用变浑浊;图Ⅱ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程度判断。(2)图Ⅲ、Ⅳ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实验Ⅳ的优点是可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很不稳定。11.C [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故正确;②NaOH和CO2反应的反应产物与二氧化碳用量有关,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错误;③Na和O2反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④Na2CO3和HCl反应的反应产物与盐酸用量有关,盐酸少量生成碳酸氢钠等,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等,故错误;⑤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氢气,与用量无关,故正确;⑥Ca(OH)2和NaHCO3反应的反应产物与碳酸氢钠用量有关,碳酸氢钠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碳酸氢钠过量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故错误。]12.(1)由NH3+CO2+H2O===NH4HCO3可知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由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知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则属于复分解反应,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则属于分解反应,即以上反应不涉及置换反应;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属于盐。(2)由以上三个反应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制取纯碱时同时生成NH4Cl,NH4Cl是一种氮肥,而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是需要加热的,故选AB。(3)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中加入磨细的食盐粉,能使其充分反应且反应速率加快。(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低温度溶解度变小且变化趋势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降低温度时溶解度变化很小,则氯化铵与剩余氯化钠的混合溶液降温,氯化铵晶体大量析出。(共64张PPT)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基础课时15 碳酸钠 碳酸氢钠学习任务 1.通过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2.了解Na2CO3、NaHCO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储备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1.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化学式 Na2CO3 NaHCO3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类别 正盐 酸式盐溶解性 均易溶于水;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更大主要用途 作去污剂、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洗涤剂等 发酵剂、灭火剂、药剂(治疗胃酸过多)2.化学性质(1)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物质 Na2CO3(1 g) NaHCO3(1 g)滴入几滴水 白色固体,加水后结块,变成______;伴随着______现象 白色固体,加水后能溶解;伴随着______现象晶体放热吸热物质 Na2CO3(1 g) NaHCO3(1 g)加入5 mL水Na2CO3完全溶解;NaHCO3部分溶解,固体质量减少物质 Na2CO3(1 g) NaHCO3(1 g)滴入1~2滴酚酞溶液Na2CO3溶液呈______(较深);NaHCO3溶液呈______色红色浅红物质 Na2CO3(1 g) NaHCO3(1 g)初步结论 ①Na2CO3加少量水后变成碳酸钠晶体;②Na2CO3、NaHCO3都能溶于水,Na2CO3溶解度较____;③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2CO3溶液碱性稍____大强(2)热稳定性①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有少量气泡冒出②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____。(3)与酸(足量盐酸)反应①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②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强(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某些碱或盐溶液的反应①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变浑浊②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HCO3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沉淀生成(溶液仍澄清)×√√√NaHCO3NaHCO3↓+NH4ClNa2CO3+CO2↑+H2O2.简要流程3.工艺优点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得到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想一想 (1)侯氏制碱法中为什么先通NH3再通CO2 (2)侯氏制碱法中能产生NaHCO3、NH4HCO3、NaCl和NH4Cl四种物质,为什么析出的是NaHCO3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达成[情境素材]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碳酸盐,其用量主要占20%~40%,主要作用是产气。②酸性盐或者有机酸,用量约35%~50%,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控制反应速率,调节产品酸碱度。③助剂,有淀粉、脂肪酸、食盐等,作用是改善复合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失效,调节气体产生速率或使气体产生均匀,助剂的含量一般是10%~40%。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及分离与提纯[合作探究]1.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是一种一元有机酸。蒸馒头时用白醋和碳酸氢钠组成复合膨松剂,尝试分析该复合膨松剂起到膨松效果的可能原因。2.如果碳酸盐用碳酸钠,起到膨松效果的原因是怎样的?如果有两种膨松剂,分别含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使用时哪一种效果更好?[提示] 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Ac+Na2CO3=== 2NaAc+CO2↑+H2O。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更多,膨松效果更好。[归纳总结]1.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依据 原理 结论热稳定性依据 原理 结论与CaCl2、BaCl2溶液的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NaHCO3与CaCl2、BaCl2溶液不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 依据 原理 结论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2.Na2CO3与NaHCO3的分离与提纯混合物(括号内的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能力达成]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有水珠干燥二氧化碳2Na2O2+2CO2===2Na2CO3+O2(4)D中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5)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解析]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在A中的试管口冷凝为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自测√1.下列物质与Na2CO3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O2 B.NaOHC.BaCl2 D.稀硫酸B [NaOH与Na2CO3不反应。]√2.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最合理的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C.NaOH溶液 D.饱和食盐水B [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都能吸收CO2;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NaHCO3能与HCl反应生成CO2;CO2会部分溶于饱和食盐水中。综上分析,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最好选用饱和NaHCO3溶液。]√3.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白色固体B.它们都易溶于水C.在通常状况下,受热都易分解D.都可以和盐酸反应并生成CO2气体C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受热难分解。]4.如图为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种物质均含有A元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Na2O2Na2CO3NaOH(或NaCl) NaHCO3(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2HCl===2NaCl+CO2↑+H2O)(答案合理即可)Na2CO3+CO2+H2O===2NaHCO3[解析] 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B为Na2O2,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由钠的性质, 可知,D、E分别为Na2O、NaCl、NaOH中的一种,由Na2O2的性质可知,C必为Na2CO3,则F为NaHCO3,由Na2CO3―→E可知,E为NaOH或NaCl,由D―→C知,E为NaOH时,D只能为Na2O;当E为NaCl时,D可以为Na2O或NaOH。题号135246879101112√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B.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C.热稳定性:Na2CO3D.二者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基础课时固基练(15) 碳酸钠 碳酸氢钠(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45分)题号135246879101112√2.下列各组物质中,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物质类别相符合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选项 名称 生活中的物质 化学式 用途或性质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制肥皂B 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制糕点C 次氯酸钠 漂白液 NaClO 消毒剂D 碳酸钙 生石灰 CaCO3 贝壳饰品C [A.碳酸钠俗称苏打,故A错误;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B错误;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与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分别发生反应的是( )A.H2O B.CO2C.Ca(OH)2 D.H2SO4题号135246879101112D [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OH、Na2CO3、NaHCO3能溶于水,但是和水不反应,故A错误;B.NaHCO3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错误;C.NaOH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故C错误;D.Na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过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以及氧气,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故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稳定性强于Na2CO3C.反应⑤⑥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等题号135246879101112B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反应④说明Na2CO3的稳定性强于NaHCO3,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⑤⑥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故C正确;D.④是分解反应、①是化合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则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故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5.在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可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B.热稳定性、水中的溶解度都是NaHCO3<Na2CO3C.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D.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题号135246879101112题号135246879101112√6.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题号135246879101112A [根据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可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A正确;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反应火焰都为黄色,不能区别二者,B错误;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区别二者,C错误;碳酸钠稳定,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也有固体残留物,所以不能区分二者,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7.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B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溶液变红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关系题号135246879101112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关系D 过氧化钠可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无关系A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小苏打可与HCl发生反应,减小胃酸的浓度,因此可用于治疗胃病,A正确;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是碱,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Na2O2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最后的溶液为无色,B错误;Na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引力小,容易失去,所以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是由于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二者没有关系,C错误;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是由于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二者有关系,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只能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的是( )A.NaHCO3溶液、石灰水B.NaOH溶液、CO2C.Na2CO3溶液、盐酸D.Na2O2、CO2题号135246879101112题号135246879101112√9.如图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B.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C.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D.先通CO2,再通NH3题号135246879101112D [氨气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则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故A正确;氨气能与稀硫酸反应,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故B正确;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为NaCl,还含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故C正确;先通入NH3,可增大CO2的溶解度,后通入CO2,故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0.(7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2Ⅰ ⅡⅢ Ⅳ(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分)(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4分)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题号135246879101112ⅡD(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分)题号135246879101112NaHCO3题号135246879101112√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Na2O2和CO2 ②NaOH和CO2 ③Na和O2 ④Na2CO3和HCl ⑤Fe和HCl ⑥Ca(OH)2和NaHCO3A.①③⑤ B.①⑥C.①⑤ D.①④⑤题号135246879101112题号135246879101112题号135246879101112置换反应 盐题号135246879101112(2)有人认为“联合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2分)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均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3)第2步反应中需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将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AB使食盐反应更充分,并加快反应速率题号135246879101112(4)将第2步反应的滤液(氯化铵)与剩余氯化钠的混合溶液降温,氯化铵晶体大量析出,而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溶液中,据图分析氯化铵能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题号135246879101112题号135246879101112基础课时固基练(15) 碳酸钠 碳酸氢钠(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45分)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B.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C.热稳定性:Na2CO3D.二者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下列各组物质中,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物质类别相符合的是( )选项 名称 生活中的物质 化学式 用途或性质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制肥皂B 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制糕点C 次氯酸钠 漂白液 NaClO 消毒剂D 碳酸钙 生石灰 CaCO3 贝壳饰品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与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分别发生反应的是( )A.H2O B.CO2C.Ca(OH)2 D.H2SO4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稳定性强于Na2CO3C.反应⑤⑥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等5.在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可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B.热稳定性、水中的溶解度都是NaHCO3<Na2CO3C.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D.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6.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7.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可 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 有关系B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溶液变红 Na2O2与水 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 无关系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 出透雾性强 的黄光 Ⅰ对;Ⅱ对; 有关系D 过氧化钠可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 CO2、H2O反 应生成O2 Ⅰ对;Ⅱ对; 无关系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只能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的是( )A.NaHCO3溶液、石灰水B.NaOH溶液、CO2C.Na2CO3溶液、盐酸D.Na2O2、CO29.如图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B.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C.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D.先通CO2,再通NH310.(7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Ⅰ ⅡⅢ Ⅳ(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分)(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4分)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分)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Na2O2和CO2 ②NaOH和CO2 ③Na和O2 ④Na2CO3和HCl ⑤Fe和HCl ⑥Ca(OH)2和NaHCO3A.①③⑤ B.①⑥C.①⑤ D.①④⑤12.(8分)(素养题)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1)以上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纯碱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2分)(2)有人认为“联合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均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3)第2步反应中需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将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将第2步反应的滤液(氯化铵)与剩余氯化钠的混合溶液降温,氯化铵晶体大量析出,而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溶液中,据图分析氯化铵能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基础课时15 碳酸钠 碳酸氢钠学习 任务 1.通过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2.了解Na2CO3、NaHCO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1.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化学式 Na2CO3 NaHCO3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类别 正盐 酸式盐溶解性 均易溶于水;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更大主要用途 作去污剂、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洗涤剂等 发酵剂、灭火剂、药剂(治疗胃酸过多)2.化学性质(1)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物质 Na2CO3(1 g) NaHCO3(1 g)滴入几滴水 白色固体,加水后结块,变成晶体;伴随着放热现象 白色固体,加水后能溶解;伴随着吸热现象加入 5 mL水 Na2CO3完全溶解;NaHCO3部分溶解,固体质量减少滴入1~2 滴酚酞溶液 Na2CO3溶液呈红色(较深);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初步结论 ①Na2CO3加少量水后变成碳酸钠晶体; ②Na2CO3、NaHCO3都能溶于水,Na2CO3溶解度较大; ③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2CO3溶液碱性稍强(2)热稳定性①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有少量气泡冒出。②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3)与酸(足量盐酸)反应①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②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某些碱或盐溶液的反应①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的现象为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②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HCO3溶液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现象为无沉淀生成(溶液仍澄清)。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碱类。 ( )(2)Na2CO3、Na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 )(3)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 )(4)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可用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说明。 ( )[答案] (1)× (2)√ (3)√ (4)√二、侯氏制碱法1.生产原理(1)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NaHCO3从溶液中析出。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制得纯碱。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3)在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通入氨气,搅拌,经降温后副产品氯化铵结晶析出。2.简要流程3.工艺优点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得到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 (1)侯氏制碱法中为什么先通NH3再通CO2 (2)侯氏制碱法中能产生NaHCO3、NH4HCO3、NaCl和NH4Cl四种物质,为什么析出的是NaHCO3 [提示] (1)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形成氨化的NaCl饱和溶液,然后再通入CO2。这样先形成了一个弱碱性的环境以后,可以增大C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生成更多的。(2)因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其他三种物质。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及分离与提纯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碳酸盐,其用量主要占20%~40%,主要作用是产气。②酸性盐或者有机酸,用量约35%~50%,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控制反应速率,调节产品酸碱度。③助剂,有淀粉、脂肪酸、食盐等,作用是改善复合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失效,调节气体产生速率或使气体产生均匀,助剂的含量一般是10%~40%。1.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是一种一元有机酸。蒸馒头时用白醋和碳酸氢钠组成复合膨松剂,尝试分析该复合膨松剂起到膨松效果的可能原因。[提示] 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c+CO2↑+H2O,产生的气体使面团内部形成海绵状,变得疏松。2.如果碳酸盐用碳酸钠,起到膨松效果的原因是怎样的?如果有两种膨松剂,分别含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使用时哪一种效果更好?[提示] 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Ac+ Na2CO3===2NaAc+CO2↑+H2O。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更多,膨松效果更好。1.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依据 原理 结论热稳定性 2NaHCO3 Na2CO3+CO2↑+H2O;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 ; 无变化的是Na2CO3与CaCl2、 BaCl2溶 液的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NaHCO3与CaCl2、BaCl2溶液不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 与盐酸反 应的剧 烈程度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生成气体较剧烈的是,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 加入时的 现象 +NaCl; NaHCO3+HCl===NaCl+CO2↑+H2O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定程度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2.Na2CO3与NaHCO3的分离与提纯混合物(括号内的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B [用酒精灯加热时,外试管温度高,内试管温度低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将Na2CO3放在外试管中,温度高却未分解,NaHCO3放在内试管中,温度低却分解,证明Na2CO3热稳定性强于受热分解产生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为小苏打(NaHCO3),乙为纯碱(Na2CO3),故A项正确,B项错误;NaHCO3分解产生的水可以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C项正确;Na2CO3不会分解产生CO2,故不能使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项正确。]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中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解析]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在A中的试管口冷凝为水珠。[答案] (1)试管口有水珠 (2)干燥二氧化碳 (3)2Na2O2+2CO2===2Na2CO3+O2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氧气1.下列物质与Na2CO3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O2 B.NaOHC.BaCl2 D.稀硫酸B [NaOH与Na2CO3不反应。]2.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最合理的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C.NaOH溶液 D.饱和食盐水B [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都能吸收CO2;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NaHCO3能与HCl反应生成CO2;CO2会部分溶于饱和食盐水中。综上分析,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最好选用饱和NaHCO3溶液。]3.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白色固体B.它们都易溶于水C.在通常状况下,受热都易分解D.都可以和盐酸反应并生成CO2气体C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受热难分解。]4.如图为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种物质均含有A元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B为Na2O2,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由钠的性质,可知,D、E分别为Na2O、NaCl、NaOH中的一种,由Na2O2的性质可知,C必为Na2CO3,则F为NaHCO3,由Na2CO3―→E可知,E为NaOH或NaCl,由D―→C知,E为NaOH时,D只能为Na2O;当E为NaCl时,D可以为Na2O或NaOH。[答案] (1)Na2O2 Na2CO3 NaOH(或NaCl) NaHCO3(2)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2HCl===2NaCl+CO2↑+H2O)(答案合理即可)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基础课时固基练(15) 碳酸钠 碳酸氢钠(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45分)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B.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C.热稳定性:Na2CO3D.二者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A.相同的温度下,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故A错误;B.NaHCO3与盐酸反应较Na2CO3剧烈,但都能反应生成CO2,故B正确;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不易分解,则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C错误;D.Na2CO3可与H2O和CO2反应生成NaHCO3,而受热分解生成Na2CO3,则不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转化,故D错误。]2.下列各组物质中,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物质类别相符合的是( )选项 名称 生活中的物质 化学式 用途或性质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制肥皂B 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制糕点C 次氯酸钠 漂白液 NaClO 消毒剂D 碳酸钙 生石灰 CaCO3 贝壳饰品C [A.碳酸钠俗称苏打,故A错误;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B错误;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与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分别发生反应的是( )A.H2O B.CO2C.Ca(OH)2 D.H2SO4D [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OH、Na2CO3、NaHCO3能溶于水,但是和水不反应,故A错误;B.NaHCO3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错误;C.NaOH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故C错误;D.Na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过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以及氧气,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故D正确。]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稳定性强于Na2CO3C.反应⑤⑥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等B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反应④说明Na2CO3的稳定性强于NaHCO3,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⑤⑥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故C正确;D.④是分解反应、①是化合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则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故D正确。]5.在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可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B.热稳定性、水中的溶解度都是NaHCO3<Na2CO3C.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D.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C [A.二者分别含有钾元素、钠元素,焰色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B.热稳定性和水中的溶解度都是Na2CO3>NaHCO3,故B正确;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C错误;D.氧化钠中Na+与O2-个数比、过氧化钠中Na+与个数比都为2∶1,故D正确。]6.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A [根据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可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A正确;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反应火焰都为黄色,不能区别二者,B错误;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区别二者,C错误;碳酸钠稳定,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也有固体残留物,所以不能区分二者,D错误。]7.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可 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 有关系B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溶液变红 Na2O2与水 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 无关系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 出透雾性强 的黄光 Ⅰ对;Ⅱ对; 有关系D 过氧化钠可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 CO2、H2O反 应生成O2 Ⅰ对;Ⅱ对; 无关系A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小苏打可与HCl发生反应,减小胃酸的浓度,因此可用于治疗胃病,A正确;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是碱,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Na2O2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最后的溶液为无色,B错误;Na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引力小,容易失去,所以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是由于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二者没有关系,C错误;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是由于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二者有关系,D错误。]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只能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的是( )A.NaHCO3溶液、石灰水B.NaOH溶液、CO2C.Na2CO3溶液、盐酸D.Na2O2、CO2D [A.Na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若石灰水不足,则生成Na2CO3,若石灰水过量,则生成NaOH,故A错误;B.NaOH溶液与CO2反应,若二氧化碳不足,则生成Na2CO3,若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NaHCO3,故B错误;C.Na2CO3与盐酸反应,若盐酸不足,生成NaHCO3、NaCl,若盐酸过量,则只生成NaCl,故C错误;与CO2反应只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为Na2CO3,故D正确。]9.如图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B.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C.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D.先通CO2,再通NH3D [氨气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则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故A正确;氨气能与稀硫酸反应,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故B正确;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为NaCl,还含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故C正确;先通入NH3,可增大CO2的溶解度,后通入CO2,故D错误。]10.(7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Ⅰ ⅡⅢ Ⅳ(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分)(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4分)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分)[解析] (1)图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作用变浑浊;图Ⅱ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程度判断。(2)图Ⅲ、Ⅳ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CaCO3↓+H2O;实验Ⅳ的优点是可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很不稳定。[答案] (1)Ⅱ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D (3)NaHCO3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Na2O2和CO2 ②NaOH和CO2 ③Na和O2 ④Na2CO3和HCl ⑤Fe和HCl ⑥Ca(OH)2和NaHCO3A.①③⑤ B.①⑥C.①⑤ D.①④⑤C [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故正确;②NaOH和CO2反应的反应产物与二氧化碳用量有关,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错误;③Na和O2反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和HCl反应的反应产物与盐酸用量有关,盐酸少量生成碳酸氢钠等,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等,故错误;⑤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氢气,与用量无关,故正确;⑥Ca(OH)2和NaHCO3反应的反应产物与碳酸氢钠用量有关,碳酸氢钠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碳酸氢钠过量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故错误。]12.(8分)(素养题)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1)以上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纯碱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2分)(2)有人认为“联合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均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3)第2步反应中需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将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将第2步反应的滤液(氯化铵)与剩余氯化钠的混合溶液降温,氯化铵晶体大量析出,而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溶液中,据图分析氯化铵能大量结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析] (1)由NH3+CO2+H2O===NH4HCO3可知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由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知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则属于复分解反应,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则属于分解反应,即以上反应不涉及置换反应;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属于盐。(2)由以上三个反应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制取纯碱时同时生成NH4Cl,NH4Cl是一种氮肥,而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是需要加热的,故选AB。(3)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中加入磨细的食盐粉,能使其充分反应且反应速率加快。(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低温度溶解度变小且变化趋势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降低温度时溶解度变化很小,则氯化铵与剩余氯化钠的混合溶液降温,氯化铵晶体大量析出。[答案] (1)置换反应 盐 (2)AB (3)使食盐反应更充分,并加快反应速率 (4)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基础课时15 碳酸钠 碳酸氢钠学习 任务 1.通过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2.了解Na2CO3、NaHCO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1.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化学式 Na2CO3 NaHCO3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类别 正盐 酸式盐溶解性 均易溶于水;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更大主要用途 作去污剂、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洗涤剂等 发酵剂、灭火剂、药剂(治疗胃酸过多)2.化学性质(1)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物质 Na2CO3(1 g) NaHCO3(1 g)滴入几滴水 白色固体,加水后结块,变成______;伴随着______现象 白色固体,加水后能溶解;伴随着______现象加入 5 mL水 Na2CO3完全溶解;NaHCO3部分溶解,固体质量减少滴入1~2 滴酚酞溶液 Na2CO3溶液呈______(较深);NaHCO3溶液呈______色初步结论 ①Na2CO3加少量水后变成碳酸钠晶体; ②Na2CO3、NaHCO3都能溶于水,Na2CO3溶解度较____; ③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2CO3溶液碱性稍____(2)热稳定性①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____。(3)与酸(足量盐酸)反应①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②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某些碱或盐溶液的反应①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②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HCO3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碱类。 ( )(2)Na2CO3、Na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 )(3)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 )(4)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可用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说明。 ( )二、侯氏制碱法1.生产原理(1)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________从溶液中析出。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_________________。(2)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制得纯碱。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通入氨气,搅拌,经降温后副产品氯化铵结晶析出。2.简要流程3.工艺优点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得到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 (1)侯氏制碱法中为什么先通NH3再通CO2 (2)侯氏制碱法中能产生NaHCO3、NH4HCO3、NaCl和NH4Cl四种物质,为什么析出的是NaHCO3 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及分离与提纯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碳酸盐,其用量主要占20%~40%,主要作用是产气。②酸性盐或者有机酸,用量约35%~50%,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控制反应速率,调节产品酸碱度。③助剂,有淀粉、脂肪酸、食盐等,作用是改善复合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失效,调节气体产生速率或使气体产生均匀,助剂的含量一般是10%~40%。1.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是一种一元有机酸。蒸馒头时用白醋和碳酸氢钠组成复合膨松剂,尝试分析该复合膨松剂起到膨松效果的可能原因。2.如果碳酸盐用碳酸钠,起到膨松效果的原因是怎样的?如果有两种膨松剂,分别含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使用时哪一种效果更好?1.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依据 原理 结论热稳定性 2NaHCO3 Na2CO3+CO2↑+H2O;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 ; 无变化的是Na2CO3与CaCl2、 BaCl2溶 液的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NaHCO3与CaCl2、BaCl2溶液不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 与盐酸反 应的剧 烈程度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生成气体较剧烈的是,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 加入时的 现象 +NaCl; NaHCO3+HCl===NaCl+CO2↑+H2O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定程度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2.Na2CO3与NaHCO3的分离与提纯混合物(括号内的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中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1.下列物质与Na2CO3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O2 B.NaOHC.BaCl2 D.稀硫酸2.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最合理的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C.NaOH溶液 D.饱和食盐水3.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白色固体B.它们都易溶于水C.在通常状况下,受热都易分解D.都可以和盐酸反应并生成CO2气体4.如图为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种物质均含有A元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基础课时固基练(15)答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基础课时15碳酸钠碳酸氢钠学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基础课时15碳酸钠碳酸氢钠学案(学生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基础课时15碳酸钠碳酸氢钠课件.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基础课时固基练(15)碳酸钠碳酸氢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