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灭火的原理 爆炸知识点1 灭火依据的原理1.(广西中考)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2.如图所示的灭火方法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熄灭蜡烛火焰的是( )3.(山东淄博中考)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4.2024年2月,贵州多地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 __。(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 __。(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 __。知识点2 爆炸与防爆安全5.(广西南宁模拟)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甲烷C.汽油 D.面粉6.下列场所通常需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施的是( )①化工厂 ②煤矿矿井 ③汽油加油站 ④面粉加工厂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④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7.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8.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严禁烟火B.禁止使用手机C.降低燃料的着火点D.架高顶棚加强通风9.(辽宁鞍山中考)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沙土盖灭篝火10.(广西柳州模拟)每年的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高层楼房着火时,乘坐电梯逃离C.面粉加工厂内,无需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11.(山东枣庄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12.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蜡烛火焰熄灭B.玻璃杯内水面上升C.玻璃杯内含有难溶性的气体D.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3.(四川宜宾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14.(四川内江中考)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 __。(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 __。15.(科学探究与实践)化学探究小组模拟可燃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如下: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后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 __。(2)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燃烧条件中的__ __。实验中发生爆炸,除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因为燃烧是发生在__ __。(3)下列情况下,会发生爆炸的是__ __(填字母)。A.金属筒不加盖B.蜡烛没有点燃C.塑料筒中面粉改装成石灰石粉末D.塑料筒中面粉改装成玉米粉末(4)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 __、__ __(写出两点即可)。(5)干燥的镁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根据镁粉的性质推测,下列保存铝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A.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B.远离火种及热源C.隔绝空气密封保存D.露天随地堆放实验专练二 氧气实验室制取、性质与物质燃烧的条件1.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 __,②__ 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 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 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 __。(4)选择D装置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 __(填“大”或“小”);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 __(填字母)。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__ __。(2)图②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__ __。(3)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__ __。(4)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除了注意不要靠近瓶壁外,还应注意的操作是__ __,理由是__ __。(5)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__ __。3.(广西北海期中)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酒精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任务一】认识燃烧(1)酒精、木炭、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可燃物,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 __(填序号)。①发光 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放热 ④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 __。【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试剂。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足量的氧气,再关闭K1和K2。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 __。【任务三】调控燃烧(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 __。【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 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 __(答出1点)。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 __。第2课时 灭火的原理 爆炸知识点1 灭火依据的原理1.(广西中考)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2.如图所示的灭火方法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熄灭蜡烛火焰的是( C )3.(山东淄博中考)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4.2024年2月,贵州多地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__。(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严禁带火种进山区__。知识点2 爆炸与防爆安全5.(广西南宁模拟)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A.氮气 B.甲烷C.汽油 D.面粉6.下列场所通常需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施的是( D )①化工厂 ②煤矿矿井 ③汽油加油站 ④面粉加工厂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④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7.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C ) 8.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C )A.严禁烟火B.禁止使用手机C.降低燃料的着火点D.架高顶棚加强通风9.(辽宁鞍山中考)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C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沙土盖灭篝火10.(广西柳州模拟)每年的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高层楼房着火时,乘坐电梯逃离C.面粉加工厂内,无需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11.(山东枣庄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12.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D )A.蜡烛火焰熄灭B.玻璃杯内水面上升C.玻璃杯内含有难溶性的气体D.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3.(四川宜宾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14.(四川内江中考)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用锅盖盖灭__。(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15.(科学探究与实践)化学探究小组模拟可燃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如下: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后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使面粉和空气充分混合__。(2)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燃烧条件中的__可燃物__。实验中发生爆炸,除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因为燃烧是发生在__有限的空间内__。(3)下列情况下,会发生爆炸的是__D__(填字母)。A.金属筒不加盖B.蜡烛没有点燃C.塑料筒中面粉改装成石灰石粉末D.塑料筒中面粉改装成玉米粉末(4)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严禁烟火__、__保持通风(合理即可)__(写出两点即可)。(5)干燥的镁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根据镁粉的性质推测,下列保存铝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__D__(填字母)。A.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B.远离火种及热源C.隔绝空气密封保存D.露天随地堆放实验专练二 氧气实验室制取、性质与物质燃烧的条件1.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铁架台__,②__集气瓶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的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4)选择D装置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大__(填“大”或“小”);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E__(填字母)。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__坩埚钳__。(2)图②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__用灯帽盖灭__。(3)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__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__。(4)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除了注意不要靠近瓶壁外,还应注意的操作是__由上而下缓慢伸入__,理由是__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__。(5)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__检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__。3.(广西北海期中)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酒精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任务一】认识燃烧(1)酒精、木炭、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可燃物,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②__(填序号)。①发光 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放热 ④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__。【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试剂。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足量的氧气,再关闭K1和K2。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步骤2中未看到白磷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__。【任务三】调控燃烧(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用沙土盖灭或降低温度到煤的着火点以下__。【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 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铁的颗粒大小__(答出1点)。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铁+氧气四氧化三铁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第2课时灭火的原理爆炸 - 学生版.docx 3.3 第2课时灭火的原理爆炸.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