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A.10 g水受热变为10 g水蒸气B.32 g S和32 g O2反应生成64 g SO2C.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D.20 g食盐溶于80 g水得到100 g食盐水2.(四川乐山沐川县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的是( A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固体质量减少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B.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4.(河南驻马店期末)碳酸氢铵(NH4HCO3)常用作食品膨松剂,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A.SO2 B.NH3C.H2O D.CO25.(山东淄博中考)现有8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 g C和18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C )A.4∶11 B.1∶2C.1∶4 D.11∶96.杭州亚运会首次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助力“碳中和”,已知甲醇燃烧反应可表示为甲醇+氧气二氧化碳+水,由此推知甲醇( A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无法确定7.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1中使用的红磷必须过量B.实验2中铁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前后天平保持平衡C.实验3中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前后天平指针向左偏转D.实验4中蜡烛的质量等于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实验1中使用的红磷不是必须过量,由于发生了化学反应,即使红磷的量不足,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也是相等的,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实验2中铁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没有放出气体,也没有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B正确;实验3中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后生成水和氧气,氧气逸出,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4中参加反应的蜡烛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和等于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D错误。8.(广西桂林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0 3 20 18反应后质量/g 2 x 30 26A.x的值一定为3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乙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9∶49.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10.(科学探究与实践)大明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 g镁条在盛有足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实验完毕后,大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 g。【提出问题】镁条与氧气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Mg+O2MgO__。据此大明存在疑问: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 g呢?【查阅资料】(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可以与二氧化碳、氮气等发生反应:2Mg+CO2C+2MgO;②3Mg+N2Mg3M2。(2)氮化镁(Mg3N2)是淡黄色的固体。【作出假设】假设1:镁条和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导致固体质量小于4.0 g;假设2:镁条和空气中的N2发生了反应导致固体质量小于4.0 g。【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1)取2.4 g镁条在盛有足量C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验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称得固体质量为4.6 g 假设1:__不成立__(填“成立”或“不成立”,下同)(2)取2.4 g镁条在盛有足量N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验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称得固体质量为3.3 g 假设2:__成立__【实验结论】2.4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 g,是因为镁条与空气中的__N2__(填化学式)反应造成的。【实验拓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应选择的物质是__C__(A.木炭 B.镁粉 C.红磷,填字母),写出一条你选择该物质的理由:__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__。4.2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 g水受热变为10 g水蒸气B.32 g S和32 g O2反应生成64 g SO2C.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D.20 g食盐溶于80 g水得到100 g食盐水2.(四川乐山沐川县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固体质量减少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B.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4.(河南驻马店期末)碳酸氢铵(NH4HCO3)常用作食品膨松剂,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SO2 B.NH3C.H2O D.CO25.(山东淄博中考)现有8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 g C和18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4∶11 B.1∶2C.1∶4 D.11∶96.杭州亚运会首次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助力“碳中和”,已知甲醇燃烧反应可表示为甲醇+氧气二氧化碳+水,由此推知甲醇(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无法确定7.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使用的红磷必须过量B.实验2中铁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前后天平保持平衡C.实验3中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前后天平指针向左偏转D.实验4中蜡烛的质量等于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8.(广西桂林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0 3 20 18反应后质量/g 2 x 30 26A.x的值一定为3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乙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9∶49.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10.(科学探究与实践)大明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 g镁条在盛有足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实验完毕后,大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 g。【提出问题】镁条与氧气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 __。据此大明存在疑问: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 g呢?【查阅资料】(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可以与二氧化碳、氮气等发生反应:2Mg+CO2C+2MgO;②3Mg+N2Mg3M2。(2)氮化镁(Mg3N2)是淡黄色的固体。【作出假设】假设1:镁条和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导致固体质量小于4.0 g;假设2:镁条和空气中的N2发生了反应导致固体质量小于4.0 g。【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1)取2.4 g镁条在盛有足量C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验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称得固体质量为4.6 g 假设1:__ __(填“成立”或“不成立”,下同)(2)取2.4 g镁条在盛有足量N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验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称得固体质量为3.3 g 假设2:__ __【实验结论】2.4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 g,是因为镁条与空气中的__ __(填化学式)反应造成的。【实验拓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应选择的物质是__ __(A.木炭 B.镁粉 C.红磷,填字母),写出一条你选择该物质的理由:__ 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质量守恒定律 - 学生版.docx 4.2 质量守恒定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