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燃料与二氧化碳 过关检测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燃料与二氧化碳 过关检测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过关检测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 A )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C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3.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主要原因是( D )
A.碳是黑色的 B.碳粉末细小
C.碳不溶于水 D.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
4.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B )
A.O3 B.N2
C.CH4 D.CO2
5.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D )
A.生产碳酸饮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生产碳铵 D.用于人工降雨
6.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氢能源的优点的是( D )
A.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B.原料是水,来源广泛
C.燃烧的热值高 D.能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
7.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混合物
C.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D.作为燃料,石油不如天然气清洁
8.昆明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D )
A.植树造林 B.太阳能发电
C.绿色出行 D.酒精作燃料
9.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C )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石蕊溶液
10.以下是实验室依次制取、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D )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D )
A.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B.石墨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良好
C.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能与水反应
12.石墨炔与石墨烯类似,是一种新型片层状单质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石墨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B.石墨炔与金刚石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原子结构不同
C.石墨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生成空气污染物
D.石墨炔在催化、信息、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3.三氧化二碳(化学式为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一氧化碳
C.一定条件下,三氧化二碳可以还原氧化铜
D.C2O3可用排水法收集
1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15.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
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16.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可用如图所示方法检验氢气纯度,若声音很小,证明氢气不纯
D.在氢气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检验氢气燃烧的产物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C错误。
17.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图1
A.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B.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途径
C.随烟气流速增大,二氧化碳脱除效果增强
D.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18.利用碳酸饮料进行如图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饮料中的碳酸是CO2和H2O反应得到的
B.实验过程中,碳酸饮料中的CO2分子在不断减少
C.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CO2也可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
19.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硫酸 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② 第二朵纸花上喷上水 纸花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 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纸花颜色无明显变化
④ 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步骤①中若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纸花颜色不变红色
B.步骤②中若用NaOH溶液代替水,纸花颜色也无明显变化
C.步骤②、④可证明CO2气体能使干燥的纸花变成红色
D.上述实验可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20.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图1、图2实验中都是短的蜡烛先熄灭
B.“釜底抽薪”灭火的原理和图2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相同
C.图3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D.图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
21.(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活性炭②干冰③氧气④一氧化碳⑤石墨,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⑤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②__。
(3)净水时起吸附作用的是__①__。 (4)供人和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③__。
(5)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④__。
22.(5分)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甲、乙两种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__。
(2)物质甲的名称是__金刚石__,利用它硬度大的性质可以制作__钻头__。
(3)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据此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润滑剂(合理即可)__。
(4)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__原子__构成的。,
  
23.(8分)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
(1)氢气被称为“最清洁的燃料”,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__水(或H2O)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2H2O__。
(2)氢气点燃前必须__验纯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__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资源广泛、放热量高等)__(答出一点)。
(3)电解水可制取氢气,该反应可证明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也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__可以再分__。
24.(8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石油__和__天然气__常称为化石燃料,其中相对清洁能源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CO2+2H2O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近年我国小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的颗粒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会增加PM2.5排放的是__ABDE__(填字母);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减少清洁工人的工作量
B.为方便出门兜风,彰显经济实力,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E.各种节日里大量燃放烟花、鞭炮,提供幸福喜庆的氛围
F.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3)在汽车尾气管上安装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无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2CO+2NON2+2CO2__。
(4)现用C3H4合成C5H8O2,若让反应物中的原子100%的转化成C5H8O2,即可实现“零排放”,该反应中还需要另外两种反应物,其分子个数比为1∶1,则选择的反应物是__D__(填字母序号)。
A.CO2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H3OH D.H2和CO2
25.(6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利用更加充分。例如,利用废热发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供电。
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如图所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__石油__、天然气,比较上述能源结构图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煤__。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一氧化碳__;该过程属于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__2__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BD__(填字母)。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26.(6分)芯片的制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高纯硅的流程。
查阅资料:“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
(1)流程中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快速进行__。
(2)硅属于__非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SiO2Si+2CO↑__。
(4)若在步骤⑤的制备过程中混入空气或氧气,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硅被氧化得不到高纯硅,且易引起爆炸__。
(5)为了使资源综合利用,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HCl(或H2)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1)流程中将焦炭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快速进行。(2)硅的偏旁是“石”字旁,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3)根据流程图可知,焦炭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4)步骤⑤的制备过程中有氢气参加反应,若混入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且硅可能被氧化得不到高纯硅。(5)上述流程中HCl(或H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使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7.(8分)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硫酸、稀盐酸、二氧化锰、石灰石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⑦的名称是__铁架台__。
(2)利用上述试剂和图1的仪器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CO2__(填化学式),你选择制取并收集该气体的仪器有__②④⑥⑧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若补充一种仪器__试管__(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试剂和仪器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
(3)实验室可用图2的装置来收集并测量氨气的体积,可知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氨气易溶于水__。
(4)用某气体和小气球做图3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验证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__。
28.(8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以及低碳措施产生兴趣,开启了“低碳行动”项目化学习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的来源
(1)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高温分解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就是二氧化碳,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aCO3CaO+CO2↑__。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吸收
(2)大气中CO2溶于水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后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__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
②继续向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__紫色石蕊溶液变红__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H2O+CO2===H2CO3__。
(4)小明同学认为步骤②还有待完善,请你补充一个对照实验:__取一朵纸花,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湿并干燥,将干燥后的纸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__。
任务三:制定低碳行动措施
(5)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低碳目标。请写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低碳行为:__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开发新能源(合理即可)__。
四、计算题(6分)
29.同学们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12.5 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称量,发现物质总质量减少了4.4 g。试求:
(1)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4.4__ 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 g
= x=10 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过关检测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 )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3.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主要原因是( )
A.碳是黑色的 B.碳粉末细小
C.碳不溶于水 D.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
4.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A.O3 B.N2
C.CH4 D.CO2
5.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
A.生产碳酸饮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生产碳铵 D.用于人工降雨
6.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氢能源的优点的是( )
A.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B.原料是水,来源广泛
C.燃烧的热值高 D.能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
7.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混合物
C.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D.作为燃料,石油不如天然气清洁
8.昆明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植树造林 B.太阳能发电
C.绿色出行 D.酒精作燃料
9.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石蕊溶液
10.以下是实验室依次制取、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B.石墨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良好
C.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能与水反应
12.石墨炔与石墨烯类似,是一种新型片层状单质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B.石墨炔与金刚石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原子结构不同
C.石墨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生成空气污染物
D.石墨炔在催化、信息、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3.三氧化二碳(化学式为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一氧化碳
C.一定条件下,三氧化二碳可以还原氧化铜
D.C2O3可用排水法收集
1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15.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
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16.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可用如图所示方法检验氢气纯度,若声音很小,证明氢气不纯
D.在氢气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检验氢气燃烧的产物
17.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A.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B.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途径
C.随烟气流速增大,二氧化碳脱除效果增强
D.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18.利用碳酸饮料进行如图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饮料中的碳酸是CO2和H2O反应得到的
B.实验过程中,碳酸饮料中的CO2分子在不断减少
C.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CO2也可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
19.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硫酸 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② 第二朵纸花上喷上水 纸花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 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纸花颜色无明显变化
④ 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若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纸花颜色不变红色
B.步骤②中若用NaOH溶液代替水,纸花颜色也无明显变化
C.步骤②、④可证明CO2气体能使干燥的纸花变成红色
D.上述实验可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20.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1、图2实验中都是短的蜡烛先熄灭
B.“釜底抽薪”灭火的原理和图2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相同
C.图3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D.图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
21.(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活性炭②干冰③氧气④一氧化碳⑤石墨,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 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 __。
(3)净水时起吸附作用的是__ __。 (4)供人和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 __。
(5)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 __。
22.(5分)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甲、乙两种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 __。
(2)物质甲的名称是__ __,利用它硬度大的性质可以制作__ __。
(3)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据此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 __。
(4)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__ __构成的。,
  
23.(8分)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
(1)氢气被称为“最清洁的燃料”,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__ 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氢气点燃前必须__ 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__ __(答出一点)。
(3)电解水可制取氢气,该反应可证明水是由__ __和__ __组成的。也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__ __。
24.(8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 __和__ __常称为化石燃料,其中相对清洁能源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近年我国小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的颗粒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会增加PM2.5排放的是__ __(填字母);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减少清洁工人的工作量
B.为方便出门兜风,彰显经济实力,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E.各种节日里大量燃放烟花、鞭炮,提供幸福喜庆的氛围
F.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3)在汽车尾气管上安装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无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 __。
(4)现用C3H4合成C5H8O2,若让反应物中的原子100%的转化成C5H8O2,即可实现“零排放”,该反应中还需要另外两种反应物,其分子个数比为1∶1,则选择的反应物是__ __(填字母序号)。
A.CO2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H3OH D.H2和CO2
25.(6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利用更加充分。例如,利用废热发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供电。
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如图所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__ __、天然气,比较上述能源结构图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 __。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 __;该过程属于__ 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__ __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26.(6分)芯片的制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高纯硅的流程。
查阅资料:“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
(1)流程中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 __。
(2)硅属于__ 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4)若在步骤⑤的制备过程中混入空气或氧气,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 __。
(5)为了使资源综合利用,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 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7.(8分)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硫酸、稀盐酸、二氧化锰、石灰石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⑦的名称是__ __。
(2)利用上述试剂和图1的仪器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 __(填化学式),你选择制取并收集该气体的仪器有__ 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若补充一种仪器__ __(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试剂和仪器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
(3)实验室可用图2的装置来收集并测量氨气的体积,可知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 __。
(4)用某气体和小气球做图3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 __。
28.(8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以及低碳措施产生兴趣,开启了“低碳行动”项目化学习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的来源
(1)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高温分解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就是二氧化碳,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吸收
(2)大气中CO2溶于水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后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__ __
②继续向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__ __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4)小明同学认为步骤②还有待完善,请你补充一个对照实验:__ __。
任务三:制定低碳行动措施
(5)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低碳目标。请写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低碳行为:__ __。
四、计算题(6分)
29.同学们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12.5 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称量,发现物质总质量减少了4.4 g。试求:
(1)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 __ 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