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4分)1.(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石雕、石桌等是用 做的,衣物是用 做的,矿泉水瓶、三角板等是用 做的,剪刀、铁锅等是用 做的。【答案】石头;布料;塑料;金属【知识点】材料的种类【解析】【分析】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耐磨且不易变形,这种特性让它能承受雕刻加工,制成的石雕能长期保存,做成的石桌也能承受重量、不怕风吹日晒,所以石雕和石桌用石头制作。布料的特点是轻便、柔软,还能透气吸汗,穿在身上时,既能贴合身体方便活动,又能让皮肤舒适,不会像硬材料那样硌人,不管是棉布、麻布还是丝绸,都有这样的共性,所以衣物会用布料来做。塑料的特点是轻便、防水、不易碎,而且能塑造成不同形状。装矿泉水需要防水的材料,携带时需要轻便、不怕摔,塑料正好符合;三角板要方便学生拿握,还得耐用不易断,塑料的这些特点也能满足,所以矿泉水瓶和三角板常用塑料制作。金属的特点是硬度高、能打磨出锋利的边缘,还有很好的导热性。剪刀需要锋利才能剪断东西,金属的高硬度和可打磨性刚好合适;铁锅要快速传递热量把食物煮熟,金属的导热性就能发挥作用,同时金属还能承受高温,所以剪刀和铁锅会用金属来做。2.(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太阳是 形的,给我们带来了 和 。【答案】球;光;热【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能为地球提供光和热。一方面,太阳辐射的光为地球带来了白天的光亮,是人类视觉感知环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太阳传递的热量能维持地球表面的适宜温度,避免地球处于极端低温环境,保障了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3.(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我们的日常作息与 息息相关。【答案】太阳【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解析】【分析】太阳的东升西落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白天,太阳升起后带来光和热,适合人们学习、工作、进行户外活动;夜晚,太阳西沉,光线减弱、温度降低,人们则需要休息来恢复精力。这种“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的作息规律,正是长期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形成的,因此人类的日常作息与太阳息息相关。4.(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 季到了,人们穿上了厚衣服。【答案】冬【知识点】冬天的特征【解析】【分析】冬季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此时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减少,天气寒冷,常常伴随降温、降雪等现象。为了抵御冬季的低温,防止身体热量散失,人们需要穿上保暖性强的厚衣服(如羽绒服、棉衣、毛衣等),这些衣物能在身体周围形成保暖层,帮助维持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因此,当人们穿上厚衣服时,对应的季节是冬季。5.(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白天开花的植物,如 、 。【答案】向日葵;牵牛花【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白天开花的植物通常依赖白天活动的传粉者(如蜜蜂、蝴蝶),且白天的光照、温度更利于它们展开花瓣,吸引传粉者或进行光合作用。这类植物的花瓣一般不会因白天的光照、温度而闭合,反而会在白天自然开放,夜晚则可能闭合(部分植物)。向日葵通常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完全开放。白天开放时,花盘上的花粉成熟、花蜜分泌,能吸引蜜蜂等白天活动的昆虫前来传粉,帮助向日葵繁殖后代;牵牛花的花期在清晨至上午,太阳升起后花瓣逐渐展开,到了中午或午后,因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花瓣会慢慢枯萎闭合。6.(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找出猫在不同季节的相同与不同,就是在 。【答案】比较【知识点】观察、比较【解析】【分析】比较是基础且重要的科学认识方法,核心是通过观察、对比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特征。像这样主动找出猫在不同季节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运用比较的方法。7.(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农历初三的月亮叫 ,满月出现在农历 。【答案】蛾眉月;十五或十六【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亮的形状会随着农历时间变化,不同时间的月亮有不同名称。农历初三的月亮仅露出一弯细细的月牙,形状如同眉毛,因此被称为蛾眉月。它通常在傍晚时分出现,出现在西方天空,亮面朝向太阳(即西方),很快就会随着太阳落山而消失。满月出现的时间是当月亮、地球、太阳大致成一条直线,且地球位于中间时,月亮会被太阳完全照亮,呈现出圆形的满月。这种月相通常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民间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8.(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棉布最适合做( )。A.窗帘 B.贴身衣物 C.鞋子【答案】B【知识点】服装材料【解析】【分析】棉布的核心特点是柔软亲肤、透气性好、吸汗性强。A选项,窗帘需要一定的遮光性、垂坠感和耐用性,棉布遮光效果较弱,且长期日晒易褪色、变形,不如厚重的绒布或遮光布合适,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贴身衣物直接接触皮肤,需满足舒适、透气、吸汗的需求。棉布柔软不刺激皮肤,能及时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液,还能让空气流通,避免闷热,完全符合贴身衣物的使用要求,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鞋子需要耐磨、防水、支撑性强的材料(如皮革、橡胶),棉布耐磨性差、易受潮变形,无法承受行走时的摩擦和压力,不适合制作鞋子,C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根据棉布的特性,棉布最适合做贴身衣物,答案为B选项。9.(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塑料的优点是 ( )。A.受热易变形 B.方便装饰 C.污染【答案】B【知识点】塑料【解析】【分析】塑料的特点是大多数质轻,易加工装饰,部分有透明性和耐磨耗性,但遇高温易变形,且随意丢弃易造成污染。塑料的明显优点是方便装饰。因为塑料容易做成各种颜色,还能印上花纹、图案(比如彩色玩具、带卡通的文具盒),能让东西更美观。而受热易变形会让塑料遇热坏得快,污染会破坏环境,这两个都是塑料的缺点,不是优点,故选B选项。10.(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吃饭时,选用( )筷子更环保。A.铝合金筷子 B.一次性筷子 C.塑料筷子【答案】A【知识点】不同材料的餐具【解析】【分析】生活中的筷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不同材料的筷子有着不同的用途。一次性筷子通常由木材或竹子制成,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就丢弃,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不利于环境保护。塑料筷子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丢弃后会长期存在,形成“白色污染”,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铝合金筷子在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且质地坚硬、耐用,不容易损坏,可以长时间使用,减少垃圾的产生,符合环保要求,故选A选项。11.(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下列三种杯子,哪个最轻便( )。A.玻璃杯 B.塑料杯 C.不锈钢杯【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判断哪种杯子最轻便,可根据材料特性分析:玻璃材质的玻璃杯、金属材质的不锈钢杯,自身重量都相对较重;而塑料材质的塑料杯,材料本身密度小、重量轻,相同大小的情况下,塑料杯拿起来最不费力。因此最轻便的杯子是塑料杯,答案是B选项。12.(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以下哪个选项是白天活动的动物( )。A.猫头鹰 B.老鼠 C.老虎【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白天活动的动物通常在白天觅食、活动,夜晚休息。猫头鹰的眼睛适合夜晚视物,白天会躲在隐蔽处休息,夜晚才出来捕捉猎物,属于夜间活动动物;老鼠天性警惕,为避开天敌和强光,习惯在夜晚外出觅食、活动,同样是夜间活动动物;而老虎白天会主动外出寻找食物(如鹿、野猪),还会巡视自己的领地,夜晚则多在巢穴中休息,是典型的白天活动动物。综上,白天活动的动物是老虎,答案是C选项。13.(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以下哪个选项是形容冬季的 ( )。A.烈日炎炎 B.冰天雪地 C.春暖花开【答案】B【知识点】冬天的特征【解析】【分析】A选项的烈日炎炎描述的是太阳毒辣、天气酷热的景象,这是夏季的典型特点;B选项的春暖花开指春天天气变暖、花朵开放,是春季的鲜明特征;而C选项的冰天雪地意为到处都是冰和雪,准确体现了冬季寒冷、冰雪覆盖的景象。因此,形容冬季的是冰天雪地,答案是B选项。14.(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从农历初一到月底,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A.圆→缺 B.缺→圆 C.缺→圆→缺【答案】C【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是指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不同形状,其变化会随农历日期推移而呈现周期性规律。上半月:农历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亮,此时月相为新月,呈缺失状态。之后,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逐渐朝向地球,月相从新月逐渐变为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亮面在右(西边),到农历十五前后,月球转到地球另一侧,月相变为满月,呈圆形。所以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缺变圆。下半月:满月之后,月球继续转动,被太阳照亮且朝向地球的部分逐渐减少,月相从满月依次变为亏凸月、下弦月、残月,亮面在左(东边),到月底时,月球又回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再次接近新月,又呈缺失状态。所以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圆变缺。综上,从农历初一到月底,月相的变化规律是缺→圆→缺,答案是C选项。三、判断题 (每小题 2分,共14分)15.(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玉石的价格比较贵,所以它不是石头。 ( )【答案】错误【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石头是天然形成的固态物质。玉石是天然形成的,本质属于石头的特殊类型,只是因质地好、产量少而价格贵。“价格贵”是它的价值特点,不能改变玉石是石头的本质,所以本题说法错误。16.(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丝绸柔软、光滑,适合做旗袍。( )【答案】正确【知识点】服装材料【解析】【分析】不同面料的性能各不相同,比如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存在差异。丝绸天生具有柔软、光滑的特点,触感舒适,且外观有柔和光泽。制作旗袍需要面料贴合身体(需柔软)、穿着舒适(需柔软)、外观精致(需光滑有光泽),丝绸的特性与旗袍的制作需求完全匹配,本题说法正确。17.(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塑料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答案】╳【知识点】塑料【解析】【分析】塑料的主要问题在于难以自然降解,即使重复使用后被丢弃,仍会长期留在土壤、海洋中,破坏生态环境(如影响动植物生存);且塑料回收和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污染。可重复使用只是减少了单次使用量,无法消除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因此本题说法错误。18.(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和延展性。( )【答案】正确【知识点】金属【解析】【分析】常见的铜、铁、铝等金属,表面大多有独特的光泽(比如铜带紫红色、铝呈银白色),和木头、塑料等无光泽或暗淡的外观明显不同,这就是金属光泽。金属能被改变形状,比如用锤子轻敲铝箔,能把它压得更薄;弯折铁丝时,铁丝不容易断还能变弯,这种能被拉伸、挤压成不同形状的特性,这就是金属的延展性,所以本题说法正确。19.(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事先准备好防晒用品。(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与热【解析】【分析】强烈阳光会对皮肤造成损害。活动时,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容易被晒伤,出现发红、疼痛等情况。而防晒用品(如防晒霜、遮阳帽、防晒衣等)能帮助遮挡或减少阳光对皮肤的伤害,保护身体,所以本题说法正确。20.(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太阳对植物、动物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植物在白天有太阳时,会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这是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的基础,像牵牛花、睡莲等,会在白天太阳升起后开放,夜晚闭合;有些植物的叶片(如花生叶)白天展开接受阳光,夜晚合拢休息,这些都是植物适应昼夜交替的表现。太阳带来的昼夜差异,让动物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模式。例如:鸡、蝴蝶、蜜蜂等昼行性动物,会在白天太阳出来后活动(寻找食物、繁殖),夜晚休息;而猫头鹰、蝙蝠等夜行性动物,则在太阳落下、夜晚来临时活动,白天躲藏,这种差异直接由昼夜交替决定。可见太阳对植物生长、动物生活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21.(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周。( )【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指的是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和面积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现象。通过长期观察能发现,从新月(看不到月亮)开始,经过上弦月、满月,再到下弦月,最后回到新月,完整的月相变化过程需要大约30天(更准确是29.5天左右),这个周期远长于一周(7 天)。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四、简答题 (共8分)22.(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请分别写出四个季节的活动(每个季节至少写一种)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答案】放风筝、春游、植树、赏花等;游泳、吃冰淇淋、避暑、参加夏令营等;采摘水果、赏红叶、登高、秋收等;滑雪、堆雪人、打雪仗、过年等【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①春季气温回升、风力温和,能给风筝稳定升力,且户外空气好、适合活动,所以适合放风筝。 春季花草发芽、树木变绿,户外景色清新,且温度不冷不热,适合和家人朋友出门散步、野餐,感受春日生机。 春季土壤解冻、雨水渐多,气候湿润,树苗种下后容易生根发芽,成活率高。②夏季天热易燥热,游泳能快速降温;且夏季假期多,方便去泳池活动,因此游泳是夏季常见选择。 夏季气温高,冰淇淋冰凉甜爽,吃的时候能快速缓解燥热,是夏季受欢迎的降温方式。 夏季有长假,夏令营会安排户外游戏、手工等活动,既能让孩子在凉爽的树荫或室内玩耍,又能结交朋友。③秋季天晴、温度适宜,且水果成熟(如苹果、橘子),能亲手摘新鲜水果、感受丰收,适合采摘。 秋季气温下降,树叶里的色素变化,枫树、黄栌等树木的叶子变红,景色好看,且户外不热,适合出门观赏。 秋季天高气爽、没有暴雨,爬山时视野开阔,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锻炼身体。④冬季天冷易下雪,积雪能堆积塑形;堆雪人有趣,还能在活动中保暖,是冬季独有的活动。 冬季积雪松软,捏成雪球不会伤人,和伙伴互相扔雪球玩耍,能在寒冷中增加乐趣,还能活动身体发热。 冬季有春节,天气寒冷适合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贴春联,热闹的氛围能抵御寒意,是冬季重要的传统活动。1 / 1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4分)1.(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石雕、石桌等是用 做的,衣物是用 做的,矿泉水瓶、三角板等是用 做的,剪刀、铁锅等是用 做的。2.(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太阳是 形的,给我们带来了 和 。3.(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我们的日常作息与 息息相关。4.(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 季到了,人们穿上了厚衣服。5.(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白天开花的植物,如 、 。6.(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找出猫在不同季节的相同与不同,就是在 。7.(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农历初三的月亮叫 ,满月出现在农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8.(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棉布最适合做( )。A.窗帘 B.贴身衣物 C.鞋子9.(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塑料的优点是 ( )。A.受热易变形 B.方便装饰 C.污染10.(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吃饭时,选用( )筷子更环保。A.铝合金筷子 B.一次性筷子 C.塑料筷子11.(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下列三种杯子,哪个最轻便( )。A.玻璃杯 B.塑料杯 C.不锈钢杯12.(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以下哪个选项是白天活动的动物( )。A.猫头鹰 B.老鼠 C.老虎13.(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以下哪个选项是形容冬季的 ( )。A.烈日炎炎 B.冰天雪地 C.春暖花开14.(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从农历初一到月底,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A.圆→缺 B.缺→圆 C.缺→圆→缺三、判断题 (每小题 2分,共14分)15.(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玉石的价格比较贵,所以它不是石头。 ( )16.(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丝绸柔软、光滑,适合做旗袍。( )17.(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塑料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18.(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和延展性。( )19.(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事先准备好防晒用品。( )20.(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太阳对植物、动物没有影响。( )21.(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周。( )四、简答题 (共8分)22.(2024二上·东昌府期中)请分别写出四个季节的活动(每个季节至少写一种)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石头;布料;塑料;金属【知识点】材料的种类【解析】【分析】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耐磨且不易变形,这种特性让它能承受雕刻加工,制成的石雕能长期保存,做成的石桌也能承受重量、不怕风吹日晒,所以石雕和石桌用石头制作。布料的特点是轻便、柔软,还能透气吸汗,穿在身上时,既能贴合身体方便活动,又能让皮肤舒适,不会像硬材料那样硌人,不管是棉布、麻布还是丝绸,都有这样的共性,所以衣物会用布料来做。塑料的特点是轻便、防水、不易碎,而且能塑造成不同形状。装矿泉水需要防水的材料,携带时需要轻便、不怕摔,塑料正好符合;三角板要方便学生拿握,还得耐用不易断,塑料的这些特点也能满足,所以矿泉水瓶和三角板常用塑料制作。金属的特点是硬度高、能打磨出锋利的边缘,还有很好的导热性。剪刀需要锋利才能剪断东西,金属的高硬度和可打磨性刚好合适;铁锅要快速传递热量把食物煮熟,金属的导热性就能发挥作用,同时金属还能承受高温,所以剪刀和铁锅会用金属来做。2.【答案】球;光;热【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能为地球提供光和热。一方面,太阳辐射的光为地球带来了白天的光亮,是人类视觉感知环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太阳传递的热量能维持地球表面的适宜温度,避免地球处于极端低温环境,保障了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3.【答案】太阳【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解析】【分析】太阳的东升西落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白天,太阳升起后带来光和热,适合人们学习、工作、进行户外活动;夜晚,太阳西沉,光线减弱、温度降低,人们则需要休息来恢复精力。这种“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的作息规律,正是长期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形成的,因此人类的日常作息与太阳息息相关。4.【答案】冬【知识点】冬天的特征【解析】【分析】冬季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此时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减少,天气寒冷,常常伴随降温、降雪等现象。为了抵御冬季的低温,防止身体热量散失,人们需要穿上保暖性强的厚衣服(如羽绒服、棉衣、毛衣等),这些衣物能在身体周围形成保暖层,帮助维持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因此,当人们穿上厚衣服时,对应的季节是冬季。5.【答案】向日葵;牵牛花【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白天开花的植物通常依赖白天活动的传粉者(如蜜蜂、蝴蝶),且白天的光照、温度更利于它们展开花瓣,吸引传粉者或进行光合作用。这类植物的花瓣一般不会因白天的光照、温度而闭合,反而会在白天自然开放,夜晚则可能闭合(部分植物)。向日葵通常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完全开放。白天开放时,花盘上的花粉成熟、花蜜分泌,能吸引蜜蜂等白天活动的昆虫前来传粉,帮助向日葵繁殖后代;牵牛花的花期在清晨至上午,太阳升起后花瓣逐渐展开,到了中午或午后,因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花瓣会慢慢枯萎闭合。6.【答案】比较【知识点】观察、比较【解析】【分析】比较是基础且重要的科学认识方法,核心是通过观察、对比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特征。像这样主动找出猫在不同季节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运用比较的方法。7.【答案】蛾眉月;十五或十六【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亮的形状会随着农历时间变化,不同时间的月亮有不同名称。农历初三的月亮仅露出一弯细细的月牙,形状如同眉毛,因此被称为蛾眉月。它通常在傍晚时分出现,出现在西方天空,亮面朝向太阳(即西方),很快就会随着太阳落山而消失。满月出现的时间是当月亮、地球、太阳大致成一条直线,且地球位于中间时,月亮会被太阳完全照亮,呈现出圆形的满月。这种月相通常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民间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8.【答案】B【知识点】服装材料【解析】【分析】棉布的核心特点是柔软亲肤、透气性好、吸汗性强。A选项,窗帘需要一定的遮光性、垂坠感和耐用性,棉布遮光效果较弱,且长期日晒易褪色、变形,不如厚重的绒布或遮光布合适,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贴身衣物直接接触皮肤,需满足舒适、透气、吸汗的需求。棉布柔软不刺激皮肤,能及时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液,还能让空气流通,避免闷热,完全符合贴身衣物的使用要求,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鞋子需要耐磨、防水、支撑性强的材料(如皮革、橡胶),棉布耐磨性差、易受潮变形,无法承受行走时的摩擦和压力,不适合制作鞋子,C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根据棉布的特性,棉布最适合做贴身衣物,答案为B选项。9.【答案】B【知识点】塑料【解析】【分析】塑料的特点是大多数质轻,易加工装饰,部分有透明性和耐磨耗性,但遇高温易变形,且随意丢弃易造成污染。塑料的明显优点是方便装饰。因为塑料容易做成各种颜色,还能印上花纹、图案(比如彩色玩具、带卡通的文具盒),能让东西更美观。而受热易变形会让塑料遇热坏得快,污染会破坏环境,这两个都是塑料的缺点,不是优点,故选B选项。10.【答案】A【知识点】不同材料的餐具【解析】【分析】生活中的筷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不同材料的筷子有着不同的用途。一次性筷子通常由木材或竹子制成,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就丢弃,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不利于环境保护。塑料筷子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丢弃后会长期存在,形成“白色污染”,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铝合金筷子在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且质地坚硬、耐用,不容易损坏,可以长时间使用,减少垃圾的产生,符合环保要求,故选A选项。11.【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判断哪种杯子最轻便,可根据材料特性分析:玻璃材质的玻璃杯、金属材质的不锈钢杯,自身重量都相对较重;而塑料材质的塑料杯,材料本身密度小、重量轻,相同大小的情况下,塑料杯拿起来最不费力。因此最轻便的杯子是塑料杯,答案是B选项。12.【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白天活动的动物通常在白天觅食、活动,夜晚休息。猫头鹰的眼睛适合夜晚视物,白天会躲在隐蔽处休息,夜晚才出来捕捉猎物,属于夜间活动动物;老鼠天性警惕,为避开天敌和强光,习惯在夜晚外出觅食、活动,同样是夜间活动动物;而老虎白天会主动外出寻找食物(如鹿、野猪),还会巡视自己的领地,夜晚则多在巢穴中休息,是典型的白天活动动物。综上,白天活动的动物是老虎,答案是C选项。13.【答案】B【知识点】冬天的特征【解析】【分析】A选项的烈日炎炎描述的是太阳毒辣、天气酷热的景象,这是夏季的典型特点;B选项的春暖花开指春天天气变暖、花朵开放,是春季的鲜明特征;而C选项的冰天雪地意为到处都是冰和雪,准确体现了冬季寒冷、冰雪覆盖的景象。因此,形容冬季的是冰天雪地,答案是B选项。14.【答案】C【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是指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不同形状,其变化会随农历日期推移而呈现周期性规律。上半月:农历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亮,此时月相为新月,呈缺失状态。之后,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逐渐朝向地球,月相从新月逐渐变为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亮面在右(西边),到农历十五前后,月球转到地球另一侧,月相变为满月,呈圆形。所以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缺变圆。下半月:满月之后,月球继续转动,被太阳照亮且朝向地球的部分逐渐减少,月相从满月依次变为亏凸月、下弦月、残月,亮面在左(东边),到月底时,月球又回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再次接近新月,又呈缺失状态。所以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圆变缺。综上,从农历初一到月底,月相的变化规律是缺→圆→缺,答案是C选项。15.【答案】错误【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石头是天然形成的固态物质。玉石是天然形成的,本质属于石头的特殊类型,只是因质地好、产量少而价格贵。“价格贵”是它的价值特点,不能改变玉石是石头的本质,所以本题说法错误。16.【答案】正确【知识点】服装材料【解析】【分析】不同面料的性能各不相同,比如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存在差异。丝绸天生具有柔软、光滑的特点,触感舒适,且外观有柔和光泽。制作旗袍需要面料贴合身体(需柔软)、穿着舒适(需柔软)、外观精致(需光滑有光泽),丝绸的特性与旗袍的制作需求完全匹配,本题说法正确。17.【答案】╳【知识点】塑料【解析】【分析】塑料的主要问题在于难以自然降解,即使重复使用后被丢弃,仍会长期留在土壤、海洋中,破坏生态环境(如影响动植物生存);且塑料回收和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污染。可重复使用只是减少了单次使用量,无法消除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因此本题说法错误。18.【答案】正确【知识点】金属【解析】【分析】常见的铜、铁、铝等金属,表面大多有独特的光泽(比如铜带紫红色、铝呈银白色),和木头、塑料等无光泽或暗淡的外观明显不同,这就是金属光泽。金属能被改变形状,比如用锤子轻敲铝箔,能把它压得更薄;弯折铁丝时,铁丝不容易断还能变弯,这种能被拉伸、挤压成不同形状的特性,这就是金属的延展性,所以本题说法正确。19.【答案】正确【知识点】光与热【解析】【分析】强烈阳光会对皮肤造成损害。活动时,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容易被晒伤,出现发红、疼痛等情况。而防晒用品(如防晒霜、遮阳帽、防晒衣等)能帮助遮挡或减少阳光对皮肤的伤害,保护身体,所以本题说法正确。20.【答案】错误【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植物在白天有太阳时,会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这是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的基础,像牵牛花、睡莲等,会在白天太阳升起后开放,夜晚闭合;有些植物的叶片(如花生叶)白天展开接受阳光,夜晚合拢休息,这些都是植物适应昼夜交替的表现。太阳带来的昼夜差异,让动物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模式。例如:鸡、蝴蝶、蜜蜂等昼行性动物,会在白天太阳出来后活动(寻找食物、繁殖),夜晚休息;而猫头鹰、蝙蝠等夜行性动物,则在太阳落下、夜晚来临时活动,白天躲藏,这种差异直接由昼夜交替决定。可见太阳对植物生长、动物生活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21.【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指的是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和面积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现象。通过长期观察能发现,从新月(看不到月亮)开始,经过上弦月、满月,再到下弦月,最后回到新月,完整的月相变化过程需要大约30天(更准确是29.5天左右),这个周期远长于一周(7 天)。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22.【答案】放风筝、春游、植树、赏花等;游泳、吃冰淇淋、避暑、参加夏令营等;采摘水果、赏红叶、登高、秋收等;滑雪、堆雪人、打雪仗、过年等【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①春季气温回升、风力温和,能给风筝稳定升力,且户外空气好、适合活动,所以适合放风筝。 春季花草发芽、树木变绿,户外景色清新,且温度不冷不热,适合和家人朋友出门散步、野餐,感受春日生机。 春季土壤解冻、雨水渐多,气候湿润,树苗种下后容易生根发芽,成活率高。②夏季天热易燥热,游泳能快速降温;且夏季假期多,方便去泳池活动,因此游泳是夏季常见选择。 夏季气温高,冰淇淋冰凉甜爽,吃的时候能快速缓解燥热,是夏季受欢迎的降温方式。 夏季有长假,夏令营会安排户外游戏、手工等活动,既能让孩子在凉爽的树荫或室内玩耍,又能结交朋友。③秋季天晴、温度适宜,且水果成熟(如苹果、橘子),能亲手摘新鲜水果、感受丰收,适合采摘。 秋季气温下降,树叶里的色素变化,枫树、黄栌等树木的叶子变红,景色好看,且户外不热,适合出门观赏。 秋季天高气爽、没有暴雨,爬山时视野开阔,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锻炼身体。④冬季天冷易下雪,积雪能堆积塑形;堆雪人有趣,还能在活动中保暖,是冬季独有的活动。 冬季积雪松软,捏成雪球不会伤人,和伙伴互相扔雪球玩耍,能在寒冷中增加乐趣,还能活动身体发热。 冬季有春节,天气寒冷适合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贴春联,热闹的氛围能抵御寒意,是冬季重要的传统活动。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