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声声慢李清照教学目标1.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词的思想感情。2.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体味词的声律之美。3.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教学难点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其词被称为 “易安体”,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感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自辟途径,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留有作品集《漱玉词》。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 内容 风格 代表作前 闺情离愁 清丽明快(闲愁离愁)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后 怀旧悼亡 凄凉低沉 (浓愁哀愁) 《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如 梦 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 梦 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前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武 陵 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后期代表作李清照大事记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48岁: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被判刑两年。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67—71岁:没有子嗣,凄然一身,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由亡国到丧夫,再由再嫁到离异,最后由入狱到悲死。这些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女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写作背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南宋·李清照1、范读 注意节奏2、自由朗诵并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整体感知一、直接写愁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直接写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品味:叠字的妙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 作环 境心境若有所失寂寞冷清凄凉惨淡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运用叠词,多角度写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2、内容上,奠定愁苦的感情基调鉴赏探讨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 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抓景语:意象(二)间接写愁:酒雁黄花梧桐借景抒情酒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借酒消愁愁更愁,秋风迅疾更增添愁思。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晚年凄凉惨淡结论:风抒写萧瑟冷凄之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白居易《凉风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风雁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1、雁声凄惨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伤心”?结论:过雁象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菊花,一种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诗人孤独寂寞情的寄托。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结论: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再读文思考讨论这些意象表达出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酒:是“愁”的象征。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过雁:象征离愁。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意象-意境-情感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添愁、助愁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颠沛流离之苦以愁作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了得:愁多愁深(化多为少,思绪纷茫,欲说还休。)愁因为何生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愁“愁”之内涵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悲愁流离之苦(国愁)(家愁)(情愁)愁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淡酒浇愁秋风劲吹征雁南飞黄花憔悴雨打梧桐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