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6分)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正确、美观地填写在田字格里。(6分)小路的尽头有一处宅院,古朴yōu yǎ 。窗外的清风送来香气时,伏àn 的作家忍不住走出书房,迷蒙的雾气萦绕着整个花园,参差不齐的假山也笨zhuō地衬托着美丽的花蕾。这样的场景,宁静又动人。直到露水打湿了衣jīn,文思敏捷的作家才huǎng 然回过神来,回到书桌前将这春天美好的景象记录了下来。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硕大无朋 B.心弛神往 C.顾影自伶 D.孤芳至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2分)( )A.辽阔的草原一碧千里,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美丽极了。B.森林里树木郁郁葱葱,翠色欲流,好似人间仙境。C.日暮途穷,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D.盛大的节日到了,广场上的人们个个襟飘带舞,欢聚一堂。4.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A.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B.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C.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D.幽幽柔柔的蓝,好像在闪烁,在蔓延,在无尽地诉说……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种蝴蝶和候鸟一样,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向北方,每天平均飞行大约四十多公里。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6.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丁香结》告诉我们要用豁达的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忽”字用得十分轻巧,突出表现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D.《花之歌》中“人类尚未完全领悟”的哲理是我们该去顾影自怜,自我欣赏,不应该积极追求光明。7. 诗词曲鉴赏(共20分)完成练习。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重阳日”是农历 ,在这一天古人有 等习俗。(3).诗中“ , ”写的是村庄的自然风光。(4).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画面。 二、阅读理解(共34分)8.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2分)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⑤其侄曰:"胡⑥不早来问?致吾忘之。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使侄录之。 (2).翻译下列句子。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9. 现代文阅读。(共22分)好一朵木槿花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接下来该是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是外来户,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瞧过它。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②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原来,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③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我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④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⑤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有删改)(1).下面对文中第②段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杂草涌动的样子比作绿色的波浪,生动地描绘了风吹绿草的画面。B.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色的木槿花人格化,形象地写出紫花娇人的姿态。C.将木槿的花瓣比作蝉翼,突出它的奇特另类,暗含作者对木槿花的轻视态度。D.表现了作者在小园中看见紫色木槿花时的欣喜和对它由衷的喜爱之情。(2).阅读全文,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A.轻视→欣赏→惊喜→期待B.惊喜→轻视→期待→欣赏C.轻视→惊喜→欣赏→期待D.惊喜→轻视→欣赏→怀念(3).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下列对作者这样安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B.前后都表现了木槿活泼、坚实的生命状态C.前后对比突出木槿面对艰难乐观自得的品质D.令文章情感有变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 (5).木槿花的生长过程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里,木槿花是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的化身。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它给了你什么启发? 三、作文(共30分)10.表达与交流。题目: 的旅行提示:(1)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想象这种植物或动物在大自然中是怎样旅行的,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体会“变形”的乐趣。(2)把题目补充完整。放飞想象,生动表达,用心感受大自然。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幽雅 案 拙 襟 恍2.A3.C4.D5.C6.D7. (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 唐;孟浩然;九月初九; 登高、饮菊花酒(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 推开窗户正好面对着谷场和菜园,诗人和朋友共饮美酒,闲谈着农事。二、阅读理解8. (1). 喜欢;抄录。(2). 张丞相认真看了好长时间,自己也不认识。(3). 该责怪的人应该是张丞相,因为他写的字不规范,别人难以认读。9. (1). C(2). C(3). B(4). 在布满砖块、钢筋等的恶劣的环境中,木槿竟然还能顽强地生长,作者被这种在重压之下顽强生长、不轻易屈服的精神震撼到了,对木槿很钦佩。(5). 我联想到松树。松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常青树。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它依然苍劲挺立,四季常青。启发:我们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都要意志坚强,坚贞不屈,不被困难打倒。三、作文10. 范文:种子苍耳的旅行我,是一粒种子,一粒苍耳的种子,我浑身带刺。从升息来的那天就跟在妈妈的身边,不像兄弟姐妹那样出去游荡。可是,我最终还是离开了妈妈和我的家。那天,我正在和妈妈聊天,突然,来了一头怪物,它有两个尖尖的角,“哞哞”地叫着,从我身边走过,把我强行带走了。任凭我怎么哭喊也无济于事。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是怪物的家。不久,家里来了一位乐师,他和这里的主人说:“把这东西卖给我吧,我用它的皮做鼓面。”于是,乐师就把我们带走了。我们来到了乐师的家,乐师把“怪物”杀死了,又剥了它的皮。我被乐师看到,一把手把我从怪物的皮毛上拿下来,扔到了地上。乐师有一个很美丽的女儿,她看到了地上的我,便把我捡了起来,放到了口袋里面。我在小女孩的口袋里不知道呆了多久,我都已经到了快要绝望的地步。因为我不喜欢这里,我要到外面去。我想方设法找机会逃出去,恰好,小女孩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军训,衣服的口袋被刮破了,小女孩嫌弃我太扎手,就把我又扔了出去。我清醒过来向四周看,啊?这里不是我的故乡吗?我竟然又回到了我的家。于是,我就在这里扎根、发芽、生长,最后变成了苍耳妈妈,看着我的孩子们一个一个去旅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