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中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茂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看似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峰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接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了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脸,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淡紫色的光辉和淡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忍俊不禁: ②盘虬卧龙: 2.认真阅读短文,并在下列题后的【 】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①文章从 、 、 等方面来描写紫藤萝花,体现了紫藤萝繁茂、生机勃勃的特点。【颜色、形状、数量、香味、名声】②文章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 → → ”的顺序来写。【梅花、黄花、花花】3.下列对短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制,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B.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会因为某个人遭遇不幸或逝去而停止流动,因此有时候我们为苦难而悲痛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悲痛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C.人的一生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我们要勇敢面对,振作精神,乐观地生活下去。D.读到这句话,我想到了贝多芬:他在耳聋之后,依然坚持创作,不向命运屈服。我深切感受到:积极生活,就会创造生活。阅读理解人类健康的“杀手”——大气污染【材料一】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会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材料二】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AQI数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AQI级别 I II III IV V VI质量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4.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5.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B.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3时,质量状况为重度污染。C.当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D.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只有一百种。6.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你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课外阅读山雨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叮——咚——叮——咚……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7.读选文,理解填空。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 ”,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 美。8.选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9.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理解飞夺泸定桥(节选)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靠山的泸定桥,城的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声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冲锋枪、短枪, 马刀, 手榴弹, 敌人密集的枪弹, 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就被大火包围了。①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②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后续的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10.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文中的横线上。攀着 背着 拿着 冒着 带着11.在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胆战心惊—— 响彻云霄—— 12.《七律·长征》这首诗中描写“飞夺泸定桥”场景是:金沙水拍云崖暖, 。13.选文第3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场面,文中画横线的第 句运用面的描写,第 句运用点的描写。(填序号)14.这样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是( )。A.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B.动静结合,生动形象15.选文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爱的防弹衣陈学长①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②妻子开始埋怨我了,说:“锻炼孩子劳动能力也不是这个法子。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买菜吗 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③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儿,竟也有了担心,而且这种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④屋外风雨正紧,走了不到百米,膝盖以下的裤子便湿透了,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⑤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儿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惊讶地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面前,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沾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在远处不解地看着。⑥“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 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摊位内,他周围的橘子等水果围成了一米多高的半圆形,一个穿着围裙的胖男子,年纪约莫三十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撸到手臂中间,露出古铜色的皮肤。他双手按在摊位上,伸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⑦“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倒了。”儿子说。⑧“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拾啊 ”⑨ “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歪着头,据理力争。⑩“橘子难道长腿了 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 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很不诚实。” 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气得想过去和胖男子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儿顺风顺水地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受点挫折也好。”妻子白了我一眼,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 “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 犯了错,还不敢承认 ”胖男子从摊位内走了出来。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伤心的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她一下子冲到胖男子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说话要讲道理呀,你凭什么说是我儿子撞的!” “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儿呢!” “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他帮你捡拾,你不能赖上他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子伸出的胳膊拦住。 我走过去拍拍胖男子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撞倒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dào qiàn!” “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子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儿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儿,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 “叔叔,看清楚了吧 ”儿子撇着嘴说。 “对不起,小兄弟,错怪你了。”胖男子给儿子dào qiàn。儿子大度地摆摆手:“算了,没多大事!”我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回家的路上,妻子关切地问儿子:“儿子,那人骂你的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 儿子咧嘴笑了笑,仰着头说:“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他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 ”16.按拼音写汉字dào qiàn 17.梳理全文,完成下表。情节发展 儿子久未归 ① 儿子遭斥骂 儿子显大度父母的心情 ② 惊讶、不解 ③ 赞美、关切1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②段划线句写出了大雨倾盆的情状,创设了特定的场景,也为后面写“我”的担心和故事冲突了必要的铺垫。B.第⑥段运用人物的语言、肖像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主观霸道、恃强凌弱却又生活不易的胖男人形象。C.第 段划线句运用比喻,表现了胖男人的诬陷和辱骂在“我”和妻子心中所激起的强烈反应。D.第 段运用人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点明了儿子不为胖男人的话所伤害的原因,表现出儿子的自信乐观,侧面表现出父亲懂得教育艺术。19.分析标题“爱的防弹衣”的妙处。阅读下文,完成练习。罐头,真没有那么不健康王涵①听到“罐头”,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垃圾食品”“不新鲜”“没营养”“有防腐剂”。但罐头真的有那么不好吗?②随便拿起一盒罐头,你就会发现保质期很长。以上海某罐头品牌的香菇罐头为例,它标示的保质期是3年。而根据罐头食品联盟的说法,一般的罐头食品在加工后至少两年内能保持比较好的风味,两年以上的罐头食品依然安全。只是时间太长的话,食物的颜色、质地可能会有变化。③很多人认为,保质期长是因为罐头里添加了防腐剂,其实,罐头发明的时候,化学合成防腐剂都还没有出现。④罐头发明于拿破仑时期。当时法国政府悬赏12000法郎,征求低成本、耐长途运输,且能长期保存食物不变质的方法,向军队提供食物。一位名叫尼克拉斯.阿佩尔的厨师发现,把食物放在密封的玻璃罐里并进行加热可以保存几个月。尝过他保存在玻璃瓶中食物的海军曾评价道:“各种豆类和青豌豆,无论有没有加盐,都保留了刚采摘的蔬菜所具有的新鲜和风味。”于是他成功地得到了那12000法郎。⑤不过当时阿佩尔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直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才终于断定,造成食物腐烂分解的主因是微生物,而微生物可以用加热的方式杀死。高温加热消灭了罐头内的微生物和灭活酶,而加热结束后的真空密封又阻止了外界微生物与罐内食物的接触,因此罐头不需要防腐剂就能防止食物变质、腐烂。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吃的罐头,不加防腐剂即可长期保存的原因。⑥现在工业化生产的罐头卫生标准更为严格。为了保持原材料的新鲜度,罐头品牌会在果园或渔场附近设厂,蔬果、海鲜成熟采摘或捕捞后就会迅速被运到加工厂,然后是清洗、切块等初步处理过程。接着,食材装罐并进行高温加热,温度是116-121℃。高温杀菌步骤结束后再对罐头进行真空密封,罐内食物与空气、外界细菌微生物等完全隔绝,因而就减缓了罐头内食物变质的速度。所以,罐头保质期长并不是因为防腐剂,而是因为加工工艺。⑦我们对罐头一类的加工食品还有一个常见的评价是,它们又要加工又要放得久,不如新鲜食品有营养。不过,“没营养”很可能也是我们的误解。加利福尼亚大学学者的文献综述显示,罐头制作过程中的高温加热____会使食物流失一部分维生素C、维生素B,____罐头的真空密封性也隔绝了氧气,从而减少了营养的流失。⑧新鲜或冷冻食物需要烹调食用,加热过程会导致15%~55%的维生素C以及11%~66%的维生素B的流失,具体流失多少要视食物的种类而定。而罐头食品避免了储存和加热步骤的营养流失,整体上营养成分与新鲜或冷冻食品相差并不大。⑨康奈尔大学在研究中还发现,罐头食品的加工工艺甚至能提高部分维生素的稳定性和效用,即在115℃温度下加热25分钟,相比于新鲜甜玉米,能够增加大约44%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能够增加55%的阿魏酸。阿魏酸作为一种抗氧化成分,与其他抗氧化成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稳定性和效用。⑩所以说,“罐头没营养”只是我们对于加工食品的一个刻板印象。相比于你吃的稀饭馒头,一盒沙丁鱼罐头的营养可丰富多了。 (有删改)20.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填入的关联词是( )A.不仅……而且…… B.要么……要么C.虽然……但是…… D.如果.…那么……21.第②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至少”不可以删去,原因是: 。22.第⑨段划线部分运用了 、 说明方法,作用是 。2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罐头食品的制作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因为高温加热和真空密封可以防止食物变质、腐烂。B.罐头品牌大都在果园或渔场附近设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便宜的原材料,减少运输的成本。C.罐头食品未必不如新鲜食品有营养,主要是因为它们避免了储存和加热步骤的营养流失。D.罐头的发明者一一厨师阿佩尔虽然发明出了罐头,但他本身并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课外阅读。半截蜡烛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24.这是一个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请你仿照示例,概括故事情节。25.下面哪一幅心情图能表现你阅读故事的心情变化( )A.A B.B C.C D.D请简要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26.阅读文章第3自然段,依据加点部分的描写,想象伯诺德夫人和德国军官的心里分别在想什么?伯诺德夫人: 德国军官: 27.小说的结尾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现代文阅读手掌里的清凉树荫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丫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A】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B】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荫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28.文中“侧起的池子”指的是 ,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句子中“这样的动作”在文中指的是 。29.梳理全文内容,根据提示,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在横线上各填一个词语)天气酷热 → 哥哥行动 → 哥握弟手① 清凉 感受清凉 ② 清凉30.“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这个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31.句子“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若将它还原,应该放到文中(【A】 【B】) 处。32.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阅读以下句子,参照示例,体会哥哥的“富有”。示例: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心灵手巧)①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②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③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33.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忍不住笑。文中指紫藤萝的花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盘绕横卧的龙。文中用来形容枝干回旋盘绕、弯弯曲曲、苍劲有力。2.颜色;形状;香味;赏花;忆花;悟花3.B【答案】4.C5.D6.①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②多植树造林。③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答案】7.奇妙无比的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声音8.雨前一雨中一雨后9.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答案】10.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11.心惊胆寒;震耳欲聋12.大渡桥横铁索寒13.②;①14.A15.环境;环境的恶劣,红军完成任务的艰巨【答案】16.道歉17.儿子捡橘子;埋怨、担心;气愤、伤心18.B1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平日里对孩子的教育关爱比作防弹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突出了父亲善于教导孩子、关爱孩子的形象;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在生活中,要正确教育孩子,给予孩子爱的教育,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独立处理,受到伤害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孩子 才能坚强、勇敢地成长。【答案】20.C21.“至少”的意思是最少、起码,在文中表明一般的罐头食品在加工后能保持比较好的风味的时间起码是两年,还有可能更长。去掉以后就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2.列数字;作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罐头食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健康23.B【答案】24.大儿子杰克用蜡烛照明去搬柴;失败;小女儿杰奎琳端烛台去睡觉25.C;略26.很紧张,生怕秘密被暴露;;这屋里太黑了,多点上这根蜡烛照明会更亮些27.小说的结尾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和敬佩。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女们通过机智和勇敢,成功保护了重要的情报,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答案】28.玻璃;一直重复着将双手贴在玻璃上,然后握住弟弟的手这样的动作。29.渴望;传递30.拟人;夏天风少、天热的特点31.【A】32.聪明机智;坚持不懈;关心体贴家人(孝顺、懂事等也可)33.①题目新颖有美感,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用“手掌上的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以手掌上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③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