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1.同学们准备布置 “中国载人航天成就图文” 展览,小濮拟写了一段前言,请你帮助他解决以下问题。
宇宙苍穹,浩渺太空,承载了人类永恒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肩负着中华儿女①______(邀 翱) 翔太空的梦想,书写了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辉煌历史。他们的奉献是长年累月的忍耐,是鲜血汗水的无悔付出。航天员在太空的③______时长不断突破,从蔚蓝星球飞往浩瀚星空,中国航天人的创举不断刷新纪录,让人们更加坚信,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会更加行稳②______(致 至) 远。
(1)语段中三个加点的字怎么读?请你帮他选择 ( )
A.zhài léi hān B.zài lěi hàn
C.zǎi lèi hān D.zǎi lěi hān
(2)语段中①②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3)填入语段中横线③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逗留 B.驻留 C.驻足 D.保留
(4)大家纷纷献策,下列从中摘录的语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举国上下再次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作”搭配不当,“振作”应改为“振兴”。
B.“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太空、建设航天强国”语序不当,应改为“探索宇宙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C.“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凡”这个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历程”。
D.“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又取得新突破”,该句成分赘余,应删去 “又”。
(5)航天精神解读
从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中,选一个 “特别” ,结合航天事例阐述理解(80 字左右 ) 。
我选 “特别能攻关”:
2.阅读《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人民日报酒泉6月17日电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jiāo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左右。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 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jiàn技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获悉( ) 驻留( ) jiāo会( ) 关jiàn( )
(2)文段中画横线词语“再生生保”的含义是: 。
(3)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记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míng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íng( )文 杀戮( ) 悼( )念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 ,正确写法是“ ”。
(3)“国殇”中“殇”的意思是 ,“惨绝人寰”中“人寰”的意思是 。
(4)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
阅读《“飞天”凌空》中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_______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璧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kǎi_______,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áo_______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_______然不惊。
4.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翘 悄 liáo kǎi
5.找出第②段文中的一个错别字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
6.“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gǒu ①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jié ② 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坚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fèng xiàn ③ ……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7.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8.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凛冽 B.白手起家 C.坚强 D.无怨无悔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xiāo sǎ)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iāo sǎ) ②(yǎn huā liáo luàn)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慷慨 ②轻盈
(3)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悄然”的两个义项。文段中“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中“悄然”的意思应该是 。
悄然:①形容忧愁的样子;②形容寂静无声。
(4)文章善用比喻,描写精妙。请从第2段文字中任选一个句子,从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动词的巧妙运用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1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完成问题。
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5月1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当天上午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相关专家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从外形来看,__________,其建造水平无疑是当下常规动力航母的天花板,驶离码头时福建舰冒出的淡淡的烟雾证明前期的系泊试验很充分很成功。
(1)填入文中括号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福建舰的性能几乎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母相媲美
B.福建舰几乎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母相抗衡
C.福建舰的性能几乎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母相抗衡
D.福建舰几乎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母相媲美
1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A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dài捕他。
“但是我就是A,”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
【乙】总而言之,正如你们所可推想,中国苏区的“小鬼”们的言行中很难找出严重的错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我猜想大人们看到他们,往往会忘掉了自己的悲观,鼓起勇气来,想到自己正在为这一类孩子的未来而战斗。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他们不管行军的倦dài,一碰到人就向他问候:“好呀!”他们有坚忍、苦干、活泼的精神,有热烈的求知欲,你一看见他们就会感觉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会感觉到任何民族最有希望的都是少年人。如果这一类孩子都能被解放,受教育,使他们觉醒过来,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建造新世界的工程,那么从这里的少年先锋队就可以看出中国的未来。我想这样说来有点像说教,但任何人看见这些英勇的少年人都会感觉到中国人并非生下来就腐化,倒具有前途无量的人格。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喝( )令 dài( )捕 倦dài( ) 腐( )化
(2)以上两段文字均选自《 》,这是一部 作品(体裁),乙文中的“我”是 (人名),甲文中的A是 (人名)。
(3)“红色中国”中有一群少年先锋队员,作者为什么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请结合以上片段及整本书的内容来说明理由。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月28日,“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安徽黄山巡展在黄山市屯溪区黎阳老街滨江码头开展。展览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三大板块,借助摄影这一国际通用语言,用新yǐng独特的展陈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国在保护传承全人类共同遗产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所yùn含的独特智慧以及所收获的丰硕成果,再现我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9项世界遗产的世界性、民族性、包容性、时代性和历史性。
此次安徽黄山巡展还特别设置了“黄山绮梦,影像诗画”“大黄山,不止黄山”“镜像安徽,光影华章”3个单元,以影像之名______________。
1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摄( )影 滨( )江 新yǐng( ) yùn( )含
13.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修改意见为: 。
14.在文中横线处补充符合语境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A.描绘江淮大地山河气韵 B.谱写安徽发展的辉煌乐章
15.这则新闻的导语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①____________的一刹那。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②____________,又xiāo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16.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qiáo chà 潇 B.qiào zhà 萧
C.qiáo zhà 潇 D.qiào chà 萧
17.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屏息敛声 沉静自若 B.沉静自若 疾如流星
C.屏息敛声 疾如流星 D.如梦初醒 震耳欲聋
《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1)B
(2)①处选 “翱”,②处选 “致” 。
(3)B
(4)A
(5)示例:我选“特别能攻关”:神舟飞船交会对接技术突破中,航天团队攻克轨道控制、精准对准等难题,以创新与执着,突破技术壁垒,彰显“特别能攻关”的力量。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承载,chéng zà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长年累月,cháng nián lěi yuè,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很长时期。
浩瀚,hào hàn,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
故选B。
(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翱翔,áo xiáng,展开翅膀回旋地飞。故选“翱”。
行稳致远,xíng wěn zhì yuǎn,若想走得远,必须首先走得稳。故选“致”。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逗留:暂时停留。
B.驻留:停留。
C.驻足:停步。
D.保留:保存不改变、暂时留着不处理。
在此指的是航天员在太空停留的时长不断突破,应选“驻留”;
故选B。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举国上下再次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作”这是主谓搭配不当的病句,“举国”和“振作”不搭配,应将“振作”改为“振奋”;“振奋”指人们心情很高兴,精神为之振作奋发。
故选A。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攻关”是事例选择航天技术突破事例,强调“自主创新”“反复试验”的攻坚过程,体现其“特别能攻关”。拟写时用“从无到有突破空间站技术”体现攻关,用“精密对接”等具象细节,最后点明精神内涵。
示例:
中国航天人面对技术封锁,自主攻克载人航天核心难题。例如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研制,需解决长期在轨运行、生命保障等尖端技术,诠释了“特别能攻关”的坚韧与智慧。
2.(1) xī zhù 交 键
(2)再生生保:即“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人类实现中、长期载人航天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在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为航天员创造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
(3)删去“约”或“左右”。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识记。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词语的意思识记。
获悉:huò xī,解释是得到消息;知道(某事或某情况)书信、电文等用语。
驻留:zhù liú,意思是指停留。
交会:jiāohuì,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指事物相向互交的一种状态。
关键:guān jiàn,意思是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课文注释可知,再生生保:指的是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即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等进行处理,再生出可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和饮用的水等,以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的生存和生活。再生生保是人类实现中、长期载人航天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在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为航天员创造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语义重复:“约”和“左右”都表示不确定的大概时间,语义重复。修改意见为:删去“约”或者删去“左右”。
3.(1) 铭 lù dào
(2) 记念馆 纪念馆
(3) 牺牲的人 人间
(4) 记叙 议论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铭文(míng wén):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文字记录。
杀戮(shā lù):指大量杀害,大规模地屠杀。
悼念(dào niàn):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2)本题考查字形。
记念馆——纪念馆。
纪念:形容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建筑物。
记念:是指怀念、记挂。或者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
文中表达的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怀念之情,故应该用纪念。
(3)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国殇: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殇:牺牲的人。
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4)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本段中时间:1937年12月13日(今天);地点:南京;人物:侵华日军、30万中国同胞(中国人民);事件: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悼念死难同胞)。记叙的几个要素都有,因此表达方式是记叙。
最后一句“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属于议论。
4. qiáo qiǎo 缭 慨 5. 璧 壁 6.动静结合
【解析】4.本题考查字音。
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向远处看。
悄然:qiǎo rán,形容寂静无声。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慷慨:kāng kǎi, 2.大方而不吝啬。
5.本题考查字形。
璧画——壁画,绘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画。
6.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句子中先写吕伟“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对她静态的描写,展现出吕伟在比赛前从容镇定姿态。接着描述“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白云的飘浮、飞鸟的掠过属于动态景象,表现其比赛环境非常和谐。一静一动相互结合,通过动态之景来反衬吕伟的静态之美,更有力地突出了她“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的特点,所以是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7.苟 竭 奉献 8.C
【解析】7.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奉献(fèng xiàn):恭敬地献给。
8.本题考查词语使用。
A.凛冽:极为寒冷,严寒刺骨。常用于形容隆冬时的寒风。在此指的是风很寒冷,使用正确;
B.白手起家:指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在此指的是中国舰载战斗机上舰,一切从零开始,到最后的成功,使用正确;
C.坚强:强固而不可动摇。在此指的是面对技术封锁,很多人为了不屈不挠攻克难关;使用不当;
D.无怨无悔:毫无怨恨。在此指的是很多人毫无怨恨奉献自己,使用正确;
故选C。
9.(1) 潇洒 眼花缭乱
(2) kāng kǎi qīng yíng
(3)形容寂静无声
(4)示例一:(比喻的修辞手法)“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入水时轻盈、敏捷、快速的身体姿态,表达了对吕伟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动词的巧妙运用)“插进碧波之中”中的“插”写出吕伟入水阶段入水快、水花小,表现了吕伟入水动作的优美,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xiāo sǎ——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yǎn huā liáo luàn——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2)本题考查字音。
慷慨:kāng kǎi,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比喻布施财富和布施智慧。
轻盈:qīng yíng,指动作轻快柔美,意思是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中,“悄然”的意思应该是“形容寂静无声”。这是因为“悄然不惊”这个词语表达的是水花四周非常安静,没有引起任何惊动或声响的状态,与“寂静无声”的义项相符合。而“形容忧愁的样子”这一义项在此上下文中并不适用,因为文段并未表达忧愁的情感或状态。
(4)本题考查词句赏析。结合文段内容,按照题干中”从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动词的巧妙运用角度”选取句子进行赏析即可。答案不唯一。
第2段文字中,一个尤为精彩的句子是:“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句子将跳水运动员的身体比作“轻盈的、笔直的箭”,这一比喻非常贴切且富有想象力。箭是速度与力量的象征,而“轻盈”和“笔直”的修饰则进一步强调了运动员在跳水瞬间的敏捷与优雅,将运动员的体态美与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运动员跳水动作的迅速与精准。
同时,动词“插”的运用也极为巧妙。它生动地描绘了运动员身体入水时的动作,仿佛真的是一支箭矢迅猛而准确地插入了碧波之中。这个动词不仅准确传达了运动员跳水动作的力度和速度,也赋予了整个画面以强烈的动感和冲击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见证了这一精彩瞬间。
综上所述,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词的巧妙运用,成功地刻画了跳水运动员的优美身姿和精湛技艺,让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运动员所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和艺术魅力。
据此作答即可。
10.(1)A
(2)D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语段中“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陈述了福建舰启航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一事实,句子意思表达完整,之后引出专家的相关采访内容,属于句子之间的停顿转换,因此这里应该用句号。
故选A。
【小题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横线前明确提到“从外形来看”,这一限定语提示后面描述的应是福建舰整体给人的直观感受或综合呈现,而非内部的“性能”(性能更多涉及内在技术参数,并非“外形”能直接体现)。排除A和C选项;
“相媲美”侧重两者在水平、品质上的接近,符合对福建舰外形及整体建造水平的正面评价;“相抗衡”带有对抗意味,与语境中强调的先进水平不符。排除B选项;
选项D“福建舰几乎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母相媲美”,既避开了“性能”这一与“外形”不直接关联的表述,又用“相媲美”准确体现了福建舰与顶尖航母的水平接近;
故选D。
11.(1) hè 逮 怠 fǔ
(2)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 埃德加·斯诺 彭德怀
(3)因为少年先锋队员是一群尽职尽责的少年,他们跟着部队经历过长征,热爱祖国、吃苦耐劳、政治觉悟高,他们甘愿成为革命的“螺丝钉”……这样一群有着优秀品质的少年就是中国的希望。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喝令:hè lìng,大声命令。
逮捕:dài bǔ,抓,捉拿罪犯。
倦怠:juàn dài,疲乏,疲倦。
腐化:fǔ huà,指有机体腐烂; 借喻思想蜕化变质和生活堕落;也可表示使堕落、腐蚀。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该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运用丰富的结构和叙事角度,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是作者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而写,所以文章中的“我”就是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合“A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dài捕他。‘但是我是A。’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可知,这是有关彭德怀的典型事件,在出行时,红小鬼们向彭德怀要通行的路条,彭德怀自己报家门,说路条是自己开的,但是红小鬼们坚守原则,坚持要路条,最后彭德怀当场给自己开具了一张路条,红小鬼们才放行。故可知,这个A是彭德怀。
(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A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但是我就是A’,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可以看出少年先锋队员是一群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视同仁的人;
根据【乙】“总而言之,正如你们所可推想,中国苏区的‘小鬼’们的言行中很难找出严重的错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我猜想大人们看到他们,往往会忘掉了自己的悲观,鼓起勇气来,想到自己正在为这一类孩子的未来而战斗。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他们不管行军的倦dài,一碰到人就向他问候:‘好呀!’”可知,他们是一群乐观之人;
结合整本书看,根据“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李克农扯扯我的袖子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可知,他们是自尊自爱的少年;
根据“在西北苏区一共有少年先锋队员约四万名。少年先锋队员在红军里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教员!有一次,我看见这样一个少年在一张大地图前,向一班新兵讲解世界地理。我生平所见到的两个最优美的儿童舞蹈家,是一军团剧社的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从江西长征过来的”可知,这一群少年先锋队员在军队中担任着各种职务,甘愿成为革命中的螺丝钉;
根据“你可能会想,他们怎样能经受这样的生活。已经死掉或者被杀的,一定有不少。在西安府污秽的监狱里,关着二百多名这样的少年,他们是在做侦察或宣传工作时被捕的,或者是行军时赶不上队伍而被抓的。但是他们的刚毅坚忍精神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的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只有很年轻的人才能做到”可以看出,这一群少年先锋队员对革命热爱、对红军忠心;
综上所述,这一群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具有吃苦耐劳、尽心尽职、自尊自爱、热爱祖国,以祖国荣誉为上的优秀品质,他们就是中国的希望。
12. shè bīn 颖 13.把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14.A 15.11月28日,“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安徽黄山巡展在黄山市屯溪区黎阳老街滨江码头开展
【解析】1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摄影:shè yǐng,指使用相机等设备捕捉影像并加以处理、保存的艺术活动,也可指拍电影,通常称为照相。
滨江:bīn jiāng,意为江边、临近江水的地方。
新颖:xīn yǐng,形容事物新奇独特,与众不同,具有新的特点或特色。
蕴含:yùn hán,指事物内部包含的意义或含义,强调事物的深层内涵或隐含的信息。
1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画线句中“世界遗产名录”是特定出版物或官方名录名称,按标点规则,这类名称应用书名号;
故应将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14.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前文重点围绕“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展开,强调展览通过影像形式展示世界遗产的自然与文化风貌,尤其提到黄山巡展设置的三个单元——“黄山绮梦,影像诗画”“大黄山,不止黄山”“镜像安徽,光影华章”,均以“影像”为核心,聚焦安徽的自然景观和地域气韵。
A.“描绘江淮大地山河气韵”中,“描绘”与“影像”的视觉呈现特点呼应,而B.“谱写安徽发展的辉煌乐章”中的“乐章”,与前文三个单元和“以影像之名”语义上不相搭配。
15.本题考查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通常为开头第一句,概括核心事件。此则新闻开篇“11月28日,‘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安徽黄山巡展在黄山市屯溪区黎阳老街滨江码头开展”,明确了时间、事件、地点,符合导语的特征。
16.A 17.C
【解析】1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翘首:qiáo shǒu,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刹那:chà nà,表示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潇洒:xiāo sǎ,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故选A。
17.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①处:结合“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的语境,观众应是紧张专注的状态,“屏息敛声”(抑制呼吸和声音,形容专注)符合;“沉静自若”(平静镇定)用于描述观众不恰当,“如梦初醒”“震耳欲聋”与语境无关;
②处:形容跳水动作快速而流畅,“疾如流星”(快得像流星)贴合“旋风般”的速度感;“沉静自若”用于动作描述不恰当;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