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4.彩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体会体贴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对家人的爱与关心。教学准备:词语卡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搭桥游戏导入1.(出示图片)导言:小朋友们,雨过天晴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我们笑盈盈地走来。她想要到天上去,却被词语宝宝拦住了,你们愿意帮她搭桥吗 如果我们把下面的词语全都认识了,桥就自然搭好了。2.(出示 PPT)复习生字词语,完成搭桥。由桥引出课题--彩虹。(咦,我们搭好的这座桥,就是天空中美丽的彩虹。)3.过渡: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这个小女孩终于可以走到这座彩虹桥上去了。她想在彩虹桥上干什么呢 听课文录音,一起去了解了解。二、精读感悟(一)听朗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思考:这个小女孩就是文中的“我”,她想在彩虹桥上帮哪些人做事情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我”爸爸妈妈哥哥)(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导学:“我"想要爸爸的什么呢 “我”想拿来干什么 又能帮爸爸做什么 请和你的同桌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找到的答案和同桌说一说。2.学生按要求学第二自然段。3.同桌交流。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出示第一句话: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A.引读短语.“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B.读出问的语气。②(出示长句子: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A.想一想,每一部分写“我”在干什么 B.自己练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我”的动作。C.同桌共同学习,互相练习读分句。D.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E.“我”真的提着那把爸爸的水壶吗 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指导学生关注“如果",表明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的在做。)F.“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读出问句的语气与“那就是我在下雨。"对比朗读,初步感知反问句。(出示长句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a.情境中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b.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 为什么 (相机板书:浇田地)c.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女孩体贴懂事)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6.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女孩到彩虹上去,是希望爸爸不那么辛苦,让爸爸高兴。那她还想让谁高兴 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第二幅插图,找到对应段落和同桌读一读,再和同桌说一说她做了什么。(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交流第四自然段。(1)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2)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3)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 为什么 (板书:荡秋千)(4)多种形式指导朗读(同桌读、男女生配合读)(5)学生按要求自学,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6)汇报交流。2.交流第三自然段。(1)抽学生汇报小女孩想要为妈妈做什么。(板书:拿镜子)(2)其他学生补充。(3)教师相机指导: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 为什么 ④师生情境表演朗读,读好问句的语气。(4)小结:小女孩真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三、回顾全文,拓展创编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学完这篇文章,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女孩吗 (文中的“我”希望爸爸不那么辛苦,希望妈妈变漂亮,希望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2.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小女孩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配乐)3.读了之后,你想向小女孩学习吗 假若你也走到了彩虹桥上,你想为谁做点什么 仿照文中句子说一说。四、布置作业画一座彩虹桥送给家人,并把你的愿望告诉家人。【教学反思】5.玲玲的画【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幅”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彩”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谈话激趣: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⑴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①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②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⑶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⑷全班交流。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3.学生练写。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第二课时一、复习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二、新授(一)学习1—3段1.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出示玲玲的画)2.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课件:第一段)3.玲玲得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 “得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得意的端详呢?(生说)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4.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5.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6.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7.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二)学习4―6段1. 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呀!画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指读第4自然段。(课件:第4段)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3.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4.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三)学习7―9段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2.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3.谁来读读?(生读)5.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你觉得这幅画怎样?6.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四、积累运用把文中好词好句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五、拓展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不用太多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板书设计】玲玲的画(动脑筋)坏事——好事【教学反思】6.去外婆家【教学目标】1.认识“婆、最、趣”等15个生字,会写“宝、总、留”等8个生字。2.朗读课文。3.说一说外婆家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4. 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教学重点】认识“婆、最、趣”等15个生字,会写“宝、总、留”等8个生字。【教学难点】说一说外婆家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文中的“我”去外婆家,你们说说看:外婆家都有谁 生:外婆、舅舅、舅妈、妈妈、我。师:舅舅和妈妈是外婆的两个孩子,舅舅娶了舅妈,妈妈生了我,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师板书:一家人。2.分享外婆家的“趣”。(1)快速读课文,看看“趣”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些自然段 (2)朗读第1自然段。师:你发现了吗 这段话中有个词语“乐趣”乐趣是什么意思 生:很好玩的,快乐的……(3)朗读第6自然段。师:发现第2个趣--真有趣,“乐趣”“真有趣”这两个词的意思很相近。(4)梳理。“乐趣”“真有趣”贯穿文章的收尾,可见,去外婆家从头到尾都很有趣。“趣”贯穿全文,以至于作者长大了都忘不了去外婆家的事儿。3.探究外婆家的“趣”。(1)去外婆家为什么这么有趣,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第2自然段:宝贝多,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学生说。老师板书:吃的、玩的、看的(宝贝)师:这三样都是宝贝。(2)自由读课文。师:小同学们,请你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具体写了哪些宝贝呢 课件:学生说一个,出示核对一个。生:山楂、柿子、毛栗子、山雀、杜鹃花、野花。(3)朗读词语,学习汉字。A.分类(好吃、好玩、好看)B.婆、最、趣、宝、些、或、留、份、喂、曲、杜、鹃、名、者、扑。二、精读“各个宝贝”,品读“乐趣”1.学习“好吃的”。(1)朗读第3自然段。(2)检索出好吃的。山楂、柿子、毛栗子(加图+拼音)(3)吃这些东西“趣”在哪里 师:吃这些东西有趣在哪里 生:是从山上干活带回来的,我对舅舅干的活很感兴趣。师:这些东西是谁留的 生:外婆。师:还会留给谁呢 生:舅舅、舅妈、妈妈、我……外婆“留的一份”,留的是家的公平和爱。这些东西来自于舅舅的采摘、种植、切割、挖掘(积累动词)(4)梳理“趣味”。师:小同学们,这里的宝贝都来自于大自然的,“趣”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趣”来自家人的关爱;“趣”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偶得。2.学习“好玩的”。(1)朗读第4自然段。师:小同学们,读完第四自然段,你们说说好玩的是什么呀 生:小山雀。(2)印证“趣”。师:小山雀是哪里来的呀 生:是大自然的恩赐。师:小山雀喜欢这一家人吗 生:喜欢,享受家人们的关爱。师:外婆是有意收养小山雀吗 生:不是,小山雀是外婆偶然得到的。是生活中的偶得,所才非常好玩。(3)读文表达。师:小同学们,回到文中,看看趣在何处 生:小山雀欢快地蹦来跳去、宝贝、不会逃、唧唧一叫、飞到你手上、唱着曲儿。(可以带着小同学们演一演)(4)品读外婆的话,体会“趣”在哪里?师:要有这样的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生:外婆告诉我的秘诀。(把外婆说的话打在课件上)师:外婆说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家人要团结,观念一致;一家人都要不打扰山雀、投喂山雀;一家人都要享受山雀的爱。(家风传承)(5)回扣课题:这就是“去外婆家”3.学习“好看的”。(1)朗读第5自然段(2)什么好看 师:小同学们,你们说说好看的有哪些呀 杜鹃花、野花、舅妈最好看。师:好看在哪里呀 我们读读课文。(3)借助图片,理解“姹紫嫣红”。师:小同学们,什么叫“姹紫嫣红”呀 (出图)图1:鲜花图,颜色红图2:鲜花非常多,开满;图3:看野花丰富多样。图4:姑娘簪花图,感受舅妈好看,师:舅妈好看吗 生:好看。师:这份好看来自大自然的恩赐,来自家人的赞美,来自生活中的偶得三、全文梳理,感受主题1、读文梳理①读第1自然段:小时候“我”念念不忘。②读第6自然段:长大了依依不舍。③读第2自然段"宝贝多”,记得非常牢:④读3-5自然段:山上有好吃、好玩的、好看的,记得非常细。2.读题梳理问题:去外婆家是为了寻找什么呢 原来作者是在寻找童年之趣、自然之趣、还在寻找生活之趣。四、范写汉字,练习书写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宝、留、许”这几个字。3.学生练写。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板书设计】童年之趣自然之趣生活之趣【教学反思】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3.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乐于创作,积极表达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清楚明白地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教学难点】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练说1.创设情境同学们,前不久,我们举办了“我是巧巧手”的活动,同学们的作品都在展厅里进行了展示,这些同学还获得了“巧巧手”的荣誉,来,掌声祝贺一下!(出示图片:展览过程照片,学生颁奖照片),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些精美的作品(课件出示作品图片),先来猜猜这是谁的作品?再请制作的同学一句话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想跟她学一学。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互听互学,学会更多的小制作,回到家里做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2.初步练说现在,谁愿意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手工作品。(1)明确听的要求:在他介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生介绍(3)表扬:首先老师要表扬你大胆发言,乐于表达,给你发一枚“乐说星”。(4)谁来说一说你都听清了什么?随机板书:作品名称准备材料制作步骤:先、再、然后、接着、最后(5)小结:我们在向别人介绍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内容说清楚(手指板书),这才叫会说;(板书:会说)我们在听的时候,把这些主要信息记住了,就是会听了。(板书:会听)二、示范指导1.教师示范。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手工的作品,(先出示七星瓢虫实物,再出示图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你们要认真听,听听老师把这些主要信息说清楚了吗(手指板书)如果有没说清楚的地方,一会儿你可以提问呦!边出示图片边介绍: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手工作品是可爱的七星瓢虫。制作七星瓢虫要准备的材料有:乒乓球一个、彩纸、剪刀、胶带、彩笔、毛根。第一步:做好瓢虫的头和身子;第二步:把毛根加工成瓢虫的触角;第三步:做瓢虫的翅膀;最后用双面胶把这些部件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一个展翅欲飞的七星瓢虫就做好了。大家看,制作七星瓢虫是不是非常的简单?2.生评价。(1)你听清楚了什么?(手指板书)(作品名称、准备材料、制作步骤)在交流、引导下发现老师说步骤时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看来,我们在介绍重要步骤时除了可以用“先、再、然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表达,也可以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些词语来说。板书:(第一步……)(2)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头和身子的制作过程不具体。(重点)6条腿是怎么做的?(重点)毛根是怎么加工成触角的?(重点)身上的黑色是用彩笔涂上去的吗?(非重点)没说眼睛怎么做的?(非重点)表扬:你们可真会听,能做到边听边思考,真是长了一双金耳朵!3.指导练说。(1) 咱们先来看看头和身子具体是怎么做的?第一步,做好瓢虫的头和身子。我先用剪刀把乒乓球剪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做瓢虫的身子,另一半剪出一个弧形做瓢虫的头,再把头和身子用胶带固定,然后涂上黑色,画上眼睛。因为这个步骤特别复杂,所以老师就先说第一步干什么,然后我再用上先、再、然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就把具体过程说清楚了。(3)那第二步你能试着自己说说吗?谁能当小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步,把毛根加工成瓢虫的触角。首先用剪刀把毛根上的毛剪下来,只留下顶端的一点点。然后把它弯成触角的形状。(4)腿和翅膀的制作过程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会说得很好。(同桌互相说说)第三步,制作瓢虫的腿。首先用黑色卡纸剪出6个长方形,然后折成腿的形状。第四步,制作瓢虫的翅膀。首先在圆形的黄色卡纸上画7个小圆点,再用剪刀剪成两半。(5)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发乐说星和会说星)小结:(手指板书)我们看看,我们要想让别人听清楚,我们就得说清楚。三、学生自己练说那现在就赶快拿出你的作品,自己试着说说,看看你能说清楚吗?四、全班展示1.个人介绍。谁愿意给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作品?生说。说之前,教师再次提出要求。我们在他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看看他把这些主要信息都说清楚了吗?2.伙伴间互说互评。谁得了乐说星星了?谁得了会说星星了?五、总结回顾。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板书内容)2.同学们,今天在这节课上我们每位同学都跟小伙伴分享了你的手工作品,老师想问问课前你想学的小制作现在学会了吗?希望你们回到家里,展示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板书设计:做手工乐说作品名称 认真倾听 会说 准备材料 会听 制作步骤:先、再、然后、接着、最后 记住主要信息(第一步......)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教学时数】一课时。第1课时一、识字加油站。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弹(弹力)(弹性)钢(钢琴)(钢笔)琴(弹琴)(口琴)泥(泥土)(水泥)滚(滚来滚去)(滚动)铁(铁丝)(钢铁)环(铁环)(环绕)荡(回荡)(荡漾)滑(滑冰)(滑梯)梯(楼梯)(梯子)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二、字词句运用1.园与圆只与支带与戴进与近展示台2.用一边…一边说句子3.写段话:《我最喜爱的玩具》。(出示玩具城的玩具图片,点击小熊、风车、芭比娃娃、积木、水晶宝宝、机器猫)学生说玩具名称点击小熊图片师: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贴词卡“怎么样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上“怎么样的什么”来说这些玩具。谁也来试试。生:这是彩色的风车。(“彩色”多漂亮的风车啊!我也收藏起来。)生:这是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说话真完整,“漂亮”这个词宝宝说得多好,我可要收藏在词语宝库里)生:这是五颜六色的积木。“五颜六色”颜色真多,我也把它收藏在词语宝库里)生:这是五颜六色的水晶宝宝。(跟积木一样漂亮。)生:这是可爱的机器猫。“可爱”多么有趣的词宝宝)三、课件展示:白云乌云朝霞晚霞雨点霜冻雪花冰雹小溪河流湖泊海洋1.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2.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3.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4.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5.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1)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2)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四、日积月累。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 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1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五、我爱阅读。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王二小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替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日寇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六、孩子们说收获。【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