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宝中学高三化学三模测试2025年4月25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Ba-137一、人形机器人的“心脏”1. 人形机器人对执行器的精度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极致要求,钕铁硼永磁材料凭借其超高磁能积,成为其“心脏”。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也是最常使用的稀土磁铁。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硼原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2)运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能对下列硼离子光谱做出很好的解释是_______。A. B. C. D.(3)硼和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主族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的空间结构_______。该化合物可形成二聚体,请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表述其二聚体成键情况:_______。(4)硼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硼酸,硼酸酸性比碳酸_______。A. 强 B. 弱 C. 相同 D. 无法比较(5)硼酸晶体的片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键角为,的键角小的键角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_______。A. 晶体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硼原子是杂化B. 晶体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硼原子也是杂化C. 氧原子电负性大,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氢键D. 氧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较大(6)稀土与有机配体可形成发光材料,如邻苯二胺钕—邻苯二胺配合物。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_______,配位体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7)钕铁硼磁铁晶胞单体如图,晶胞的体积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二、珍珠粉、贝壳粉初探2. 珍珠粉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文石结构的碳酸钙、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等。贝壳粉是用贝类的壳加工成粉末状,其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次是甲壳素和少量的氨基酸等。贝壳粉的碳酸钙含量高达98%,但有机质含量较低。珍珠粉的碳酸钙含量,有机质含量占左右。测定某珍珠粉样品碳酸钙含量步骤如下:I.用电子天平称取珍珠粉样品0.15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少量水使样品润湿。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0mL 1.00mol/L的HCl标准溶液,加热促进样品溶解、冷却。Ⅲ.少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100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逐滴定。(1)向锥形瓶中加入HC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滴定管的准备:在滴定管用待盛液润洗前的操作是_______。(3)取5.00mL HCl使用的仪器可以用_______。A. 5mL量筒 B. 10mL量筒 C. 滴定管 D. 5mL移液管(4)若达此次滴定化学计量点时,锥形瓶中滴定溶液的体积为40mL。化学计量点前后半滴(约0.02mL)溶液的pH为滴定突跃范围。该滴定的突跃范围_______。A. 4.0-10.0 B. 4.3-9.7 C. 4.7-9.3 D. 5.3-8.7(5)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6)第一次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初读数如图,读数为_______mL。(7)三次平行实验,其它数据不变,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分别为20.45mL、20.63mL、21.03mL。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样品_______(是或否)珍珠粉。(8)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A. 溶解碳酸钙时加热时间过长B. 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 盛酸滴定管没用HCl标准溶液润洗D. 盛碱滴定管没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9)若进一步测定珍珠粉或贝壳粉主要氨基酸含量适合的方法是_______。A. 质谱法 B. 紫外光谱 C. 氢核磁共振谱 D. 希夫试剂三、广泛存在的硫元素3. 硫元素人类生命活动以及生产生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酿葡萄酒时人工添加的目的是_______。A.抗氧化和抗菌 B.防腐和氧化(2)除氯剂硫代硫酸钠能够与稀盐酸形成硫胶体,验证胶体生成的方法_______。A.丁达尔效应 B.渗析(3)稀硫酸曾被称为“绿矾油”。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 都能和铁、铝反应 B. 都有氧化性 C. 都有分子 D. 密度都比水大(4)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 生成中间体时碳的杂化方式发生改变 B. 提高温度优势产物为1C. 产物1为取代反应的产物 D. 优势产物为产物2(5)自然界中硫循环存在如下反应,请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以连二亚硫酸钠()为主剂保鲜剂可保鲜葡萄,其脱氧(吸收氧气)生成并产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7)实验室中可用NaOH溶液吸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防止污染。0.1L 0.2mol/L NaOH溶液吸收标态下,完全反应后,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A.B.C.D.(8)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0.3~0.5%时用柠檬酸钠法来吸收效果好,吸收后分解循环利用。已知:在25℃时几种1mol/L溶液pH值。溶液pH 2.2 4.0 4.8 10.2 4.6结合信息分析宜选用吸收剂是_______。A. 溶液 B. 溶液C. 溶液 D. 溶液(9)重量法测含量实验中,硫酸钡沉淀需洗涤。如用100mL纯水或100mL 0.01mol/L的分别洗涤,哪种情况损失质量少?试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四、双烯合成4. 双烯合成即由共轭双烯与烯烃或炔烃反应生成六元环的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里常用的反应之一。金刚烷胺盐酸盐可用于治疗帕金森、抗病毒感染等。可按下列路线合成金刚烷胺盐酸盐。(1)逆合成分析法推测,环烃A可能是_______。A. B. C. D.(2)金刚烷()中不对称性碳原子个数是_______。A. 0 B. 1 C. 2 D. 4(3)关于金刚烷胺盐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 含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B. 含有氢键C.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含有配位键(4)写出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五、合成甲醇5.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1)反应Ⅰ在_______下能自发进行。A. 低温 B. 高温 C. 任意温度 D. 催化剂作用(2)若单独进行反应Ⅱ,有利于提高此反应平衡时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写二条)。(3)_______kJ/mol(4)某温度下,将CO、和按物质量之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情况下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 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 测得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C. 测得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不变D. 测得混合气体中、、、的浓度比不变(5)单独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H没标出)。反应过程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的活化能是_______eV。对应的反应式_______。(6)进一步研究利用合成气(CO、和)制甲醇,图1为单位时间内、、条件下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图2为合成甲醇可能反应机理。i.曲线a甲醇的量先增大后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ii.曲线b与曲线c相比,的存在使甲醇生成量增大,结合图2分析原因_______。(7)如图用电解法也可将转化为甲醇,补全所示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有机工业产品M是以乙炔为基础原料合成M,其中包含2步双烯合成,路线如下:(1)反应1、2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A. 取代取代 B. 加成加成 C. 加成取代 D. 取代加成(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C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_______。(4)结合上述流程推测与的氧化性相比,正确的是_______。A. 氧化性较强 选择性较好 B. 氧化性较弱 选择性较差C. 氧化性较强 选择性较差 D. 氧化性较弱 选择性较好(5)D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6)为了提高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效率,通常在E→M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冠醚X,从溶解性的角度分析加入冠醚的作用_______。已知:冠醚X为二苯并18-冠-6,由于空腔大小与直径相匹配,可以识别七宝中学高三化学三模测试2025年4月25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Ba-137一、人形机器人的“心脏”【1题答案】【答案】(1) (2)D(3) ①. 平面三角形 ②. 形成二聚体时,B提供空轨道,F提供孤电子对,两个三氟化硼分子通过共享一个氟原子形成配位键构成二聚体 (4)B (5)AD(6) ①. ②.(7)二、珍珠粉、贝壳粉初探【2题答案】【答案】(1)(2)用蒸馏水洗净并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3)CD (4)B(5)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溶液恰好有无色变为浅粉红色,且在30s或半分钟内不褪色(6)3.00 (7) ①. 98.2% ②. 否 (8)AC (9)B三、广泛存在的硫元素【3题答案】【答案】(1)A (2)A (3)C (4)AD(5)(6) (7)A (8)D(9)用100mL蒸馏水洗涤沉淀时,溶解的BaSO4的物质的量为0.1L×c(Ba2+)=0.1L×mol/L=0.1L×mol/L=×10-6mol,用100mL0.01mol L-1H2SO4溶液洗涤时,硫酸根离子抑制了沉淀的溶解,则溶解的BaSO4的物质的量为0.1L×c(Ba2+)=0.1L×=mol/L=1.1×10-9mol,用100mL0.01mol/L的H2SO4洗涤损失BaSO4质量少四、双烯合成【4题答案】【答案】(1)A (2)A (3)CD(4)2五、合成甲醇【5题答案】【答案】(1)A (2)增大压强、增大 H2 和 CO2 的初始投料比、降低温度(3)-41.2 (4)D(5) ①. 1.36 ②. *HCOO + *H →*CO +*H2O(6) ①. 温度低于490K时单位时间内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甲醇的量先增大,温度高于490K时单位时间内反应达到平衡,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甲醇的量减少 ②. 当少量CO2加到CO+H2混合气中时,一方面反应Ⅲ快速进行消耗了反应Ⅱ生成的水,使反应Ⅱ能进一步向有利合成甲醇方向进行;另一方面 CO转化为CO2,补充了CO2促进反应Ⅱ向生成甲醇方向进行(7)CO2+6HCO+6e-=CH3OH+6CO+H2O【6题答案】【答案】(1)C (2)(3)醚键、酯基 (4)D(5) (6)冠醚X通过与K+结合将带入有机物中,增大酸性高锰酸钾在有机物中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