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上学了
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了解中国民族多
1.联系生活,感受身为小学生的光荣感。
(1)课件出示本班学生进校门的照片,提问: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看看照片中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今天,我们背着书包到学校来,我们上学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啦。
2.看图观察,感受中国民族多。
(1)出示教材中多民族学生背着书包的插图,引导:今天,除了我们上学了,还有很多小朋友也上学了。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来上学?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图中有好多穿着不同服装的小朋友,如果仔细数一数,可以发现一共有56个小朋友。
(3)提问:请大家再仔细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他们的衣服、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你们观察真仔细!图中每一个小朋友的服饰都不一样,每一个小朋友都代表着我们国家的一个民族,56个小朋友就代表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大家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二、角色体验,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联系生活,了解自己的民族。
(1)引导学生思考: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哪一个民族的吗?穿着上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关于服装、节日的图片。
2.再看插图,认识其他的民族。
(1)引导: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56朵花。你还知道图中哪个小朋友是哪一个民族的?你知道这个民族的哪些信息?
(2)课件呈现教材插图,运用电子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聚焦学生比较熟悉的或服饰有特点的少数民族小朋友,引导学生观察,教师适当拓展介绍相关民族的生活习俗。
3.练习说话,增强情感体验。
(1)引导:不同民族的人民穿着不同的服装,拥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请你选择自己的民族或者其他的民族,学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我是 族人,我是中国人”。
(2)学生说话练习:我是 族人,我是中国人。
可以准备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让学生有选择地戴着头饰说话,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适当变换说话的形式,如同桌互说、开火车轮流说等,让更多的学生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三、观察插图,感受中国的伟大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请大家再看图片,除了看到有很多小朋友,你还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重点指导。
(1)认识天安门。
①请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天安门在哪个城市,自己有没有登上过天安门城楼。
②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2)认识五星红旗。
①指导学生观察:五星红旗是怎么样的?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五星红旗?
预设:校园里、广场上等。
③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全体学生起立,行注目礼,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3.适当拓展,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代表性的建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吗?
教师事先准备相关图片进行展示:长城、故官等。
(2)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说说北京在哪里,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初步感受祖国的位置、版图的形状及疆域的辽阔。
(3)小结:我们的祖国非常伟大,身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自豪!请大家一起跟老师读:我是中国人。
【教学反思】
我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激发对祖国的热爱,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秀丽壮美的国家。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了解我国的秀丽壮美,热爱自己的国家。
【教学准备】
歌曲、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新课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了解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
看课文插图,了解五星红旗。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五星红旗?
看第一幅插图,了解北京天安门的知识。
出示资料了解北京天安门。
小组交流:说说你对天安门的了解。
观看升旗仪式的视频。
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吗?
三、了解长江和黄河
看第三幅插图,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出示资料:中国第一长河,沿岸重要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了解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有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
教师领读句子:我爱长江,我爱黄河,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生齐读句子。
读儿歌,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观看视频《我的祖国》。
四、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找出我们祖国还有哪些伟大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
五、板书设计
我爱我们的祖国
五星红旗 北京天安门
长江 黄河
【教学反思】
我是小学生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老师和同学,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自豪和愉悦。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自豪和愉悦。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听读儿歌,观察图画,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乐趣
1.谈话导入:我们每天都来学校上学,你是怎样来学校上学的呢?
预设:我是爸爸妈妈送我来上学的。
预设:我家离学校很近,我是自己走到学校来的。
教师过渡:看,这些小朋友也来上学了!他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呢?我们一起开启今天学习之旅吧!
教师带读,板书课题,学生跟读,齐读课题。
二、观察插图,学习《上学歌》
1.仔细看课本中的插图,图中的小学生是怎样上学的?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
预设:图中的小学生是背着书包来上学的。
预设:图中的小学生和好朋友手拉手来上学的。
预设:上学的路上,有太阳,有小鸟,有鲜花,他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走向学校。老师点评: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表达也很准确。他们都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多快乐呀!
2.听老师读一读图中的儿歌《上学歌》,你来用手在图片上指出儿歌里说到的内容吧!读书的时候,先读题目,再读内容。老师读到哪里,你们的食指指到哪里。
学生边听边按顺序指出,教师借助课件明确位置,纠正指示错误的学生。
3.教师提问:认真听老师读前两句,老师读完后,小鸟要提问题,你能回答小鸟儿的问题吗?
预设:我去上学校。
教师过渡:原来这些小朋友和我们一样,背上小书包,要去上学啦!我们有同样的身份,我们都是——小学生 。请同学们自豪地一起读:我是小学生。
5.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师生对读,读出快乐的心情。
6.师生一起听一听,唱一唱《上学歌》。
三、认识老师和同学,了解学校生活
1.认识老师和同学。
(1)介绍自己的班级:教师简单介绍班级的及男、女生人数,学生按句式介绍自己的班级。
我是一年级( )班的小学生。
教师点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的学校和班级。
(2)认识老师:教师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学生试着按句式说说自己认识的老师。
( )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 )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
( )老师,是我们的音乐老师。
(3)认识旁边的同学:请同学们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打招呼认识一下,教师提示可以下面的句式来介绍。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 ),我是( )小学一年级( )班的小学生。
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声音洪亮,让大家都听清楚。
2.了解学校生活。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上小学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2)教师出示学校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学校标志性地点。
(3)我们的校园十分美丽,有阅览室、图书室、美术教室等。你喜欢校园里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可以用“我喜欢 ,因为 。”的形式说。
预设:我喜欢校园里的操场,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锻炼身体,快乐地玩游戏。
预设:我喜欢校园里的图书室。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学到好多好多知识。
预设:我喜欢校园里的舞蹈室,因为我可以在那里跳舞。
老师点拨:在我们学校,像这样的教室还有很多,我们也会学习语文、数学、体育、科学、美术等很多的学科,是不是特别的期待呢?
四、课堂小结
祝贺大家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接下来,我们将在学校里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幸福地喊出:“我是XX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诵读儿歌,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上学歌》,认识了老师和同学、参观了校园,感受到了同学的友爱、教师的可亲、校园的美丽。让我们一起唱一唱《上学歌》,把你成为小学生的快乐唱出来吧!
二、学习《上学歌》,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1.全班齐读《上学歌》,回答问题:学习了《上学歌》,你觉得怎样才能当好小学生?
预设: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
2.小学生首先要做到上学不迟到,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不迟到呢?
3.同学们,刚才唱了《上学歌》,知道了小学生到学校里除了不迟到,还要爱学习。你们已经学习过什么?成为小学生后,还想学习什么?
4.小组讨论:要想学更多的本领必须爱学习,怎样做才是爱学习呢?学生交流并各抒己见。
预设:上课认真听讲。
预设:不懂就要问。
预设:爱读书。
老师强调:你们说得真好。老师还希望你们课上认真听讲,每天多读书,多思考,不懂就问,这样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5.教师范读《上课歌》,学生跟读、拍手诵读。了解上课注意事项。
上课歌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书本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做得好。
6.教师范读《发言歌》,学生听读,跟读,了解发言注意事项。
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
人站正,声音响。
吐字清,大家明。
7.《上学歌》告诉我们,小学生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你们爱劳动吗?你在家里做过什么劳动?你能试着用“我会________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学生举手说,教师追问:在教室里,我们可以做哪些劳动呢?
教师点拨:我们都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说明你们都长大了,所以平时在家里就要帮助家长多做一些家务;在学校,就要帮助老师和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课堂小结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天天上学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上学歌》吧!
我是小学生
我叫 ,我是 小学一年级班 的小学生,我喜欢 。
不迟到 爱学习 爱劳动
【教学反思】
我爱学语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课本,导入课题
1.这是我们语文书漂亮的封面,拿出自己的语文书,看一看课本的封面,你都看到了什么?
老师强调:是啊,秋天到了,树叶变得火红火红的,有的金灿灿的。在美丽的田野上,一群可爱的小同学们正在快乐地放着风筝。有彩色的蝴蝶风筝,有漂亮的金鱼风筝,多漂亮呀。
老师追问:那么在封面上,除了这些漂亮的图,还有什么呢?
预设:我还看到了“语文 一年级上册”这几个字。
2.我们语文书的封面这样漂亮,那里面的内容一定就更精彩啦。相信同学们在这几天一定把语文书翻了又翻,那么在语文书里哪些内容特别吸引你呢?
老师强调: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有识字、汉语拼音和课文,每一课都有精美的插图,在语文书里有好多有趣的知识都在等待着你们去学习。
3.语文书的最前面还有目录,目录告诉我们,这一本书里都有什么内容。后面的这些数字代表的是页数。目录就像是小小引导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每一课在书中的位置。
教师导入课题:欣赏完语文书的封面,了解了语文书里的内容,我们还知道了怎么通过目录找到每一课在书中的位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的世界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老师读课题。
二、观察插图,学习读书姿势
1.仔细看课本第5页插图,三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看,看第一幅图上小姐姐读书的姿势多端正!那么怎样的读书姿势是正确的呢?你能学着她的样子读书吗?
要学会端正的读书姿势,还有个秘诀呢!老师带着你来读秘诀,要边读儿歌边做动作哦!
读书歌
身坐直,脚放平,双手拿书向外倾。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上节课学习的《上学歌》,看看谁的读书姿势最棒!老师巡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姿势。
指名一生将读书姿势向全班展示,师生评价读书姿势。
三、观察插图,学习写字姿势
1.观察图片,说一说:写字时要用什么样的姿势呢?
预设:作业本放平,头正、肩平、身直。
老师讲解:书本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着本子,右手握笔。右手握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手离笔尖一寸,一寸是有多长呢?大概就是你的两个小手指并拢起来的宽度。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眼离书本一尺。一尺大概就是我们的一个小手臂的长度。我们还要做到胸离书桌一拳。
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下面的《写字歌》,同学们边读儿歌边做动作,看看谁的写字姿势最标准。
写字歌
背要挺,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离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3.要想写一手好字,不仅写字姿势要正确,而且还要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伸出右手,了解五个手指的名字,进而提示执笔方法要点,示范执笔方法。
(2)老师读《执笔歌》,学生跟读,师生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执笔歌
食指拇指捏着,
三指四指托着,
小指在后藏着,
笔尖向前斜着,
笔杆向后躺着。
4.学生演练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师逐个检查,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玩一个口令游戏,检测一下大家还记得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吗?老师说一个口令,你们做一个动作,看谁做得最标准。
起立、坐下、读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观察图片,听、讲故事
1.观察课文第3幅插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预设:四位小同学一人讲故事,三个人在听故事。
老师追问:小男孩在讲什么故事?他们竟然这么开心。
预设:我根据他们的头饰,猜测他们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
老师强调:从他们的头饰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西游记》的了解。
3.教师播放《猪八戒吃西瓜》故事音频,学生听故事。
教师提醒:注意老师在讲的时候,你们要认真地听。听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推选出小组内“故事大王”。
教师提醒:注意当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声音洪亮,让大家听清楚。听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讲故事的人,认真听。
5.请小组内评选出的“故事大王”给全班学生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听完后说一说你听懂了什么。
6.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讲故事,其他同学都认真地听,还交流了感受,学习语文就是这样有意思,其实在我们的语文书里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像《乌鸦喝水》、《小蜗牛》。以后我们会读到更多有趣的故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好好学习语文,让我们爱读、会写、能讲会听,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爱上语文这门课的,让我们一起开心地说:我爱学语文。
三、课堂小结,推荐阅读
1.教师小结:
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学语文多有意思啊!请大家拿起语文书,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读书姿势最正确!
2.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每天拿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可以读《安徒生童话》,里面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也可以读《格林童话》,里面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还可以读科普类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板书设计】
我爱学语文
读书歌 写字歌 执笔歌
讲故事 听故事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