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汉语拼音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汉语拼音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汉语拼音教案设计
5. ɡ k h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 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声母 g、k、h 的正确认读。
【教学难点】
g、k、h 的发音辨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入:春天来了,郊外的景色非常美。爸爸妈妈带着小华去郊外游玩。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呀!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ɡ、k、h。学生朗读,教师纠正。
二、动画演示,学习声母
1.学习ɡ、k、h。
2.写一写。
ɡ的写法:ɡ在中下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左弯,注意弯钩不要挨上第四线,ɡ两笔写成。
k 的写法:k 在上中两格,先写一竖,再写左斜右斜,注意一竖不要顶格,还有左斜右斜要一笔写成,k 共两笔。
h 的写法:先写一竖,再写左弯竖,在上中两格,注意上格不要顶格,h 也是两笔写成。
三、游戏巩固,熟记ɡ、k、h
1.过渡:声母和韵母合到一起就形成了音节。音节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可以利用音节认字,还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读书读报呢!我们现在就来拼一拼吧!(多媒体课件出示:ɡ和ɑ、ɡ和 e、ɡ和 u 的拼读,还有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
2.教师指导游戏:请出同学扮演声母和单韵母,玩碰碰车游戏。请同学们读出碰到一起的音节。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 g、k、h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 个词语,认识“画、打”2 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
声母 g、k、h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把声母ɡ、k、h 与单韵母ɑ、o、e、u 的卡片找出来,教师读音节,学生迅速把相应的声母和韵母找到,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多媒体课件出示音节:ɡā、ɡǔ、hé、kè、kù、hú,学生认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被称为“两拼音节”。
二、对比音节,学习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西瓜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2.出示ɡuā这个音节卡片,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音节与以前学过的音节的不同之处。(由三个字母组成。)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ɡuā。ɡuā是三拼音节,ɡ叫声母,u 叫介母,ɑ叫韵母,读的时候要先读ɡ,再读 u,紧连着读ɑ,要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
4.小组做三拼练习,进一步掌握发音要领。
三、多种方法,练习三拼音节
1.过渡:你们读得真准确,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加这些三拼音节朋友的聚会,聚会时,三拼音节朋友都戴上了声调符号的帽子,你还能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对比音节练习,学生读音节,比较每组音节的不同点。ɡā——ɡuā kā——kuā hā——huāɡū——ɡuō hú——huó kù——kuò
3.拼读生活中的音节:瓜、锅、花、火、果
四、图片识字,练习说话
1.音节朋友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还能帮我们识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学生思考:谁正在做什么?(小熊猫在画画,小老虎在打鼓。)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画画”“打鼓”词卡,指名认读
五、朗读儿歌,巩固音节
1.过渡:其实这些音节朋友还能帮助我们读儿歌,快来看。(课件出示儿歌《说话》)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音节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课件出示练习题:儿歌中一共介绍了( )种声音,分别是( )、( )、( )、( )、( )、( )的声音。
【教学反思】
6.j q x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j、q、x,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 j、q、x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熟练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 j、q、x 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复习引入
二、欣赏图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喜欢这样的场面吗?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2.引导学生认识新声母——j、q、x。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片和拼音卡片。
三、结合图画,识记声母
1.认读声母 j。
(1)引导学生对比图片与字母,说一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声母 j。
(2)介绍声母 j 的发音方法:声母 j 和母鸡的“鸡”读音很像,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 j 的读音。
(3)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声母的经验给声母 j 编一首儿歌。生编儿歌:母鸡蝴蝶,jjj。
2.认读声母 q。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片,(出示小女孩手拿气球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图片,小女孩手里拿的是什么?(气球。)数数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出示声母 q 的字母卡片,结合图片介绍声母 q 的发音方法:把“七个”的“七”读得轻短些,就是 q 的读音。
(3)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 q。
3.认读声母 x。
(1)引导学生观察西瓜被切成几块,刀切的印记像什么。
(2)编儿歌:刀切西瓜 x x x。小组赛读。
4.学习 j、q、x 的写法。
(1)请大家打开书翻到 31 页,观察它们在四线格中的占格及写法。
(2)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师在黑板上范写。强调占格和笔顺。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5.游戏巩固:变魔术,区分形近字母。
①拿出声母卡片 i,请学生认读。折起钩钩,变成 j,再次请学生认读。
②拿出剪好的空心卡片 b,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 d,再让学生认读。倒过来,变成 p,请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 q,请学生认读。
四、故事激趣,拼读音节
1. (出示 i 的拼音卡片)小 i 和 j、q、x 交朋友后就组成了一个个新的音节,你们会拼读吗?
2.讲故事:看见小 i 和 j、q、x 玩得这么开心,小ü也来了,它也要和 j、q、x 交朋友,小ü特别有礼貌,见到 j、q、x 后,它马上把帽子摘了下来,于是小ü就和 j、q、x 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而且嘴里边还唱着:“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 j、q、x 就摘帽,小ü见到 j、q、x,去掉两点还念ü。”
3.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
4.引导学生练习拼读 j、q、x 与ü组成的音节。
五、儿歌激趣,总结提升
1.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们不但认识了三个拼音朋友,还了解了小ü遇到 j、q、x要摘帽子,最后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出示儿歌:jqx,jqx,三个朋友在一起,母鸡蝴蝶 jjj,七个气球 qqq,刀切西瓜 xxx,大家吃得甜蜜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在一起》。
2.认识“棋、鸡”2 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 j、q、x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知道 j、q、x 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教师读儿歌的前半句,学生接读。母鸡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xx。(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声母的卡片。)
2.复习 j、q、x 与 i 相拼的两拼音节,(课件出示音节:jī jí jǐ jì)指名拼读。
3.引导学生说出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 j、q、x 就摘帽,小ü见到 j、q、x,去掉两点还念ü,所以ü上不能有点。
二、故事激趣,学习三拼音节
1.讲故事突破难点:小 i、小ü都和 j、q、x 交上了朋友,这可急坏了小ɑ,它也想来交朋友,可是 j、q、x 却有一个怪脾气,小ɑ要想和 j、q、x 交朋友就一定要请到小 i 来帮忙,没办法,小ɑ只好去请小 i 了,一边走它还一边在嘴里念叨着:“j、q、x 脾气怪,不和小 a 单独见,小ɑ要见 j、q、x,必须小 i 来联系。”
2.(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读儿歌。
3.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课件出示三拼音节:jiā qiā xiá)学生练习拼读。教师强调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三、图文结合,学词学字
1.过渡:交了这么多朋友,j、q、x 非常高兴,现在它们想带领大家去认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书中两幅图片)来打个招呼吧!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说话,说完整话。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音节:
dā jī mù xià qí
搭 积木 下棋
四、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大家看,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群特别可爱的小家伙,它们是谁?(课件出示一群小鸡的图片。)
2.引导学生读儿歌。
五、总结收获,拓展积累
总结收获: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又一次畅游了拼音王国,不但认识了三个新的声母朋友,而且认识了两个汉字宝宝,还学会了好多儿歌,老师觉得大家真的很了不起。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认识更多的拼音朋友。
【教学反思】
7.z c s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声母 z、c、s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 z、c、s。
【教学重点】
声母 z、c、s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教学难点】
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图文结合,学习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习声母 z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
1.过渡:现在,我们就出发,去结识我们的新朋友吧!
2.学习声母 z。
(1)教师出示 z 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 z 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 z。学生试读。
(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 z 的读音。
(3)引导学生读儿歌:我会写字 z z z,像个 2 字 z z z。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zi。
(1)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 z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声母 z 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 zi 读得长而响亮。)
(2)学生练习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zi,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指导书写声母 z。
(1)引导学生观察 z 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在书上描红,在四线格中书写。
(二)知识迁移,学习声母 c 及整体认读音节 ci
1.学习 c 的发音。
2.记住声母 c 的形。
引导学生编儿歌:小小刺猬 c c c,半个圆圈 c c c。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ci。
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cī、cí、cǐ、cì。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4.指导书写声母 c。
(三)运用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声母 s 及整体认读音节 si。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前边两个声母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声母 s 的发音。
2.学生汇报,指名认读声母 s。教师纠正发音。
3.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si。
4.指导书写声母 s。
三、快乐游戏,巩固认读声母和游戏拼读
游戏:拔萝卜。
黑板上贴有萝卜形状的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学生举手到黑板前摘下卡片领读并组词,读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萝卜作为礼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 z、c、s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 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 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点】
声母 z、c、s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教学难点】
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二、情境激趣,拼读音节
(一)学习两拼音节。
1.过渡:来参加小 i 生日会的拼音宝宝可真不少,瞧,它们也来了。(课件出示韵母:ɑ、e、u)它们也想认识 z、c、s 这三位新朋友,很快它们就和 z、c、s 交上了朋友。
2.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3.加上声调读一读:课件出示带声调的音节,学生开火车拼读。
(二)学习三拼音节。
1.课件出示 z、c、s 的三拼音节。 zuó cuō suǒ
2.引导学生回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三、联系生活,认字学词说句子
1.出示“字”的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字”和整体认读音节 zì。
2.课件出示“学”。教师引学: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字,你认识吗?
3.指名给“学”扩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词语,出示“词语”的卡片,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用“学生”说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句子”。出示“句子”的卡片,指名认读。
5.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教师介绍: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很多汉字,两个或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了“词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四、朗读儿歌,拼读音节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或问老师和同桌。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3.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4.全班同学带动作朗读儿歌。
五、重点提示,总结收获
1.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认读声母 z、c、s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引导学生发现读这几个音时,舌头都是平伸的,所以这三个拼音宝宝都叫做平舌音。
2.朗读儿歌,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8.zh ch sh r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zh、ch、sh、r 和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正确书写声母 zh、ch、sh、r。
2.正确拼读 zh、ch、sh、r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卡片:声母 z、c、s,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2.z、c、s 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ci、si 我们又叫它们(整体认读音节)。
二、学习新课,自主互动
1.学习 zh、ch、sh、r 的音和形。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能在情境图里找到相应的声母朋友吗?请把声母卡片贴在对应的图下。
(2)老师领读声母 zh、ch、sh、r,引导学生比较 zh、ch、sh 和 z、c、s 发音时舌头位置的不同,知道 zh、ch、sh 是翘舌音,z、c、s 是平舌音。
(3)学生自编儿歌。比如,“小猴织毛衣,zh zh zh;刺猬吃苹果,ch ch ch;一只石狮子,sh sh sh;小苗小苗,r r r。”
2.学习 zhi、chi、shi、ri 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zhi、chi、shi、ri。
导言:声母 z、c、s 有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它们分别是 zi、ci、si,zh、ch、sh、r 也有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谁能在黑板上的紫色方框里写出来。(老师在声母 zh、ch、sh、r 的卡片旁边画上方框。)
(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四声。(强调声母要读得轻短,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稍响且长。)
3.练习巩固。
(1)游戏:首先由老师任意抽读 zh、ch、sh、r、zhi、chi、shi、ri、z、c、s、zi、ci、si 中的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然后由学生准确地找出相应的拼音卡片。
(2)游戏巩固,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手形游戏)
小朋友伸出手,老师读平舌音和翘舌音,如果听到的是平舌音,就把手举得平平的;如果听到的是翘舌音,那么就把手翘起来。(师读声母,生做游戏)
三、拼读音节
学习 zh、ch、sh、r 和韵母相拼的音节——“大显身手”。
(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拼读音节。(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 zhā zhè zhù zhuā zhuō zhí
chá chě chū chuā chuō chī shǎ shè shù shuā shuō shī rè rǔ ruò rì
(2)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分别是“智慧组”“可爱组”,每组分发 4 张图片。
shǔ shù chǐ zi shí sì rì lì
数 数 尺 子 十 四 日 历
sì shí rì qī hē chá shí zì
四 十 日期 喝茶 识字
四、正确书写
引言:同学们,你们能把 zh、ch、sh、r 四个声母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线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课件出示拼音写法,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写 zh 时,两个字母要靠紧一些。
2.教师重点指导 r 的写法,看看 r 的形状像什么,是不是像小草发芽了?来,跟着老师一起读:小草发芽 r r r。(书空 r。)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2 个词语,认识“桌、纸”2 个生字。
2.正确朗读《绕口令》。
【教学重点】
声母 zh、ch、sh、r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2.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教学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zh—a z—e z—u sh—u—o
2.shā shè shǔ chù zhuō shuò
3.sì shí rì qī hē chá shí zì
二、学习新知识
1.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2 个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适时出示“擦桌子、折纸”两个词语。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这两个词语。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桌、纸”,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教师指导学生记忆字形,介绍好的识记方法。
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2.“书声琅琅”。
(1)出示《绕口令》,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看谁最认真。
(2)指导学生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
(3)强调“四”和“十”的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读。
(4)多种形式读《绕口令》,学生感受韵律美。
三、总结激励
今天我们与声母 zh、ch、sh、r 和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 交上了朋友。同学们拼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教学反思】
9.y w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知道 y 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正确认读 yi、wu、yu 的四声。
【教学重点】
y、w 和 yi、wu、yu 的正确认读; yi、wu、yu 的四声练习。
【教学难点】
韵母、声母和音节的初步区分;知道 y 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谈话引入
1.ɑ、o、e、i、u、ü,它们 6 个兄弟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导入新课: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了,小 i 和小 u 的妈妈来了,你想认识她们吗?仔细看图,两个妈妈就藏在里面呢。(学生自己发现)师相机板书 y、w。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
二、图片引出,学习 y、w
1.教学声母y。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教材 23 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 y 的形状?
(2) 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 y 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 i。)
(3)教师引导学生编儿歌,记字形,掌握书写方法。学生创编儿歌:像个树杈 y y y。教师讲解书写方法:y 两笔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学生描红,并在练习本上写 3 个。(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声母 w。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 w 的形状?(屋顶闪动。)
(2)教学发音。教师提问:大 w 是 u 的妈妈,它们的读音很相似。
(3)指导书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w 住在二层楼,由两个 v 组成,不能写得太宽,学生临摹(mó)大 w。
三、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 y、w,指名读。
2.教师叙述:声母 y 和单韵母ɑ在交朋友,老师演示一下它们两音相碰成的音节,y―ā→yā(鸭)。
3.提示:拼读这个音节时,声母 y 要读得轻短些,韵母要读得响亮些,两音很快相碰连读成一个音节。
4.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 及其四声。
(1)明确整体认读音节。多媒体课件出示 yi、wu、yu,教师讲解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出示 yī、yí、yǐ、yì,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3)学生练读。多媒体课件出示 wū、wú、wǔ、wù和 yū、yú、yǔ、yù,学生练习读,指学生读。
四、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三个单韵母、两个声母、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现在请你自己再读读书上的拼音。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语文、美术”等8个生字,会写“午、下”等生字。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
【教学重点】
形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词的拼读。
【教学难点】
音节词的拼读。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课?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文 数 学 音 乐
(1)自己练习拼读。(2)指学生领读。(3)开火车读。(4)指导书写“午、下”等生字。
二、用拼音
1.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1)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摆你猜”。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字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 q 时,教师马上引导:p 怎样摆呢?
2.读一读,比一比。
(1)指名读音节。
(2)把同一类的涂成相同颜色。
三、字词句运用。
在图中找一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 43 页的图片。指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到图中找一找小鱼、小鸡等事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 。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谁会飞》,感受儿歌节奏韵律。
2.认识 “谁、会” 等生字,会写 “飞、马” 等字,理解相关动作词及动物特征。
3.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与大人共读习惯,增进亲子情感。
4.鼓励学生模仿句式创编,提升语言与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确保字音准、句子顺、节奏明。
2.运用直观方法教学生字,让学生能正确书写。
3.引导学生发现动物与动作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1.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使其乐于和大人共读。
2.启发学生创编,让他们用较规范语言表达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物活动视频,问学生看到了哪些动物在做什么,激发兴趣。
2.展示动物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猜猜儿歌中会出现的飞行动物。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指读,初步感知内容节奏。
2.学生自由读,遇生字借助拼音或求助解决,同桌互查纠错。
3.指名分段读,其他学生倾听评价,教师强调生字读音。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通过带拼音齐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认读等方式让学生识字,读对给予小贴纸奖励。
2.教师示范 “飞”“马” 的书写,讲解笔画,学生书空、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与笔画。
3.展示 “飞”“水” 等字的甲骨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说话,拓展词汇。
四、精读课文
1.学生再读儿歌,画出描述动物动作的句子。
2.逐句分析,让学生模仿动物动作,思考同类动物,拓展思维。
3.小组讨论动物特性原因,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4.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突出动物特点。
五、创编故事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回忆生活,用给定句式创编。
2.小组交流完善,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创编成果,教师表扬奖励。
六、课堂总结
1.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收获。
2.强调阅读重要性,鼓励回家与家长共读、创编。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