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导学案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及政治基础;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进程和历史意义;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教学目标
①历史解释: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②唯物史观:通过观察图片“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和“北伐战争形势图”,分析北伐战争取胜的原因。
③家国情怀:感受北伐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团结合作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
国民党一大内容与意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异同;国民革命“既胜且败”的辩证关系。
考点梳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实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1924年1月,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召开。
(2)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由此开始。
3.成果: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政治条件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开始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目的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成果 在湖南、湖北战场击溃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进军至北京、天津一带,迫使张作霖退往关外
支持 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思维引导 北伐胜利进军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又大大支持了北伐战争。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1)表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另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政府;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会议,决定“分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2)结果:国民革命失败了。
2.统一全国: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易错易混 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同步专训
1. 1926年1月6日,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乐观地宣布:“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这次革命的对象最有可能是 (  )
①冯国璋 ②段棋瑞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
年代 1927年4月 1928年上半年
中共党员人数 5. 8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员为抗击军阀而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北伐进军时,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员
3.国民革命军长驱直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们首先向北洋军阀中实力较弱的湖南、湖北进军,清灭吴佩孚军;再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军;最后北上解决实力最雄厚的张作霖军。可见,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是因为 (  )
A.正确的战略战术 B.国共两党的合作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4.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利用国家政权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亿至二百亿美元的巨大财富,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农民阶级的利益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工人阶级的利益
5.黄埔军校开设的课程有:《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农民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
A.是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B.是中共建立的军校
C.注重学生的政治教育 D.完全被国民党控制
6.下图是1927年5月,国民政府北伐军会师河南郑州的历史留影,此次北伐(  )
A.主要目的就是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
B.结束后,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C.推翻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的统治
D.由于国民党右派先后叛变革命宣告结束
7.孙中山先生为近代中国某所军校亲笔题写了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所学校的建立(  )
A.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8.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的许多指战员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共产党人还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使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群众的直接支援。这可用于研究 (  )
A.中国共产党对北伐的积极推动作用
B.国民革命军的英勇顽强
C.北伐过程中中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D.国民政府对北伐的支持
9.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建立后将黄埔军校学生军和驻广东的粤军、湘军、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共8.5万人。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  )
A.组织和推动全国工人运动 B.为北伐战争作军事准备
C.意图“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D.在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
10.1927年,汪精卫公开提到“农民运动过火,破坏统一战线,必须立即停止。”同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农民运动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B.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C.农村土地改革的意义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1.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除了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外,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国际又派人来华开展工作,成立全国性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工作遵正式启动。
——摘自《一大首聚开天辟地》,载《中国组织人事报》2021年3月8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帮助国民党完成改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概括材料一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综合以上探究,说说中共创建初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该学校的创办有什么作用?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追昔抚今来反思】
(4)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0 DDACC DDABB
11.(1)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援助。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会议:中共二大
成果:成立黄埔军校,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品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12.(1) 学校:黄埔军校。
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2) 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
(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性质: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4)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