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部分校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部分校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一)
化学
同学,你好!刚接触化学,想必它已经带给你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学好化学,感受化学的魅力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各项高科技新兴产业中,与化学研究几乎无关的是
A. 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 B. 设计电脑新程序
C. 制造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 D. 研制抗癌新药
2.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机杼织布 B. 粉碎矿石 C. 海水晒盐 D. 粮食酿醋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稀盐酸 B. 连接仪器
C. 点燃酒精灯 D. 处理废弃药品
4. 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会使用机械臂。在选用机械臂材质时,可以不考虑的性质是
A 高强度 B. 有光泽 C. 耐高温 D. 耐腐蚀
5.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问 B. 猜想 C. 实验 D. 得出结论
6.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B.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D. 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7. 拉瓦锡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8. 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仪
①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B对应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③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安全使用仪器
①给试管里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②若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_____________。
③需要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需要在烧杯底部放置仪器是_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
①现需要量取5mL水,具体实验操作需要图1中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取用一定量粉末状药品时,还缺少仪器是_____________,取用时应将药品送入_____________,再将试管竖立。
③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④量筒在读数时仰视,会导致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9. 对蜡烛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试管里,置于盛有沸水的烧杯里(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对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
(2)进行图2所示操作,将小木条放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会观察到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
(3)如图3所示,烧杯内壁会有_____________出现,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如图4所示,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蜡烛被引燃,说明白烟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10. 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二: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_____________。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_____________。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_____________(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
11. 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区分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资料如下: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助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的大气层中,形成所谓的臭氧层。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与氧气不同,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研究人员分别在充满氧气、空气的反应器中,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见图1。比活泼得多,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可用于污水处理等工艺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结果见图2。
随着人们对认识的不断深入,它的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性质
①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写一条)。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
(2)臭氧的用途
大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氧气转化成臭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4)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间相同时,产生的臭氧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填“氧气”或“空气”)。
(5)由图2可知在实验研究中臭氧浓度与杀菌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6)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另外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可从环保、健康等角度思考)。
13. 乙醇(化学式:),俗称酒精,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乙醇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性质
①乙醇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写一条)。
②乙醇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
(2)乙醇的用途
①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②乙醇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
古法酿酒
如图是酿酒的主要过程。
(3)①“蒸馏”时利用了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这种性质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为了不让酒精挥发,通常保存酒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使用酒精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14. 物质,如:食盐、水、蔗糖、铜丝、铁钉、食醋等(任选一种物质完成下表)。
名称 性质 用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一)
化学
同学,你好!刚接触化学,想必它已经带给你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学好化学,感受化学的魅力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B
【2题答案】
D
【3题答案】
C
【4题答案】
B
【5题答案】
C
【6题答案】
A
【7题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8题答案】
(1) ①. 酒精灯 ②. 胶头滴管 ③. H
(2) ①. ②. 不能 ③. 用湿抹布盖灭 ④. 陶土网
(3) ①. BE ②. 药匙 ③. 试管底部 ④. ADF ⑤. 偏小
【9题答案】
(1)试管里的石蜡熔化
(2)外焰 (3) ①. 水雾 ②. 水 ③. 二氧化碳
(4)可燃性
【10题答案】
(1)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 ①. 水雾产生 ②. 物理 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 化学
(3)二 (4)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5)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1题答案】
操作: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现象:一木条复燃,一木条熄灭;
结论:使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操作: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一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瓶中无明显现象;
结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氧气。(合理即可)
【12题答案】
(1) ①. 淡蓝色气体(或有鱼腥味) ②. 强氧化性
(2)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
(3)化学 (4)氧气
(5)在实验研究的臭氧浓度范围内,臭氧浓度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
(6)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13题答案】
(1) ①. 无色透明 ②. 可燃性
(2) ①. 70%﹣75% ②. 燃料
(3) ①. 物理 ②. 密封保存 ③. 远离明火(合理均给分)
【14题答案】
①. 铜丝 ②. 导电性 ③. 作导线(性质与用途可以不关联,合理均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