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15分)
(2025·凉州模拟)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缤纷的夏日让我们遨游于经典课文之中,体验人生,感悟情怀。异彩纷呈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孙仲谋,气冲斗牛,遐迩闻名;手不释卷、家喻户晓的吕蒙,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待;博学睿智、鞠躬尽瘁的邓稼先,鲜为人知,至死不懈;目不窥园、屏息凝神的闻一多,锲而不舍,可歌可泣;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励尽心血为民族呐喊。①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
不拘小节、憨态可掬的阿长;穷苦孤独、质朴善良的老王;任劳任怨、沉默憨厚的父亲;沉稳睿智、技高一筹的卖油翁……他们虽微不足道,且有弱点,②但他们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的光辉,疏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
剧院里,谦逊纯朴的祥子“三起三落”依然难逃厄运,人与车被吞噬的故事跌宕起伏。倾听名著故事的言外之意,悲天悯人的情怀逐渐醒悟。影城中,情节扑朔迷离的《海底两万里》正在热映。③高深勇敢、神秘无畏的尼摩船长,在踌躇中酝酿着复仇计划,拯救谁?又惩罚谁?与科幻的不期而遇,探索自然和科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壮阔险要的燕山峰峦,花木兰俯瞰殷红的疆土,马革裹尸又何妨?春风满洛城的玉笛声中,李白客居他乡,吟唱故园情;幽篁深林处,王维明月相照,烦恼涣然冰释;浩浩荡荡的河水边,老船工胸有成竹,笑谈“据理臆断”,最终水落石出。④诗人和读者心有灵犀。他们的境界耐人寻味,让我们在烦燥和喧器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叱咤风云(chà) 屏息凝神(bǐng) 惩罚(chéng) 俯瞰(kàn)
B.气冲斗牛(dǒu) 扑朔迷离(sù) 吞噬(shì) 殷红(yān)
C.目不窥园(kuī) 锲而不舍(qiè) 吟唱(yín) 厄运(è)
D.家喻户晓(yú) 鞠躬尽瘁(cuì) 遨游(áo) 拯救(zhěng)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刮目相待 心有灵犀 谦逊 儒子牛
B.据理臆断 微不足道 无畏 幽篁
C.至死不懈 励尽心血 纯朴 喧器
D.马革裹尸 不期而遇 醒悟 烦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揭示出的道理却耐人寻味。
B.无数向疫区挺进的逆行者,让国人读懂了什么是闻令而动、无私奉献,真是可歌可泣。
C.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大雨倾盆,这天气真是扑朔迷离。
D.他用辛辣的语言,戳穿了那副悲天悯人的虚伪面孔。
4.下列选项对文段中画线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句没有语病,不用进行修改。
B.②句把“疏导”改为“引导”。
C.③句把“高深勇敢”和“神秘无畏”去掉一个。
D.④句把“他们”改为“诗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得很好”“湿透了”“放松下来”都是补充短语。
B.这只兔子非常可爱,只不过价格有点贵。(第一个“只”是量词,第二个“只”是副词)
C.萌萌和小琴是同班同学。(这里的“和”是介词)
D.“眨眼睛”“看到长城”“热爱祖国”都是动宾短语。
二、选择题(3分)
6.(2025·凉州模拟)小组成员在摘抄关于“诠释家国关系,厚植家国情怀”的语段时,不小心弄乱了句子顺序,你认为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____。____。____。____。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①“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②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③家国情怀看似是一个宏观命题,但它蕴含于每一个普通家庭之中
④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025·凉州模拟)铸造未来,从互联网开始。请你参加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上图是小兵搜集的有关中学生主要阅读方式的统计图,请写出你从图表中的发现。
8.班级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辩论赛,正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大于弊,反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若你身为反方队员,请陈述观点。
四、语言表达(4分)
9.(2025·凉州模拟)为更加方便患者就医,甘肃省人民医院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个人可以通过其公众号进行预约。请根据下面图示,介绍具体预约步骤。
五、名句名篇默写(7分)
10.(2025·凉州模拟)下面是吕鑫同学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想,请你帮他填上恰当的诗句。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你看离离原上草,春来秋去年年生;而蟪蛄不知春秋,蜉蝣时短,你知道它们的一生又是如何精彩。杜甫登临泰山,通过“会当凌绝顶,   ”(《望岳》)表达了自己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   ”(《饮酒》)流露出他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和恬淡;虽然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险阻之后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从“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中可以看出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范仲淹虽遭贬放,但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爱国爱民的情怀;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以“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秋瑾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不被凡夫俗子理解,以“   ?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小住京华》)抒发了强烈的悲哀以及对现实的极度失望之情;宋濂早年求学历程异常艰辛,可他认为“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成功。但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六、现代文阅读(43分)
(2025·凉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满票
贺俊立
①“张老倔”是煤矿采煤队的一名安全员。最近几天,他愁眉不展,拉着个脸,惹得妻子气不打一处来。其实,事情很简单,采煤队要投票选新安全员,他这个现任安全员很有可能会落选。
②“你整天倔了吧唧的,当了两年多安全员,看看你得罪了多少人?”妻子没好气地说。
③“张老倔”眼睛一瞪,不服气地说:“你懂个啥?干安全员哪能不得罪人?”
④妻子毫不示弱,提高嗓门儿喊了起来:“可你是谁也敢得罪。上到矿长、下到工人,都让你得罪遍了。你要是能再当上安全员,我给你磕八个响头。”
⑤妻子的一通冷嘲热讽,让“张老倔”心里更感觉堵得难受。他早饭也不吃了,开门就往外走。妻子连着喊了几声,他毫不理会。
⑥“张老倔”真名叫张有山,因为脾气倔,所以大家伙都管他叫“张老倔”。
⑦“张老倔”这人认死理、爱较真,所以当安全员期间,没少得罪人。
⑧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这一幕正巧被“张老倔”看到了,说啥也要罚矿长200元钱。陪同矿长的煤矿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都出面向“张老倔”说情,都不好使。“张老倔”说啥也要罚款,弄得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十分生气。矿长倒是没有生气,笑呵呵地交了罚款。“张老倔”现场开了罚款单据。这一回,“张老倔”更出名了。
⑨“张老倔”在采煤队安全管理上本来没啥说的,但是,大家都觉得,有些事情也不用太较真,大差不差就行了。可是,“张老倔”不管这些。只要他认定违反规则的,该罚款的罚款、该警告的警告,一点不留情面,弄得采煤队的人对“张老倔”都有看法。
⑩“张老倔”没想到,按照上面的要求,安全员要投票推荐。这下他心里没底了。其实“张老倔”很热爱这份工作,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投票那天,“张老倔”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手捧着安全员的臂章感慨万千。上班时间到了,大伙都去了会议室,准备投票选安全员。“张老倔”把臂章戴在胳膊上和往常一样朝门外走,走到门口他又停住了脚步,缓缓地把臂章摘下来,端端正正放回原处。
“张老倔”低垂着头走进会议室,感觉大家都在看他。他默默地找了个角落坐下来。
会议开始了,队长作了选举动员后,开始发放选票。
“张老倔”领到选票后,心脏“砰砰”跳动得厉害,手里那只抖动的碳素笔出卖了他的内心。该选谁呢?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得罪了这么多人,大家要是都不选他的话,弄个光头那可要丢死人了。自己选自己?“张老倔”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正当他犹豫不定时,有人开始催促他交选票了。“张老倔”心一横,在选票上写下了强劲有力的“张有山”三个字。
开始统计选票了,“张老倔”的心里紧张得不得了。听到监票员第一个念的就是“张有山”时,他想,这一定是自己投的那一票。可接下来他听到的还是“张有山”“张有山”……一连串的“张有山”把他弄蒙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阵忙活后,当监票人提高嗓门喊道“本次共收到选票39张,有效选票39张,张有山同志以39票全票当选”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刚落,“张老倔”就被人从角落里拽到了主席台上。
队长故意问“张老倔”:“‘老倔’呀,今天咱们队39个人投票,你得了个满票。这是咋回事呀?”
“张老倔”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说:“我琢磨着弄个零票不好看,就给自己投了一票。”
会议室响起了一片笑声。队长朝着台下挥手说:“大家别笑了。我看张有才这一票投得好,咱们采煤队要想不出安全事故,就需要他这样的倔人。他越倔、越较真,咱们的安全生产才越有保障。大伙儿说,是不是这样啊?”
“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张老倔”的脸上充满了笑容,一股快乐、幸福感在他的内心涌动着。
(选自《中国煤炭报》,有删改)
11.请简要分析“张老倔”的人物形象。
12.小说的第⑧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小说中“张老倔”妻子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14.请谈谈对题目“满票”的理解。
(2025·凉州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5G,开启全新生活
①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4G相比,5G不仅会使网速大幅提升,而且在容量、连接数、时延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改进。5G的出现,将为我们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
②首先,5G的网速极快。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快100倍左右。这意味着,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几秒钟,而在4G网络下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此快的网速,将大大提升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例如,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时,再也不会出现卡顿现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也将变得更加流畅。
③其次,5G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的特点。在同一区域内,5G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设备。这对于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身边的各种设备,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都可以通过5G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想象一下,回到家前,你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里的智能家电,让空调提前制冷,电饭煲开始煮饭;出门时,智能门锁会自动识别你的身份,为你开门;驾驶智能汽车时,车辆可以实时与交通系统通信,选择最优路线,避免拥堵。5G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④再者,5G的时延极低。时延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到接收端接收数据之间的时间差。5G的时延可以低至1毫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特性使得5G在一些对时延要求极高的领域,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动驾驶中,车辆需要实时接收路况信息并做出反应,5G的低时延可以确保车辆及时刹车或避让,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远程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操控手术器械,为患者进行远程手术,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⑤5G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不过,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网络建设成本高、频谱资源有限等。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5G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
16.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快100倍左右。
17.第④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G的时延可以低至1毫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5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七、文言文阅读(13分)
(2025·凉州模拟)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①,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③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④,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⑤。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役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注释:①作:兴作,建筑。②冲:谦虚。牧:约束。③盘游:打猎游乐。三驱:年打三次猎。④虑壅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⑤垂拱而治:即无为而治。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
21.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2.乙文中的哪句话和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一致?
23.甲文中的第④段提出了   的建议,乙文中魏征提出“   ”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请用四字词语回答)
八、诗歌鉴赏(5分)
(2025·凉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4.这首散曲中的“   ”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   ”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
2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九、名著阅读(7分)
(2025·凉州模拟)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你以为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不是根据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血肉之躯跟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对话,就像当我们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一样,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
26.这段话是   对   说的?
27.结合全书,谈谈你心目中的简·爱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作文(60分)
28.(2025·凉州模拟)小作文
光明中学定于4月24日(星期一)8: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科普周”开幕式。希望邀请校友、市科技馆李馆长出席,并举办一场科普讲座,对同学们关心的载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进行普及介绍。请你写出这封邀请函的正文。(100字左右)
邀请函 尊敬的李学长:     特此致函 您的学弟:××× 2023年4月10日
29.(2025·凉州模拟)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电影《哪吒2》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想试试!”这句话展现了哪吒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尝试是探索未知的第一步,是突破自我的开始。无论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还是运动员的极限挑战,抑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步,都始于一次勇敢的尝试。
⑴命题作文。请以“我想试试”为题,写一篇文章。⑵材料作文。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第(2)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不得抄写本试卷中的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C
4.D
5.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并列关系;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用词不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对词性及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1.A.“叱咤风云” 的 “咤” 应读 zhà;
B.“扑朔迷离” 的 “朔” 读 shuò;
C.正确;
D.“家喻户晓” 的 “喻” 读 yù。
故答案为:C
2.A.“儒子牛” 应为 “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B.正确;
C.“励尽心血” 应为 “沥尽心血”,表示用尽心思和精力;“喧器” 应为 “喧嚣”,“嚣” 有 “吵闹、喧哗” 之意;
D.“烦燥” 应为 “烦躁”,“躁” 有 “性急、不冷静” 之意,与 “烦” 搭配表示烦闷急躁,“燥” 表示 “干、缺少水分”。
故答案为:B
3.A.“耐人寻味” 意思是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用于形容散文揭示的道理,符合语境,因为好的散文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需要读者去品味;
B.“可歌可泣” 指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向疫区挺进的逆行者无私奉献的行为,恰当合理,逆行者们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
C.“扑朔迷离” 原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会眯上眼睛,而在地上跑的时候雌雄难辨,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这里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不恰当,天气的变化是直观的,并非 “错综复杂、难以看清真相”;
D.“悲天悯人” 指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用来形容虚伪面孔,符合语境,即表面装作对社会和人民关心,实则虚伪。
故答案为:C
4.ABC.正确;
D. ④句 “诗人和读者心有灵犀。他们的境界耐人寻味,让我们在烦燥和喧器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这里的 “他们” 指代不明,结合前文应是指 “诗人”,但原句 “他们的境界” 表述中 “他们” 容易让人误解为包括 “读者”,应把 “他们” 改为 “诗人”,使语义更明确,该项修改建议正确。
故答案为:D
5.ABD.正确;
C. “萌萌和小琴是同班同学”,这里的 “和” 是连词,连接 “萌萌” 和 “小琴”,表示并列关系,说明二者是同班同学,而不是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能力。首先,给出的首句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阐述了国、家、身之间的基本关系,强调了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这与②句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在内容上紧密相连,②句是对首句的进一步阐释和总结,所以②句应排在首位。接着,③句 “家国情怀看似是一个宏观命题,但它蕴含于每一个普通家庭之中”,是在②句强调国家与家庭紧密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家国情怀” 这一概念,并说明其与普通家庭的联系,所以③句应排在②句之后。然后,①句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具体说明了家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影响,是对③句中家国情怀在家庭与国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所以①句应排在③句之后。最后,④句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是在前几句阐述家国关系和家国情怀的基础上,说明人们因为这种家国情怀而产生的具体行为和担当,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和升华,所以④句应排在最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答案】7.示例:中学生的电子阅读方式超过了纸质阅读方式。
8.示例: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一方面,上网会占用青少年学习、休息的时间,造成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的弊端并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等;另一方面,深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会造成青少年精神萎靡,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所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7.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目给出的是 “中学生主要阅读方式统计图”(饼状图),需先明确图表包含的三类阅读方式及对应占比:纸质读物:45.2%;网络电子书:45.5%;有声书籍:9.3%。电子阅读(网络电子书 + 有声书籍,合计 45.5%+9.3%=54.8%)与纸质阅读(45.2%)的占比差异;电子阅读(含网络电子书和有声书籍)已成为中学生主要阅读方式,其中网络电子书占比略高于纸质读物(若聚焦 “核心阅读方式”,也可简化为 “中学生的电子阅读方式占比超过纸质阅读方式”)。避免仅罗列 “纸质 45.2%、网络 45.5%、有声 9.3%” 的原始数据,需通过 “对比” 得出 “趋势性结论”,才符合 “发现” 的要求。
故答案为: 示例:中学生的电子阅读方式超过了纸质阅读方式。
8.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维度一:身心健康与时间管理,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长时间使用网络(如刷短视频、玩游戏)易导致视力下降、颈椎劳损;同时,网络娱乐的即时性快感易让青少年沉迷,挤占学习、作业、睡眠及户外运动时间,导致 “学习效率下降 + 作息紊乱”,如部分学生因熬夜打游戏次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维度二:信息辨别与价值观塑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辨别能力较弱,易接触到暴力、低俗、虚假信息(如网络谣言、不良社交内容);部分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 “碎片化信息”,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甚至模仿网络不良行为,对价值观形成潜在威胁。维度三:现实社交与情感沟通,沉迷虚拟网络社交(如线上聊天、游戏组队)会减少与家人、同学的现实互动,导致青少年现实沟通能力退化,出现 “线上活跃、线下沉默” 的社交障碍,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故答案为: 示例: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一方面,上网会占用青少年学习、休息的时间,造成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的弊端并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等;另一方面,深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会造成青少年精神萎靡,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所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
9.【答案】首先,进入甘肃省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然后,在“请输入医生名、科室名”处选择“普外科特需门诊”,并选择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接着,选择就诊日期,点击“预约挂号申请”;之后,进行用户绑定,填写就诊人相关信息;最后,确认预约信息,提交预约申请 。
【知识点】图表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第一张截图,页面显示为预约挂号界面,左上角可能暗示进入渠道为甘肃省人民医院公众号(常见的医院网上预约方式)。页面中有 “预约挂号” 入口,“请输入医生名、科室名” 搜索栏,“院区切换” 选项,且已显示 “普外科特需门诊” 及 “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 相关信息。由此可知,第一步需先进入公众号找到预约挂号入口;第二步在搜索栏选择 “普外科特需门诊”,并确认选择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第二张截图,展示的是预约挂号申请页面,有 “选择就诊日期”“用户绑定” 以及一系列就诊人信息填写栏,如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这表明第三步要选择就诊日期并点击 “预约挂号申请”;第四步进行用户绑定,填写相关就诊人信息;最后,整个流程的结尾肯定是确认预约信息并提交申请,完成挂号流程 。
故答案为:首先,进入甘肃省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然后,在“请输入医生名、科室名”处选择“普外科特需门诊”,并选择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接着,选择就诊日期,点击“预约挂号申请”;之后,进行用户绑定,填写就诊人相关信息;最后,确认预约信息,提交预约申请 。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0.【答案】一览众山小;悠然见南山;直挂云帆济沧海;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愿人长久;俗子胸襟谁识我;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览、悠、济、沧、而、襟
故答案为:一览众山小;悠然见南山;直挂云帆济沧海;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愿人长久;俗子胸襟谁识我;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11.①坚持原则、认死理、爱较真:当发现矿长未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坚决罚款,不顾他人说情。②工作认真负责:担任安全员期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绝不留情面。③热爱本职工作: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
12.①内容上,通过叙述“张老倔”罚矿长款的事件,具体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爱较真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结构上,为下文写“张老倔”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以及最终全票当选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
13.①侧面衬托:通过妻子对“张老倔”的埋怨和冷嘲热讽,从侧面衬托出“张老倔”坚持原则、得罪人的形象特点。②推动情节:妻子的话让“张老倔”心里更难受,为下文他在投票时的纠结等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
14.①“满票”指“张老倔”在安全员选举中获得39张选票全票当选。②“满票”体现了大家对“张老倔”工作的认可,尽管他爱较真、得罪人,但大家明白他的坚持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③题目“满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小说;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依据②段“‘你整天倔了吧唧的,当了两年多安全员,看看你得罪了多少人?’妻子没好气地说”,③段“‘张老倔’眼睛一瞪,不服气地说:‘你懂个啥?干安全员哪能不得罪人’”可知,他是一个脾气倔的人。依据⑧段“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这一幕正巧被‘张老倔’看到了,说啥也要罚矿长200元钱。陪同矿长的煤矿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都出面向‘张老倔’说情,都不好使。“张老倔”说啥也要罚款,弄得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十分生气。矿长倒是没有生气,笑呵呵地交了罚款”可知,他是一个认死理、公正严明的人。依据⑨段“‘张老倔’在采煤队安全管理上本来没啥说的,但是,大家都觉得,有些事情也不用太较真,大差不差就行了。可是,‘张老倔’不管这些。只要他认定违反规则的,该罚款的罚款、该警告的警告,一点不留情面,弄得采煤队的人对‘张老倔’都有看法”可知,他是一个爱较真、爱岗敬业的人。
故答案为:①坚持原则、认死理、爱较真:当发现矿长未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坚决罚款,不顾他人说情。②工作认真负责:担任安全员期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绝不留情面。③热爱本职工作: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
1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内容上:依据⑧段“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可知,这是使用了插叙的写法,补充交代矿长没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被“张老倔”开了罚款单据,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赞美了“张老倔”公正严明的形象;结构上:依据⑩—— 段内容可知,这为下文写“张老倔”担忧自己会丢掉这份工作,却得到大家投票一致通过这一故事精彩情节做铺垫,从侧面弘扬了爱岗敬业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誉,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故答案为:①内容上,通过叙述“张老倔”罚矿长款的事件,具体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爱较真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结构上,为下文写“张老倔”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以及最终全票当选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
13.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及其作用的能力。依据②——⑤段内容可知,这是叙述张老倔的妻子不理解张老倔,对张老倔冷嘲热讽,侧面衬托了张老倔是一个有担当,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人,也表明张老倔妻子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依据依据②——⑤段和 段“会议室响起了一片笑声。队长朝着台下挥手说:‘大家别笑了。我看张有山这一票投得好,咱们采煤队要想不出安全事故,就需要他这样的倔人。他越倔、越较真,咱们的安全生产才越有保障。大伙儿说,是不是这样啊’”, 段“‘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可知,这是张老倔妻子的冷嘲热讽和煤矿采煤队的人们对张老倔的一致认同形成对比,从而说明有担当,肯负责,爱岗敬业的人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誉的,从而突出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①侧面衬托:通过妻子对“张老倔”的埋怨和冷嘲热讽,从侧面衬托出“张老倔”坚持原则、得罪人的形象特点。②推动情节:妻子的话让“张老倔”心里更难受,为下文他在投票时的纠结等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
14.本题考查理解题目含义的能力。依据 段“一阵忙活后,当监票人提高嗓门喊道‘本次共收到选票39张,有效选票39张,张有山同志以39票全票当选’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段“队长故意问‘张老倔’:‘老倔’呀,今天咱们队39个人投票,你得了个满票。这是咋回事呀”可知,表面上是指指张老倔在安全员投票中,全票当选;依据 段“‘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可知,实际上是指张老倔平时爱岗敬业、负责任、有担当,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从而表达了对张老倔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故答案为:①“满票”指“张老倔”在安全员选举中获得39张选票全票当选。②“满票”体现了大家对“张老倔”工作的认可,尽管他爱较真、得罪人,但大家明白他的坚持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③题目“满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答案】15.说明对象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特点:网速极快、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时延极低 。
16.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10Gb”“100倍左右”,并将5G网络与4G网络的下载速度进行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5G网速极快的特点,使读者对5G网速有更直观的认识 。
17.不能删去。“几乎”表示接近于,但不是完全,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5G的时延虽然可以低至1毫秒,但并不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18.①5G网速极快,能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如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更流畅、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更便捷。②5G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的特点,可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的智能化管理,让生活更便捷舒适。③5G时延极低,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保障自动驾驶安全、实现远程手术等 。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社会科学说明文;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本文的说明对象是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文章从多个方面详细描述了5G的特点,包括其理论下载速度、连接设备数量、时延等方面的优势。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5G技术的核心优势,也是文章说明的重点。
故答案为:说明对象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特点:网速极快、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时延极低 。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快100倍左右”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值(每秒10Gb)来准确说明5G网络的下载速度,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和说服力。作比较则将5G网络与4G网络进行比较,突出了5G网络在速度上的巨大优势。
故答案为: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10Gb”“100倍左右”,并将5G网络与4G网络的下载速度进行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5G网速极快的特点,使读者对5G网速有更直观的认识 。
17.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第④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几乎”表示接近、差不多的意思,在这里用来修饰“可以忽略不计”,表明5G的时延虽然非常低,但仍然有可能存在微小的时延,只是这种时延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如果删去“几乎”,就变成了5G的时延完全为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不能删去。
故答案为:不能删去。“几乎”表示接近于,但不是完全,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5G的时延虽然可以低至1毫秒,但并不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结合文章内容,5G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首先,5G的高速度将使我们能够更快地下载和上传数据,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其次,5G的大容量和高连接数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5G的低时延将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这些变化将共同构成5G技术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①5G网速极快,能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如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更流畅、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更便捷。②5G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的特点,可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的智能化管理,让生活更便捷舒适。③5G时延极低,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保障自动驾驶安全、实现远程手术等 。
【答案】19.痛心、遗憾;居于……之下
20.①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得到更多的好处。②选择好的意见并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
21.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3.亲贤远佞;居安思危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①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坏事违反法纪的人,以及尽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的刑赏之法不同。
②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
③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量,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④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乙)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克制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想到谦虚来(加强)自我约束;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的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的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惠,就要想到不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地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耗费精神,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呢?
1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痛恨:痛心遗憾。②句意为: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惧:担心,害怕。
故答案为:痛心、遗憾;居于……之下
2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①重点词:禆补,弥补;阙,同“缺”,缺点;益,好处。②重点词:择,挑选;从,听从。
故答案为:①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得到更多的好处。②选择好的意见并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
21.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句意: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依据:“总此十思” 中,“总” 是谓语动词,意为 “全面做到、总结”,“此十思” 是宾语,构成动宾结构,表达对前文所述 “十思” 内容的总结;“弘兹九德” 里,“弘” 为谓语动词,意为 “弘扬”,“兹九德” 作宾语,是一个完整的动宾结构,表明要弘扬九种美德;“简能而任之” 中,“简” 为谓语动词,意为 “选拔”,“能” 指有才能的人,“而” 表顺承,连接 “简能” 和 “任之”,整体构成顺承关系的动宾结构,即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 。三个部分各自语法结构独立,语义完整,故应在 “总此十思” 与 “弘兹九德”、“弘兹九德” 与 “简能而任之” 之间断开。
故答案为: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从【乙】文“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可以看出和诸葛亮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建议一致。
故答案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甲文中的第④段诸葛亮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告诉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乙文国魏征劝告太宗的“十思”,归纳起来就是让太宗要做到“居安思危”。
故答案为:亲贤远佞;居安思危
【答案】24.聚;怒
25.理解:这句话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百姓都处于痛苦之中的社会现实。王朝兴起时,大兴土木,百姓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王朝灭亡时,百姓又要遭受战争的苦难。情感:蕴含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4.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关键词语表现力的赏析能力。①“峰峦如聚” 中,“聚” 字将原本静态的山峦赋予了动态感。从视觉角度看,众多山峰连绵起伏,仿佛向潼关聚拢,生动展现出群山汇聚的磅礴气势;从地理意义上,暗示潼关地势险要,群山环绕如天然屏障。②“波涛如怒” 里,“怒” 字以拟人手法,将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人格化。“怒” 既写出了黄河水奔腾咆哮、巨浪滔天的动态,又暗含河水如愤怒之人般的汹涌气势,烘托出潼关山河的雄浑壮阔与险峻形势。故答案为:聚;怒
25.本题考查对古诗主旨句的理解能力。①意义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直击封建社会本质。王朝兴盛时,统治者大兴土木、挥霍无度,百姓需承担繁重赋税与劳役;王朝衰亡时,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百姓则饱受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之苦。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揭示了无论政权更迭如何,底层百姓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境地。②情感分析:作者张养浩目睹百姓疾苦,通过此句抒发多重情感。一方面,流露出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同情,展现出忧民如伤的仁政思想;另一方面,暗含对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漠视民生的批判,讽刺其为满足私欲而牺牲百姓利益的行径,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循环中百姓苦难无法改变的无奈与悲愤。故答案为:理解:这句话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百姓都处于痛苦之中的社会现实。王朝兴起时,大兴土木,百姓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王朝灭亡时,百姓又要遭受战争的苦难。情感:蕴含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
【答案】26.简·爱;罗切斯特
27.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她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她追求平等,认为人与人的精神是平等的,不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而自卑;她勇敢执着,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离开,坚守自己的原则;她感情专一,尽管离开罗切斯特,但内心始终深爱着他,最终在罗切斯特遭遇不幸后,回到他身边 。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简·爱》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26.本题考查对经典文学作品人物对话场景的识别能力。①对话内容分析:文段中 “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 体现出说话者对自身平凡出身的清醒认知;“我的灵魂跟你一样…… 精神彼此平等” 则彰显出强烈的自尊与对平等的追求。这种既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与简 爱作为家庭教师,在面对贵族雇主时的复杂情感高度契合。②人物关系判断:“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 暗示了说话者与倾听者之间存在情感纠葛;“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 进一步表明两人社会地位存在悬殊,但精神层面渴望对等。结合原著中简 爱与罗切斯特的情感冲突(罗切斯特为贵族,简 爱为家庭教师),可判断这是简 爱对罗切斯特表达内心诉求的经典场景。故答案为:简·爱;罗切斯特
27.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综合分析能力。①自尊自爱:文段中简 爱强调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面对罗切斯特的情感试探(如以娶英格拉姆小姐刺激简 爱),她不卑不亢,拒绝因情感而放弃尊严,体现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②追求平等:简 爱始终坚信 “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这种观念贯穿全书。无论是面对舅妈里德太太的歧视,还是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的相处,她都以平等姿态对待他人,打破阶级与性别带来的不平等。③勇敢执着: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简 爱尽管深爱对方,仍毅然离开桑菲尔德庄园。这一抉择不仅体现她对道德原则的坚守,更展现出在爱情与尊严冲突时的果敢;而后期罗切斯特破产、残疾后,她又选择回到他身边,诠释了爱情的忠贞与执着。④感情专一:简 爱的情感世界纯粹且坚定。离开罗切斯特期间,圣约翰的求婚虽能给予她安稳生活,却被她拒绝,因为她无法割舍对罗切斯特的爱,最终以行动证明了感情的忠贞不渝。故答案为: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她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她追求平等,认为人与人的精神是平等的,不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而自卑;她勇敢执着,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离开,坚守自己的原则;她感情专一,尽管离开罗切斯特,但内心始终深爱着他,最终在罗切斯特遭遇不幸后,回到他身边 。
28.【答案】范文:尊敬的李学长:您好!我校将于4月24日(星期一)8: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科普周”开幕式。我们深知您在科普领域造诣深厚,特诚邀您出席开幕式并举办一场科普讲座。希望您能为同学们普及载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知识,相信您的分享定能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期待您的光临!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撰写邀请函正文的能力。题目中明确给出了邀请函的背景信息,如举办 “校园科普周” 开幕式的时间、地点,以及邀请李馆长的目的 —— 出席开幕式并举办科普讲座,同时还说明了讲座内容的具体方向。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组织成一段通顺、礼貌、得体的文字,既要表达出对李馆长的尊敬和邀请的诚意,又要清晰地传达出活动的相关信息和期望。
故答案为:范文:尊敬的李学长:您好!我校将于4月24日(星期一)8: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科普周”开幕式。我们深知您在科普领域造诣深厚,特诚邀您出席开幕式并举办一场科普讲座。希望您能为同学们普及载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知识,相信您的分享定能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期待您的光临!
【点评】本题考查邀请函的拟写。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邀请函语言要简洁明了,看懂就行,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讲究文明用语,不要太多文字。
29.【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自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1)材料以电影《哪吒 2》经典台词 “我想试试” 为核心,围绕 “尝试” 展开,点明其象征勇气与突破的意义,强调从科学发明到生活进步皆始于勇敢尝试,为命题作文提供立意方向。
【题干分析】① 材料意义解析:“我想试试” 传递出主动探索的精神,关键词 “尝试” 指突破舒适区、直面未知的行动。材料通过科学家、运动员等示例,暗示尝试可大可小,既可是改变世界的创举,也能是生活中的微小突破,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经历。② 写作思路引导:角度选择:可从 “是什么”(如尝试的本质是勇气)、“为什么”(如尝试带来成长)、“怎么做”(如如何克服尝试的恐惧)切入。结构建议:开头以台词或生活场景引入,中间详写某次尝试(遇挫 — 坚持 — 感悟),结尾升华至 “尝试塑造人生” 的主题。
【立意提取】
1.我想试试,推开成长的虚掩之门:以 “尝试” 喻为开启成长的钥匙,强调突破自我局限对人生进阶的意义。
2.从 “不敢” 到 “我想试试”:聚焦心理转变过程,展现从退缩到主动尝试的成长蜕变。
3.试错的勇气,是青春的勋章:突出尝试中包容失败的态度,将试错升华为青春最珍贵的历练。
4.一次 “试试”,半生回响:通过某次关键尝试,折射其对人生长远的影响与持续激励。
(2)材料以电影《哪吒 2》台词 “我想试试” 为引,核心围绕 “尝试” 展开,点明其象征突破与探索的精神内核,通过科学家、运动员等多元案例,引导考生关注从重大创举到日常小事中 “尝试” 的普遍价值。
【题干分析】① 材料意义解析:“我想试试” 传递主动突破的勇气,关键词 “尝试” 指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对自我局限的挑战。材料通过不同领域案例,暗示尝试的多样性 —— 既可是改变世界的创新(如科学家发明),也能是个人成长的微小跨越(如学会新技能),鼓励考生从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切入。② 写作思路引导:角度选择:“是什么”:探讨尝试的本质(如勇气、探索欲);“为什么”:分析尝试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意义(如试错推动创新);“怎么做”:分享如何克服恐惧、抓住尝试的契机。结构建议:可采用 “现象引入 — 案例分析 — 感悟升华” 结构,开头以电影台词或生活场景切入,中间用 1-2 个详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自身学游泳)支撑观点,结尾回归材料,点明尝试对人生的价值。
【立意提取】
1.以尝试为舟,渡未知之海:以 “尝试” 比作航行的舟楫,阐释其作为探索工具,引领人们跨越未知领域的意义。
2.微小 “一试”,人生涟漪:聚焦生活中看似微小的尝试,揭示其如涟漪般层层扩散,引发持续成长的连锁效应。
3.别怕试错:在未知中雕刻自我:强调尝试中接纳失败的重要性,指出试错是打磨自我、塑造独特人生的必经之路。
4.从 “不敢” 到 “敢试”,成长的破茧之路:以心理转变为脉络,展现个体从恐惧退缩到主动尝试的蜕变过程,凸显尝试对成长的推动作用。
【范文一】
我想试试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而 “我想试试” 这句话,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去探索、去成长。
小时候,我看着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那优美的身姿、灵动的舞步,仿佛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于是,我对妈妈说:“我想试试学跳舞。” 从那以后,我便踏上了舞蹈学习之路。压腿、下腰、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挑战,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是我自己想要试试,我要为自己的选择努力。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尝试一个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 空中旋转三周。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着其他同学轻松地完成,我心里既羡慕又着急。回到家,我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尝试。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膝盖也擦破了皮,但我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后,我成功地完成了那个动作。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为自己敢于尝试并坚持下来而感到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我依然没有忘记 “我想试试” 这句话。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而是告诉自己:“我想试试,我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会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最终攻克难题。这种尝试不仅让我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敢于尝试,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我想试试”,这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它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我在尝试中不断成长,收获了知识、技能和自信。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知道会有更多的未知和困难等待着我,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有 “我想试试” 这把钥匙,它将引领我开启更多扇成功的大门,让我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范文二】
尝试,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蝴蝶破茧而出,需要尝试挣脱束缚;种子破土生长,需要尝试突破黑暗;而我们的人生,也因一次次勇敢的尝试而绽放光彩。正如电影《哪吒 2》中那句经典台词 “我想试试”,简短的话语里,饱含着直面未知与挑战的勇气,也道出了尝试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尝试,是探索未知的起点。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每一项重大发明创造,都始于科学家们那大胆的 “试一试”。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尝试了上千种不同的物质。在一次次失败面前,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新的可能。最终,那盏照亮世界的电灯,正是他无数次尝试的结晶。如果没有这一次次勇敢的尝试,我们或许至今仍生活在黑暗之中。同样,莱特兄弟尝试制造飞机,让人类实现了翱翔蓝天的梦想;居里夫人尝试提炼放射性元素,为科学界打开了新的大门。正是因为这些勇于尝试的先驱者,人类才得以不断探索未知,推动社会的进步。
尝试,也是突破自我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困难和恐惧所束缚,不敢迈出尝试的脚步。然而,只有勇敢地尝试,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的突破。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同学从害怕演讲到成为演讲比赛冠军的蜕变。起初,他站在讲台上,声音颤抖,面红耳赤,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但他没有被恐惧打败,而是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尝试在班级里发言,参加小型的演讲活动。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挑战,都让他变得更加自信。最终,在演讲比赛的舞台上,他从容不迫,用精彩的演讲征服了所有人。这就是尝试的力量,它能让我们超越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当然,尝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失败往往如影随形。但失败并不可怕,它是尝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爱迪生所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方向,继续前行。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我们就永远无法领略成功的喜悦,也无法实现生命的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无数的未知与挑战。让我们怀揣着 “我想试试” 的勇气,勇敢地迈出尝试的步伐。相信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生命之花终将绚烂绽放,我们也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评】(1)文章围绕 “我想试试”,以学舞蹈、解难题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叙事具体生动,情感真挚。从爱好到学习,层层递进,凸显尝试对成长的意义,结尾点明主旨,结构完整,符合记叙文特点。
(2)此材料作文紧扣尝试主题,从探索未知、突破自我两方面展开,论据丰富,既有科学事例又有生活实例,论证充分。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凝练,辩证分析尝试与失败的关系,思想深刻。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15分)
(2025·凉州模拟)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缤纷的夏日让我们遨游于经典课文之中,体验人生,感悟情怀。异彩纷呈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孙仲谋,气冲斗牛,遐迩闻名;手不释卷、家喻户晓的吕蒙,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待;博学睿智、鞠躬尽瘁的邓稼先,鲜为人知,至死不懈;目不窥园、屏息凝神的闻一多,锲而不舍,可歌可泣;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励尽心血为民族呐喊。①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
不拘小节、憨态可掬的阿长;穷苦孤独、质朴善良的老王;任劳任怨、沉默憨厚的父亲;沉稳睿智、技高一筹的卖油翁……他们虽微不足道,且有弱点,②但他们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的光辉,疏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
剧院里,谦逊纯朴的祥子“三起三落”依然难逃厄运,人与车被吞噬的故事跌宕起伏。倾听名著故事的言外之意,悲天悯人的情怀逐渐醒悟。影城中,情节扑朔迷离的《海底两万里》正在热映。③高深勇敢、神秘无畏的尼摩船长,在踌躇中酝酿着复仇计划,拯救谁?又惩罚谁?与科幻的不期而遇,探索自然和科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壮阔险要的燕山峰峦,花木兰俯瞰殷红的疆土,马革裹尸又何妨?春风满洛城的玉笛声中,李白客居他乡,吟唱故园情;幽篁深林处,王维明月相照,烦恼涣然冰释;浩浩荡荡的河水边,老船工胸有成竹,笑谈“据理臆断”,最终水落石出。④诗人和读者心有灵犀。他们的境界耐人寻味,让我们在烦燥和喧器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叱咤风云(chà) 屏息凝神(bǐng) 惩罚(chéng) 俯瞰(kàn)
B.气冲斗牛(dǒu) 扑朔迷离(sù) 吞噬(shì) 殷红(yān)
C.目不窥园(kuī) 锲而不舍(qiè) 吟唱(yín) 厄运(è)
D.家喻户晓(yú) 鞠躬尽瘁(cuì) 遨游(áo) 拯救(zhěng)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刮目相待 心有灵犀 谦逊 儒子牛
B.据理臆断 微不足道 无畏 幽篁
C.至死不懈 励尽心血 纯朴 喧器
D.马革裹尸 不期而遇 醒悟 烦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揭示出的道理却耐人寻味。
B.无数向疫区挺进的逆行者,让国人读懂了什么是闻令而动、无私奉献,真是可歌可泣。
C.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大雨倾盆,这天气真是扑朔迷离。
D.他用辛辣的语言,戳穿了那副悲天悯人的虚伪面孔。
4.下列选项对文段中画线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句没有语病,不用进行修改。
B.②句把“疏导”改为“引导”。
C.③句把“高深勇敢”和“神秘无畏”去掉一个。
D.④句把“他们”改为“诗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得很好”“湿透了”“放松下来”都是补充短语。
B.这只兔子非常可爱,只不过价格有点贵。(第一个“只”是量词,第二个“只”是副词)
C.萌萌和小琴是同班同学。(这里的“和”是介词)
D.“眨眼睛”“看到长城”“热爱祖国”都是动宾短语。
【答案】1.C
2.B
3.C
4.D
5.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并列关系;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用词不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对词性及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1.A.“叱咤风云” 的 “咤” 应读 zhà;
B.“扑朔迷离” 的 “朔” 读 shuò;
C.正确;
D.“家喻户晓” 的 “喻” 读 yù。
故答案为:C
2.A.“儒子牛” 应为 “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B.正确;
C.“励尽心血” 应为 “沥尽心血”,表示用尽心思和精力;“喧器” 应为 “喧嚣”,“嚣” 有 “吵闹、喧哗” 之意;
D.“烦燥” 应为 “烦躁”,“躁” 有 “性急、不冷静” 之意,与 “烦” 搭配表示烦闷急躁,“燥” 表示 “干、缺少水分”。
故答案为:B
3.A.“耐人寻味” 意思是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用于形容散文揭示的道理,符合语境,因为好的散文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需要读者去品味;
B.“可歌可泣” 指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向疫区挺进的逆行者无私奉献的行为,恰当合理,逆行者们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
C.“扑朔迷离” 原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会眯上眼睛,而在地上跑的时候雌雄难辨,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这里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不恰当,天气的变化是直观的,并非 “错综复杂、难以看清真相”;
D.“悲天悯人” 指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用来形容虚伪面孔,符合语境,即表面装作对社会和人民关心,实则虚伪。
故答案为:C
4.ABC.正确;
D. ④句 “诗人和读者心有灵犀。他们的境界耐人寻味,让我们在烦燥和喧器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这里的 “他们” 指代不明,结合前文应是指 “诗人”,但原句 “他们的境界” 表述中 “他们” 容易让人误解为包括 “读者”,应把 “他们” 改为 “诗人”,使语义更明确,该项修改建议正确。
故答案为:D
5.ABD.正确;
C. “萌萌和小琴是同班同学”,这里的 “和” 是连词,连接 “萌萌” 和 “小琴”,表示并列关系,说明二者是同班同学,而不是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故答案为:C
二、选择题(3分)
6.(2025·凉州模拟)小组成员在摘抄关于“诠释家国关系,厚植家国情怀”的语段时,不小心弄乱了句子顺序,你认为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____。____。____。____。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①“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②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③家国情怀看似是一个宏观命题,但它蕴含于每一个普通家庭之中
④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能力。首先,给出的首句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阐述了国、家、身之间的基本关系,强调了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这与②句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在内容上紧密相连,②句是对首句的进一步阐释和总结,所以②句应排在首位。接着,③句 “家国情怀看似是一个宏观命题,但它蕴含于每一个普通家庭之中”,是在②句强调国家与家庭紧密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家国情怀” 这一概念,并说明其与普通家庭的联系,所以③句应排在②句之后。然后,①句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具体说明了家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影响,是对③句中家国情怀在家庭与国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所以①句应排在③句之后。最后,④句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是在前几句阐述家国关系和家国情怀的基础上,说明人们因为这种家国情怀而产生的具体行为和担当,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和升华,所以④句应排在最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025·凉州模拟)铸造未来,从互联网开始。请你参加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上图是小兵搜集的有关中学生主要阅读方式的统计图,请写出你从图表中的发现。
8.班级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辩论赛,正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大于弊,反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若你身为反方队员,请陈述观点。
【答案】7.示例:中学生的电子阅读方式超过了纸质阅读方式。
8.示例: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一方面,上网会占用青少年学习、休息的时间,造成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的弊端并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等;另一方面,深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会造成青少年精神萎靡,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所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7.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目给出的是 “中学生主要阅读方式统计图”(饼状图),需先明确图表包含的三类阅读方式及对应占比:纸质读物:45.2%;网络电子书:45.5%;有声书籍:9.3%。电子阅读(网络电子书 + 有声书籍,合计 45.5%+9.3%=54.8%)与纸质阅读(45.2%)的占比差异;电子阅读(含网络电子书和有声书籍)已成为中学生主要阅读方式,其中网络电子书占比略高于纸质读物(若聚焦 “核心阅读方式”,也可简化为 “中学生的电子阅读方式占比超过纸质阅读方式”)。避免仅罗列 “纸质 45.2%、网络 45.5%、有声 9.3%” 的原始数据,需通过 “对比” 得出 “趋势性结论”,才符合 “发现” 的要求。
故答案为: 示例:中学生的电子阅读方式超过了纸质阅读方式。
8.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维度一:身心健康与时间管理,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长时间使用网络(如刷短视频、玩游戏)易导致视力下降、颈椎劳损;同时,网络娱乐的即时性快感易让青少年沉迷,挤占学习、作业、睡眠及户外运动时间,导致 “学习效率下降 + 作息紊乱”,如部分学生因熬夜打游戏次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维度二:信息辨别与价值观塑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辨别能力较弱,易接触到暴力、低俗、虚假信息(如网络谣言、不良社交内容);部分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 “碎片化信息”,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甚至模仿网络不良行为,对价值观形成潜在威胁。维度三:现实社交与情感沟通,沉迷虚拟网络社交(如线上聊天、游戏组队)会减少与家人、同学的现实互动,导致青少年现实沟通能力退化,出现 “线上活跃、线下沉默” 的社交障碍,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故答案为: 示例: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一方面,上网会占用青少年学习、休息的时间,造成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的弊端并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等;另一方面,深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会造成青少年精神萎靡,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所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弊大于利。
四、语言表达(4分)
9.(2025·凉州模拟)为更加方便患者就医,甘肃省人民医院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个人可以通过其公众号进行预约。请根据下面图示,介绍具体预约步骤。
【答案】首先,进入甘肃省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然后,在“请输入医生名、科室名”处选择“普外科特需门诊”,并选择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接着,选择就诊日期,点击“预约挂号申请”;之后,进行用户绑定,填写就诊人相关信息;最后,确认预约信息,提交预约申请 。
【知识点】图表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第一张截图,页面显示为预约挂号界面,左上角可能暗示进入渠道为甘肃省人民医院公众号(常见的医院网上预约方式)。页面中有 “预约挂号” 入口,“请输入医生名、科室名” 搜索栏,“院区切换” 选项,且已显示 “普外科特需门诊” 及 “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 相关信息。由此可知,第一步需先进入公众号找到预约挂号入口;第二步在搜索栏选择 “普外科特需门诊”,并确认选择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第二张截图,展示的是预约挂号申请页面,有 “选择就诊日期”“用户绑定” 以及一系列就诊人信息填写栏,如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这表明第三步要选择就诊日期并点击 “预约挂号申请”;第四步进行用户绑定,填写相关就诊人信息;最后,整个流程的结尾肯定是确认预约信息并提交申请,完成挂号流程 。
故答案为:首先,进入甘肃省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然后,在“请输入医生名、科室名”处选择“普外科特需门诊”,并选择甘肃省人民医院本院区;接着,选择就诊日期,点击“预约挂号申请”;之后,进行用户绑定,填写就诊人相关信息;最后,确认预约信息,提交预约申请 。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五、名句名篇默写(7分)
10.(2025·凉州模拟)下面是吕鑫同学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想,请你帮他填上恰当的诗句。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你看离离原上草,春来秋去年年生;而蟪蛄不知春秋,蜉蝣时短,你知道它们的一生又是如何精彩。杜甫登临泰山,通过“会当凌绝顶,   ”(《望岳》)表达了自己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   ”(《饮酒》)流露出他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和恬淡;虽然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险阻之后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从“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中可以看出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范仲淹虽遭贬放,但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爱国爱民的情怀;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以“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秋瑾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不被凡夫俗子理解,以“   ?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小住京华》)抒发了强烈的悲哀以及对现实的极度失望之情;宋濂早年求学历程异常艰辛,可他认为“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成功。但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答案】一览众山小;悠然见南山;直挂云帆济沧海;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愿人长久;俗子胸襟谁识我;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览、悠、济、沧、而、襟
故答案为:一览众山小;悠然见南山;直挂云帆济沧海;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愿人长久;俗子胸襟谁识我;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43分)
(2025·凉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满票
贺俊立
①“张老倔”是煤矿采煤队的一名安全员。最近几天,他愁眉不展,拉着个脸,惹得妻子气不打一处来。其实,事情很简单,采煤队要投票选新安全员,他这个现任安全员很有可能会落选。
②“你整天倔了吧唧的,当了两年多安全员,看看你得罪了多少人?”妻子没好气地说。
③“张老倔”眼睛一瞪,不服气地说:“你懂个啥?干安全员哪能不得罪人?”
④妻子毫不示弱,提高嗓门儿喊了起来:“可你是谁也敢得罪。上到矿长、下到工人,都让你得罪遍了。你要是能再当上安全员,我给你磕八个响头。”
⑤妻子的一通冷嘲热讽,让“张老倔”心里更感觉堵得难受。他早饭也不吃了,开门就往外走。妻子连着喊了几声,他毫不理会。
⑥“张老倔”真名叫张有山,因为脾气倔,所以大家伙都管他叫“张老倔”。
⑦“张老倔”这人认死理、爱较真,所以当安全员期间,没少得罪人。
⑧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这一幕正巧被“张老倔”看到了,说啥也要罚矿长200元钱。陪同矿长的煤矿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都出面向“张老倔”说情,都不好使。“张老倔”说啥也要罚款,弄得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十分生气。矿长倒是没有生气,笑呵呵地交了罚款。“张老倔”现场开了罚款单据。这一回,“张老倔”更出名了。
⑨“张老倔”在采煤队安全管理上本来没啥说的,但是,大家都觉得,有些事情也不用太较真,大差不差就行了。可是,“张老倔”不管这些。只要他认定违反规则的,该罚款的罚款、该警告的警告,一点不留情面,弄得采煤队的人对“张老倔”都有看法。
⑩“张老倔”没想到,按照上面的要求,安全员要投票推荐。这下他心里没底了。其实“张老倔”很热爱这份工作,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投票那天,“张老倔”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手捧着安全员的臂章感慨万千。上班时间到了,大伙都去了会议室,准备投票选安全员。“张老倔”把臂章戴在胳膊上和往常一样朝门外走,走到门口他又停住了脚步,缓缓地把臂章摘下来,端端正正放回原处。
“张老倔”低垂着头走进会议室,感觉大家都在看他。他默默地找了个角落坐下来。
会议开始了,队长作了选举动员后,开始发放选票。
“张老倔”领到选票后,心脏“砰砰”跳动得厉害,手里那只抖动的碳素笔出卖了他的内心。该选谁呢?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得罪了这么多人,大家要是都不选他的话,弄个光头那可要丢死人了。自己选自己?“张老倔”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正当他犹豫不定时,有人开始催促他交选票了。“张老倔”心一横,在选票上写下了强劲有力的“张有山”三个字。
开始统计选票了,“张老倔”的心里紧张得不得了。听到监票员第一个念的就是“张有山”时,他想,这一定是自己投的那一票。可接下来他听到的还是“张有山”“张有山”……一连串的“张有山”把他弄蒙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阵忙活后,当监票人提高嗓门喊道“本次共收到选票39张,有效选票39张,张有山同志以39票全票当选”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刚落,“张老倔”就被人从角落里拽到了主席台上。
队长故意问“张老倔”:“‘老倔’呀,今天咱们队39个人投票,你得了个满票。这是咋回事呀?”
“张老倔”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说:“我琢磨着弄个零票不好看,就给自己投了一票。”
会议室响起了一片笑声。队长朝着台下挥手说:“大家别笑了。我看张有才这一票投得好,咱们采煤队要想不出安全事故,就需要他这样的倔人。他越倔、越较真,咱们的安全生产才越有保障。大伙儿说,是不是这样啊?”
“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张老倔”的脸上充满了笑容,一股快乐、幸福感在他的内心涌动着。
(选自《中国煤炭报》,有删改)
11.请简要分析“张老倔”的人物形象。
12.小说的第⑧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小说中“张老倔”妻子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14.请谈谈对题目“满票”的理解。
【答案】11.①坚持原则、认死理、爱较真:当发现矿长未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坚决罚款,不顾他人说情。②工作认真负责:担任安全员期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绝不留情面。③热爱本职工作: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
12.①内容上,通过叙述“张老倔”罚矿长款的事件,具体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爱较真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结构上,为下文写“张老倔”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以及最终全票当选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
13.①侧面衬托:通过妻子对“张老倔”的埋怨和冷嘲热讽,从侧面衬托出“张老倔”坚持原则、得罪人的形象特点。②推动情节:妻子的话让“张老倔”心里更难受,为下文他在投票时的纠结等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
14.①“满票”指“张老倔”在安全员选举中获得39张选票全票当选。②“满票”体现了大家对“张老倔”工作的认可,尽管他爱较真、得罪人,但大家明白他的坚持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③题目“满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小说;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依据②段“‘你整天倔了吧唧的,当了两年多安全员,看看你得罪了多少人?’妻子没好气地说”,③段“‘张老倔’眼睛一瞪,不服气地说:‘你懂个啥?干安全员哪能不得罪人’”可知,他是一个脾气倔的人。依据⑧段“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这一幕正巧被‘张老倔’看到了,说啥也要罚矿长200元钱。陪同矿长的煤矿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都出面向‘张老倔’说情,都不好使。“张老倔”说啥也要罚款,弄得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十分生气。矿长倒是没有生气,笑呵呵地交了罚款”可知,他是一个认死理、公正严明的人。依据⑨段“‘张老倔’在采煤队安全管理上本来没啥说的,但是,大家都觉得,有些事情也不用太较真,大差不差就行了。可是,‘张老倔’不管这些。只要他认定违反规则的,该罚款的罚款、该警告的警告,一点不留情面,弄得采煤队的人对‘张老倔’都有看法”可知,他是一个爱较真、爱岗敬业的人。
故答案为:①坚持原则、认死理、爱较真:当发现矿长未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坚决罚款,不顾他人说情。②工作认真负责:担任安全员期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绝不留情面。③热爱本职工作: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
1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内容上:依据⑧段“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可知,这是使用了插叙的写法,补充交代矿长没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被“张老倔”开了罚款单据,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赞美了“张老倔”公正严明的形象;结构上:依据⑩—— 段内容可知,这为下文写“张老倔”担忧自己会丢掉这份工作,却得到大家投票一致通过这一故事精彩情节做铺垫,从侧面弘扬了爱岗敬业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誉,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故答案为:①内容上,通过叙述“张老倔”罚矿长款的事件,具体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爱较真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结构上,为下文写“张老倔”担心自己落选安全员以及最终全票当选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
13.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及其作用的能力。依据②——⑤段内容可知,这是叙述张老倔的妻子不理解张老倔,对张老倔冷嘲热讽,侧面衬托了张老倔是一个有担当,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人,也表明张老倔妻子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依据依据②——⑤段和 段“会议室响起了一片笑声。队长朝着台下挥手说:‘大家别笑了。我看张有山这一票投得好,咱们采煤队要想不出安全事故,就需要他这样的倔人。他越倔、越较真,咱们的安全生产才越有保障。大伙儿说,是不是这样啊’”, 段“‘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可知,这是张老倔妻子的冷嘲热讽和煤矿采煤队的人们对张老倔的一致认同形成对比,从而说明有担当,肯负责,爱岗敬业的人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誉的,从而突出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①侧面衬托:通过妻子对“张老倔”的埋怨和冷嘲热讽,从侧面衬托出“张老倔”坚持原则、得罪人的形象特点。②推动情节:妻子的话让“张老倔”心里更难受,为下文他在投票时的纠结等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
14.本题考查理解题目含义的能力。依据 段“一阵忙活后,当监票人提高嗓门喊道‘本次共收到选票39张,有效选票39张,张有山同志以39票全票当选’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段“队长故意问‘张老倔’:‘老倔’呀,今天咱们队39个人投票,你得了个满票。这是咋回事呀”可知,表面上是指指张老倔在安全员投票中,全票当选;依据 段“‘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可知,实际上是指张老倔平时爱岗敬业、负责任、有担当,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从而表达了对张老倔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故答案为:①“满票”指“张老倔”在安全员选举中获得39张选票全票当选。②“满票”体现了大家对“张老倔”工作的认可,尽管他爱较真、得罪人,但大家明白他的坚持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③题目“满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2025·凉州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5G,开启全新生活
①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4G相比,5G不仅会使网速大幅提升,而且在容量、连接数、时延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改进。5G的出现,将为我们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
②首先,5G的网速极快。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快100倍左右。这意味着,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几秒钟,而在4G网络下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此快的网速,将大大提升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例如,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时,再也不会出现卡顿现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也将变得更加流畅。
③其次,5G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的特点。在同一区域内,5G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设备。这对于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身边的各种设备,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都可以通过5G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想象一下,回到家前,你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里的智能家电,让空调提前制冷,电饭煲开始煮饭;出门时,智能门锁会自动识别你的身份,为你开门;驾驶智能汽车时,车辆可以实时与交通系统通信,选择最优路线,避免拥堵。5G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④再者,5G的时延极低。时延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到接收端接收数据之间的时间差。5G的时延可以低至1毫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特性使得5G在一些对时延要求极高的领域,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动驾驶中,车辆需要实时接收路况信息并做出反应,5G的低时延可以确保车辆及时刹车或避让,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远程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操控手术器械,为患者进行远程手术,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⑤5G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不过,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网络建设成本高、频谱资源有限等。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5G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
16.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快100倍左右。
17.第④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G的时延可以低至1毫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5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答案】15.说明对象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特点:网速极快、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时延极低 。
16.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10Gb”“100倍左右”,并将5G网络与4G网络的下载速度进行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5G网速极快的特点,使读者对5G网速有更直观的认识 。
17.不能删去。“几乎”表示接近于,但不是完全,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5G的时延虽然可以低至1毫秒,但并不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18.①5G网速极快,能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如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更流畅、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更便捷。②5G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的特点,可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的智能化管理,让生活更便捷舒适。③5G时延极低,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保障自动驾驶安全、实现远程手术等 。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社会科学说明文;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本文的说明对象是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文章从多个方面详细描述了5G的特点,包括其理论下载速度、连接设备数量、时延等方面的优势。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5G技术的核心优势,也是文章说明的重点。
故答案为:说明对象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特点:网速极快、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时延极低 。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快100倍左右”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值(每秒10Gb)来准确说明5G网络的下载速度,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和说服力。作比较则将5G网络与4G网络进行比较,突出了5G网络在速度上的巨大优势。
故答案为: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10Gb”“100倍左右”,并将5G网络与4G网络的下载速度进行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5G网速极快的特点,使读者对5G网速有更直观的认识 。
17.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第④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几乎”表示接近、差不多的意思,在这里用来修饰“可以忽略不计”,表明5G的时延虽然非常低,但仍然有可能存在微小的时延,只是这种时延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如果删去“几乎”,就变成了5G的时延完全为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不能删去。
故答案为:不能删去。“几乎”表示接近于,但不是完全,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5G的时延虽然可以低至1毫秒,但并不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结合文章内容,5G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首先,5G的高速度将使我们能够更快地下载和上传数据,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其次,5G的大容量和高连接数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5G的低时延将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这些变化将共同构成5G技术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①5G网速极快,能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如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更流畅、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更便捷。②5G具有大容量和高连接数的特点,可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的智能化管理,让生活更便捷舒适。③5G时延极低,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保障自动驾驶安全、实现远程手术等 。
七、文言文阅读(13分)
(2025·凉州模拟)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①,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③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④,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⑤。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役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注释:①作:兴作,建筑。②冲:谦虚。牧:约束。③盘游:打猎游乐。三驱:年打三次猎。④虑壅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⑤垂拱而治:即无为而治。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
21.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2.乙文中的哪句话和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一致?
23.甲文中的第④段提出了   的建议,乙文中魏征提出“   ”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请用四字词语回答)
【答案】19.痛心、遗憾;居于……之下
20.①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得到更多的好处。②选择好的意见并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
21.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3.亲贤远佞;居安思危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①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坏事违反法纪的人,以及尽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的刑赏之法不同。
②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
③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量,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④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乙)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克制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想到谦虚来(加强)自我约束;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的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的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惠,就要想到不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地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耗费精神,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呢?
1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痛恨:痛心遗憾。②句意为: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惧:担心,害怕。
故答案为:痛心、遗憾;居于……之下
2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①重点词:禆补,弥补;阙,同“缺”,缺点;益,好处。②重点词:择,挑选;从,听从。
故答案为:①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得到更多的好处。②选择好的意见并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
21.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句意: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依据:“总此十思” 中,“总” 是谓语动词,意为 “全面做到、总结”,“此十思” 是宾语,构成动宾结构,表达对前文所述 “十思” 内容的总结;“弘兹九德” 里,“弘” 为谓语动词,意为 “弘扬”,“兹九德” 作宾语,是一个完整的动宾结构,表明要弘扬九种美德;“简能而任之” 中,“简” 为谓语动词,意为 “选拔”,“能” 指有才能的人,“而” 表顺承,连接 “简能” 和 “任之”,整体构成顺承关系的动宾结构,即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 。三个部分各自语法结构独立,语义完整,故应在 “总此十思” 与 “弘兹九德”、“弘兹九德” 与 “简能而任之” 之间断开。
故答案为: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从【乙】文“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可以看出和诸葛亮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建议一致。
故答案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甲文中的第④段诸葛亮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告诉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乙文国魏征劝告太宗的“十思”,归纳起来就是让太宗要做到“居安思危”。
故答案为:亲贤远佞;居安思危
八、诗歌鉴赏(5分)
(2025·凉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4.这首散曲中的“   ”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   ”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
2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24.聚;怒
25.理解:这句话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百姓都处于痛苦之中的社会现实。王朝兴起时,大兴土木,百姓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王朝灭亡时,百姓又要遭受战争的苦难。情感:蕴含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4.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关键词语表现力的赏析能力。①“峰峦如聚” 中,“聚” 字将原本静态的山峦赋予了动态感。从视觉角度看,众多山峰连绵起伏,仿佛向潼关聚拢,生动展现出群山汇聚的磅礴气势;从地理意义上,暗示潼关地势险要,群山环绕如天然屏障。②“波涛如怒” 里,“怒” 字以拟人手法,将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人格化。“怒” 既写出了黄河水奔腾咆哮、巨浪滔天的动态,又暗含河水如愤怒之人般的汹涌气势,烘托出潼关山河的雄浑壮阔与险峻形势。故答案为:聚;怒
25.本题考查对古诗主旨句的理解能力。①意义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直击封建社会本质。王朝兴盛时,统治者大兴土木、挥霍无度,百姓需承担繁重赋税与劳役;王朝衰亡时,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百姓则饱受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之苦。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揭示了无论政权更迭如何,底层百姓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境地。②情感分析:作者张养浩目睹百姓疾苦,通过此句抒发多重情感。一方面,流露出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同情,展现出忧民如伤的仁政思想;另一方面,暗含对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漠视民生的批判,讽刺其为满足私欲而牺牲百姓利益的行径,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循环中百姓苦难无法改变的无奈与悲愤。故答案为:理解:这句话揭示了无论朝代兴衰,百姓都处于痛苦之中的社会现实。王朝兴起时,大兴土木,百姓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王朝灭亡时,百姓又要遭受战争的苦难。情感:蕴含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
九、名著阅读(7分)
(2025·凉州模拟)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你以为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不是根据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血肉之躯跟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对话,就像当我们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一样,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
26.这段话是   对   说的?
27.结合全书,谈谈你心目中的简·爱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26.简·爱;罗切斯特
27.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她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她追求平等,认为人与人的精神是平等的,不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而自卑;她勇敢执着,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离开,坚守自己的原则;她感情专一,尽管离开罗切斯特,但内心始终深爱着他,最终在罗切斯特遭遇不幸后,回到他身边 。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简·爱》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26.本题考查对经典文学作品人物对话场景的识别能力。①对话内容分析:文段中 “我身无分文、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 体现出说话者对自身平凡出身的清醒认知;“我的灵魂跟你一样…… 精神彼此平等” 则彰显出强烈的自尊与对平等的追求。这种既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与简 爱作为家庭教师,在面对贵族雇主时的复杂情感高度契合。②人物关系判断:“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 暗示了说话者与倾听者之间存在情感纠葛;“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 进一步表明两人社会地位存在悬殊,但精神层面渴望对等。结合原著中简 爱与罗切斯特的情感冲突(罗切斯特为贵族,简 爱为家庭教师),可判断这是简 爱对罗切斯特表达内心诉求的经典场景。故答案为:简·爱;罗切斯特
27.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综合分析能力。①自尊自爱:文段中简 爱强调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面对罗切斯特的情感试探(如以娶英格拉姆小姐刺激简 爱),她不卑不亢,拒绝因情感而放弃尊严,体现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②追求平等:简 爱始终坚信 “我们的精神彼此平等”,这种观念贯穿全书。无论是面对舅妈里德太太的歧视,还是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的相处,她都以平等姿态对待他人,打破阶级与性别带来的不平等。③勇敢执着: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简 爱尽管深爱对方,仍毅然离开桑菲尔德庄园。这一抉择不仅体现她对道德原则的坚守,更展现出在爱情与尊严冲突时的果敢;而后期罗切斯特破产、残疾后,她又选择回到他身边,诠释了爱情的忠贞与执着。④感情专一:简 爱的情感世界纯粹且坚定。离开罗切斯特期间,圣约翰的求婚虽能给予她安稳生活,却被她拒绝,因为她无法割舍对罗切斯特的爱,最终以行动证明了感情的忠贞不渝。故答案为: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她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她追求平等,认为人与人的精神是平等的,不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而自卑;她勇敢执着,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离开,坚守自己的原则;她感情专一,尽管离开罗切斯特,但内心始终深爱着他,最终在罗切斯特遭遇不幸后,回到他身边 。
十、作文(60分)
28.(2025·凉州模拟)小作文
光明中学定于4月24日(星期一)8: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科普周”开幕式。希望邀请校友、市科技馆李馆长出席,并举办一场科普讲座,对同学们关心的载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进行普及介绍。请你写出这封邀请函的正文。(100字左右)
邀请函 尊敬的李学长:     特此致函 您的学弟:××× 2023年4月10日
【答案】范文:尊敬的李学长:您好!我校将于4月24日(星期一)8: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科普周”开幕式。我们深知您在科普领域造诣深厚,特诚邀您出席开幕式并举办一场科普讲座。希望您能为同学们普及载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知识,相信您的分享定能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期待您的光临!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撰写邀请函正文的能力。题目中明确给出了邀请函的背景信息,如举办 “校园科普周” 开幕式的时间、地点,以及邀请李馆长的目的 —— 出席开幕式并举办科普讲座,同时还说明了讲座内容的具体方向。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组织成一段通顺、礼貌、得体的文字,既要表达出对李馆长的尊敬和邀请的诚意,又要清晰地传达出活动的相关信息和期望。
故答案为:范文:尊敬的李学长:您好!我校将于4月24日(星期一)8:30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校园科普周”开幕式。我们深知您在科普领域造诣深厚,特诚邀您出席开幕式并举办一场科普讲座。希望您能为同学们普及载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知识,相信您的分享定能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期待您的光临!
【点评】本题考查邀请函的拟写。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邀请函语言要简洁明了,看懂就行,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讲究文明用语,不要太多文字。
29.(2025·凉州模拟)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电影《哪吒2》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想试试!”这句话展现了哪吒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尝试是探索未知的第一步,是突破自我的开始。无论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还是运动员的极限挑战,抑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步,都始于一次勇敢的尝试。
⑴命题作文。请以“我想试试”为题,写一篇文章。⑵材料作文。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第(2)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不得抄写本试卷中的阅读答案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自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1)材料以电影《哪吒 2》经典台词 “我想试试” 为核心,围绕 “尝试” 展开,点明其象征勇气与突破的意义,强调从科学发明到生活进步皆始于勇敢尝试,为命题作文提供立意方向。
【题干分析】① 材料意义解析:“我想试试” 传递出主动探索的精神,关键词 “尝试” 指突破舒适区、直面未知的行动。材料通过科学家、运动员等示例,暗示尝试可大可小,既可是改变世界的创举,也能是生活中的微小突破,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经历。② 写作思路引导:角度选择:可从 “是什么”(如尝试的本质是勇气)、“为什么”(如尝试带来成长)、“怎么做”(如如何克服尝试的恐惧)切入。结构建议:开头以台词或生活场景引入,中间详写某次尝试(遇挫 — 坚持 — 感悟),结尾升华至 “尝试塑造人生” 的主题。
【立意提取】
1.我想试试,推开成长的虚掩之门:以 “尝试” 喻为开启成长的钥匙,强调突破自我局限对人生进阶的意义。
2.从 “不敢” 到 “我想试试”:聚焦心理转变过程,展现从退缩到主动尝试的成长蜕变。
3.试错的勇气,是青春的勋章:突出尝试中包容失败的态度,将试错升华为青春最珍贵的历练。
4.一次 “试试”,半生回响:通过某次关键尝试,折射其对人生长远的影响与持续激励。
(2)材料以电影《哪吒 2》台词 “我想试试” 为引,核心围绕 “尝试” 展开,点明其象征突破与探索的精神内核,通过科学家、运动员等多元案例,引导考生关注从重大创举到日常小事中 “尝试” 的普遍价值。
【题干分析】① 材料意义解析:“我想试试” 传递主动突破的勇气,关键词 “尝试” 指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对自我局限的挑战。材料通过不同领域案例,暗示尝试的多样性 —— 既可是改变世界的创新(如科学家发明),也能是个人成长的微小跨越(如学会新技能),鼓励考生从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切入。② 写作思路引导:角度选择:“是什么”:探讨尝试的本质(如勇气、探索欲);“为什么”:分析尝试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意义(如试错推动创新);“怎么做”:分享如何克服恐惧、抓住尝试的契机。结构建议:可采用 “现象引入 — 案例分析 — 感悟升华” 结构,开头以电影台词或生活场景切入,中间用 1-2 个详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自身学游泳)支撑观点,结尾回归材料,点明尝试对人生的价值。
【立意提取】
1.以尝试为舟,渡未知之海:以 “尝试” 比作航行的舟楫,阐释其作为探索工具,引领人们跨越未知领域的意义。
2.微小 “一试”,人生涟漪:聚焦生活中看似微小的尝试,揭示其如涟漪般层层扩散,引发持续成长的连锁效应。
3.别怕试错:在未知中雕刻自我:强调尝试中接纳失败的重要性,指出试错是打磨自我、塑造独特人生的必经之路。
4.从 “不敢” 到 “敢试”,成长的破茧之路:以心理转变为脉络,展现个体从恐惧退缩到主动尝试的蜕变过程,凸显尝试对成长的推动作用。
【范文一】
我想试试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而 “我想试试” 这句话,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去探索、去成长。
小时候,我看着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那优美的身姿、灵动的舞步,仿佛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于是,我对妈妈说:“我想试试学跳舞。” 从那以后,我便踏上了舞蹈学习之路。压腿、下腰、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挑战,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是我自己想要试试,我要为自己的选择努力。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尝试一个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 空中旋转三周。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着其他同学轻松地完成,我心里既羡慕又着急。回到家,我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尝试。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膝盖也擦破了皮,但我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后,我成功地完成了那个动作。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为自己敢于尝试并坚持下来而感到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我依然没有忘记 “我想试试” 这句话。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而是告诉自己:“我想试试,我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会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最终攻克难题。这种尝试不仅让我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敢于尝试,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我想试试”,这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它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我在尝试中不断成长,收获了知识、技能和自信。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知道会有更多的未知和困难等待着我,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有 “我想试试” 这把钥匙,它将引领我开启更多扇成功的大门,让我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范文二】
尝试,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蝴蝶破茧而出,需要尝试挣脱束缚;种子破土生长,需要尝试突破黑暗;而我们的人生,也因一次次勇敢的尝试而绽放光彩。正如电影《哪吒 2》中那句经典台词 “我想试试”,简短的话语里,饱含着直面未知与挑战的勇气,也道出了尝试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尝试,是探索未知的起点。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每一项重大发明创造,都始于科学家们那大胆的 “试一试”。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尝试了上千种不同的物质。在一次次失败面前,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新的可能。最终,那盏照亮世界的电灯,正是他无数次尝试的结晶。如果没有这一次次勇敢的尝试,我们或许至今仍生活在黑暗之中。同样,莱特兄弟尝试制造飞机,让人类实现了翱翔蓝天的梦想;居里夫人尝试提炼放射性元素,为科学界打开了新的大门。正是因为这些勇于尝试的先驱者,人类才得以不断探索未知,推动社会的进步。
尝试,也是突破自我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困难和恐惧所束缚,不敢迈出尝试的脚步。然而,只有勇敢地尝试,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的突破。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同学从害怕演讲到成为演讲比赛冠军的蜕变。起初,他站在讲台上,声音颤抖,面红耳赤,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但他没有被恐惧打败,而是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尝试在班级里发言,参加小型的演讲活动。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挑战,都让他变得更加自信。最终,在演讲比赛的舞台上,他从容不迫,用精彩的演讲征服了所有人。这就是尝试的力量,它能让我们超越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当然,尝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失败往往如影随形。但失败并不可怕,它是尝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爱迪生所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方向,继续前行。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我们就永远无法领略成功的喜悦,也无法实现生命的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无数的未知与挑战。让我们怀揣着 “我想试试” 的勇气,勇敢地迈出尝试的步伐。相信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生命之花终将绚烂绽放,我们也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评】(1)文章围绕 “我想试试”,以学舞蹈、解难题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叙事具体生动,情感真挚。从爱好到学习,层层递进,凸显尝试对成长的意义,结尾点明主旨,结构完整,符合记叙文特点。
(2)此材料作文紧扣尝试主题,从探索未知、突破自我两方面展开,论据丰富,既有科学事例又有生活实例,论证充分。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凝练,辩证分析尝试与失败的关系,思想深刻。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