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初中阶段性教学成果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初中阶段性教学成果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患(huàn) 央求(yāng) 屋檐(yán) 咄咄逼人(duó)
B.高邈(mào) 端庄(duān) 徘徊(huái) 励临(lì)
C.分歧(qí) 澄清(chéng) 侍弄(shì) 翻来覆去(fù)
D.锤打(chuí) 祥瑞(ruì) 遮敝(bì) 霎那(chà)
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______,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______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一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______,______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A.逆境 也 愁肠百结 而是 B.逆境 还 百无聊赖 而是
C.困难 也 愁肠百结 只是 D.困难 还 百无聊赖 只是
3.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最爱在雨夜读诗,长夜漫漫,听着雨声,读着诗词,仿佛回到千百年前,①心中流淌一股莫名的感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寻觅觅,到最后,②我们早已自己忘记了最初的样子。不妨静下来,③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读一首诗,听一段故事。
A.语段中加点词“雨夜”“诗词”“仿佛”都是名词。
B.①句中“流淌”一词根据语境确定其含义是:液体流动。
C.②句是一个病句,修改应将“自己”调换到“忘记了”之后。
D.③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C.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语言极为凝练却意蕴深远,顿挫有致,被称为“秋思之祖”。
D.刘义庆组织编写了文言志人的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5.修辞方法
学校的学习总结交流会上,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修辞方法既能增加语言感染力,还能表达深情。【甲】“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各种花的颜色和特点,也象征着母亲的期盼,希望作者活出生命的个性和美丽。【乙】“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矮松的清新可爱。【丙】“鸟儿呼朋引伴卖弄清脆的喉咙”,用拟物的修辞让读者仿佛听到悦耳的鸟鸣,也能体会作者对春花的喜爱。
他的同桌帮他修改时发现本文段【甲】【乙】【丙】三句话,有一个句子不符合课文中内容要表达的含义或情感,不符合的句子是( )
A.甲 B.乙 C.丙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春夜别友人①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②,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①这首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②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选出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甲诗前两句交代了“暮春”的节令,“杨花”“子规”烘托了伤感的气氛。
B.乙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见之难的惆怅之情。
C.两首诗都暗含着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感,通过“愁心”“思琴瑟”我们可以体会到。
D.两首诗都提到了“明月”,并且都将明月人格化,表明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二、名句名篇默写
7.古诗文默写
(1)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情从景出,准确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且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劝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⑤之时桂树焉⑥知泰出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 德行》)
【注】①陈季方:陈元方的弟弟。②荷:享有。③阿(ē):山的凹处,此处指山腰。④仞:古代高度计量单位。⑤斯:这。⑥焉:哪里。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何功德 水何澹澹(《观沧海》)
B.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C.下有不测之深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D.相委而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9.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当 斯 之 时 桂 树 焉 知 泰 山 之 高 渊 泉 之 深
11.【甲】文中陈元方“入门不顾”的原因是友人 、 。(用原文中的两个词语填空)
【乙】文中陈季方把父亲比作“ ”,借以用来评价自己的父亲。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2.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文章题目《秋天的怀念》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题目表达对坐轮椅之前日子的怀念。
B.作者在怀念母亲以及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C.写下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理解并怀念着母亲说过“好好活儿”的那句话。
D.作者通过题目怀念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13.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1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5.选文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①段“好好儿活”:A
⑦段“好好儿活”:B
16.请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下面的链接材料为何会这样评价史铁生。
链接材料: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纪念史铁生的颁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带手电了
姜钦峰
①大学的暑假,她和两个师兄去了敦煌莫高窟。他们每天去洞里参观,下午4点景点关闭后,两个师兄就背着摄影包出去采风。只有她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当地夏天的白昼极长,晚上10点仍有自然光。她便打算利用下午时间,去看看向往已久的沙漠,但每次提出来都遭到师兄的反对:“你别胡闹了,要去也得哪天早上一起去。”也没人告诉她,为什么下午不能进沙漠。
②几天后,终于抵挡不住沙漠的诱惑,她决定单独行动。她心想,你们不让我进沙漠,无非是担心天黑了,怕我一个人走丢,我才没那么笨呢!她向当地人借了一个手电筒,装干电池的,足有半米长,两头有带子可以背在身上,挺沉,仿佛一杆长枪。有了这件超级武器,她顿觉信心倍增。
③那天下午,一切准备就绪。她头戴破草帽,肩上交叉斜挎着手电筒和水壶,胳膊上绑着湿毛巾,还带了一把短刀和一盒火柴,像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临走前,她特意给两位师兄留了个小纸条:“我去沙漠了,你们不用担心,我带手电了。”
④天空是明艳的蓝,地上是耀眼的黄,相互交错辉映,如梦似幻。金灿灿的阳光,像大把大把的金属末,唰唰地抛撒下来,落地成金。一望无垠的沙丘,一尘不染,一脚踩下去,“哗”地溢出一片流沙,然后刻下一个深深的脚印。沙漠如此古老,而自己如此年轻,她不由得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感觉是去赴一个千年之约。她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悄悄袭来!
⑤天快黑了。她突然感觉身上凉飕飕的,环顾四周,天空已变成了一口大锅,笼罩四野,四面八方的沙丘竟然一模一样。她本来是顺着一条干涸的河道进来的,此刻别说河道找不着了,就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正迟疑间,她浑身又一阵哆嗦,此时气温迅速下降了30度,一下子从火炉掉进了冰窟,而她身上只穿着牛仔短裤和小背心!
⑥当务之急就是生火取暖,否则会被活活冻死。沙漠里只有一种蕨类植物骆驼刺,她拿出短刀,拼命地连挖带扒,双手被刺得鲜血淋淋。好不容易挖出一大堆骆驼刺,拿出火柴点火,却怎么也点不着,火柴只剩下小半盒!这时,她想起身上还有一条毛巾,又把毛巾垫在底下引火,终于点燃了骆驼刺。她手握着短刀,一会儿烤火,一会儿又去挖柴火,丝毫不敢松懈。
⑦她一直忙到快天亮,两个师兄顺着火光找来,终于发现了她。上来就是一顿臭骂:“你这个傻丫头!你知道沙漠有狼吗?你知道沙丘会平移吗?你知道沙尘暴吗?你知道沙漠的日温差有30多度吗……”她什么都不知道,闻所未闻,吓得脸色苍白,连连摇头。
⑧“你不是说,你带了手电吗,有用吗?”她猛然想起,手电还背在身上,别说用,连摸都没摸过。而她当初正是仗着这个手电,才敢孤身勇闯沙漠,哪曾料想,真正到了紧要关头,其他东西都起了作用,唯独手电毫无用处。简直是个笑话,好在有惊无险。
⑨你不一定能猜到,这个年轻莽撞的“傻丫头”,就是于丹。那天在电视上,听她讲起这段沙漠历险记,我也忍不住大笑。不过,故事还没结束。
⑩于丹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叫柳村的地方工作。那里地处偏僻,条件异常艰苦,她感到前途渺茫,一度消沉沮丧,萎靡不振。
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封奇怪的来信,不见抬头、落款,只写了一句话:“我什么都不怕,我带手电了!”不用问,信是师兄写的。直到7年之后,她终于明白,当年那个手电,其实是有用的,她的作用不是用来照明,而是给了自己独闯沙漠的勇气和信心,让自己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是啊,我连沙漠都闯过来了,柳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她重新振作了起来。
否则的话,今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论语》的,恐怕就不是于丹了。
事实上,向前跨出一步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有跨出去的勇气。为什么会胆怯?无非是我们知道,沙漠会有狼,有沙尘暴,沙丘会平移。其实没什么可怕的,年轻无极限,既然梦想就在前方,那么不必犹豫,带上你的“手电”,现在出发。
17.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①—⑨段的主要内容。
18.“手电”在本文中有何深刻含义?
19.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金灿灿的阳光,像大把大把的金属末,唰唰地抛撒下来,落地成金。
20.作者为什么要写柳村的事?
21.请你谈一谈,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不少于30字)。
五、作文
22.题目:
徜徉于自然,自然铺开五彩缤纷的画卷;沉浸于书籍,书籍呈现千姿百态的人生;行走于社会,社会展示的人间烟火味,最是动人心。“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乾坤。”自然、书籍、社会……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助力我们在通往真善美的路上果敢前行。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3.题目:
读就是读人、读事,读世界。然而由“读”至“懂”,更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山,读懂山的静穆与厚重;读水,读懂水的柔情与刚毅;读童年,读懂纯真与清澈不再的珍贵;读母爱,读懂唠叨和琐屑背后的深情……
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也可阐述观点。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C
6.D
7. 行舟绿水前 枯藤老树昏鸦 山岛竦峙 海日生残夜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B 9.(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2)上面被甘露沾湿,下面被渊泉滋润。 10.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 11. 无信 无礼 桂树
12.A 13.一直是“从来、始终”的意思,生动地写出“我”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表达了“我”的悔恨之情。 14.描写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铺垫。 15. A①段“好好儿活”: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 B⑦段“好好儿活”:作者已经明白珍爱生命的意义,会勇敢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16.[示例]课文最后一段写了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理解了母亲说的“好好活儿”的含义。链接材料中评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生命的苦难”表达“明朗欢乐”,正是因为他经受了苦难后,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并在文字中表达出勇敢与乐观的心态。
17.主要叙述了于丹因为想去沙漠,但被师兄们阻拦,于是孤身一人到沙漠探险,最终被师兄找到的故事。 18.“手电”表层含义指用来照明的工具,也是独闯沙漠的勇气和信心,让自己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深层含义是指对未来的信念,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只要对未来有信心,就能重新振作起来。 1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阳光比作金属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气势之豪迈。 20.写柳村的事是为了突出她接到师兄信时的心情和她的转变,因为有了沙漠的经历,才使她明白了勇敢和信心的意义,突出了她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形象。 21.不少于30字。围绕“人都要勇敢,有冲劲,直面人生,不因困难而止步”来谈。
例:生活中难免有挫折和失意,我们面对困难,不能退缩却步,而是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强,面对挫折,我们要勇敢。直面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不因困难而止步。
22.例文:
遇见你,真好!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人。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朋友、父母或老师。虽然身份各不相同,但这些人,往往会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直到七年级,我才遇见你。首先,我很感谢期盼了这么久的你,终于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其次我又惋惜,你这样的好人,这么好性格的人,为什么没有早些遇见。既然这,都不取决于我们,那便也不斤斤计较了。从现在起开始珍惜,才最为主要。
那是一个很奇怪的日子,我们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同桌。第一天时,我感到特别无奈。你不与我交谈学习,却在老师说出任何一个贬义词时用手指指向我,充满稚气的脸上浮现出一种严肃的神情,目光炯炯地聚在我身上,最终悄悄说出一句:“说的就是你!”……一想到要和你同桌一年(甚至三年)之久,我心中已然不能再绝望了。
后来渐渐“混熟”了,你说的这些话语我已习惯,甚至连你有时严重地讽刺我一句,我都知道肯定是你夸张的玩笑罢,所有的行为都被我给你的“赦免”所吞噬。老师说你很可爱,我倒从没这样想过,可是你却有着一种常人没有的调皮与天真。
从过去到现在,我经常会趴在桌子上求你教我做题。你的思路清晰,反应灵敏,讲题时肯定都是因为我反应迟钝,而不得已放慢了速度,耐心地给我讲题。尽管如此,遇到特别难的题,我也一点都听不懂。可是时光飞逝,我们之间开始了一种磨合,渐渐的我熟知了你,你的细小的问题都能被我发现了。
而当我们当同桌的最后一周时间来临,我便愈加珍惜与你度过的每一秒时光。由开始的诧异与反感,到后来的“习惯了”,直至那离开的一刻,我竟然才有点舍不得。
带着这种情感,我们又考过了一次测验,我的成绩突然步入优异,很多人羡慕。可无人知晓,我只是与你打赌比谁考得好。你的成绩竟然没有我高,想安慰你的我却无动于衷,因为我怕我没有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
最后,即使不舍,我们还是分道扬镳了。可我真的希望你东山再起,为了你的信仰、不辜负你的聪明伶俐。由衷的感谢你来过我的生命里。我会向你学习不畏艰辛、持之以恒的精神,还有你在尘世间保持的天真,加上你超级好看的字体……
再次致谢,遇见你真好。
23.例文:
我读懂了幸福
你们牵住我的双手,我们就一起走过十六个春夏的幸福。
——题记
父亲·深沉
六月天的光景,父亲总陪伴幼小的我坐在窗前,点亮一盏灯,我们一起等待暮色降临。父亲总用紫砂壶泡一壶菊花茶,袅袅蒸腾的水汽里有黄晕的灯光,映着我的脸颊。
这种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老的诗篇。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抑或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悠然。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甩开飘逸的水袖,踢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依然记得那些一起走过的夏夜里,父亲的声音,犹如蛰伏着的最温暖的海,又似轻轻漾动的晨风,一字一句,饱含对女儿深沉的挚爱。
母亲·温暖
阳光很好,我坐在阳台上的藤椅里,看母亲幸福地忙碌。
风里氤氲着金色的清香,母亲用拍子轻轻拍打着晾晒的被子,便有好听的声音一遍遍地响起。浮尘即是调皮的精灵,在空气里轻盈地飞舞。我于是化作慵懒的猫,浸没在这金色里,给母亲讲述一周的学校生活。每讲到好玩处,母亲便毫不吝啬地笑起来,她沐浴在闪闪烁烁的流光里,盈盈地笑,翠玉的镯子上有莹莹的光。在如水一样澄澈的早晨里,我恍惚觉得母亲是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总拥有那么多温暖的魔法。一起走过的清晨里,总有满世界的阳光,母亲的笑是流淌在我心间的诗意,永远不会厌倦的温暖。
远方·幸福
“你在,就心安。”想起丁立梅的这句充满温情的话。时光荏苒,我们仨就这样手牵手,一起走过无数时光。
也曾有风雨,但我们紧紧依傍,便会有幸福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满载了爱与暖,一直一直通向时光的尽头,通向远方幸福的原野。
父亲、母亲,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上,每一朵花都开放着“家”的真谛。
愿幸福长相伴,愿时光不老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