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资源包【教学课件+习题+素材】 (1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资源包【教学课件+习题+素材】 (12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土耳其之父”凯末尔(一) 创建组织1.凯末尔的出身和学生时代
2.凯末尔的早期革命活动
3.凯末尔创建领导独立运动的组织个人简历
穆斯塔法·凯末尔(Kemal,又译基马尔,1881.5.19~1938.11.10),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第一任总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1923~1938),元帅。
早年生活和教育
出生在马其顿港口城市萨洛尼卡(今属希腊塞萨洛尼基)的一个木材商家庭。从小酷爱军事。他的父亲阿里-里札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曾任地方民兵部队中尉,这表明他的出身多少属于鄂图曼统治阶级。穆斯塔法的母亲祖贝伊代-哈纳姆,来自萨罗尼加西部的一个农业小区。
 参加组建“祖国与自由协会”。
1914年,参加“一战”。
1919年9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
1919年通过《国民公约》,1920年召开“大国民会议”并组建国民议会政府。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 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 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 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 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 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身为高级军官的凯末尔,为什么置个人的得失于不顾,毅然决定投身于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的洪流中去呢? 这是和凯末尔个人的教育背景与其耳闻目睹的祖国的悲惨现实有关。凯末尔经受多年军事教育,是一名职业军人,意志和品格受到很好的磨练。凯末尔青少年时代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帝国时代军事活动的经历和土耳其各地尤其是安纳托利亚地区独立运动的高涨,使凯末尔认识到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和苏丹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一旦成为凯末尔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他就能不顾个人得失,投身于民族独立运动的洪流之中。
(二) 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 1《色佛尔条约》的签定 1920.8
2萨卡里亚河之战 1921.8
转折点
3《洛桑条约》的签定 1923.7
标志
4共和国的建立 1923.10
土耳其国民军在反对协约国支持的希腊军进犯的战争中,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 土耳其国民军有着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有利条件----土耳其国民军进行的是谋求民族独立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凯末尔具有丰富的军事指挥和极强的号召能力,不怕危险,带伤指挥,官兵斗志昂扬;国民军有当地民众的支持,对地形地势更熟悉。
(三) 土耳其的崛起1共和国的建立 1923.10
2凯末尔改革的措施与意义
3土耳其人民对凯末尔的尊敬与怀念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凯末尔领导的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是同一时期亚非各国民族解放和复兴的成功典范,它不仅对现代土耳其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激励着许多亚非国家的志士仁人,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他使土耳其在20世纪30年代一举成为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走上了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今天土耳其社会各个领域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都是凯末尔时代所确立的。 凯末尔改革的指导思想——“六大原则”(1)共和主义——反对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
(3)平民主义——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5)世俗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和社会生活;
(6)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土耳其里拉接受检阅的土耳其国防部队从国旗及首
任总统凯末尔画像前经过2007年5月13日,约150万土耳其示威者聚集在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市,拥护国父凯末尔留下的世俗体制。 凯末纪念堂启示:
要取得民族独立,不排斥和平斗争手段,但若无法取得成功,就应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
民族独立是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走向发展富强的必由之路。《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习题
一、选择题
1、凯末尔改革期间,曾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行国家主义,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发挥市场宏观调控作用。
B、集中大量资金加强农业建设。
C、利用国家干预方式
D、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模式
2、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的推动下,社会生活方面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 )
A、颁布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工商业得到发展
C、实现教育与宗教分离
D、国家地位提高
3、之所以说凯末尔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依据( )
A、土耳其获得民族独立
B、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被推翻
C、土耳其建立共和国
D、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之路
4、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于( )
A、14世纪 B、15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5、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和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
A、章西女王 B、杜桑·卢维杜尔 C、伊达尔哥 D、甘地
二、材料解析
材料1:一位记者问凯末尔:“你已经拯救了祖国的命运,现在你准备干什么呢?”凯末尔回答:“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
材料2: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的土耳其仍然面临着国内诸多问题:土耳其是一个封建神权的专制国家,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实行一夫多妻制;文字异常复杂,全国识字的人非常少;经济文化非常落后。
材料3:为了使改革能够成功,凯末尔改革在策略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二是将复杂的改革过程仔细分解开,每次只进行其中的一项,而且在推进这项具体改革的时候,他总是暗示着人们,仅此而已,决不会再走一步。以此来减小传统宗教势力对改革的阻力。
材料4:凯末尔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如果没有知识大军,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凯末尔为什么说真正的工作才开始?他所说的“真正的工作”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3分析凯末尔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3)简述凯末尔在教育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应该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一、C C C C D
二、(1)面临着落后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和风俗等方面的困扰,急需摆脱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束缚,建立现代化的国家。“真正的工作”指即将进行的民主化改革。
(2)改革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3)推行完全的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实行男女同校;推行字母改革,坚持字母拉丁化。评价: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为土耳其日后融入西方社会准备了语言条件,大大加快了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的觉醒
【内容标准】
1、讲述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概述甘地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印度觉醒的史实。分析甘地领导的民族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教学要点】
重点:英国殖民侵略印度。
难点:印度的觉醒进行的反抗斗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教学过程】
印度的觉醒
1、1857年-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讨论明确:原因:英国在印度实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和残酷的殖民统治。详细讲述:①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大肆掠夺,造成印度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引起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根本原因)
②印度土兵由于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以及生活待遇的恶劣,反英情绪不断高涨,建立了许多秘密组织,进行反英活动。
③1857年,密拉特城85名土兵因公开拒绝使用涂有猪油牛脂的子弹遭到逮捕,激起了印度军民的愤怒。(直接原因)
意义:体现了印度人民维护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有力的支援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2、甘地学成归来领导印度贫苦农民,号召人们罢工,举行祈祷和绝食反对印度新的治安法,以及引起的流血惨案。
3、通过多次实践活动,包括甘地在内的不少民族主义者意识到,仅仅抵抗英国并不能奏效,意识到印度各阶层与英国人的合作市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关键,于是提出了“不合作”一词,作为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补充和完善。不合作策略得到了国大党的支持,甘地被授权全权领导国大党,并成为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
4、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过程与意义,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巩固】
甘地领导印度人民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体会民族运动的正义性。印度的觉醒和反抗说明了,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课件30张PPT。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自日本战胜俄国那天起,亚洲各国人民就抱有摆脱欧洲压迫的希望;这一希望在埃及、波斯、土耳其、阿富汗、最终在印度引起了一系列独立运动……如果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
--孙中山,1924年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亚洲地图土耳其地图伊斯坦布尔是唯一的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城市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大桥 国名: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
独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国日:10月29日(1923年)
由国父凯末尔于1923年10月29日成立,并定此日为国庆日,土耳其为世界上唯一全国99%信仰伊斯兰教,却实行内阁制、政教分离的国家,是亚洲民主共和国之一。  接受检阅的土耳其国防部队从国旗及首任总统凯末尔画像前经过安卡拉的凯末尔陵寝外观 国旗旗面为红色,靠旗杆处绘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一颗白色五角星。月、星标志伊斯兰教信仰,也象征吉祥和幸福。 国徽为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寓意与国旗相同。有时将月和星置于一个红色椭圆形中,其上方写着“土耳其共和国”。风格独特的土耳其建筑美丽而生动的土耳其 宏伟而又精美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 ⒈建立: 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⒉政权特点: 军事封建帝国⒊国教: 伊斯兰教⒋都城: 伊斯坦布尔 ⒌鼎盛:⒍瓦解: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逐渐瓦解 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7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疆界一、奥斯曼帝国的瓦解 1、“一战”前帝国陷于瓦解 2、“一战”败后帝国被迫签定屈辱协定,面临瓜分与生存危机  二、土耳其民族民主革命1、1920年初,土耳其召开议会,通过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重申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2、1923年夏,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这标志着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3、10月29日,议会通过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形势图1923年10月,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第一任总统。 “这个国家无论如何也要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对我们来说,这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三、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1、土耳其建立共和制,凯末尔当选总统 2、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1)经济上:打破轻视工业和贸易的传统观念,颁布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利用国家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并积极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2)政治上:申明教会和国家完全分开,颁布宪法,并以欧洲法律为蓝本制定了一系列律法。(3)文化上:实行文字改革。通过立法议案,宣布用新的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4)社会生活上: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颁布了有关服饰改革的法律,要求人们改穿西服;采用公元历法;提倡妇女接受教育;等等。 凯末尔在授课拉丁字母文字改革? “我的微小的躯体总有一天要埋于地下,但土耳其共和国却要永远屹立于世。” ----凯末尔 正面:土耳其第一任总统、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位于安卡拉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大楼同步检测 选择题:
1、土耳其民主化的首要措施是:
A.政教分离 B.颁布宪法
C.文字改革 D.废除陈规陋习A2、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性质是:
A.仅仅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B.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
C.是一场反封建哈里法的革命
D.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  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D3、土耳其妇女地位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是:
 A.颁布了宪法法
 B.经济地位提高了
 C.进行了世俗化改革
 D.教育发展了C  亨廷顿所指出,90年代以来土耳其国内的主流舆论与生活方式都已越来越伊斯兰化:伊斯兰的清真寺、伊斯兰的学校、伊斯兰的报纸、电台、电视、以及伊斯兰的书刊、磁带、光盘都大规模增长,伊斯兰妇女更公然藐视土耳其世俗法令而戴着伊斯兰头巾上街游行和参加选举。
  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什么?探究思考题课件10张PPT。印度的觉醒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英国殖民者的掠夺材料一:据统计: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纱由不足100万匹增加到了5100万匹以上……往日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如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遭到了毁灭性击,1824—1837年人口从15万减至3万。
材料二:“悲惨的情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了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
材料三:英国占领了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满足国内工业的需要,他们要求印度居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1824—1837年人口从15万减至3万。
孟加拉一次饥荒,死亡人数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
甘地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人们尊称他为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領袖,他帶領印度邁向独立,脱离英国殖民地统治。他的非暴力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非暴力 非暴力又称反暴力,是指参与社会政治变革、拒绝使用暴力的理念,作为介于被动接受与武装斗争的一种形式,“非暴力”方式参与的政治变革,包括非暴力反抗、公民抗命或其他强大影响力的不合作对抗形式,与和平主义类似。20世纪中叶以来,非暴力、非暴力抵抗等非武力手段为社会变革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推崇的政治与社会哲学理念。 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实践,非暴力反抗与和平主义具有本质的差别,非暴力并不是说没有身体接触和身体对抗,而是说并不使用致命性武力。非暴力属于社会与政治变革,它违背压迫者的意愿,和权力、非正义和不公正现象斗争。
作为政治理念,常常描述非暴力为“平民政治”,从全世界范围和历史眼光来看,非暴力理念常涉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为争取印度独立,圣雄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美国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的争取非裔美国人公民权利的斗争等。
每年的10月2日为国际非暴力日。2007年联合国决议以圣雄甘地的生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课件12张PPT。 圣雄甘地 说起印度的独立,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这位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用非暴力方式引领印度走向自由、独立,被誉为印度“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阅读下列材料: 1948年初,79岁的甘地,在新德里做晚祷时,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刺死他的人祝福。 “甘地精选了二千五百名志愿者,早晨做完祈祷,发誓在遭到攻击时绝不反抗,然后列队向一座盐场进军,突然一队警察向队伍冲来,抡起带有铁箍的警棍向群众猛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棍击头盖骨的破裂声,被打的人像十柱戏的木柱一样成片倒下,而后面的人没有一个伸手招架的,保持原来的队型镇静自若走上来,走到被打倒为止”。 材料:“There have been tyrants and murderers and for a time, they can seem invincible but in the end they always fall. Think of it, always.”----甘地名言(“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非暴力的思想贯穿着甘地传奇的一生。非暴力含义: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暴力。非暴力理论:消极抵抗 —————————— 坚持真理
(弱者武器,用暴力手段) (强者武器,真理与仁爱统一)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含义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1)早年熏陶——
(2)英国求学——
(3)南非工作——
(4)回国斗争—— 印度国大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党。1885年创立,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一直是执政党,代表印度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仁爱 素食 苦行 不杀生(课后材料)掌握丰富法律知识;基督教影响;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印度教中有“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思想。(5)社会环境——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因素二、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领导运动的目的:阅读教材P66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
问题1:甘地在非暴力思想指导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奋斗目标是什么?
问题2:从领导者、骨干力量、印度国情、民众情绪等方面概括这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民族独立2、运动爆发的背景:印度国情: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民众情绪:英国在印度制造种姓间的矛盾,并采用镇压和欺骗相结合的两 面政策,导致印度社会反英情绪迅速增长;
领导者:甘地凭借较高政治威望,成为国大党领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骨干力量: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 ,培养运动骨干力量二、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领导运动的目的:
2、运动爆发的背景:
3、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继续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革命性与妥协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比较低二、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颁布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法案并制造阿姆利则惨案文明不服从;
政府就职;学校教育
法院;服役;选举;
抵制英货(复兴手纺车)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甘地停止了非暴力运动
被捕入狱,完成自传;国大党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英国颁布“食盐专卖法” 以食盐进军为高潮的全国性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英国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商谈战后自治问题英国退出印度主张(新特点)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追踪问题1:甘地及国大党为什么要几次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本质上能说明什么吗?追踪问题2:从斗争方式、斗争对象来说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斗争的不同之处?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方式:中是暴力革命的方式;印度是非暴力和平的方式。
对象:中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印度是英国殖民统治。
根本原因:各国国情的差异 为什么古老的手纺车和小小的盐粒会成为这两次非暴力运动的标志物?食盐进军土布运动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号召、组织群众起来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打击了英国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局限性: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手工劳动不能根本上改变列强的经济掠夺,难以阻挡西方文明的冲击,单纯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反而会使印度更加落后。1、领导运动的目的:
2、运动爆发的背景:
3、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战后印度独立奠定基础。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抵制工业文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二、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三、人生结局 1.为消灭教派纷争而斗争 2.为消除种姓制度而斗争 3、1948年被印度教的极端
分子刺杀讨论:请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教材的资料回放谈谈甘地对印度和世界的影响。材料一:“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持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拉达克里希南材料二:甘地为奴隶筑屋,迷路者因而看到了巨石,印度失而复得,在甘地的坚定里,向现代发出了声音!
—摘自穆旦诗歌《甘地》北京朝阳公园的圣雄甘地铜像 印度总理辛格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抛撒花瓣。 人们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抛洒花瓣 非暴力思想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
伟大的心灵
毕生致力于民族独立和民族团结事业
敢于斗争、持之以恒的精神……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晚年致力于调解种姓和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创立并宣传非暴力思想,指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是印度人民、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为战后印度独立奠定基础。四、评价甘地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