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资源包【教学课件+习题+素材】 (11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资源包【教学课件+习题+素材】 (11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件3张PPT。德国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出兵占领国际社会 不闻 不问 继续出兵英法纵 容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绥靖政策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再次,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还有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而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
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课件20张PPT。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慕尼黑阴谋—绥靖顶峰
1、背景 (1)德国的领土要求
(2)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2、时间:1938年9月
3、内容: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4、实质:牺牲小国 避战求和 祸水东引
5、影响:
(1)暴露英法的软弱,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气焰
(2)德国增强了军事和经济实力,在战略上处于更 加有利的地位,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解除了德国发动战争的后顾之忧
(4)破坏反法西斯国家团结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捷克斯洛伐克慕 尼 黑
会 议(纵容)(祸水 东引)(牺牲)(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然袭击波兰德军越过边
境,侵入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思考: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德国德国 二战爆发敦刻尔克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大撤退1940年4、5月丹 麦丹 麦丹 麦丹 麦丹 麦丹 麦挪威挪威挪威挪威挪威丹 麦挪威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马奇诺防线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德国法国沦陷1940年6月17日战线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是什么?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马其诺防线)
临战指挥落后,无法形成统一力量抗敌
与英、荷、比军队缺乏有效的配合不列颠之战英国抗战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1940年7—10月,德军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三、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德国突然袭击苏联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扩张疆域建立东方阵线1939、9月对德宣战1940年4、5月间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的基本方针,也是妄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计划之一。②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权益之计;德国在西线得手后取得了进攻苏联的有利条件。苏联初战失利的原因有哪些?外因:德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突袭和全面进攻内因:①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大量优秀指挥员被清洗
②没有作充分的临战准备
③苏军的防御战略思想不当2、莫斯科保卫战1941秋—1942.1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意义: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年
确 立3、日美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1941年12月7日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起飞,从瓦胡岛西部进入,7时55分开始攻击。美军发现大批飞机抵临,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予重视。7时15分 ,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起飞,从瓦胡岛东部入,8时55分开始攻击。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681人。????
日军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最大教训在于对战争的危险估计不足、疏于戒备。日军袭击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计划周密,准备充分,采取了有效的战役伪装和隐蔽措施,选定了适当的航线和突击时机。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血和泪推动着战争的进程
——二战最大规模
▲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日本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战争经济的需要
▲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
……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必然性?1941年
12月7日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思考题
8.请你说出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四国首脑的国籍和名字。这次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最终是怎样解决的?会议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三、材料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对于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的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大的问题。
——张伯伦
回答:
(1)讲这段话的张伯伦是什么人?这段话发表于哪一年?
(2)材料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当时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3)张伯伦讲这段话是为他的什么政策进行辩护?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此政策的教训。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D 6.C 7.A 
8.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
这次会议主要解决因苏台德危机引起的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问题。
由于英法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决定牺牲捷的利益,换取与德国妥协。最终接受了希特勒提出的侵略要求,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并压迫捷接受了这一严重损害主权的协定。
这次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给当时紧张的欧洲局势带来了极恶劣的影响。首先,法西斯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不久,德国实现了对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此外,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得到巨大增长。又通过兼并捷克斯洛伐克,为后来入侵波兰和苏联奠定了基础。最后,英法的行径使巴尔干国家,在难以指望西方国家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一些国家被迫违愿地修改了对德政策,接受了德国的许多侵略要求,有的国家甚至与德国进行了合作。这使德国进一步消除了侵略的后顾之忧。
9.(1)英国首相,1938年。(2)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结果:英法德意四大国策划慕尼黑阴谋,满足德国要求。(3)绥靖政策。(4)养虎为患,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