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一、单项选择1、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国民党将领是( )A、傅作义 B、杜聿明 C、张治中 D.李宗仁 2、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8年1月31日 B、1948年12月31日C、1949年1月31日 D、1949年12月31日3、下列战役中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梅战役 D、渡江战役4、渡江战役的目标是( )A、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 B、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C、三支大军挺进大别山 D、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5、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梅战役 D、渡江战役6、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解放了许多城市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7、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A、三大战役后 B、渡江战役后C、南京解放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8、抗战胜利后,积极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9、重庆谈判的时间是( )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10、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从延安飞赴重庆的原国民政府代表是( )A、张群 B、李宗仁 C、赫尔利 D、张治中11、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 D、上党地区 12、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孟良崮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陈赓、谢富治开辟豫陕鄂解放区D、陈毅、粟裕发展豫皖苏解放区 1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D、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14、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作战方法是( )A、以运动战为主,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 B、以阵地战为主,力保解放区的每一寸土地 C、采用“蘑菇战术”同敌人周旋 D、每一场战役都要集中几倍于敌人的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二、材料解析题(1)右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用意何在?(3)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4)这次事件签订了什么协定?答案:一、单项选择:1、A 2、C 3、C 4、D 5、C 6、B 7、A 8、A 9、D 10、D 11、A 12、B 13、C 14、A二、材料解析:(1)重庆谈判 (2)假意和平,实际想发动内战,为了记忆部赢得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4)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课件34张PPT。第一课一、内战的爆发和平建国(共产党)独裁内战(国民党)-------------光明------------ 黑暗思考讨论A.蒋介石既然已定下内战的方针,为什么还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你认为毛泽东应不应该去参加重庆谈判?说说你的理由。重庆谈判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专程到延安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前往。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敢去重庆谈判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思考讨论 重庆谈判最大的成果是什么?1、签定《双十协定》2、通过政协会议决议有益于人民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中 原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时国共力量对比陕北山东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又重点进攻什么地方? 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说一说青化砭蟠龙镇羊马河沙家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373万人195万人1947年6月(共)(国)二、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3 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原因)3、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目的)土地改革的实施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同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改。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结果1、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2、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地租。3、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土地改革的意义1、农村,彻底摧毁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2、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巩固了人民政权。陕北山东 如果要反攻,你认为人民解放军首先应该进攻哪一地区?为什么?中 原大 别 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为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意义?说一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意义?说一说大 别 山刘邓大军陈赓兵团陈粟大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序幕。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 沈 战 役淮 海 战 役平 津 战 役1948年9-11月1.时间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3.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关门打狗4.歼敌人数47万余人锦州黑山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林彪罗荣桓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淮海战役碾庄陈官庄双堆集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瓮中捉鳖意义: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想一想共产党为什么采取“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术?(1)千年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2)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北京故宫遭战争洗礼的圆明园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指挥员及作战部队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中原、华东解放军)林彪、罗荣桓等(东北、华北解放军)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和改编敌人数47万余人55万余人5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历史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战役时间合共150多万人三大战役概况表课件9张PPT。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平 津 战 役辽沈战役---战略决战突破口淮 海 战 役1.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决战东北)解放了东北,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略决战(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春沈阳营口各个击破关门打狗锦州2.淮海战役(用小车推出来)奠定了解放江南的基础支援前线的民工小车队 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 陈毅3.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1)北平和平解放,避免战争破坏,保护北平古城的文物古迹。(2)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战略决战(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探究:北平和平解放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避免战争破坏,保护北平古城的文物古迹三 大 战 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共歼敌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课件4张PPT。 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电报 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如果去了:如果不去:赢得部署内战的时间就可以制造舆论,欺骗人民,宣称共产党拒绝和谈,为其发动内战找到借口。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美军教官帮助训练国民党军蒋介石的意图: 毛泽东若来,就借谈判拖延时间,加紧抢运军队抢占地盘;若不来,就给中共加上破坏和平的罪名,实施讨伐。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实现独裁统治。3、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中共:期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两种命运的决战》习题.doc 《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ppt 《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rmvb 三大战役.ppt 全面内战爆发.rmvb 重庆谈判.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