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2、电话的发明者是( )A、法拉第 B、爱迪生 C、瓦特 D、贝尔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4、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应用C、飞机的迅速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6、飞机的研制成功与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有直接关系( )A、内燃机的研制成功 B、电话的发明C、汽车的发明 D、蒸汽机的发明7、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化学工业的兴起C、石油工业的兴起 D、钢铁工业的发展8、19世纪末引发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手段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10、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二、非选择题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心成果。(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DDBC 6-10、AABCC二、非选择题11、(1)进步:电动机、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轮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2)现象: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室第一生产力。课件18张PPT。 据《泸州晚报》2008年11月13日报道: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行业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市场人士认为,美国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车制造商可能面临破产。据悉,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正在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 那你知道汽车行业是在什么时候兴起的吗?它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应具备哪些条件?( 政治前提 + 市场 + 资本 + 技术 + 资源……) 提示:工业革命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式:1.电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美国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从19世纪六七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空 3、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1876年贝尔发明有线电话。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政治前提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资本条件技术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对本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以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进展慢。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展开,发展快。开辟“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特点之比较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 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世界史》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3、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国际关系: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比较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课件30张PPT。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电能 “电气时代” 电力是如何被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到实际生产领域的? 法拉第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发电机⑴发明者:西门子(德国)⑵发明时间:19世纪60年代⑶依据原理:电磁感应原理⑷意义:人类即将叩开电气时代的大门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的发明者是谁?发电机一、电气时代的到来2、电动机⑴发明者:格拉姆(比利时)⑵发明时间:1870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将电变成人们可以利用的新动力的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实际利用 西门子机械能电能发电机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原理:电磁感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电力干净、方便、安全、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按户按需分配能量 读图:请在地图上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二、发明大王爱迪生电力生活领域“电器” “发明大王”爱迪生碳丝灯泡 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投票计数器普用印刷机改良打字机留声机白炽灯第一所中央发电厂活动电影机大型碎石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水底潜望镜“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著名发明有:电灯、蓄电池、留声机 、电影放映机 、摄影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他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座火 力发电厂。“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家那种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1876年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这些发明你认识吗?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汽车的问世 这是什么汽车的标志 ?奔驰汽车的创始人——卡尔·本茨 1885年,他设计并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他也被人们称为“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汽车的演变可以自动消化尾气的仿生车美国福特第一款电油混合动力多功能车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2、飞机的问世:莱特兄弟被誉为“航天飞行器的先驱” 海上陆地空中1、汽车的问世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空。主要成就(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内燃机的诞生(卡尔·本茨)(2)汽车的出现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4)贝尔发明电话 1876年(德) (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电力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3)爱迪生发明电灯 1879年 (美)(3)飞机的出现 1903年 莱特兄弟(美)结合现代人类生活,简要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给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重大变化?(举例说明并谈谈给我们的启示)谈一谈 启迪: 1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2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3 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4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前进的步伐,使世界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⑵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变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现代化进程⑷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1、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强国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更多的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18世纪60年代 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纺织:珍妮纺纱机动力:蒸汽机交通:汽船、火车机车 新能源:煤炭蒸汽时代1、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2、逐步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电力:发电机、电灯动力:电动机、内燃机交通:汽车、飞机新能源:电力、石油电气时代1、经济方面: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方面:出现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社会生活:改变生活方式,扩大活动范围。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D)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汽车的发明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 D.电力的广泛应用2.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本质是(B)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3.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习题.doc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1.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2.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随堂测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