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
教科书 书 名:初中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互联网数据》第1课,主要内容包括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构成”“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传输”。 本课与七上第二单元《探秘互联网》中 “互联网接入”“网络服务” 等内容密切相关,重点是介绍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构成、数据传输的工作原理,与第 7 课《网页的数据组织》、第 8 课《网页的数据呈现》、第 9 课《网页的数据编码》以及第 10 课《网页的编辑与发布》紧密关联,为八上第三单元《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安全》和八下第一单元《人工智能在身边》中涉及数据的内容提供知识储备。 本课遵循“数据”这一逻辑主线,响应课程标准中“了解常用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构成” 的内容要求。本课第一部分‘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构成’,简述了常见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形态和类型,并通过‘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网站的方式进行学习。本课第二部分“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传输”,是基于第一部分日常应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开发者工具——探究Web服务的请求与响应过程,进一步对于互联网应用数据传输过程从原理角度进行了剖析,有利于学习者对于本课基本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学生基本能够从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提取出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同时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进行一定的逻辑分析。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已经对当前互联网的服务、互联网协议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对常见互联网应用的特征有一定了解,熟悉互联网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要进一步转变认知角度,尝试从互联网的角度看待数据,对数据构成和传输的原理认识还有待提升。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但对数据构成和数据传输的深入理解仍需加强。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情景体验和探究式学习,可以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 信息素养方面,培养学生识别、获取、评估、使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借由探究互联网中的数据构成,提升学生对数字世界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技术素养:通过学习浏览器访问人工智能资源的过程,理解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传输机制,增强学生的技术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索互联网数据的更多应用场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 互联网中常见的数据构成。
教学难点: 1.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教学过程
(一)感知 【活动描述】 教师开场介绍,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对于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你有哪些初步的认识呢? 【学生活动】 1.聆听教师介绍。 2.思考后回答问题:对于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你有哪些初步的认识呢? 3.学生思考后,课堂举手交流。 【教师活动】 1. 进行开场介绍。 2. 提出问题,邀请 1 - 2 位学生回答(对主题有不同理解的学生回答)。 3. 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生动的开场介绍和问题引导,引发学生对互联网数据的思考,为后续学习数据的构成和传输做好铺垫,同时成功激发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深入探索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构 活动 1:认识互联网数据的构成 【活动描述】 学生观察浏览相关的网站,梳理互联网数据的来源,并完成调查问卷。 【学生活动】 1.两人一组,分组观察不同平台网站中的内容和数据呈现,时间充分的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他相关网站观察。 参考主题网站: 央视网https://www./ 人工智能网站https://www./infomation/details.html id=18931 2.思考:这个页面上的各类信息是由哪些互联网应用数据来源产生的呢?把你们的思考结果填写调查问卷中。 问卷链接:https://www./vm/Ogg558d.aspx 【教师活动】 1.巡视、观察各个小组学生合作学习探究情况,了解各小组的完成情况。 2.教师打开同学们完成的问卷,展示问卷结果,并总结:互联网应用数据的来源。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相关网站,进行主题搜索和素材遴选,从而深入理解互联网数据的构成,提升学生对互联网数据的认知水平。 活动 2:探秘互联网的数据传输 【活动描述】 通过展示浏览器访问资源的过程,了解互联网数据传输的过程。 【学生活动】 1.思考:我们喜欢的音乐网站、视频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内容是如何加载到我们的电脑上的?这些数据是如何被传输并呈现给我们的呢? 2.观看视频——“探秘互联网的数据传输”。 【教师活动】 请1-2个学生回答答案。 结合教材图示动画,讲解网页反馈的数据传输过程。 预设 :播放访问资源过程中 Web 服务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互联网应用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的视频。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互联网数据传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应用 活动 3:深入探究数据传输原理 【活动描述】 通过浏览器的“开发人员工具”查看“数据传输资源过程”时,了解 Web 服务的请求与响应过程,并完成填表。 【学生活动】 1. 小组合作,先认真观看学习资料视频,然后通过浏览器的“检查”工具查看“访问资源过程”时(如播放视频、查看运动员信息等操作)时,进一步探究 “网络” 标签是网页数据的 “交通枢纽监控室”,了解互联网数据传输。。 2. 小组讨论,协同完成任务单表的“再探数据传输”,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和其他小组分享填表结果。 问 题探究结果提示/说明能否找到网络标签 A.能 B.不能你在“网络”标签中看到了什么 (例如:请求的类型、数量、加载时间等)你觉得浏览器开发工具有什么用?(考虑在调试、分析网页性能等方面的作用)
表 再探数据传输 【教师活动】 1. 教师演示通过浏览器的“开发人员工具”看到网页中人工智能网站资源播放时(网络 Network——媒体 Media)的数据传输过程。打开开发者工具:在网页空白处右键点击。选择“检查” 。进入“网络”标签:在打开的窗口中,找到并点击“网络”。刷新网页: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或按 ctrl+R 键)。观察网络请求:看看“网络”标签中出现的数据请求列表。 2. 教师提供学生操作演示的帮助文档,巡视观察学生完成任务单 的情况,并及时解答疑问,发现具有演示性的作业,标记下来。 3. 选择 1 - 2 组学生代表发言(先选择一组没成功的学生,后面可以选择完成的小组),总结访问资源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深入探究数据传输原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工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 4:了解流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 【活动描述】 通过对比不同播放方式,感受流媒体技术在媒体播放中的优势。 【学生活动】 同桌小组合作并分享,思考在访问这些资源过程中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特点” 的问题。 2. 1-2个学生分享流媒体使用感受和体验。尝试传统下载后播放,观察资源大小及获取资源的格式、所需时间等。 3. 观看使用流媒体技术在线播放,理解原理。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体会到数据传输效率和播放流畅度对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2. 结合学生回答,辅助学生梳理和总结人工智能应用中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存储容量大易致网页响应变慢,所以音视频应用对网络传输要求高,进而引出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及优点。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不同媒体访问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四)梳理 【活动描述】 小结本课内容。 【学生活动】 小组为单位,进行应用实践心得分享。 【教师活动】 通过探索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世界,学生了解了互联网应用数据的构成,深入探讨了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原理,同时也学习了流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这些概念,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如观看视频或使用在线课程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引导学生仅要理解这些概念,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观看视频或使用在线课程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互联网数据传输的理解和认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
教科书 书 名:初中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学习目标
1.学生会识别、获取、评估、使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互联网中的数据构成,提升对数字世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技术素养:通过学习浏览器访问人工智能资源的过程,理解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传输机制,增强学生的技术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索互联网数据的更多应用场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1. 熟悉浏览器,会上网浏览网页,并会搜索素材。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活动描述】 学生观察各类网站,梳理互联网数据的构成,小组规划“人工智能” 主题网站中的素材。 【学生活动】 1.两人一组,分组观察不同平台网站中的内容和数据呈现,时间充分的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他相关网站观察。 参考主题网站: 央视网https://www./ 人工智能网站https://www./infomation/details.html id=18931 2.思考:这个页面上的各类信息是由哪些互联网应用数据来源产生的呢?把你们的思考结果填写调查问卷中。 问卷链接:https://www./vm/Ogg558d.aspx 【学习任务二】 活动 2:探秘互联网的数据传输 【活动描述】 通过展示浏览器访问资源的过程,了解互联网数据传输的过程。 【学生活动】 1.思考:我们喜欢的音乐网站、视频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内容是如何加载到我们的电脑上的?这些数据是如何被传输并呈现给我们的呢?百度浏览器中输入关键词,截图记录显示的搜索结果数据,选择感兴趣的1-2个资源,记录页面资源的具体网址。 2.小组讨论,协同完成任务单一“探秘数据传输”。 【学习任务三】 活动 3:深入探究数据传输原理 【活动描述】 通过浏览器的“开发人员工具”查看“数据传输资源过程”时,了解 Web 服务的请求与响应过程,并完成填表。 【学生活动】 1. 小组合作,先认真观看学习资料视频,然后通过浏览器的“检查”工具查看“访问资源过程”时(如播放视频、查看运动员信息等操作)时,进一步探究 “网络” 标签是网页数据的 “交通枢纽监控室”,了解互联网数据传输。。 2. 小组讨论,协同完成任务单表的“再探数据传输”,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和其他小组分享填表结果。 问 题探究结果提示/说明能否找到网络标签 A.能 B.不能你在“网络”标签中看到了什么 (例如:请求的类型、数量、加载时间等)你觉得浏览器开发工具有什么用?(考虑在调试、分析网页性能等方面的作用)
【学习任务四】 活动 4:对比不同媒体访问 【活动描述】 了解流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 【学生活动】 1.同桌小组合作并分享,思考在访问这些资源过程中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特点” 的问题。 2. 1-2个学生分享流媒体使用感受和体验。尝试传统下载后播放,观察资源大小及获取资源的格式、所需时间等。 3. 观看使用流媒体技术在线播放,理解原理。
推荐的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学科 信息科技 学科 信息科技
课题 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
教科书 书 名:初中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作业练习
小组讨论,策划“人工智能”主题网站的制作方案,并收集相关素材,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评价作业标准 栏目名称相应收到素材类型及数量评价等级栏目一优秀 良好 合格栏目二优秀 良好 合格栏目三优秀 良好 合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