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网络身份认证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网络身份认证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4课 网络身份认证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教学目标
1. 通过真实情境和实际登录系统,学习网络中用户标识及身份认证技术,认识网络中用户身份防护的重要性。 2. 通过分析身边物联设备对网络虚拟身份塑造的案例,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身份认证技术、物联设备对网络虚拟身份的塑造。
教学难点: 物联设备对网络虚拟身份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回顾前面的课在云盘中通过文件夹加密的方式来保护数据安全。 提问: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实现? 余余:小组的资料可不可以只能我们自己访问。 杭杭:可以设置账号和密码来设置权限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网络身份认证》。 二、新知讲解,实践探究 (一)网络身份认证概念 了解网络身份认证的概念。 (二)用户标识 从网络身份认证的概念中提出用户身份。 提问:在网络世界中是如何来标识用户身份的呢? 借助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对比,引出网络世界中的用户标识。 1.用户账号 借助日常登录,引出用户名+口令认证技术,通过视频简单了解这一认证技术。 2.设备身份标识号 3.电子身份证 (三)身份认证技术 有了用户标识后,进入信息系统还需要一定的加密传输和数字签名技术对用户身份识别和鉴别。 除了刚才提到的用户名加口令认证技术,还有Usb key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 1.用户名+口令 2.Usb key技术:硬件和软件相结合,一次一密。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主流技术。 播放视频,了解其中的一种,虹膜识别技术。 活动一:请同学们根据以下表格,回顾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场景中使用到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并思考有哪些优缺点。 教师举例手机指纹解锁、扫脸支付、智能门锁等,简单讲解并引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四)物联设备与网络虚拟身份 从智能手机能“猜到”喜好和习惯,引出其实手机连接网络完成身份验证后,手机上的数据会被源源不断的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中,这些数据塑造了用户在数字世界中的网络虚拟身份形象,反映着现实中用户的行为习惯。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物联设备会产生网络虚拟身份? 展示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设备图片,具体展示手环截图。 不仅是用户有网络虚拟身份,接入物联网的所有设备也都有网络虚拟身份。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有哪些能塑造你网络虚拟身份的智能设备,通过分析完成下面的表格。 教师举例讲解,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体脂秤获取的数据,带来的便利。 同时提出可能泄露的信息,所以我们如何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呢? 借助三种不同的智能设备来说明可能泄露的信息以及对应的防护措施,总结使用物联网时的安全防范措施。 1.使用安全的网络环境 2.设置设备的访问权限 3.保持设备使用最新的固件及系统 4.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三、自主评价,总结提升 我们在使用互联网应用和物联智能设备时,也不能忽视个人隐私的保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享受便捷智能的同时,确保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的安全,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4课 网络身份认证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作业练习
1.实现身份认证的技术手段有多种,以下属于生物特征识别验证方式的是( ) A.用户名密码登录 B.动态短信口令 C.指纹识别技术 D.USB Key 认证 2.关于身份认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身份认证技术可以百分之百地保证安全 B.身份认证主要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措施 C.掌纹识别技术属于依靠USBKey认证技术的认证技术 D.用户名+口令认证方式不需要相应的硬软件支持 3.下列技术和认证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 A.指纹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 B.短信验证码--静态口令 C.“U盾”--用户名+口令 D.微信账号密码---动态口令 参考答案:CB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4课 网络身份认证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学习目标
1. 通过真实情境和实际登录系统,学习网络中用户标识及身份认证技术,认识网络中用户身份防护的重要性。 2. 通过分析身边物联设备对网络虚拟身份塑造的案例,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课前学习任务
1.预习课本P70-75。
2.体验之江汇教育广场的系统登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表格,回顾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场景中使用到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并思考有哪些优缺点。 【学习任务二】
寻找生活中有哪些能塑造你网络虚拟身份的智能设备,通过分析完成下面的表格。
推荐的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应用场景
采用哪种生物
特征
优点
缺点
智能设备
获取的数据
带来的便利
可能泄露的
信息
防护措施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