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小的船》的教学设计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小学校 万布容一、教学目标1. 认识“船、弯”等生字和偏旁门字框。会写“月、儿”等 5个字。2.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情景,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词语。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识字写字教学;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 猜谜语:没有轮子没有脚,水上行走要靠它。风儿一吹跑得快,江河湖海任它游。(船) 随文识字,认读船,三拼音节,翘舌音,并组词。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什么样的船?(生说)提问:“同学们,在夜晚的天空中,除了小星星,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呀?”引导学生回答出月亮,从而引出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和语调。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4. 全班齐读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三)识字教学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拼读、教师正音,强调“船、闪、看”是前鼻音,“星、只”是后鼻音。去掉拼读、分组读、齐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如:象形字识字:“月”字,展示月的象形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和“月”字的相似之处。字谜识字:“门里有个人”(闪),让学生猜字谜,增加识字乐趣。组词识字:给生字组词,如“小船、星星、看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义。3. 游戏巩固识字。如“开火车”游戏,让学生依次认读生字卡片。(四)精读课文,理解儿歌意思1. 学习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1)师范读,生跟读。提问:“月儿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月亮的形状,理解“弯弯”的意思。(2)出示弯弯的月亮图片和小小的船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感受两者的相似之处,理解这句话是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因为月亮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小,所以说“小小的”。指导朗读,读出轻柔、舒缓的语气,强调“弯弯”和“小小”。(3)学习“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出示船图片,让学生指出船的两头是尖的,理解“两头尖”的意思。再出示弯的月亮图片,认识两头尖,理解两头尖的意思。指导朗读句子。 朗读时,重读“两头尖”,突出船儿的特点。(4)出示句子对比读: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读这个句子,和书上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船 (小的)船 (小小的)船月儿 (弯的)月儿(弯弯的)月儿(引出叠词弯弯的、小小的、用上叠词月儿可爱、有趣)再读第一句,感受月儿的可爱、有趣。(5)想一想:月儿除了像小船,还像什么?(香蕉)2.学习第二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1)师范读,生跟读。(2)认读“闪”,门+人=闪(加一加)认识“门字框”,组词读。(3)提问:“孩子们,当你看到夜空中漂亮的美景你想不想去?想。如果你们坐在这样的小船里,会看到什么?”(生回答)(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4)教师讲解“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夜空的美丽。(5)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读出欢快、愉悦的语气,“闪闪”和“蓝蓝”要读得轻快些。(6)你还会看到什么?(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再读句子,留住这美丽的夜景。(五)指导背诵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按照“月儿—船儿—在船里—看到的景象”的顺序进行背诵。2.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3.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六)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月、儿、头、里、见”,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 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如:“月”字,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横折钩,横要写短,里面两横要分布均匀。“儿”字,先写撇,再写竖弯钩,竖弯钩要写得舒展。“头”字,点、点、横写在横中线上方,撇和点要写得对称,最后一笔是横。重点讲“里”字,先写日,日要写得窄一些,然后写竖,最后两横分别在横中线上下。3.师教一个生字学生书空一个生字。生在语文书上临摹生字,每个生字描红2遍,自己再写一遍。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4.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鼓励学生写好字。(七)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字、门字框、写字等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