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阿瓦尔古丽》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阿瓦尔古丽》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阿瓦尔古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 :华夏之声 文化根脉
本单元以音乐为载体,通过民族音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与结构 核心作品 《年轻的朋友》 :藏族民歌,歌曲表达对朋友之间情谊的赞美。 《阿瓦尔古丽》 :表达维吾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他作品 :包括《银杯》《江河水》《走进新时代》等,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知识技能整合 音乐本体学习 :淡化“欣赏”与“演唱”的界限,通过歌曲分析理解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
学习 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分析旋律走向与歌词内涵,感知维吾尔族的音乐乐风格 2. 艺术表现准确理解三拍子的律动,表达歌曲的内涵、情感。 3. 创意实践:运用打击乐编排改编歌曲片段,探索民族经典新表达 4. 文化理解: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流传地区以及在新疆维吾尔族文化中的意义。
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演唱《阿瓦日古丽》,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体会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意实践活动,如歌曲改编、乐器伴奏设计等,既要保证创作的合理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新疆风光视频同时搭配新疆特色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感受新疆的壮丽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音乐氛围。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个地区的风光?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对新疆的初步认识。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简要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构成等基本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学习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阿瓦日古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阿瓦尔古丽》 .教师播放《阿瓦日古丽》的原版音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和旋律特点。 聆听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感受?是欢快的、抒情的,还是其他的感觉?你能听出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阿瓦日古丽》是一首欢快、抒情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富有特色。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复听歌曲: 教师再次播放《阿瓦日古丽》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播放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如切分节奏 “×××”、附点节奏 “×.× ×”),并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这些节奏型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歌词,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阿瓦日古丽’在维吾尔语中是什么意思吗?歌词中描绘了哪些内容?” 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如常用的调式、装饰音的运用(如滑音、颤音)等,并结合《阿瓦日古丽》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对比汉族民歌,进一步体会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独特风格。同时,展示新疆特色乐器(手鼓、冬不拉)的图片或模型,介绍其音色特点和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四、学唱歌曲,提升艺术表现 教师播放《阿瓦日古丽》的伴奏音频,带领学生逐句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和情感,为歌曲演唱奠定基础。 教师用钢琴伴奏,逐句教学生演唱歌曲。在教唱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装饰音的演唱技巧,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切分节奏、高音部分),进行反复示范和练习。 学生初步学会演唱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演唱一遍歌曲,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节奏准确性、音准、情感表达等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和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教师示范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移颈、耸肩、绕腕、踮脚等),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带领学生跟随《阿瓦日古丽》的音乐进行舞蹈练习。鼓励学生将舞蹈动作与歌曲演唱相结合,边唱边跳,用肢体语言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五、创意实践(10 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创意实践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阿瓦日古丽》进行改编创作,可以改变演唱形式(如领唱与合唱、对唱)、加入乐器伴奏(可以用自带的乐器,也可以用手拍桌子、跺脚等方式模拟乐器声音)、设计独特的舞蹈动作,或者将歌曲与绘画、故事创作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小组内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稍后每个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对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对于乐器伴奏设计,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绪选择合适的乐器和节奏型;对于舞蹈动作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新疆舞蹈的特点进行创新。 各小组依次进行创意实践成果展示,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同时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继续发挥创造力。 六、拓展延申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乐器编排 选择三角铁、铃鼓、碰铃以及小军鼓 学生自由选择 教师进行钢琴伴奏 分组:教师把学生分为:1器乐组 2歌唱组 选择一位学生进行指挥 整体演绎 七、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阿瓦日古丽》,不仅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还了解了新疆的民俗文化和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民族音乐,热爱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八、教学反思 课后进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阿瓦尔古丽》
第二单元 华夏之声·文化根脉
第二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分析旋律走向与歌词内涵,感知维吾尔族的音乐乐风格
艺术表现
准确理解三拍子的律动,表达歌曲的内涵、情感。
创意实践
运用打击乐编排改编歌曲片段,探索民族经典新表达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流传地区以及在新疆维吾尔族文化中的意义。
新课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个地区?
新疆
背景介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中国西北,位于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相邻,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线长5700多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界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
歌曲简介
1950年,石夫奔赴新疆参与西部建设,在新疆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工作。石夫到新疆后,开始有了学习、记录新疆民间音乐的冲动,并决心付诸实践。石夫的想法得到了他上级领导的支持,在当地战士、翻译、向导的帮助下,石夫逐步克服了少数民族语言交流上的困难、民间乐器多样化的区分、民间歌曲旋律记谱的挑战等困难。经过不断探寻摸索后,他最终创作出该歌曲。在维吾尔族,许多维吾尔女性的名字后缀上都有“古丽”做结尾,“阿瓦”在维语中都表示空气、清新空气的意思,“古丽”是花朵的意思,因此歌曲最终被取名为《阿瓦尔古丽》
初步感知
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魅力,并说说你从歌曲中能听出什么,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复听歌曲
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
情绪:优美,抒情,爱恋
速度:中速稍慢
复听歌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瓦日古丽’在维吾尔语中是什么意思吗?歌词中描绘了哪些内容?”
“像空气一样纯净的姑娘
《阿瓦尔古丽》这首歌曲描绘了对美丽姑娘阿瓦尔古丽的追求与赞美,以及新疆的壮丽景色和浓郁风情
感知歌词 教师朗读歌词为学生做示范
歌曲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内容?
这首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对美丽姑娘的深情追求以及对新疆壮丽景色和浓郁风情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感知歌词 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并配乐
学唱歌曲
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唱练声曲
1 2 3 4|5 4 3 2 1
mi ma
注意:口腔打开、身体坐正、小腹收力。
学唱歌曲
唱第一段简谱,教师用钢琴带唱
学唱歌曲
加入第一段歌词,教师用钢琴伴奏,适当指出学唱的不足的地方
学唱歌曲
唱第二段简谱,教师用钢琴带唱
学唱歌曲
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加入第二句歌词演唱
演唱歌曲
播放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并提示学生歌曲的强弱规律,3/8拍,强、弱、弱
重难点讲解
x x x
播放视频、学生对于模糊的地方教师继续口头讲解
重难点讲解
歌曲中连音线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学习连音线
演唱歌曲
播放伴奏,教师给学生指挥共同演绎歌曲,提示歌曲中的符点、换气、强弱规律,以及情绪情感
拓展延申
选择合适的乐器,带学生进行歌曲的编排。
分组表演
打击乐组 歌唱组 教师伴奏
教学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阿瓦日古丽》,不仅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还了解了新疆的民俗文化和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民族音乐,热爱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历史探究
维吾尔族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