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1 学习伴我成长 —— 成长离不开学习 优质课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1.1 学习伴我成长 —— 成长离不开学习 优质课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快乐学习” 第一课第一课时。教材以 “生活场景 + 图文对话” 形式,呈现三大核心内容:一是幼儿期家人教导生活技能(如学走路、学说话、学整理);二是校园里的多元学习(如学知识、学礼貌、学才艺);三是学习对成长的意义。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 “经历” 到 “感悟”,为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阶段,有以下特点:1. 生活经验丰富:已掌握走路、说话、穿衣等基本技能,也在学校学到知识与交往能力,但未系统梳理 “学习与成长” 的关联;2. 学习特点:喜欢互动、分享与游戏,对 “自己的故事” 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时间约 20-25 分钟;3. 认知缺口:认为 “学习 = 上课、写作业”,未意识到 “生活处处是学习”,也未理解学习的持续性。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感知 “学习助力个人成长,个人成长服务社会”,初步树立 “通过学习为家庭、学校做贡献” 的意识; 道德素养:体会家人、老师在学习中的付出,学会尊重他人劳动,养成珍惜学习机会的品质; 法治观念:通过 “受教育是权利也是义务” 的简单讲解,初步知晓学习的法律意义; 健全人格:在分享学习困难与克服过程中,培养 “不怕难、敢尝试” 的坚韧意志,形成积极学习态度; 责任意识:明确 “主动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会自主记录学习收获,培养初步的学习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梳理成长中的学习内容(生活技能、校园知识、品德习惯),深刻感知 “成长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打破 “学习 = 校园课堂” 的局限,理解 “生活处处是学习”,并激发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 “婴儿学本领” 短视频、教材场景图片(爸爸教走路、老师教唱歌等)、“学习场景分类” 互动图表; 学具:每人 1 张 “我的成长学习卡”(左侧画 “小时候”,右侧画 “现在”)、彩色笔、小组讨论任务单; 奖励:“学习小达人” 卡通贴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 1 分钟短视频(无声音):画面 1:婴儿在妈妈搀扶下学走路,摇摇晃晃摔倒后再尝试;画面 2:幼儿跟着爸爸学用筷子,米饭掉满地后继续练;画面 3:小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 提问 1(指向全体):“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谁能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邀请 2-3 名学生模仿,及时表扬 “观察仔细”); 提问 2(追问):“这些本领(走路、用筷子、回答问题)是他们天生就会的吗?”(引导学生说出 “需要学”); 导入课题:“对啦!从不会到会,就要靠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 学习伴我成长,成长离不开学习。”(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模仿动作→回答问题,初步感知 “本领需要学习”。 设计意图:用无声音视频聚焦 “动作细节”,激发学生观察兴趣;通过模仿和简单提问,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自然导入课题,避免生硬说教。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成长离不开学习 环节 1:“我的成长学习卡 —— 画一画,说一说”(10 分钟) 教师活动: 发放 “我的成长学习卡”,讲解任务:“左边‘小时候’,请大家用简笔画画出你 3 岁前学会的本领(比如学说话、学走路);右边‘现在’,画出你现在会的本领(比如算数学、唱国歌、整理书包),画完后和同桌分享‘你是怎么学会的’。” 巡视指导:重点关注画画有困难的学生,用提问引导:“你小时候妈妈教你做什么呀?”“现在在学校最喜欢学什么?”; 分享展示:邀请 3-4 名学生上台展示卡片,提问 1:“你小时候学走路时,谁帮了你?有没有摔倒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说出 “家人帮助、自己坚持”);提问 2:“现在会的本领里,哪个是在学校学到的?老师怎么教你的?”(引导联系校园学习); 学法指导:“大家分享时,要认真听别人的故事,看看有没有和你一样的经历 —— 这叫‘倾听学习法’,能从别人的故事里学到新发现哦!” 学生活动:画学习卡→同桌分享→上台展示,梳理 “小时候” 与 “现在” 的学习经历,感知 “学习一直在身边”。 设计意图:用 “画画” 降低表达难度,符合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特点;通过 “同桌分享 + 上台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机会,同时在倾听中拓展认知,为后续 “学习内容分类” 做铺垫。 环节 2:“教材场景大讨论 —— 找一找,议一议”(12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教材 4 张场景图(图文结合): 图 1:爸爸扶着孩子学走路,孩子笑着迈步; 图 2:妈妈教孩子说 “谢谢”,孩子点头重复; 图 3:奶奶教孩子叠衣服,孩子跟着叠; 图 4:舞蹈老师教学生跳舞,学生认真模仿。 提问 1(逐一分析):“图 1 里,孩子在学什么?谁在帮他?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引导说出 “学走路、家人帮助”); 提问 2(对比总结):“这 4 张图里的学习,有的是在家里学的,有的是在外面学的 —— 大家能分一分吗?”(出示 “学习场景分类” 图表,左边 “家庭学习”,右边 “校园 / 社会学习”,请学生上台贴标签,将图 1、3 归为家庭,图 2、4 归为校园 / 社会); 小组讨论(发放任务单):“除了图里的学习,你还在家庭、学校里学过什么?请小组讨论,把答案写在任务单上,每组选 1 个代表分享。”(巡视时提醒:“要多说具体的例子,比如‘妈妈教我洗碗’”); 总结提升:“原来学习不止在学校,家里、公园里、超市里都能学 —— 这叫‘生活处处是学习’!”(板书:学习场景:家庭、学校、社会) 学生活动:观察教材图→回答问题→上台分类→小组讨论→分享结果,理解 “学习场景多样化”。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场景,搭建 “从教材到生活” 的桥梁;通过 “分类 + 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生活中的学习”,突破 “学习 = 校园课堂” 的认知局限,落实教学难点。 环节 3:“如果没有学习 —— 想一想,说一说”(6 分钟)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假如我们从来没有学过本领,会怎么样呢?”(停顿 3 秒,给学生思考时间); 提问 1(生活场景):“如果没学过用筷子,吃饭会怎么样?没学过穿衣服,出门会怎么样?”(引导说出 “不方便、会闹笑话”); 提问 2(校园场景):“如果没学过说话,在学校能和同学交朋友吗?没学过算数学,能帮老师数作业本吗?”(引导说出 “不能交流、不能帮忙”); 法治渗透(简单讲解):“而且呀,国家规定我们小朋友都要上学学习,这既是我们的权利 —— 可以免费学本领,也是我们的义务 —— 要认真学本领,将来才能做有用的人哦!”; 学法指导:“大家刚才‘反过来想问题’的方法,叫‘反向思考法’,能帮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情境联想→举手回答→倾听法治小知识,理解 “学习对生活、交往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 “反向情境” 激发学生思考,让 “学习的重要性” 更具象;结合简单法治知识,落实 “法治观念” 素养,同时渗透 “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 “学习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应尽的义务”。 环节 4:“课堂小结 —— 理一理,记一记”(5 分钟) 教师活动: 出示 “学习成长树” 课件:树干写 “成长离不开学习”,树枝分 “生活技能”“知识本领”“品德习惯”; 提问:“这节课我们聊了很多学习的故事,谁能说说‘生活技能’里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本领’里又学了什么?”(请学生补充树叶内容,如生活技能:走路、穿衣;知识本领:算数学、唱国歌;品德习惯:说谢谢、整理物品); 总结:“这棵‘学习成长树’,每一片叶子都是我们学会的本领 —— 叶子越多,树长得越壮,我们也长得越棒!” 学生活动:补充 “学习成长树”→倾听总结,系统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用 “成长树” 形象化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通过 “补充树叶”,让学生主动回顾所学,强化 “成长与学习” 的关联认知。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 下列本领中,主要在家庭里学到的是( ) A. 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 B. 自己整理书包 C. 妈妈教我洗碗 答案:C 关于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学校上课才是学习 B. 学习会伴随我们一直成长 C. 长大了就不用学习了 答案:B 国家规定小朋友要上学学习,这说明( ) A. 学习是小朋友的权利,也是义务 B. 上学很麻烦 C. 只有上学才能学本领 答案:A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我们学说话、学走路,都是天生就会的,不用学。( ) 答案:× 在公园里学认植物,也是一种学习。( ) 答案:√ 学习时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放弃,因为太难了。( ) 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翻看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发现从学走路、学说话,到学知识、学礼貌,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习 —— 家里、学校里、生活里,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以后能做‘学习小达人’,每天学一点新本领,让自己的‘成长树’长得更壮,好不好?”
板书设计
学习伴我成长 —— 成长离不开学习 学习场景:家庭(走路、洗碗)、学校(算数学、唱歌)、社会(认植物) 学习内容:生活技能、知识本领、品德习惯 重要性:成长离不开学习,生活处处是学习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 “画学习卡”“分类讨论”“反向思考” 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大部分学生能梳理出 “家庭 + 校园” 的学习经历,突破了 “学习场景局限” 的难点;“倾听学习法”“反向思考法” 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了具体的学习方法。 不足:部分内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少,需后续设计 “轮流发言” 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机会;法治渗透环节稍显简略,可结合 “身边的例子”(如 “没上学的小朋友会怎么样”)让学生更易理解。 改进方向:下次教学可增加 “学习困难分享会”,让学生说说 “学本领时遇到的难事儿”,再请其他学生出主意,进一步强化 “坚韧意志” 的培养;同时准备 “生活学习小任务”(如 “帮妈妈学做一道菜”),延伸课堂学习到生活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1《学习伴我成长 —— 成长离不开学习》
第一单元 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我们都是在学 习中成长的。让我们从小热爱学习,做学习的 主人,健康成长。
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谁能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这些本领(走路、用筷子、回答问题)是他们天生就会的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成长离不开学习
观看图片“左边‘小时候’,请大家用简笔画画出你 3 岁前学会的本领(比如学说话、学走路);右边‘现在’,画出你现在会的本领(比如算数学、唱国歌、整理书包),画完后和同桌分享‘你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环节 1:“我的成长学习卡 —— 画一画,说一说”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是怎 样在学习中逐步成长起来的。
爸爸小心地扶着我学走路。
奶奶教我如何整理物品。
舞蹈老师教我学跳舞。
问问爸爸妈妈:
我是怎样学会说话的
我是怎样学会走路的
我是怎样学会穿衣的
我是怎样学会使用筷子的
我学会了许多待人接物的 道理。
上学后,我的计算能力提高很快。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有的吗
美术老师夸我手工做得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有的吗
我在学习中获得的本领有: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翻看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发现从学走路、学说话,到学知识、学礼貌,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习 —— 家里、学校里、生活里,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以后能做‘学习小达人’,每天学一点新本领,让自己的‘成长树’长得更壮,好不好?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
下列本领中,主要在家庭里学到的是( )
A. 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 B. 自己整理书包 C. 妈妈教我洗碗
关于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学校上课才是学习 B. 学习会伴随我们一直成长 C. 长大了就不用学习了
国家规定小朋友要上学学习,这说明( )
A. 学习是小朋友的权利,也是义务 B. 上学很麻烦 C. 只有上学才能学本领
C
B
A
1.1学习伴我成长 —— 成长离不开学习
学习场景:家庭(走路、洗碗)、学校
(算数学、唱歌)、社会(认植物)
学习内容:生活技能、知识本领、品德习惯
重要性:成长离不开学习,生活处处是学习
板书设计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