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 《世说新语》二则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柳絮( ) 差可拟( )尊君在不( ) 雪骤(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寒雪日内集( ) 俄而( )雪骤( ) 公欣然( )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未若( )柳絮因 ( )风起太丘舍去( ) 元方入门不顾( )3.【文化传承·文化积累】关于谦称和敬称,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令爱——对方的妻子B.犬子——自己的儿子C.舍弟——自己的弟弟D.令尊——对方的父亲4.下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文章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以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B.《咏雪》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咏雪”的事件,渲染谢太傅一家融洽的氛围。C.“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D.《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批评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见他的机智聪明。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B.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6.理解性默写。(1)《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 , 。 (2)《咏雪》中两个孩子咏雪的句子是: , 。 (3)《咏雪》中写出谢公为孩子们对雪比喻,感到满意的句子: , 。 (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出友人知错的句子: , 。 (5)元方对友人有理有据回击的句子是: , ; , 。 7.《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8.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人们响应政府号召,关门闭户,尽量不出行。小林同学总嚷嚷这样的生活太无聊,于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小林爸爸决定在给孩子讲完《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举行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家庭活动,请你也来参加。(1)如果让你来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环节一:诚信成语大家举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诚信新闻大家看环节五:诚信图片大家观(2)请写出一个与诚信有关的成语。 (3)小林妈妈从网上搜到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并向家庭成员播报。(不超过25个字)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政府有关防疫要求,切实保障群众生活,防止疫情防治用品和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过快上涨,2020年2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经营者价格政策告诫信》,并与10家我区大中型商场超市签订价格诚信承诺书。 阅读训练 课内精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A.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B.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10.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A.“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B.“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D.《咏雪》一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11.把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2.“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13.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课内对比阅读】(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相当于随行秘书。④野亭:野外的亭子。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则是无信: (2)下车引之: (3)先期一日: (4)须期乃入: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16.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记叙。 17.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拓展阅读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 jí):不安的样子。18.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父到洛(洛阳)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2)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20.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8 《世说新语》二则1.xù nǐ fǒu zhòu2.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舍弃 离开 回头看3.A 解析:“令爱”用来敬称对方的女儿。4.A 5.C6.(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2)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3)公大笑乐(4)友人惭 下车引之(5)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7.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8.(1)(示例)诚信典故大家讲 诚信名言大家说(2)(示例)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等。(3)(示例)崂山区10家大中型商场超市签订价格诚信承诺书。阅 读课内精读9.B 解析:A.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离开;句意: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去:离开。B.句意:下车去拉元方。之:代词,指元方;句意: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之:人名。C.句意: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则:这;句意: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则:这。D.句意: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与:和;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与:和。10.B 解析:A项中“尊君”是谦词,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称呼。B项正确。C项中“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论文义。D项中《咏雪》一文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11.略12.不遵守时间,不守信用的人。13.朋友有错在先,却责怪元方的父亲,由此可以说元方做的对,不过分。元方用机智和果敢的行动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对父亲的朋友失信、无礼应当教训)。父亲的朋友是元方的长辈,在作为长辈的朋友向作为晚辈道歉的情况下,作为晚辈,却不依不饶,实在有点过分。不给人改过的机会。(既然朋友道歉了,承认错误,就应原谅他,有宽容的心)。(理由要充分即可)解析: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课内对比阅读14.(1)不讲信用。 (2)拉,牵拉。(3)约定的日期。 (4)等待。15.(1)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2)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将他送到城郭外。16.做人要讲信用 郭伋守信用 描写17.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参考译文】【乙】郭伋首次出巡,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停留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 ”(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将他送到城郭外,问道:“使君什么时候再回来 ”郭伋告诉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约定的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认为(此时进城)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的亭子中留宿,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做人就是这样。拓展阅读18.D 解析:仆:我,古人的谦称。19.(1)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2)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20.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参考译文】孔文举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是一个司隶校尉。到他家去做客的人,都是那些才华出众、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孔文举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和主人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文举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指孔子,即孔丘,字仲尼)和您祖先伯阳(指老子,即李耳,又称老聃,字伯阳)有师徒之称,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一个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文举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非常尴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