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答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1.1认识社会生活1.生活观察(P2)参考答案(1)情境一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户外体育锻炼了解社会生活,情境二说明我们可以到商品经营场所了解社会生活,情境三说明我们可以到养老服务机构了解社会生活,情境四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了解社会生活。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看报纸、上网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2)我感受到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到国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感受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感受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等等。2.探究与分享( P4)参考答案衣着变化:从千篇一律到“百花齐放”,衣着变得丰富多彩。饮食改善:从以前的温饱,到现在的营养均衡、科学饮食,食物种类更丰富。居住条件的改善:从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增加,到农村的砖瓦房代替土坯房,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休闲娱乐多样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文化、旅游等休闲生活。这些变化说明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3.探究与分享(P5)参考答案: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不仅能够直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还能够间接地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爱护它,使之成为大家共享的美好家园。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生活观察(P6)参考答案(1)提示:学生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别梳理与“我”直接或间接产生联系的人,然后绘制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2)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探究与分享( P6)参考答案因为人总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3.探究与分享( P7)参考答案: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如,我们吃的饭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苦耕耘。4.启思导行(P8)参考答案(1)社会的变化发展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条件,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遇,还教会了我们如何适应变化、解决问题。(2)为了让社会生活更美好,我要从自身做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例如,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树立环保意识,减少浪费,绿色出行;提升自我素质,传递正能量;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等。第二单元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2.1人的社会化1.生活观察(P9)参考答案:(1)家人的哺育、关爱和支持是我成长的重要基石: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对于我知识的获取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朋友的激励帮助我战胜困难。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名自立自强的中学生,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其丰富的过程。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奋斗。(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会变得大相径庭。这句话提醒我们,后天的学习和环境会对我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重视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完善自我,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人生目标。2.探究与分享(P10)参考答案(1)①生活技能:时间管理、自我照顾、独立解决问题、财务管理、家务劳动等。②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同理心、勤奋努力等。(2)通过在社会中不断学习获得生活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具体表现为: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牛活技能。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吃饭、说话、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劳动技能。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探究与分享( P11)参考答案(1)在学校,我学会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规守纪;在社区,我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在社会,我学会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他人,努力做个好志愿者。(2)积极扮演好每一个社会角色,不仅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变得更加自信、成熟和富有同情心。2.2养成亲社会行为1.生活观察(P12)参考答案我赞同右边三位同学的观点。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个人能力,还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具体来说,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拓宽视野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社会经验等。因此,应鼓励中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2.探究与分享(P13)参考答案 我付出了时间、体力、精力,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3.探究与分享(P14)参考答案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4.启思导行(P15)参考答案 提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根据课本提供的六个问题,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他(她)的成长过程,从中感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3.1网络改变世界1.生活观察(P16)参考答案交友、购物、看新闻、查资料、上网课等。2.探究与分享( P17)参考答案网络带来了交往工具的变化,拓宽了人际交往的渠道;网络可以让人线上交往,节约人际交往的时间;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网络实现了人际交往的立体化,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等等。3.探究与分享( P18)参考答案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4.探究与分享(P18)参考答案活动:“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效果: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政府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采纳,促进了政策的优化和完善。3.2营造清朗空间1.生活观察( P19)参考答案:(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奶奶的观点道出了过度沉迷于网络的危害,爸爸的观点道出了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奶奶和爸爸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2)我们要发挥网络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要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选择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等等。2.探究与分享( P20)参考答案:遇到过。类似的困扰还有:网络上与我们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太多;网络信息真假难辨;没有时间与现实中的同伴交往:有的人在网络上辱骂他人;等等。3.探究与分享( P22)参考答案: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有:“多彩同心圆E起向未来”网络公益活动;“联合联心联赢”情暖网络公益行动;等等。我的感受:网络公益行动传播了社会正能量,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繁荣稳定。4.启思导行(P22)参考答案 倡议书:争做中国好网民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平台,还为我们表达自我参与社会事务带来便利。然而,随着网络空间的迅速扩展,网络安全与文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营造个健康,积极,和谐的网络环境,特此向全体同学发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倡议。根据《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文明上网,理性发言1.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保持理性和客观,不传播虚假信息或谣言。2.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隐私,不进行人身攻击或恶意评论。二、安全上网,保护自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防止网络诈骗和个人隐私泄露。三、绿色上网,抵制不良内容1.自觉抵制暴力、色情、低俗等不良信息,选择健康有益的内容进行浏览和学习。2.积极举报违法不良信息,为净化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创新上网,积极传播正能量1.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个人才华,分享优秀作品,传播正能量。2.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网络宣传公益理念,倡导社会正气。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建设美好未来的重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好网民。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共同维护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得力助手,而不是阻碍。第一单元单元思考与行动一、情境思考(P23)参考答案小朱的做法体现了他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他通过分析大量警情发现问题,利用自身优势制作短视频进行安全教育,既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又有效地减少了潜在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小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二、实践活动(P23)1.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P23)参考答案(1)看望长辈时:主动询问长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花时间陪长辈聊天,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减轻长辈的负担;带一些适合长辈的小礼物;等等。(2)小组合作完成研学任务时:主动参与小组讨论,高效完成小组内分配的任务,互相支持与鼓励,及时沟通反馈。(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礼让有需要的人,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卫生,帮助他人。(4)发现公共场所安全隐患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报告,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处理;提醒他人;按照指示协助人员疏散,确保大家安全;等等2.筑牢自我保护的防火墙(P24)参考答案(1)各类单据泄露个人信息,如快递单、火车票等:社交小细节泄露个人信息,如使用社交工具与人进行线上互动时,不自觉透露姓名、职务、单位等信息;网购平台泄露个人信息,如在网络购物平台注册信息;有奖活动泄露个人信息,如购物抽奖活动;海投简历泄露个人信息;等等。(2)不注册来源不明的网站;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不在社交软件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不同软件不用同一组账号密码;等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