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4 回忆我的母亲
积累运用
1.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勤劳一生,直到晚年还不辍劳作。diàn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整日劳lù,又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尽管自己不富裕,母亲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节衣缩食供我念过私shú。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不辍(   )    周济(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   )农
劳lù(   )
私shú(   )
(3)文段中画线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所属短语类型一样,都是    短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D.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D.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      ,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一个弘扬家风的正确角度,便成为家风建设的关键。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阅读训练
课内精读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⑥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6.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7.(赏析语句)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赏析加点词语)
8.(把握主旨)“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9.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
A.具体生动的记叙
B.富有感情的描写
C.深沉的抒情
D.充满感彩的议论
拓展阅读
闻到白兰花香
丁祖荣
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人瘦弱,却坚韧。
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栀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
③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
④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
⑤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
⑥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还栽了栀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
⑦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
⑧后来,我的房子渗水,2012年底,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其时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
⑨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送别母亲时,她是慈祥和安宁的。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
⑩三个月后,我到新疆和田,成了京津皖援建的一分子。我们常说寿比南山,这南山就是昆仑山。每年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玫瑰花开时节,我想母亲若健在,头上插一朵昆仑山下的大马士革红玫瑰,该多写意呀。我也起念,立志苦干不苦熬,把贡献和精神长留和田。
11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也枯了。我有些伤感。
12还有一树广玉兰,立于东北角。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只能偶得,哪怕你凑近鼻子,亦闻不到。在玉兰花树殒命后,这棵野野的广玉兰,竟也枯死。五层楼上,这些花草树木生长不易。我不胜唏嘘。
13“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遍地。前些年,阳台上栽的金银花,也叫忍冬花,爬满东北两墙。两株桂花应时开放,花盛香溢远。从和田回来,我又栽了一棵石榴树,一年三开花,火热又喜庆。
14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31)
10.文章围绕白兰花,写了我和母亲的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1.“白兰花香”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2.赏析第12段画线的句子。
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
13.同样是写母亲,说说本文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有哪些异同 (可以从主要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比较)

14 回忆我的母亲
积累运用
1.(1)chuò jì
(2)佃 碌 塾
(3)并列
2.D 解析:D项使用不恰当。“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与文中意思不符。
3.A 解析:B项,并列谓语中间不用顿号,用逗号;C项,“吃大户”要加上双引号;D项,相邻的概数连用,中间不加顿号。故选A。
4.B 解析:解答时,可结合季节的特点,进行排序。冬天——火炉,夏天——绿荫;秋天——明月光;春天——暖阳。
5.(1)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2)语序颠倒,将“社会”与“家庭”位置互换。
阅 读
课内精读
6.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7.“竟”的本意指出乎意料,在这里“竟”既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专一感情,也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怀念与内疚。(意思对即可)
8.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及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的热爱。这句话由爱母亲推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推及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主题深化。
9.C
拓展阅读
10.“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很高兴;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我”摘了几朵白兰花,放在母亲的床头,母亲甜甜地笑了;闻到白兰花香,“我”想起了母亲。
11.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回忆,白兰花香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白兰花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2.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玉兰树含苞绽放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3.相同点: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不同点:《回忆我的母亲》具体阐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意义,表达了“我”效忠民族和人民的决心;本文则是通过白兰花这一意象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没有过多地阐述母亲对自己的具体教育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母亲的怀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