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中国国家版本馆由北京总馆、西安分馆、杭州分馆和广州分馆组成,用于收藏、保护和展示国家版本资源,被誉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下图示意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风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馆(  )
A.都分布在第一级阶梯 B.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
C.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 D.分布在第二、三级阶梯
2.四个馆均设有藏品展览区,这为市民提供了(  )
A.了解文化的窗口 B.运动锻炼的场所
C.享受美食的餐馆 D.购物娱乐的商城
读我国沿32°N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4.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地震 D.洪涝
219国道叶孜段(叶城-拉孜)于2012年改建通车,2022年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下图示意219国道叶孜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219国道叶孜段穿过的甲山脉是(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祁连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6.该段国道手机信号基站建设耗时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气稀薄,劳动效率较低②气候湿热,施工环境恶劣
③冻土广布,建设难度较大④位置偏远,材料运输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气象界的“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为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下图为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的季风主要是(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北季风
8.“七下八上”期间,雨带一般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由图可见,我国地势特点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
C.东高西低 D.中间低,四周高
10.假如你是水电专家,仅从河流落差来看,水电站最适宜修建在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
11.下列关于地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大多数河流受地势影响呈散射状分布 B.三峡水电站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C.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进入我国东部 D.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分布没有影响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李白诗句中描述的长江河段及其河流特征是(  )
A.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B.中游由山区流入平原,流速渐缓
C.下游江宽水阔,水流缓慢 D.入海口河汉纵横,泥沙堆积成洲
13.长江干流被称为“黄金水道”,四川省宜宾以下河段航运价值尤其大。其自然原因是(  )
①支流多,流程长,径流量大②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③河水终年不冻,四季可通航④城市和人口集中,对航运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可采取的合理发展措施是(  )
A.甲——筑路搭桥,建大型水电站 B.乙——改造河道,发展航运
C.丙——疏通河道,加强防洪能力 D.丁——减少人口,限制农耕
中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轧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型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的少数民族是(  )
A.新疆维吾尔族 B.内蒙古蒙古族
C.海南黎族 D.宁夏回族
16.该传统民居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B. C. D.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据此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读图可知,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部地区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气候类型齐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两种气候区的分界线,具体表现有(  )
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夏季风影响范围的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 ④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9.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气候具有特殊性,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高 B.距离海洋远
C.平均海拔高 D.受夏季风影响小
微信现已成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农产品供需交流群已成为经销商和农户的网上集市。读图1“李、王、张微信群截图”和图2“我国东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1 图2
20.A、B、C三地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但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是(  )
A.太行山脉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1月10℃等温线
21.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读图可知小李的家乡位于(  )
A.华南主产区 B.长江流域主产区
C.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D.东北平原主产区
22.花生和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根据图中花生作物的分布,山东鲁花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23.“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人口众多,是粮食消费大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耕种
③科技帮扶,助农增产 ④出台政策,提高种粮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疆域辽阔,山河壮丽,地形多样,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为我国国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表1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表1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比例 33% 10% 12% 26% 19%
24.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5.关于我国地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①平原广布,有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营
③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交通运输业发展 ④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深圳市罗湖区某学校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资料。下面左图为“黄河诗文”的时间轴,右图为黄河潼关站的水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站 多年平均 2021年
年输沙量(万吨) 92100 17100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335.3 395.1
26.自汉朝到宋朝,诗文中对黄河的描述上反映出它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流速快 D.无结冰期
27.潼关站水文资料显示,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  )
A.河流年输沙量变大 B.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C.水土流失减少 D.植被破坏加剧
28.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  )
①在上游提升“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能力 ②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理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④在下游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修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 年 10 月,中国G219 旅游推广联盟宣传推广活动在南宁市举办,向全国人民推介 G219 沿线各段的旅游资源。下图为 G219 国道及四地年降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9.G219国道途经地区(  )
A.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由南向北海拔逐渐升高 D.由南向北海拔逐渐降低
30.沿着 G219 国道线,游客可以在不同地段领略到不同的自然风光有 (  )
A.在①段可以看到茂密的森林 B.在②段可以看到连绵的雪山
C.在③段可以看到广袤的沙漠 D.在④段可以看到广阔的草原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茶树,喜温怕冷、喜湿怕涝,排水良好的丘陵和山区尤其适宜其生长。普洱市是普洱茶的故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古茶林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近些年该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古茶园旅游兴起。以下为普洱市地理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和普洱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糯干寨是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村寨的先民在海拔较高的天然林和地势低平的村寨之间片状开发茶林,茶林和茶林之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整个村寨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原始古朴宛如世外桃源,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1)据图,普洱市位于   (填地形区),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   。
(2)糯干寨先民在天然林和村寨之间开发茶林,茶林和茶林之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其益处包括   、   (回答两点)
(3)结合材料,分析普洱市古茶林生长的优势条件。
(4)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普洱市发展古茶园旅游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32.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同时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机会。2022年12月,我国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图1为2021年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分布图。
材料二:大熊猫国家公园由于历史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仍然存在破碎化的问题,这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例如,一些道路、水电设施等的建设,将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割成了小块,影响了大熊猫的活动和基因交流。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对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公园内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降水变化、气温升高等,可能导致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材料三: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带,降雨与云雾成为其最显著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00毫米,年均雾日多达323天。图2为华西雨屏带示意图。
(1)三江源国家公园被誉为“中华水塔”,请从地形地势和河流的角度阐述原因。
(2)贝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参观,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图3所示,你赞成谁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3)参照材料二,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问题遭到破坏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
(4)见图2,华西雨屏带被称为“中国内陆雨极”,特点是多强暴雨。特殊年份,该地一周的降雨量相当于北京两年的雨量,这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哪些?
(5)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华西雨屏带雾日天数多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1.D
2.A
【答案】3.B
4.D
【答案】5.B
6.D
【答案】7.B
8.D
【答案】9.B
10.D
11.B
【答案】12.B
13.A
14.C
【答案】15.C
16.A
【答案】17.B
18.C
19.C
【答案】20.C
21.D
22.B
23.D
【答案】24.A
25.B
【答案】26.B
27.C
28.C
【答案】29.B
30.B
31.【答案】(1)云贵高原;云或滇
(2)方便就近劳动;防止茶林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生产环境
(3)气候温暖湿润;位于山地,利于排水;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生态环境洁净。
(4)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收入;增加与外地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有助于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高当地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32.【答案】(1)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河流密布、湖泊众多;雪山冰川广布。
(2)玲玲;热带雨林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热带雨林可以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植树造林;退出非法矿山;加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监测等。
(4)洪涝、滑坡、泥石流、山洪等。
(5)在雨屏带所在的横断山脉地区,分布着许多的山间谷地和盆地,水汽难以扩散,从而形成多云雾的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