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最近小亮发现与一年前相比,自己的个子长高了、喉结突出……他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亮的这些变化(  )
A.说明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B.说明青春期的我们能完善内部器官
C.告诉我们只有青春期才能长高长壮
D.让小亮因无法认识自己而迷失自我
2.(1分)某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孩子防性侵、反霸凌,助力孩子平安快乐成长。这样做有利于(  )
A.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B.杜绝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事件
C.严厉打击对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
D.提高学生的法律地位
3.(1分)羽毛球运动员小李与对手的对决一度陷入困境。比赛中的几个关键失误几乎让她情绪崩溃,但她及时调整了心态,平静下来,最终逆转成功,赢得了比赛。这说明(  )
①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
②我们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③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
④我们要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4.(1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听完新年贺词后,同学们激情澎湃、备受鼓舞。这说明(  )
A.只有积极情绪才会引发共鸣
B.生活中只需要美好的情感体验
C.美好的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D.关注新闻就能传递情感正能量
5.(1分)自尊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如图图片中的行为可以赢得他人尊重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1分)在考试复习阶段,很多学生会遇到“高原现象”。表现为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处理不好会影响自信心,导致不良后果。下列做法能有效突破“高原现象”的是(  )
①悦纳自己,追求完美
②正视挫折,迎接挑战
③行己有耻,闻过即改
④自信自强,坚持不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1分)诚实守信榜样亓培坤,在清扫街道时发现价值20万元的金首饰,守等失主、物归原主;爱岗敬业榜样、公交车长蒲立杰拾到20万元完璧归赵、拾金不昧……这些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要(  )
①讲仁爱,关心尊重他人
②崇正义,坚持做正确的事
③重民本,构建和谐社会
④守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8.(1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②二十四节气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③人们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主宰自然
④我们应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1分)从特种兵式旅游受热捧,到“该省省该花花”“折扣店成快乐老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节约和合理支配金钱,而不再追求盲目跟风的消费方式。这启示我们要(  )
①拒绝消费,过艰苦朴素的生活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消费
③追求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④践行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1分)“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是黄旭华院士一生的写照和不变的信仰。下列诗句与黄旭华院士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诗句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1.(1分)从捐献骨髓救治病患、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退役军人,到在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时迅速转移安置群众、自己却不幸牺牲的镇干部;从36年奔跑在乡村路上,认真对待每一封信件、每一个包裹的邮递员,到长期在烈士陵园义务守陵,让英雄故事代代相传的老党员。他们的行动诠释着(  )
①他人生命至上的理念
②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④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2.(1分)“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胡建华40年如一日躬耕于交通建设。他带领团队在峡谷深处安寨扎营,在崇山峻岭间修路架桥。这告诉我们要(  )
A.顺应时代变化,进行自主创业
B.合理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C.学会独立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D.坚持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
13.(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实施,该法在总则中强调: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这说明法律(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C.限制公民行动自由 D.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14.(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说明(  )
①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
③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④公序良俗规定了民法典的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1分)下图漫画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劳动权 B.肖像权 C.财产权 D.荣誉权
16.(1分)某日,一清洁工在高层擦玻璃时,其口袋内的6000元钱不慎飘落在地。在明知道是该清洁工掉落的钱的情况下,路人依然哄抢。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哄抢行为受法律保护
B.谁捡到的钱归谁所有
C.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财产
D.哄抢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17.(1分)郭某曾是一名学生,但网瘾难戒,随着游戏消费的不断增加,他开始捉襟见肘。后来,他与几名游手好闲的“朋友”多次拦路持刀抢劫,最终被警方抓获,当地人民检察院以抢劫罪对郭某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郭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18.(1分)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刑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作了明确规定
②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1分)在6 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某校向全体同学发起了征集禁毒宣传标语的活动,以下投稿的标语不能被选用的是(  )
A.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B.毒品猛过豺狼,一沾家破人亡
C.毒品祸国殃民,禁毒国泰民安
D.毒品有害生命,谨防过量吸食
20.(1分)我市某中学联合人民法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守护青春,普法同行促成长”的宣传活动。宣讲中,法官通过生动语言和真实案例,向师生详细剖析了校园欺凌与性侵害的危害性,并重点讲解了预防措施及遭遇此类行为时的应对方法。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制定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
②树立法治观念,维护合法权益
③远离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
④加强学校保护,打击校园霸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题活动(共30分)
21.(6分)【男生女生 正常交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倩是个性格内向的女生,进入青春期后,她发现自己和男同学交流时会脸红心跳,很不自在。她觉得自己这样很奇怪,开始刻意回避与男同学的接触,甚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尽量不和男同学一组。但她又发现,有些同学和异性相处得很自然,学习和生活都很愉快。小倩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1)小倩与异性交往时的表现正常吗?为什么?
(2)小倩刻意回避与男同学接触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2.(8分)【自信自强 成就自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级学生王悦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因紧张忘词,最终只获得倒数第二名。她并未气馁,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语气,主动向语文老师请教演讲技巧,还组织同学模拟比赛场景锻炼胆量。半年后,她在学校“青春风采”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她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相信自己能站起来。
(1)结合材料,请你说说王悦身上哪些具体行为体现了“自信自强”的精神?
(2)请结合自身情况,列举你在生活中培养自信和自强的具体方法,并说明理由。
23.(8分)【心系家国,助力和谐】
一份家训透“底色” 朱子家训(节选)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一段时评显“亮色” 2025年端午节期间,志愿者承担起文明旅游宣传、旅游咨询、秩序维护、景区交通引导等多项任务,耐心解答游客疑问,积极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俨然成为甘肃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请写出朱子家训(节选)中体现的美德。
(2)2025年端午节期间,志愿者积极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志愿者的这种担当意识有什么要求及意义?
24.(8分)【学法守法用法共筑青春防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上,九年级(1)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为成长护航”主题活动,同学们围绕下面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案例展示 丁某在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伤属重伤二级。人民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节选)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根据上述案例,说明丁某涉及哪种违法行为,并简述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院对丁某的判决给我们敲响了哪些警钟。
(3)结合此次主题活动,请你为预防校园欺凌写两条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D C C D D A D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B D B D D C
二、主题活动(共30分)
21.(6分)【男生女生 正常交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倩是个性格内向的女生,进入青春期后,她发现自己和男同学交流时会脸红心跳,很不自在。她觉得自己这样很奇怪,开始刻意回避与男同学的接触,甚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尽量不和男同学一组。但她又发现,有些同学和异性相处得很自然,学习和生活都很愉快。小倩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1)小倩与异性交往时的表现正常吗?为什么?
(2)小倩刻意回避与男同学接触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为:
(1)①小倩与异性交往时的表现是正常的。②进入青春期,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会出现脸红心跳等现 象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反应。
(2)①小倩刻意回避与男同学接触的做法不对。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③小倩应该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
22.(8分)【自信自强 成就自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级学生王悦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因紧张忘词,最终只获得倒数第二名。她并未气馁,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语气,主动向语文老师请教演讲技巧,还组织同学模拟比赛场景锻炼胆量。半年后,她在学校“青春风采”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她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相信自己能站起来。
(1)结合材料,请你说说王悦身上哪些具体行为体现了“自信自强”的精神?
(2)请结合自身情况,列举你在生活中培养自信和自强的具体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为:
(1)①她并未气馁,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语气,体现了她关注当下,积极行动。②主动向语文老师请教演讲技巧体现了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③组织同学模拟比赛场景锻炼胆量体现了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2)①坚持关注当下,积极行动,提升自信。为了提高跑步成绩,我每天坚持锻炼,并把最终目标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小目标,逐步累积信心,最终实现目标。增强了自信。②提高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培养自强。通过不懈努力自己在解答数学问题中取得进步,为自己将来更有难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23.(8分)【心系家国,助力和谐】
一份家训透“底色” 朱子家训(节选)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一段时评显“亮色” 2025年端午节期间,志愿者承担起文明旅游宣传、旅游咨询、秩序维护、景区交通引导等多项任务,耐心解答游客疑问,积极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俨然成为甘肃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请写出朱子家训(节选)中体现的美德。
(2)2025年端午节期间,志愿者积极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志愿者的这种担当意识有什么要求及意义?
答案为:
(1)孝老爱亲、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2)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24.(8分)【学法守法用法共筑青春防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上,九年级(1)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为成长护航”主题活动,同学们围绕下面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案例展示 丁某在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伤属重伤二级。人民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节选)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根据上述案例,说明丁某涉及哪种违法行为,并简述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院对丁某的判决给我们敲响了哪些警钟。
(3)结合此次主题活动,请你为预防校园欺凌写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为:
(1)刑事违法行为。理由:丁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受到了刑罚处罚。
(2)①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②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
(3)①欺凌同学要不得,互助互爱好品德;②校园欺凌多提防,家庭学校共护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