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自测(含答案) 2025-2026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自测(含答案) 2025-2026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自测2025-2026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将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12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1 6 1 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为(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以上都不对
3、现将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和11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
A.20∶11 B.20∶7 C.5∶4 D.16∶11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 g X2和n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 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 g Y2
5、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 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6、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7、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O22FeO
B.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H2O22H2O+O2↑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H2↑+2O2↑2H2O
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 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 该图可表示CO与O2的反应 D.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10、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的质量/g x 21 10 1
则与此反应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x的值应该是8 B.该反应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
12、下列各物质中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密封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 分子数为1:1的H2和Cl2 B. 分子数为1:1的CO和O2
C. 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 质量比为2:3的C和O2
13、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
A.XY2 B.X2Y C.X2Y2 D.X3Y2
14、点燃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的一定不是(  )
A.O2和N2的混合气体2g B.H2和N2的混合气体2g
C.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g D.2gN2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3Fe+2OFe2O3
C.Mg+OMgO2 D.H2OH2↑+O2↑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H2 + O22H2O B.
C. 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为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配平化学方程式,有时也可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拆分的
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气体,所以生成物中只要有气体必须标↑
二、填空题。
18、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
19、A~H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D、E、H都属于单质,F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G都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F:_____;G:_____;H:_____。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_____。
(4)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②_____。
20、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为m(Mg):m(O2):m(MgO)=________________。
(2)如果48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_。
(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_______,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21、如图所示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读图获得的信息是 (写一条即可)。
(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 。
(4)“氢气具有可燃性”,这属于氢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此性质决定了氢气的用途是 。
22、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三、简答题。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2)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四、实验题。
24、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点燃甲烷(2)将_________的烧杯罩在甲烷的火焰上方 现象: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_________元素
(3)将蘸有_________ 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_________元素
五、计算题。
25、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对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
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 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求:(1)100 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
(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自测2025-2026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将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12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答案】D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1 6 1 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为(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3、现将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和11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
A.20∶11 B.20∶7 C.5∶4 D.16∶11
【答案】B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 g X2和n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 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 g Y2
【答案】C
5、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 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6、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答案】D
7、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答案】D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O22FeO
B.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H2O22H2O+O2↑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H2↑+2O2↑2H2O
【答案】C
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 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 该图可表示CO与O2的反应 D.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答案】A
10、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的质量/g x 21 10 1
则与此反应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x的值应该是8 B.该反应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
【答案】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
【答案】A
12、下列各物质中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密封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 分子数为1:1的H2和Cl2 B. 分子数为1:1的CO和O2
C. 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 质量比为2:3的C和O2
【答案】A
13、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
A.XY2 B.X2Y C.X2Y2 D.X3Y2
【答案】A
14、点燃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的一定不是(  )
A.O2和N2的混合气体2g B.H2和N2的混合气体2g
C.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g D.2gN2
【答案】C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3Fe+2OFe2O3
C.Mg+OMgO2 D.H2OH2↑+O2↑
【答案】A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H2 + O22H2O B.
C. D.
【答案】C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为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配平化学方程式,有时也可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拆分的
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气体,所以生成物中只要有气体必须标↑
【答案】A
二、填空题。
18、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
【答案】种类、数目、质量
19、A~H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D、E、H都属于单质,F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G都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F:_____;G:_____;H:_____。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_____。
(4)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②_____。
【答案】H2O2 CO2 Fe3O4 H2 ①② 催化作用
20、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为m(Mg):m(O2):m(MgO)=________________。
(2)如果48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_。
(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_______,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答案】(1)2Mg+O22MgO 3:2:5
(2)32g 80g (3)24g 16g
21、如图所示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读图获得的信息是 (写一条即可)。
(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 。
(4)“氢气具有可燃性”,这属于氢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此性质决定了氢气的用途是 。
【答案】(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化合反应
(3)纯度 (4)化学 作燃料
22、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答案】如图所示:

(2)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H 和 O;
(4)2H2 + O22H2O ; 化合反应
三、简答题。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2)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答案】(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故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2)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故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故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四、实验题。
24、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点燃甲烷(2)将_________的烧杯罩在甲烷的火焰上方 现象: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_________元素
(3)将蘸有_________ 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_________元素
【答案】干冷 烧杯内壁产生水珠,氢
澄清石灰水 烧杯内壁出现一层白膜 碳。
五、计算题。
25、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对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
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 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求:(1)100 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
(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4 g (2)4%
【思路解析】设100 g污水中含NaOH质量为x。
HCl + NaOH====NaCl + H2O
36.5 40
36.5×10% x
x=4 g
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