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
知识点1 认识化学实验室 
1.(河北石家庄平山县期中)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选用下列哪种仪器最合适( B )
2.(广西河池凤山县期中)下列仪器可用于长期存放液体试剂的是( C )
A.烧杯 B.试管
C.细口瓶 D.广口瓶
知识点2 遵守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3.(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月考)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同学的做法中,值得肯定的是( D )
A.小枚同学乐于助人,把小娟实验用完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进入实验室后,小萍看到实验桌上有白糖,尝了一小口
C.小毛看了某电视剧中炸喷泉的情节,于是偷偷地去化学实验室把某种试剂拿了出来
D.小君想知道某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知识点3 化学试剂的取用 
4.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D )
5.填写以下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液体试剂时,取下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_玷污瓶塞,污染试剂,腐蚀桌面__。
(2)剩余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__腐蚀下水管道,污染水体__。
(3)水平放置吸液后的胶头滴管:__残留药液腐蚀橡胶胶帽__。
(4)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残留液体腐蚀标签__。
6.(广西贵港覃塘区月考)某同学在向试管中装入二氧化锰粉末的时候,发现试管内壁沾了些黑色粉末。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D )
A.没有把盛有二氧化锰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
B.把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试管是直立的
C.把试管斜放,将二氧化锰粉末放在试管口
D.上述的3种操作都可能造成该现象
7.(广西玉林期中)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填空:
(1)取用试剂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就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_1~2__mL。
(2)倾倒液体时,应该__缓慢__(填“快速”或“缓慢”)倾倒,倾倒时瓶子贴标签一面要__朝向__(填“朝向”或“背对”)手心处,防止液体腐蚀标签。
8.(科学探究与实践)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使用与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相似。请在下图中选择作用相似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入下表中对应的位置。
      
      
生活物品 物品的使用 作用相似的仪器名称
酒瓶 盛放白酒 __细口瓶__
洗脸盆 盛放清水 __水槽__
两根筷子 夹取盘中的青菜 __镊子__
一根筷子 水中放入白糖,搅拌 __玻璃棒__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知识点1 酒精灯的使用 
1.(广西柳州鹿寨县期中)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B )
知识点2 物质的加热 
2.在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前都要先预热,如果是试管夹夹持试管,预热的操作方法是__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__;若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预热的操作方法是__慢慢移动酒精灯__。
如图是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装置,铁夹夹持试管的高度要根据__酒精灯火焰的高度__来调节,固体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__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使试管炸裂__。加热一会儿,会发现__试管中的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__、__试管口有水珠生成__现象。
知识点3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和洗涤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橡皮塞慢慢旋进容器口
B.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旋进橡皮塞
C.加热后的试管趁热洗涤
D.滴瓶中的滴管取液后插入原滴瓶
4.(广西崇左天等县期中)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实验1错误:①__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__
②__试管没有与桌面呈45度角__
③__用手拿着试管加热__
④__用内焰加热__;
实验1改正:①__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
②__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__
③__用试管夹夹持加热__
④__用外焰加热__。
(2)实验2错误:①__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_
②__试管没有倾斜__
③__试剂瓶口与试管口没有紧挨着__;
实验2改正:①__瓶塞倒放__
②__试管倾斜__
③__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__。
(3)实验3错误:__试管口向上倾斜__;
实验3改正: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__。
5.(科学探究与实践)(山东烟台莱阳市期中)“铜绿”是铜器表面锈蚀形成的绿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易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按如图装置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请你完成下列操作填空: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__铁架台__。该加热装置安装的顺序是__从下到上__,从左到右。
(2)向试管中加入铜绿时,先将试管__平放__,再将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__伸入试管底部__,然后将试管直立。固定到铁架台上时,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__三分之一__处,试管口应略__向下__倾斜,原因是__防止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使其发生炸裂__。
(3)用酒精灯给碱式碳酸铜加热时,应先__预热__,然后集中给盛有试剂的部位加热。
(4)实验中④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写出碱式碳酸铜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__。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
知识点1 认识化学实验室 
1.(河北石家庄平山县期中)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选用下列哪种仪器最合适( )
2.(广西河池凤山县期中)下列仪器可用于长期存放液体试剂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细口瓶 D.广口瓶
知识点2 遵守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3.(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月考)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同学的做法中,值得肯定的是( )
A.小枚同学乐于助人,把小娟实验用完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进入实验室后,小萍看到实验桌上有白糖,尝了一小口
C.小毛看了某电视剧中炸喷泉的情节,于是偷偷地去化学实验室把某种试剂拿了出来
D.小君想知道某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知识点3 化学试剂的取用 
4.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5.填写以下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液体试剂时,取下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_ __。
(2)剩余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__ __。
(3)水平放置吸液后的胶头滴管:__ __。
(4)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 __。
6.(广西贵港覃塘区月考)某同学在向试管中装入二氧化锰粉末的时候,发现试管内壁沾了些黑色粉末。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没有把盛有二氧化锰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
B.把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试管是直立的
C.把试管斜放,将二氧化锰粉末放在试管口
D.上述的3种操作都可能造成该现象
7.(广西玉林期中)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填空:
(1)取用试剂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就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_ __mL。
(2)倾倒液体时,应该__ __(填“快速”或“缓慢”)倾倒,倾倒时瓶子贴标签一面要__ __(填“朝向”或“背对”)手心处,防止液体腐蚀标签。
8.(科学探究与实践)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使用与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相似。请在下图中选择作用相似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入下表中对应的位置。
      
      
生活物品 物品的使用 作用相似的仪器名称
酒瓶 盛放白酒 __ __
洗脸盆 盛放清水 __ __
两根筷子 夹取盘中的青菜 __ __
一根筷子 水中放入白糖,搅拌 __ __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知识点1 酒精灯的使用 
1.(广西柳州鹿寨县期中)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知识点2 物质的加热 
2.在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前都要先预热,如果是试管夹夹持试管,预热的操作方法是__ __;若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预热的操作方法是__ __。
如图是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装置,铁夹夹持试管的高度要根据__ __来调节,固体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__ __。加热一会儿,会发现__ __、__ __现象。
知识点3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和洗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橡皮塞慢慢旋进容器口
B.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旋进橡皮塞
C.加热后的试管趁热洗涤
D.滴瓶中的滴管取液后插入原滴瓶
4.(广西崇左天等县期中)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实验1错误: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④__ __;
实验1改正: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④__ __。
(2)实验2错误: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实验2改正: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3)实验3错误:__ __;
实验3改正:__ __。
5.(科学探究与实践)(山东烟台莱阳市期中)“铜绿”是铜器表面锈蚀形成的绿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易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按如图装置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请你完成下列操作填空: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__ __。该加热装置安装的顺序是__ __,从左到右。
(2)向试管中加入铜绿时,先将试管__ __,再将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__ __,然后将试管直立。固定到铁架台上时,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__ __处,试管口应略__ __倾斜,原因是__ __。
(3)用酒精灯给碱式碳酸铜加热时,应先__ __,然后集中给盛有试剂的部位加热。
(4)实验中④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写出碱式碳酸铜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 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