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1节 热量 比热容第十三章 内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1课时1.通过分析不同物质(如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差异,建立 “比热容” 的物理观念,理解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明确其作为 “物质特性” 的含义,从物质属性角度深化对热现象的认知。2.参与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的实验(如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用相同热源加热、记录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在实验设计与操作中体会控制变量法的核心思路(控制质量、吸热多少等变量,只改变物质种类),培养科学探究中控制无关变量、突出研究对象的严谨思维,提升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3.结合比热容知识分析自然现象,通过 “物质比热容差异→吸热 / 放热能力不同→宏观温度变化差异” 的逻辑推理,培养用物理原理解释现象的科学思维,感受物理知识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力,增强 “从生活走向物理” 的认知意识。4.理解比热容公式及变形式的物理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计算,在定量分析中深化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提升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热学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目标难点重点重点重点新课引入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太阳西落后,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依然是暖和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太阳炙烤下沙滩很烫脚,海水很凉爽傍晚,沙滩很冰冷,海水却很温暖新课引入烧水时水会吸热,我们怎样才知道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加热水的过程就是热传递的过程。火焰壶水热传递Q一、热量知识构建1.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热的多少叫做热量。2.单位:焦耳(J)。思考:zz带着上面几个思考问题,我们一起定量探索吧!如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时间一样吗?23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个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一、热量对于由同种物质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情境1相同规格的加热装置,使两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Q吸相同吗?如何判断多少?(1)Q吸不相同。(2)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Q吸,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于烧开半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大的吸热多。半壶水一壶水烧开俩个壶里的水一、热量对于由同种物质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情境2加热质量、初温相等的同种物质,物体需要吸收的热量与它要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升高的温度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加热到60℃质量相等、初温都是20℃加热到100℃相同规格的加热装置,加热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壶水,使其中一壶水升温到60℃,另一壶升温到100℃,Q吸相同吗?为什么?(1)Q吸不相同。(2)升温到100℃需要的加热时间长于升温到60℃的加热时间。3.总结:(1)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法)(2)加热同种物质,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高,物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就越多。zz如果加热不同物质,它们吸收热量的大小又是怎样的呢?zz我们一起拿水和食用油去实验探索吧。一、热量实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两个相同的烧杯,水和食用油适量,相同规格的两个电加热器、温度计两支、天平、砝码。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①电加热器要浸没在液体中;②不要让温度计接触到电加热器,也不要让温度计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注 意:实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水的温度/℃ 40 43 46 49 51 54 57 59 61食用油的温度/℃ 40 45 50 56 6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2重点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本领不一样实验记录表:知识构建二、比热容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本领。(1)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2)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弱。2.单位:J/(kg·℃)zz现在,你能否解释本节课刚开始提出的,海水和沙子温度不一样的现象了?zz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沙子温度变化大。例题: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试着解释它的物理意义。答:它表示的物理意义:质量为 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 J。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体积无关。二、比热容4.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物质 比热容c/J·(kg·℃)-1 物质 比热容c/J·(kg·℃)-1水 4.2×103 铝 0.88×103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冰 2.1×103 铜 0.39×103色拉油 1.97×103 水银 0.14×103沙石 约0.92×103 铅 0.13×103从表格中可知: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 4.2×103 J/(kg·℃)。12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相同的,特例是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3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特例是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二、比热容科学小贴士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实验装置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分别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充分接触。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的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水和食用油的温度——时间图像,进而比较它们的比热容。二、比热容二、比热容演亦文化课堂小游戏——想想议议回答对问题,积分奖励。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2.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也受物质状态的影响。1.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容越大,吸热越多。3.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铝块升温的高。4.在水中剥鸡蛋,是利用了水的比容大这一特点。5.水和油加热相同时间,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升温更快些。6.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不在发生热传递。√√√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C.密度越大的物体,比热容越大D.比热容是物体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放)热情况无关知识迁移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而与其形状、质量、温度高低、吸(或放)热多少、放置地点如何无关。所以,A、B错,D正确。水的比热容比铜、铁等固体大得多,但它的密度却比后两者要小,所以C错。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根据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知识迁移DA.实验装置中玻璃棒可以不要B.a、b两种液体的体积需要相同C.液体a的比热容是液体b的比热容的2倍D.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知识迁移A.为使液体受热均匀,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B.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根据m=ρV,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故B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升高40℃,a、b的加热时间分别为4min和8min,由转换法,B、A的吸热之比为2:1,根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液体a的比热容是液体b的比热容的0.5倍,故C错误;D.实验中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液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采用了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知识小结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法)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热的多少叫做热量。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单位:J/(kg·℃)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本领。。热量比热容单位:焦耳(J)。加热同种物质,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高,物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就越多。热量比热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