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分层作业单元 第二单元水的循环 课题 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水在自然界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形式存在,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认识到水的循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分析水的循环相关现象,运用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总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能对水的循环过程进行模型建构,清晰阐述各环节的联系。 探究实践目标: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水的蒸发、凝结等过程,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证据,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态度责任目标: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识到水的循环与水资源保护的关联;在探究水的循环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1.水在自然界有( )、( )、( )三种存在形态。 2.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形成( )。 3.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形成( )。 4.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 )、( )、( )等循环过程。 4分钟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1)画中展示了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这过程叫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什么条件? (2)云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涉及水的什么变化? 6分钟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6.根据材料分析。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玻璃片、铁架台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蒸发现象。 (2)将冷的玻璃片放在烧杯上方,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3)玻璃片上出现了什么?这模拟了水的什么过程? 6分钟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假设材料为“水的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下列关于水的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循环能调节气候 B.水的循环只发生在自然界,与人类活动无关 C.水的循环能为生物提供水分 2分钟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8..调查学校周边水体(如小池塘、小河)的水的循环相关情况。 任务: (1)观察水体的蒸发情况,记录每天不同时段水体表面的变化(如是否有水汽等)。 (2)观察周边植物的蒸腾现象,结合知识分析植物蒸腾对水的循环的作用。 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结合降水情况,分析降水与周边水体、植物等的关系,总结水在学校周边的循环过程。 (4)成果:制作一份关于学校周边水的循环的调查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 12分钟参考答案:理解掌握 练一练液态、气态、固态云降水蒸发、凝结、降水实验探究 做一做5(1)这个过程叫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如阳光照射提供热量)。(2)答案:海洋、湖泊等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云。涉及水的气态变为液态(凝结)或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的变化。实践应用 固一固6.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滴,这模拟了水的凝结过程(对应自然界中云形成后降水的前期凝结等环节)。迁移创新 试一试7.B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8.(2)早晨:水体表面可能因气温较低,水汽较少,较为平静,若有微风,可能会有少量水汽轻轻飘散。中午:气温升高,水体蒸发加快,能明显看到水体表面有较多水汽上升,尤其是在阳光直射下,水汽更显浓郁。下午:气温仍较高,蒸发持续,水汽量较中午可能略有减少,但仍较早晨多。傍晚:气温逐渐下降,蒸发减弱,水汽量减少,水体表面又逐渐趋于平静。(3)降水与周边水体:降水时,雨水会落到小池塘、小河等水体中,补充水体的水量,使水体水位上升。降水与植物:雨水降落到植物上,一部分被植物的枝叶截留,一部分渗入土壤,被植物的根系吸收,用于植物的生长和蒸腾作用。水循环过程总结:学校周边的水,首先通过小池塘、小河等水体的蒸发,以及周边植物的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发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如遇冷、有凝结核等)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汇入小池塘、小河等水体,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而水体又会继续蒸发,植物继续蒸腾,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学校周边的水循环。(4)调查报告制作1.封面:包含标题(如“学校周边水的循环调查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等信息。2.目录:列出报告各部分的标题及对应页码。3.正文:引言:说明调查的目的、范围和意义。调查过程:详细描述上述三个任务的实施过程,包括观察到的现象、获取的信息等。调查结果与分析:对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清晰阐述学校周边水的循环过程。结论:概括调查的主要结论,强调水在学校周边循环的重要性。4.附录:可附上拍摄的照片、记录的表格等辅助材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