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1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基础卷)2025-2026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讲练【浙教2024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第1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基础卷)2025-2026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讲练【浙教2024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霸提优】2025-2026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浙教(2024)版
第1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试范围:第1章 三角形
注意事项:
1.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正确填涂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规定,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2.如图,,于点,,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3.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4.如图,的周长是,是边上的中线,,,则与的周长之差为( )
A.2 B.3 C.4 D.6
5.如图,的顶点都在以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格点上,则边上的高等于( )
A. B. C.2 D.
6.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延长使得,连接,则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8.如图,把三角形纸片分别沿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B,C都与点A重合,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9.如图,在中,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且与相交于点,连接,,若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10.如图(1),已知,为的平分线上一点,连接,;如图(2),已知,,为的平分线上两点,连接,,,;如图(3),已知,,,为的平分线上三点,连接,,,,,; ,以此规律,第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 .
12.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13.如图,已知,,要说明,若以“”为依据,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14.空调外机安装在墙上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固定,这利用了三角形具有 的特性.
15.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则
16.茗茗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其中的周长为,,则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长度为 cm.
17.如图,,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C、D,画射线,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依次画弧,分别交前弧于点,画射线,反向延长,画出的角平分线,则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8.如图,在中,过点A作于点H,,,点D是边上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连接,在上取中点F,连接并延长交于点E,取中点G,连接,则△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已知中,,,且为奇数.
(1)求的周长.
(2)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如图,在中,,D是的中点,于点E,于点F.
(1)求证:;
(2)若,,求的面积.
21.如图,,是的高线,,交于点,且.
(1)求证:;
(2)若,,求的面积.
22.尺规作图:已知,求作:
(1)的角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的中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的高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3.如图1,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1)求证:;
(2)为的高,G为上一点,若平分,且,求的度数.
24.如图,点A,B分别在射线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分别是和的平分线,延长交于点G.
(1)若,求的度数;
(2)若,则=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若,过点作 交于点,求与的数量关系.
25.【问题提出】
数学兴趣小组在活动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中,,,D是的中点,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问题探究】
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到E,使,请补充完整证明“”的推理过程.
(1)试说明:.
解:延长到点E,使,
∵D是的中点(已知),
∴(中点定义),
在和中,
∵,
∴(__________).
(2)探究得出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问题解决】
(3)如图2,中,,,是的中线,,,且,求的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霸提优】2025-2026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浙教(2024)版
第1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试范围:第1章 三角形
注意事项:
1.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正确填涂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规定,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此题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排除选项即可.
【详解】解:A、,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B、,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C、,能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D、,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于点,,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设交于点,交于点,由题意可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根据想内角和定理得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设交于点,交于点,
由题意可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
∴,
∴,

故选:B
3.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根据题意配制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应该全等,故带去的碎块必须要保留原三角形的三个完整条件,通过观察即可发现: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
【详解】解:第一块,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不符合任何判定方法;
第二块,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部分边,所以该块不行;
第三块,不但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其中一个边,所以符合判定,所以应该拿这块去.
故选:C.
4.如图,的周长是,是边上的中线,,,则与的周长之差为( )
A.2 B.3 C.4 D.6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有关计算,掌握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是关键.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周长的计算得到,,根据的周长为,的周长为,得到与的周长之差为,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的周长为,
∴,
∵是边上的中线,
∴,则,
∴,
∵的周长为,的周长为,
∴,
∴与的周长之差为,
故选:A .
5.如图,的顶点都在以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格点上,则边上的高等于( )
A. B. C.2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利用等积法求解是解题关键.由图可知,且其边上的高为,即可求出.由勾股定理可求出,设边上的高为x,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出x的值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且其边上的高为2,
∴.
由图可知,
设边上的高为x,
∴,
∴,
解得:,
∴边上的高是.
故选:B.
6.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延长使得,连接,则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延长至,使得,连接.则,先根据定理证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即可得.
【详解】解:如图,延长至,使得,连接.则,
为边上的中线,

在和中,



在中,,即,
解得,
故选:C.
7.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根据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得.
【详解】解:∵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故选:C.
8.如图,把三角形纸片分别沿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B,C都与点A重合,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折叠的性质,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由折叠的性质可得:,,从而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
故选:A.
9.如图,在中,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且与相交于点,连接,,若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由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则,,,由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可得,从而求出,即可,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
∴,,,
∵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
∴,
∴,
∴,
∴,即的面积为,
故选:.
10.如图(1),已知,为的平分线上一点,连接,;如图(2),已知,,为的平分线上两点,连接,,,;如图(3),已知,,,为的平分线上三点,连接,,,,,; ,以此规律,第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规律的归纳,根据条件可得图中有对三角形全等;图中可证出,,有对三角形全等;图中有对三角形全等,根据数据可分析出第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
【详解】解:因为是的平分线,所以.
在与中,

所以,
所以题图(1)中有1对全等三角形.
同理,题图(2)中,,所以.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题图(2)中有3对全等三角形.
同理,题图(3)中有6对全等三角形
……
由此发现:第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关键.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解得:.
故答案为:.
12.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答案】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分析】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把命题的题设部分写在如果的后面,把结论部分写在那么的后面.
【详解】解: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故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3.如图,已知,,要说明,若以“”为依据,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答案】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由证明所需的条件,结合已知,即可得需要添加的条件.
【详解】 解: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为或,理由如下:
添加时,
在和中,

∴,
添加时,
∵,
∴,
即,
在和中,

∴.
故答案为:或.
14.空调外机安装在墙上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固定,这利用了三角形具有 的特性.
【答案】稳定性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正确掌握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固定在墙上的方法是构造三角形支架,因而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详解】解:空调外机安装在墙上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固定,这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
故答案为:稳定性 .
15.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则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进而由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在中,,
∴,
∵平分,平分,
∴,,
∴,
∴,
故答案为:.
16.茗茗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其中的周长为,,则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长度为 cm.
【答案】45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首先证明,可得,即可知与的周长相等,从而得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长度为的周长的2倍减去长度即可.
【详解】解: ,

即,
在和中,



的周长为,,
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45.
17.如图,,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C、D,画射线,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依次画弧,分别交前弧于点,画射线,反向延长,画出的角平分线,则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的运算,根据题意可知,推出,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
【详解】解:由题可知,,

为的角平分线,

故答案为:
18.如图,在中,过点A作于点H,,,点D是边上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连接,在上取中点F,连接并延长交于点E,取中点G,连接,则△的面积为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中线等分面积,熟练掌握共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之比是解题的关键.
连接,由三角形中线等分面积,设,,由点D是边上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得到,则,,那么,解得,,再求出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连接,
∵点为中点,
∴,,
设,,
∵点D是边上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
∴,
∵,
∴,
∴,,
∴,
解得:,
∴,
∵于点H,,,
∴,

∵中点G,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已知中,,,且为奇数.
(1)求的周长.
(2)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16
(2)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的绝对值,而小于两边的和.
(1)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再根据ACAC为奇数,确定的值,进而可得周长;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是等腰三角形.
【详解】(1)解:在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
即.
是奇数

的周长为16.
(2)解: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1)可知,
为等腰三角形.
20.如图,在中,,D是的中点,于点E,于点F.
(1)求证:;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18
【分析】(1)D是的中点,得,于是,结合,即可得证;
(2)根据题意,结合.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证明:∵D是的中点,,,
∴,
∴,
∵,
∴.
(2)解:由,,
得,
故.
21.如图,,是的高线,,交于点,且.
(1)求证:;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的面积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先求得,再证明,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得到,求出,,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是的高,
∴,
∴,
∵,
∴,
在和中,

∴,
∴;
(2)【小问2详解】
解:∵,
∴,
∵,
∴,
∴,
∴.
22.尺规作图:已知,求作:
(1)的角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的中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的高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
(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连接即可.
(3)结合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作图即可.
【详解】(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即为所求.
23.如图1,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1)求证:;
(2)为的高,G为上一点,若平分,且,求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证明即可;
(2)设,根据角平分线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
∴,
∴,
∵,
∴,
∴;
(2)设,
∵平分,
∴,
∴,
∵,,
∴,
∴ ,即,
∵为的高,
∴,
∴.
24.如图,点A,B分别在射线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分别是和的平分线,延长交于点G.
(1)若,求的度数;
(2)若,则=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若,过点作 交于点,求与的数量关系.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2)仿照(1)的解法解答;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根据(2)的结论解答.
【详解】(1)解:,

分别是和的平分线,

是的外角,

(2) ,

分别是和的平分线,

是的外角,

故答案为:;
(3),


由()得.

25.【问题提出】
数学兴趣小组在活动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中,,,D是的中点,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问题探究】
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到E,使,请补充完整证明“”的推理过程.
(1)试说明:.
解:延长到点E,使,
∵D是的中点(已知),
∴(中点定义),
在和中,
∵,
∴(__________).
(2)探究得出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问题解决】
(3)如图2,中,,,是的中线,,,且,求的长.
【答案】(1)对顶角相等;;(2);(3)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分散的线段和角的关系集中,进而解决问题.
(1)根据中点定义得到,结合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判定定理证明;
(2)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的取值范围;
(3)延长交延长线于F,利用证明,得出、,结合得,最后计算长度即得的长.
【详解】(1)解:延长到点E,使,
∵D是的中点(已知),
∴(中点定义),
在和中,
∵,(对顶角相等)
∴;
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
(2)由题意可得:,
∵,
即,
∴.
故答案为:.
(3)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如图:
∵,,

在和中.
∴,
∴,,
∵,
∴垂直平分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