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使至塞上新课导入有一位诗人——他生活在盛唐时代;他春风得意,高中状元;宦海沉浮,半隐半仕。他工草隶,善画,精通音律,“文章冠世,画绝千古”。他天才妙悟、神韵悠然;笃信佛教,人称“诗佛”。他是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与王维相遇,与王维同行,共赴塞上。素养目标1.了解边塞诗歌,进一步掌握律诗的结构特点。2.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节奏,感知诗韵,读懂诗意 。(重点)3.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通过品析诗中丰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重难点)4.感受诗中描绘的边塞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者名片王维(701-761),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被称为“ 诗佛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在400余首存诗中,他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著称;边塞诗也别有一番风味。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听范读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shǔ)国/过居延。征蓬(péng)/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jì),都(dū)护/在燕(yān)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容易写错的字理解古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使,出使;至,到;塞上: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内外。(我乘)一辆车要去慰问边关守军,出使途中经过居延。译 文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慰问边关守军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译文: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地关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地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指黄河。译文:大沙漠里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边上西沉的落日正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译文:走到萧关恰逢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得知统帅正在燕然前线。文章解析1.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目 的地点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绪。【起】首联点题,交代诗人此次出使的地点和事由。“过居延”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承】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莲、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蕴含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凋怅,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2.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名句赏析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这两句展现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浩瀚无边的大漠上,烽火台上一缕白烟直冲云霄。滔滔的黄河水不见源头,在暮霭苍茫中,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一轮圆圆的落日渐渐西沉。好一幅苍凉阔大且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构图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下的河流近处的烽烟远处的夕阳绵延无边的大漠有线条一望无际的是大漠纵的是孤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有色彩黄沙漫漫的大漠黄昏橘黄的夕阳一缕白色的孤烟闪着白光的河水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意境雄浑这两句诗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它到底“美”在哪里?请简要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拓展体会这两句诗中,“直”和“圆”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在于构成了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直——“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季节,能够“直”冲云天;圆—— 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中,“直”和“圆”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转】颈联画风一转,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圆”两个字分别表现了孤烟与落日的形态,一“直”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精炼传神,线条简约,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描写大漠风景,有何作用?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合】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写到达边塞的情景,从侧面反映前线将士紧张的战十生活,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壮美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变得慷慨悲壮。运用“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流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和对都护的赞叹。叙事故事紧张侯(hòu)侦察侯(hóu)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用典情感主旨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苦闷。对祖国边塞壮丽山河的喜爱、陶醉。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敬佩。①②③写作特色1.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诗歌形象地描绘了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尤为传神,通过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画面感强,概括性极强,造景雄浑。2.比喻贴切,遣词精妙。描写“征蓬”“归雁”,既是写景,又是叙事,自然贴切。“蓬草”“大雁”多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从中可见其内心抑郁和激愤的情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一个“圆”字,一个“直”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遣词精巧,别具匠心。板书设计使至塞上孤独苦闷慷慨悲壮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叙事抒情绘景叙事出示边塞内心感受塞外风光战事紧张【主旨归纳】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以及在雄浑的大漠风光中情感得到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使至塞上 王维.mp4 第14课 唐诗五首 使之塞上 课件.pptx